1、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老”作为诗美概念的价值与日常语境中我们对它的联想不一致。在文学批评中,它包含着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含义。从内容方面说,老意味着深于世故。深于世故,通常尤指经历忧患,表现在诗文中即立意妥帖,显出深谙人情世故的练达。龚贤赠剩上人系中诗云:“老僧待死处,古寺号承恩。无地可行脚,儌天且闭门。既知身是幼,羞问舌犹存。向午坐清寂,蒲团松树根。”黄生评:“起得老,结得深。”什么意思呢?因为对方是一位逃禅的遗民,如何在遗民的执着和释子的幻灭之间找到一个沟通和平衡的点
2、非常困难,诗起首以“待死”沟通两者的身份,结尾以蒲团与青松象征两者的操行,取意深稳而浑然无迹,实在可谓起老结深。这里的“老”与其说体现在艺术表现上,还不如说体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上。在风格方面,我认为“老”的审美内涵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首先,是在整体风格上显现为老健苍劲的色调。老健在感觉印象上表现为一种瘦硬与苍劲之风。瘦硬通常显示为不同寻常的笔力,而苍劲则每每表现于诗境的高远雄浑。清初李浃秋日闲兴写道: “老树鸣风叶,萧萧万壑流。那堪连夜雨,散作满城秋。远杵寒相答,孤鸿迥自愁。升沉看物理,天地一虚舟。”这样的作品让人联想到杜甫晚年的诗境,体气雄浑而绝不流于虚响,确实称得上“声格俱老”
3、!其次,是在技巧上意味着稳妥和成熟,整体风格的无缺陷。稳妥是意味着艺术完成度的概念。凡口语中与稳妥相通的词,在诗文评中亦与老相应,如停当、妥当、安顿、老到,都可以指称技巧意义上的“老”。反之,当诗歌的艺术表现出现局部的不完满时,“老”的否定式就常用来表示遗憾。如纪昀评陆游暖甚去绵衣“谁道江南春有寒”句“有字欠老”。老在修辞上表现为自然平淡的特点。正像人到老年,表情和举止都趋于自然平静,艺术的老境也都显示出自然平淡的气质。苏东坡有所谓极绚烂而归于平淡之说。诗歌中的自然平淡首先意味着朴素的风格,具体到艺术表现,则有结构、章法的质直,又有修辞技巧的平淡。自然平淡的境界,貌似浑然天成,看不出用功之迹,
4、但不是无所用心,乃是精心锤炼的结果。(摘编自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材料二:在文学史上,给诗人姓前冠以“老”字并不多见,固定冠之以“老”的,千载之下唯杜甫而已。那么,为什么独独以“老”冠杜呢?“老”在杜诗中使用频率极高。在其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笔端,有时以本字出现,有时以白首、衰年、迟暮等形式出现,合计竟达530多处。杜甫为什么如此多地提到老?杜甫的人生理想,是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人生理想,其中传统的东西很多,尚老就是其一。中国是尚老的国度,“老”象征着年高圣德、经验丰富、沉着稳健、充满智慧,因此,杜甫天性喜欢老者,在壮游中他说:“脱落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并在不知
5、不觉中过早“老”化了自己。杜甫频频言老,不仅仅因为尚老、结交老苍,还有着更重要的原因。从大处着眼即是社会时代巨变的影响,一生失志,打击沉重;从细处着眼即是生活的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促成其老。而这两方面关系又是一脉相承的。杜甫生于我国封建社会中前所未有的盛世, 但不幸的是在他做好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准备之后,等待他的却是奸人当道、仕途坎坷及社会的剧变。十年困守长安,在天宝十四年他刚得一小官职时,渔阳鼙鼓却动地而来,巨大的动荡带来的是生活的苦辛与心灵的创伤,历尽了人世沧桑,美好的理想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了,大唐帝国在受苦,人民在受苦,杜甫作为敏感的诗人,更是苦中之苦。就是从这时起,他笔下的“老”多了
6、起来。丹纳说过:“苦难使群众伤心,也使艺术家伤心。艺术家既是集体一分子,不能不分担集体的命运”,“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别人只见到部分,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它的精神”。读其北征,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苦难、国家的苦难,看到全体,看到精神!在杜甫的人生经历中,生计始终拖累着他,虽有朋友接济,他还是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穷和疾病缠绕着他,促使他对老异常敏感,并成为他过早衰老的催化剂。所以在诗中,他也往往是老、病一体化:“老病有孤舟”“衰疾谢知音”“拖病江天白首郎”。贫病加剧着生理的衰老,心灵的煎熬加剧着心理的衰老,以致早生华发,但更为突出的是他那沉重的心理负担。杜甫的一生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内心超负荷
7、运载着,始终是沉甸甸的。对家人他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邻人他是“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对朋友是“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对人民他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国家他是“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对一切的操心,也促进了心理的过早衰老。杜甫这种老的特色,给人印象十分深刻。人们提起杜甫,就往往联想到一位贫病交加的老者形象。 其实杜甫的“老”中包含着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生阅历、特定的心理趋向赋予的独特韵味,不是随便什么人拈出个“老”字就可学来的。只有杜甫的人生风范、思想情感当得起这个“老”字,冠之以“老”符合其人格特色。“老”是对这一切的极好概括,决不是对其自称的盲从
8、。一个“老”字,既是其人生理想的突出体现,又可提示其诗之风格特色,用之概括杜甫,实乃绝妙好字。 (摘编自刘艺漫议“老杜”)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为诗美概念的“老”,既体现为深于世故,又表现为修辞的平淡、技巧的稳妥成熟和风格的老健苍劲。B杜甫在自己的诗中频繁地使用“老”字,在他的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这个字出现了530多次,体现他的偏爱。C杜甫之所以频频言“老”,有尚老、衰老、贫病交加等多种原因,其中社会时代的巨变是最主要的因素。D杜甫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病缠绕,加之他对家人、朋友、人民和国家无不关心,加剧了他心理的衰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9、 )(3分)A龚贤写出赠剩上人系中之所以能做到起老结深、取意深稳,与他对赠诗对象剩上人所经忧患的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B文章用纪昀评陆游诗的例子说明,要想让诗歌呈现出“老”的风格,即使在个别字词上也必须追求技巧上的稳重和成熟。C平淡自然不易得,如果没有经过经过精心锤炼、用心经营,就难以让诗歌形成自然平淡的气质,难以达到艺术的“老境”。D杜甫的“老”包含着特定时代带来的独特韵味,如果没有对人民、国家苦难的关注分担,杜甫的“老”的风格就不会形成。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最能体现作为诗美概念的“老”的风格的一项是( )(3分)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B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0、C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D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结合材料,用文中“老”的观点简析杜甫的登高。(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雨 夜王祥夫雨是冷的,是冬雨,不大,淅淅沥沥的,却不停。地里的庄稼早已经收过了,场里的事也已经做完了,所以人们就没什么事可做了。都快要过新年了,天还下着雨,让人觉着有些扫兴,觉着该找点什么事做做才好。周口店便和六子、周来富、周金、菜刀头出动了。周口店是个漂亮小伙子,皮肤白白的,又是大眼睛,只是笑的时候嘴会张得很大,所以人们就叫他周口店。其实周口店是个很勤快的年轻人,
11、总是在找事做,秋天的时候他去收了一阵胡麻,把胡麻收来再倒手卖给油坊,胡麻收完了,他又去收豆子。卖给豆腐坊。周口店还计划到了天冷时再去收羊毛,收羊毛是个脏活儿,他肯做,就说明他的扎实。他不能不扎实,他的父亲原来是一个木匠,现在已经很老了,什么也不能做了,眼睛有了病,总是红红的、烂烂的。他的母亲是个胖子,动不动就头晕,但还是忙着给人们做衣服挣些钱。周口店和六子他们出动去做什么?他们五个,穿了塑料的雨衣和雨鞋,在雨地里一划拉一划拉地走着,雨下到他们的身上有细密的声音,小村紧靠着一个煤矿,村子里的那条路给来来往往的大车弄得坑坑洼洼不好走。一下了雨就更不好走,周口店他们只好在道边墙根处的稀泥里行走,这就
12、让他们好像排了队,一个跟着一个,一个跟着一个。他们一划拉一划拉地走到村口的道边了。他们到那里做什么?他们是去收过路费,只要是想从村子里过的车,他们都要向他们收些钱,好像这样一来,他们和那些把村子里的路压得都是坑的车的关系就扯平了。他们做这事,原是底气不足的,但他们说做这事原是要保护村子里的道路的,底气便又有了。还有了收费的标准,那就是大车收多少,小车收多少,倒有了公事公办的味道。“干什么去?”有人在道边问了。“劫道!”周口店他们就在雨里一划拉一划拉地来到了靠路边最近的那家饭店,这家饭店是山东人开的,这个山东人原来是下井的,受了伤,天阴了腰就痛,所以就在这里开饭店。外边的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13、地下着,他们一边喝着那一点点酒, 一边说着话,他们的耳朵现在都很好使,可以说都已经练出来了,能听得出外边来的是什么车,为了怕从外边来的车一下子冲过去,他们在路边拦了一根杨树杠子,这么一来,真像那么一回事了。正经路卡,都有那么一条杠子。周口店他们喝着酒,忽然,听见外边的动静了。“车来了。”饭店的男主人,那个山东人马上出去又马上进来,说。“大车小车?”周口店说。山东人便又一头出去,只一刻便又回来,水淋淋的。“吉普车。”山东人说。周口店他们都有了些酒气,身上也暖烘烘的,这暖烘烘的感觉让他们不想再出去,再说外边还下着雨,这让他们有些不情愿。车是一跳一跳开过来的,司机怕走岔了路,想要问问路,却看不到人,
14、忽然,前边有了灯光,司机的心里就有几分暖了,想象那不可知的热炕和热茶,就把车停了。“站住!”年轻司机摇下了玻璃,雨从外边一下子扫进来。车上还坐了一个女人,叫小婉。她丈夫去下煤窑了,下煤窑挣得多一些。她呢,就去了县城里的饭店打工。马上就要过年了,她丈夫却不见人影儿。她是来找自己男人的。小婉是主任老婆的一个远房亲戚,年轻司机奉主任命令负责护送女人。小婉和年轻司机下了车。“先下车,下了车再说。”年轻司机小声对小婉说。小婉不知道下了车再说什么,车下的人让他们下车做什么。她有些害怕,雨夜是漆黑的,天边偶有闪电,会吓人一跳。“下车做啥?”小婉说话了,一路上她几乎一句话都没有。“吃饭,吃了饭再说。”年轻司机
15、和小婉进到饭店里了,山东人把帘子打起来,帘子再放下来的时候,冬雨就给关在了外边,屋子里的热气和气味让年轻司机和小婉一下子感到了生活的气息。“下两碗面。”小婉站起来,一头扎进里屋去了,年轻司机也跟了进去,进去才一会儿,山东人就从里边慌慌张张地出来了,神情有些异样,他一说话,周口店和六子他们都愣住了,张大了嘴,也都站了起来。“找那个人来了。”山东人朝外指指,小声说,“西边矿上埋的那个人。”“是他女人?”六子说。“那肯定。”山东人说,看着周口店。周口店不说话了,他觉得有什么从心里涌上来了,一下子就涌上来了。下着雨,来了这样的车,又来了这样一个女人。这样的晚上,西边地里埋的那个人,那个人他认识,和自己
16、一起下过井。周口店站起来,把手抬起来,在身上摸,他身上有二十块钱,他又让六子在自己身上找找,六子身上有十块。二十块加十块就是三十块。周口店把身子探出去,外边的雨还很大。“咱们走。”周口店对他的弟兄们说。“还早呢。”六子说。“走!”周口店说,像是突然生了气。周口店是最后一个走的,他把那三十块钱塞给了山东人。“别收他们的钱。”他对山东人说。“两碗面用不了这些。”山东人说。“你看着再给他们来点什么。”周口店说。“还能用你的!”山东人说。山东人看着外边,看着从屋里出去的周口店。雨下得更大了,不知道周口店他们做什么去了,应该是回家去了?但山东人知道,西边埋在地里的那个人是永远也回不了家了。“给炒个鸡蛋!
17、”山东人对里屋自己女人说。“下这么大雨,应该吃个炒鸡蛋。”山东人又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还有什么呢?”山东人问自己,“是不是还有点儿猪头肉?”“对,还有点儿猪头肉。”山东人又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在一开始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年关将近阖家团圆的时节,为下文小婉来煤矿寻找仍未归家的丈夫做了铺垫。B“底气便又有了”,表现了周口店等人对煤矿的态度,他们认为劫道只是在惩罚煤矿,是朴素的劫富心理。C“又来了这样一个女人”,语句平静却震撼,揭示了小婉男人的遭遇是此地煤矿失事导致工人死亡的一个缩影。D雨势经历了不大到夹杂着闪电再到最后下的更大了这一
18、过程,深度契合了主人公周口店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7关于文中几处划线句子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处,山东人为周口店等人通风报信,说明他认可这种行为,也想加入他们。B处,表现出小婉在文中话语稀少,可以想见她寻人时的焦急心理和低沉情绪。C处,周口店生气地让六子“走”与上文回答“劫道”时的内心状态形成对比。D处,山东人的自我回答“对,还有点儿猪头肉”,揭示了他善良的内心世界。8小说通过“人性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点亮底层世界的灯火。请结合文中周口店这一人物简要分析。(4分)9王祥夫将其创作形容为“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本篇小说的理解。(6分)二
19、、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知臣主之异利者王,以为同者劫,与共事者杀。故明主审公私之分,审利害之地,奸乃无所乘。乱之所生六也:主母,后姬,子姓,弟兄,大臣,显贤。任吏责臣,主母不放;礼施异等,后姬不疑;分势不贰,庶适不争;权籍不失,史弟不侵;下不一门,大臣有拥;禁赏必行,显贤不乱。臣有二因,谓外内也。外曰畏,内曰爱。所畏之求得,所爱之言听,此乱臣之所因也。外国之置诸吏者,结诛亲暱重帑,则外不籍矣;爵禄循功,请者俱罪,则内不因矣。外不籍,内不因,则奸充塞矣。官袭节而进,以至大任,智也。其位至而任大者,以三节持之:曰质,曰
20、镇,曰固。亲戚妻子,质也;爵禄厚而必,镇也;参伍责怒,固也。贤者止于质,贪饕化于镇,奸邪穷于固。忍不制则下上,小不除则大诛,而名实当则径之。生害事,死伤名,则行饮食;不然,而与其仇:此谓除阴奸也。蔽曰诡,诡曰易。论功而赏,见罪而罚,而诡乃止。是非不泄,说谏不通,而易乃不用。(节选自韩非子八经) 材料二: 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乎?”管仲曰:“此极非其善者,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
21、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弗能下,馈间伦曰:“鼓之啬夫,间伦知之。请无疲士大夫,而鼓可得。”穆伯不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君奚为不取?”穆伯曰:“间伦之为人也佞而不仁若使间伦下之吾可以不赏之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夫穆伯,列国之大夫,管仲,霸者之良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也如此,况乎为四海之大君,应千龄之上圣,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将有所间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注释】啬(s)夫:掌诉讼赋税的地方官。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
22、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间伦之为A人也B佞C而不仁D若使间伦E下之F吾G可以H不赏之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即称王,鸿门宴“沛公军霸上”的“军”表示驻军,两者用法相同。B爱,指宠爱、宠幸,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的“爱”词义不相同。C帑,指国家库藏的金帛,古代常将“廪”“帑”连用,用来代指粮仓钱库。 D经年,文中是指终年、经过一年,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经年累月”意思一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韩非子认为乱臣会利用君主对国内亲信和国外诸侯的不同态度作乱,对此明君当赏罚分明,杜绝内
23、外祸乱产生的可能。B对于贤能、贪婪、奸邪三种不同类型的位高权重之臣,韩非子主张分别采用质、镇、固三种不同的办法来控制他们。C对于那些留着坏事、杀掉影响自己名声的奸邪,君主须用食物毒死他,如果不这样做,就是给自己的仇人增添助力。D馈间伦自荐可以轻而易举攻克鼓,但穆伯因其奸诈不仁,用他有可能会起到宣扬“舍仁而为佞”的风气,没有理睬他。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明主审公私之分,审利害之地,奸乃无所乘。(2)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乎?1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君臣关系,观点有什么不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鹧
24、鸪天惠洪蜜烛花光清夜阑,粉衣香翅绕团团。人犹认假为真实,蛾岂将灯作火看。方叹息,为遮拦。也知爱处实难拼。忽然性命随烟焰,始觉从前被眼瞒。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通明的烛光照亮宁静清冷的夜晚,飞蛾围绕烛火四周,像是在采摘花蜜。B词人怕烛火灼伤飞蛾,驱赶视灯为火的飞蛾,表现了词人对飞蛾的怜惜。C这首词描绘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整首词表现出含蓄朦胧的文学风格。D全篇以小见大,理随事出,事理相融,人生感悟如警钟般提醒着后世人。16词人从飞蛾身上悟到了哪些人生哲理意趣?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5、。(6分)(1)期中考试之后,小刚想选一句名言作为座右来铭勉励自己保持初心,他想起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说“ , ”。(2)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 , ”隐喻词人的人生追求和对内心明洁人生信条的秉持。(2)“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也是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四季分明的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这里生长的小麦的好品质,这也让吃面食成了很多山东人的习惯。蒸馒头、做馒头、吃馒头,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我的家乡山东胶东
26、一带,馒头以“大”著称。在那里,一斤一个的馒头很平常,十几斤一个都算不上很大。最大的有几十斤,白白胖胖的,需要制作特制的大蒸笼和大锅盖才能蒸熟。平时吃的时候,需要先把大馒头切成片。其实,山东馒头也并非全都硕大无比。有些地方爱做花饽饽,各种造型,小巧精致,栩栩如生。这样的花饽饽不仅受当地人喜欢,也吸引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采购。如今,当地做花饽饽的队伍不断壮大,过去的小作坊发展成了大工厂。特别是临近春节时,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乡下各村镇都忙得热火朝天,制售馒头成了富有特色的富民产业。山东的传统特色馒头蕴含齐鲁风物之美,揉入淳朴民风民俗,凝聚齐鲁儿女的勤劳智慧,它体现着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18文中
27、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试分析其表现力的具体体现。(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对宇宙形状的认识。一开始, ,认为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 ,因为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正因为如此,当曾子的学生单居离向他询问是否果真“天圆地方”时,曾子一针见血地指出
28、:“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曾子并不否认“天圆地方”说的存在,但他认为那说的不是天地具体形状, 。他引述孔子之语,把“天圆地方”说成是“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即天所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属于“圆”,转动不休;地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则属于“方”,安谧静止。孔子师徒的说法,固然可以弥补“天圆地方”说在形式上的缺陷,但这种修补却也使该说丧失了作为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而存在的资格,因为它所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天地的具体形状了。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相关标点符号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就”字替换为“便”字,“固然”替换为“诚然”,不影响句意表达。B“悬”属形声字,“县”用来表音;“上”
29、属指事字,其本义为高处、上面。C“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含褒义,文中也是这种用法。D文中波浪线处引号用法与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句中引号用法不同。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雪崩面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海明威2023年8月24日,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57天内放射性物质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240天到达我国沿岸海域,3年后影响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而其排放至少要维持3
30、0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答案:A(B“老”这个字出现了530多次”错,原文是“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笔端,有时以本字出现,有时以白首、衰年、迟暮等形式出现,合计竟达530多处”。C“最主要”错误,原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眼。而这两方面关系又是一脉相承的。”D“加剧了他心理的衰老”错,原文是“贫病加剧生理的衰老,心理的煎熬加剧心理的衰老”。2答案:D(“就不会形成”错,“对人民、国家苦难的关注分担”只是原因之一)3答案:C4.采
31、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提出作为美学概念“老”的含义,然后从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谨。论证方法多样。材料一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通常”“尤指”“与其说还不如说”等词句用语严谨。(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5.从内容上来说,登高是杜甫饱经磨难后的老成之作,诗中描述的漂泊、老病、贫穷无不体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从风格上来说,登高整体色调老健苍老,技巧上稳妥和成熟,少用修辞,语言凝炼精警又富于变化,浑然天成。从杜甫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理想上看,登高所呈现的身世之悲、忧国忧民的情操当得起“老”,冠之以“老
32、”十分恰切。(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6. B 【解析】“只是在惩罚煤矿”说法绝对。从文中“只要是想从村子里过的车,他们都要向他们收些钱”一语可知,周口店等人将路的不平归咎于所有路过的车辆。故选B。7. A 【解析】A“他认可这种行为,也想加入他们”错误。从后文得知女人身份的“慌慌张张”以及拒收周口店递过来的三十块钱等细节,可以看出山东人是善良且具有同情心的。故选A 8. 周口店,勤劳踏实,父母年老多病,他体恤父母的艰辛,力所能及地为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体现他人性良知中的“善”;他同时也有贪财的本性,不惜走上违法犯罪的劫道之路,体现他人性欲望中的“恶”;他最后明白寻人者身份,并想替小
33、婉垫付饭钱,又体现出他同情弱者和善良纯真。周口店是底层百姓的缩影,他具有艰难的生存困境,他既是受难者,也是作恶者,体现了他的复杂性。(答案中只要扣住“人性”中的“善”“恶”结合文本事例作答,均可得6分。只分析了人物性格,没有扣住善恶,可得3分。)【解析】首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然后分析。“周口店是个很勤快的年轻人忙着给人们做衣服挣些钱。”这一段人物介绍,表现周口店勤快且踏实,能体谅家中困难。“他们是去收过路费倒有了公事公办的味道”这几句写周口店愚昧无知,思想错误,贪图钱财,走上抢劫之路。“他觉得有什么从心里涌上来了他把那三十块钱塞给了山东人”一段,写周口店受到了震动,想用实际行动帮助寻人的女人
34、,体现他性格中同情弱者,善良的一面。主人公周口店既有淳朴的善良,也有被生计所逼后的人性泯灭的贪婪欲望。幸运的是,他人性中的善最终战胜了恶,完成人性向善的转变。9.“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此句理解为:他的创作有秋日的肃杀之气,多以批判揭露坏现象为主,笔锋犀利;同时还以温暖的笔触反映现实,彰显人间春天的“温暖”。环境上,冬夜连绵的阴雨给人以冰凉的触感,而小店内生活化的景象却温馨和暖。情节上,文章先写先周口店等人雨夜劫道,后情节突转,周口店放弃劫道帮助女人,这种抑扬的情节安排体现出由“秋肃”到“春温”的转变。人物塑造上,周口店人性的阴暗中仍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辉,如秋日肃杀中饱含春日温暖。主
35、旨上,小说既通过表现煤矿失事事件展现底层人的生存现状,揭露社会问题,又从中挖掘人性的向善、互助,突出世间温情的一面。(为必答点,其他四点答出两点即可得6分)【解析】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重点要以关键词“秋肃”“春温”作为切入点分析;理解为他的创作有秋日的肃杀之气,多以批判揭露坏现象为主,笔锋犀利;同时还以温暖的笔触反映现实,彰显人间春天的“温暖”。本题为开放性探究题,答案不唯一,可充分打开思路,多角度分析做答。从环境上看,故事的设定背景在饭店内外,饭店外是冬日冰冷的雨夜,饭店内氤氲着温暖的灯光、热气和气味,一冷一热的场景对比体现“秋肃”和“春温”的结合。从情节上看
36、,劫道变为了帮助,这一情节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结尾处以山东人提供炒鸡蛋和猪头肉这一细节戛然而止,展现人物人性的良善,体现出“秋肃”到“春温”的情节转变。从人物上看,周口店由一开始的劫道到收集钱币帮助小婉,展现了主人公由恶向善的转变,体现出人物塑造上的“秋肃”和“春温”。从主旨上看,小说人物多样,却是围绕面对生存问题的底层小人物这一群体展开,充分展现人性的复杂和最终向善的选择,在冬天的雨夜有“春温”。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 BDF 【解析】句意:馈间伦的为人,奸诈不仁义。如果他夺取了鼓地,我可以不赏他吗?11. D【解析】经年,一指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有时又表示多年或好几年。“经年累月”形
37、容经历的时间十分长久,经历很多年月。与文中意思不一样,所以选D。 12.C【解析】“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是给自己仇人增添助力”错误,文中“不然,而与其仇”意思是:不这样做,就交给他的仇敌杀掉他。13. (1)因此,英明的君主仔细考察公私的不同和各自利害之所在,奸臣就没有所凭借(利用)的机会。(2)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案板上腐烂,这样做该不会妨害称霸吧?【解析】(1)得分点:“故”,因此;“审”,仔细考察,详究;“所乘”,所凭借(利用)的机会。(2) 得分点:“爵”,酒器;“得无乎”固定句式,译为该不会,恐怕;“霸”,称霸;特殊句式。14.韩非子认为君臣之间的利益是不同的,圣明的君主当采有
38、效的策略控制臣子,防止乱臣产生;材料二认为君臣之间应保持相互信任,这对治理国家至关重要。(第点2分,第点1分,共3分)【解析】两则材料中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非常明显,如材料一“知臣主之异利者王,以为同者劫,与共事者杀”“官袭节而进,以至大任,智也。其位至而任大者,以三节持之:曰质,曰镇,曰固”等;材料二“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参考译文】材料一:君主懂得君臣之间的利益是不同的,才能称王于天下;认为利益是相同的,就要被臣下所挟制;和臣下共同执政的,就会被臣下所杀害。因此,英明的君主详察公私的不同和各自利害之所在,奸臣
39、就没有可乘之机。产生祸乱的根源有六种:太后、妻妾、子孙、兄弟、大臣、名贤。依法任用官吏,按律督责臣下,太后就不敢放肆;区分不同的礼仪等级,妻和妾就不会混淆界限;权势不平分给后代,庶子就不会与嫡子争夺;权位不丧失,君主的兄弟就不会来侵害;臣民不为权臣私门所控制,权臣就不能蒙蔽君主;禁令和奖赏要坚定地实施,名贤就不敢暗中作乱。臣子有两种可以利用的力量,这就是国内的和国外的。国外的诸侯是君主所害怕的,国内的亲信是君主所宠爱的。对所害怕的人的要求总是给予满足,对所宠幸的人的意见总是言听计从,这就是奸臣所依据的力量。由外国暗中安插的各个官吏,君主要追查和惩办跟外国关系密切并接受贿赂的人,这样臣子就不敢借
40、助外国的力量作乱了;爵位俸禄要根据功劳授予,对于无功而请求爵禄的人,连同替他求情的人一起办罪,这样左右亲信也就不会成为臣子作乱的凭借了。国外的诸侯不能借助,国内的亲信不能利用,那么内奸和外奸作乱的途径就都被堵塞了。官吏逐级提拔,一直到担任重大的职务,这才是明智的用人方法。对于官位很高并担任重大职务的人,要用三种办法来控制他们:一是质押,二是安抚,三是稳固。厚待他们的亲戚妻子而暗中加以软禁,叫做“抵押”;爵位俸禄优厚并坚决兑现,叫做“安抚”;多方检验他们的言论,威严地责求它的功效,叫做“稳固”。贤能的人由于“质押”而不敢有任何活动,贪婪的人由于“安抚”而消除野心,奸邪的人由于“稳固”而无计可施。
41、容忍而不制裁,臣下就会侵犯君上;小的奸邪不除掉,势必导致大的诛罚;罪名和罪行相符,就直接除掉他。有些人留着会坏事,杀掉又会败坏名声,就通过饮食毒死他;不这样干,就交给他的仇敌杀掉他:这叫做“除阴奸”。蒙蔽君主,就是诡诈;所谓诡诈,就是变化无常。君主能够按功行赏,见罪行罚,奸臣就不敢欺诈。君主不泄露自己对是非的判断,不透露臣下的进谏和劝说,奸臣随机应变的诡诈手段也就不敢使用。材料二:如要君王尊礼,臣下尽忠,就必须内外无私,君臣之间相互信任。君上不信任臣下,就无以不能役使臣下,下臣不信任君上,就不能侍奉君上,信任对于治理国家至关重要。过去,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案板上腐烂,这
42、样做该不会妨害称霸吧?”管仲说:“这样做不好,但对治国也无害。”齐桓公问:“那么什么会危害国家呢?”管仲说:“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而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霸业;任用了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信任而又让小人从中掺和有损于霸业。”晋国的中行穆伯攻打鼓这个地方,一年都攻克不下,馈间伦说:“鼓这个地方的吏民,我是知道的。不必兴师动众、出兵打仗,我就可以攻下鼓这个地方。”穆伯不理他,左右的官员说:“不用一兵一卒,而鼓就可以得到,为什么不听馈间伦的意见呢?”穆伯说:“馈间伦的为人,奸诈不仁义。如果他夺取了鼓地,我可以不赏他吗?如果赏赐了他,不是在赏赐奸邪小人吗?如果让小人得志,那就是让晋国的人放
43、弃仁义而宣扬奸邪。即使得到了鼓地,又有什么用呢?”穆伯,是战国时的大夫,管仲,是霸主的得力助手,他们尚且能够如此的被重视信用,疏远小人,更何况陛下是德冠千古的圣明君主,怎能有损于巍巍盛德呢?15.C【解析】C.“含蓄朦胧”错。本词表现词人对于佛理的参悟,以开悟心性为目的。本词表面描绘的是一种情境,尾句直接点出“始觉从前被眼瞒”的道理,还有“人犹认假”“也知爱处”等直白表述。故选C。16.“人犹作火看”感悟到人要有辨别真假的能力;“也知爱处实难拼”任何成绩的获得均需努力; 结尾两句,到死才知道真假,有叹惋也有鼓励:要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事物,即使死也在所不惜。(四点,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意
44、思对即可。)【解析】词的末句“忽然性命随烟焰,始觉从前被眼瞒”,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想,是此词的哲理所在。首先,作者由“人犹认假为真实,蛾岂将灯作火看”感悟到人处于尘世中尚且将假认为真,何况飞蛾。这里的“假”指外物,世间诱惑本心的事物,这里的“真”指人的本性和本心。其次,飞蛾这种扑火的行为正是人的写照,人们基于“爱处”而“拼”,即使粉身碎骨也要达成愿景,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词人怜惜这种行为,但同时也充分理解这种行为。第三,作者由“忽然性命随烟焰,始觉从前被眼瞒”,告诉我们人生如同扑向光亮的飞蛾,十分短暂,不要等到生命快结束时,才明白人生真正的意义,也即在短短的几十年,拨开名利虚假
45、的表象,探求人生更有意义的存在。17.【答案】(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或“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2)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3)示例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示例二: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示例三:渥水出骐骥,昆山出凤凰【解析】易错字有:“实繁”“寡”“肝”“肺”“皆”“骐”“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 语句可修改为:做馒头、蒸馒头、吃馒头。语句可修改为:在我的家乡山东胶东一带。语句可修改为:需要特制的大蒸笼和大锅盖才能蒸熟。【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六大常考病句类型。19.
46、 修饰成分后置,单独成句,强调、突出花饽饽造型多、精致、生动的特点;以短句为主,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句子典雅而富有韵味。【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修辞手法、用词、句式特点、语序、语体特点、逻辑等方面来分析。20.构成:本体是“订单”,喻体是“飞来的雪花”,比喻词“像”与后面词语“一样”配合使用。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订单之多,山东馒头的受欢迎程度之深,表达出作者对山东馒头的喜爱之情。(第点1分,第点3分,共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比喻由本体和喻体构成,比喻一般具有以下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
47、。21.D【解析】D项双引号作用相同,都表示强调作用。故选D。22.人们主张“天圆地方” 但该认识并未形成系统的学说 (但是该主张并未获得普遍认可) 而是天地所遵循的规律 (每点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处后句“认为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是对处的解释说明,后文有“曾子的学生单居离向他询问是否果真天圆地方的提示,此处当填:人们主张“天圆地方”。处,前文内容谈了“对宇宙结构的认识”,结合后句“因为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可以推断此处当为对这种认识的评价,结合最后一句的结论句“但这种修补却也使该说丧失了作为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而存在的资格”,可见此处填“但该认识并未形成系统的学说”类似意思的句子。处,前句提示关联词“不是而是”,后面提示“即天所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地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此处当填:而是天地所遵循的规律。四、写作(60分)23、审题:所给材料分两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