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1408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究竟什么是意象思维?严格地说,它指的是诗人用审美的态度来观照世界和观照自我,将既已获得的人生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并显现为审美意象的活动过程。为简要说明起见,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叫“运意成象”,一句叫“观物取象”。“运意成象”的前提,自当是有“意”可运,也就是诗人首先要有真切的情意体验,然后借物象加以展现。这“意”又从何而来呢?从源头上讲,它就起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遭遇,是外界事物触动人的心灵世界所引发的诸种活生生的感受。更确切地看,应是

2、心物交感的双向作用外来的刺激与主体的回应交相感触,于是有各种情意体验生成。然则,是否将内心引发的情意体验直接宣示出来,就成为诗了呢?又不尽然。人们在受到外界各种事象的刺激时引发的感受虽较鲜活,却易肤浅。这必须有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让其在心灵深处渐渐发酵、孕育以至成形,使那些仅限于一时、浅表意义的感受剥落殆尽,而那些具有长久、深沉意蕴的体验得以积存下来,并不断得到拓展与加深。如果我们把现实人生中的心物交感视为情意体验产生的基础.则从内心的积淀、酝酿到最终宣发的过程,便构成了由现实人生体验向诗性生命体验转化的重要桥梁。情意体验由初发经过积累与深化,到了需要宣泄的时候,又该如何来宣泄呢?作为诗歌艺

3、术的创造活动,必须借助审美的形态来表现,以使自己内在的情意体验能诗意地传递给别人,从而让人获得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而这种传递手段,则非审美意象莫属。我们看屈原的伟大诗篇离骚,那确是“发愤以抒情”的代表作,所发泄的也恰是诗人自身政治失意、理想破天、报国无门而又不忍舍弃的满腔牢愁,但发泄的形式并不取直白的哭诉或简单的怒骂.乃是致力于营造一系列看似虚幻却富于象征意味的情境事象,让读者跟着诗中主人公的身影上天入地、周游四方,终于在去留两难、归依无着的处境下,领略并深深撼动于诗人内心的急剧痛苦与深沉绝望,意象艺术的巨大魅力由此展露无遗。“运意成象”的过程中,还必须有“取象”这个环节存在。“取象”又该从何

4、处着手呢?那就要追溯到“观物”,因为“象”总离不开“物”,而“观物”自然便成了“取象”的前奏。要说明的是,这“物”并不单纯指外在事物,主体的人自身也是一种“物”,故而“观物”同时就包含着“观我”,而且有必要将“观我”与“观物”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所以我们所说的“运意成象”,理所当然地含有将自我情意体验转化成审美意象的用意。就是说,一方面,诗人将自己的情意体验注入物象,让物象灌注生气;另一方面,又从物象中摄取其神理与形态,使自己原有的人生体验得以丰富、拓展和改造变形。这样一种双向同构的心理状态,便是审美意象的诞生和“运意成象”活动的告成。而第美意象的生成,同时意味着诗人原有的人生体验已转变为以

5、审美形态展示的诗性生命体验(即审美体验)。“象”和“意”在意象思维的运作中本就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摘编自陈伯海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若干思考)材料二:在诗人意象思维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主客交融?这就要求诗人在整个过程中,将主体对象犹,细心地体验对象的一切,并将自我变成客体的一部分。也许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是独立于常人之外的人。洛夫曾经这样描述诗人进行意象思维时的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诗人,我必须意识到太阳的温热也就是我血液的温热,冰雪的寒冷也就是我肌肤的寒冷,我随云絮而遨游八方,海洋因我的激动而咆哮。我可看到山鸟通过一幅画而溶入自然的本身,我可听到树中年轮旋转的声音”诗人在创作时恐怕只有达到这

6、种境界,才算是物我体、主客 炉,新生命才能产生。意象思维是具体的、形象的、鲜活的生命思维形式,但意象思维过程并不排斥理性的加入,虽然这种加入是十分微弱的,有时却是十分重要的。表象思维是一种原始的思维,从具体的材料到具体的材料,从一个实体到一个实体;理性思维,是比较发达阶段才得到广泛运用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有不可代替的特点与优势。意象思维正是择取了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与优贽,在更高程度上加以综合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摘编自邹建军“意象思维”的五大特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意象思维融合了表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可以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并显现

7、为审美意象。B.外来的刺激与诗人主体的回应交相感触,能够生成真切的情意体验.但它并不能够直接成为诗。C.在诗歌艺术的创造活动中,内在情意体验必须借助审美形态才能诗意地传递出来,使读者产生共鸣。D.运意成象就是诗人将情意体验注入物象,把主体对象化,使自己成为客体的一部分,做到主客交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外界事象刺激所引发的真切的情意体验,就难以写出动人心扉的诗歌。B.来自生活的鲜活感受必须经过沉淀、积累,不断拓展加深,才有可能宣之于诗。C.离骚意象艺术的巨大魅力在于屈原能通过审美意象来宣泄内在的情意体验。D.洛夫认为,物我一体、主客一炉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8、意象思维需要理性的加入。3.请从“意象思维”的角度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创作过程。(6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黄昏后许地山承欢、承懂两姊妹在山上采了一篓用来编造果筐和花篮的羊齿类的干草,就从那条崎岖的山径一步一步地走下来,刚到山腰,已是喘得很厉害,二人就把篓子放下,歇息一会。喝醉了的太阳在临睡时,虽不能发出他固有的本领,然而还有余威把他的妙光长箭射到承欢这里。满山的岩石、树林、泉水,受着这妙光的赏赐,越觉得秋意阑珊了。汐涨的声音,一阵一阵地从海岸送来,远地的归鸟和落叶混着在树林里乱

9、舞。承欢当着这个光景,高兴起来,就顺口念着:“碧海无风涛自语,丹林映日叶思飞”二人顺着山径下来,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更不消说,即如承欢那副不白的脸庞也因着这个增了几分本来的姿色。她们的家就在山下,门前朝着南海。从那里,有时可以望见远地里一两艘法国巡舰在广州湾驶来驶去。姊妹们也说不清她们所住的到底是中国地,或是法国领土,不过时常会有那些法国水兵爱来村里胡闹。刚进门,承懂便叫一声:“爸爸,我们回来了!”平常她们一回来,父亲必要出来接她们,这一次不见他出来,承欢以为她父亲的注意是贯注在书本或雕刻上头,所以教妹妹不要声张,只好静静地走进来,二人进去,见

10、父亲不在。承欢向壁上一望,就对妹妹说:“爸爸又拿着基达尔出去了。你到妈妈坟上,瞧他在那里不在。我且到厨房弄饭,等着你们。”她们母亲的坟墓就在屋后自己的荔枝园中。承懂穿过几棵荔枝树,就听见一阵基达尔的乐音,和着她父亲的歌喉。那里有一座大理石的坟头,形式虽和平常一样,然而西洋的风度却是很浓的。瞧那建造和雕刻的工夫,就知道平常的工匠决做不出来,一定是她父亲关怀亲手所造的。那墓碑上不记年月,只刻着“佳人关山恒媚”,下面一行小字是“夫关怀手渤”。直等到西方的回光消灭了,父亲才立起来,一手挟着乐器,一手牵着女儿,从园里慢慢地走出来。一到门口,承懂就嚷着:“爸爸回来了!”她姊姊走出来,把父亲手里的乐器接住,

11、且说:“饭快好啦,你们先到厅里等一会,我就端出来。”停一会,承欢端饭出来,父亲说:“方才你妹妹说你在山上念什么诗。我也是在书架上偶然捡出十几年前你妈妈写给我的自君之出矣,我曾把这十二首诗入了乐谱,你妈妈在世时很喜欢听这个。今天偶然被我翻出来,所以拿着乐器走到她坟上再唱给她听。”承欢说:“这诗我不曾听过”承懂插嘴说:“我也不曾听过。”父亲说:“你妈妈这十二首诗没有什么可说的,不如给你们说咱们在这里住着的缘故罢。”父亲说:“我从法国回到香港,不久就和你妈妈结婚。那时刚要和东洋打仗,邓大人聘了两个法国人做顾问,请我到兵船里做通译。你妈妈虽是不愿意,因为我已允许人家,所以不加拦阻。她把脑后的头发截下来

12、,为我做成那条假辫。那辫子好像叫卖的幌子,要当差事非得带着它不可。“到上海的时候,邓大人还劝我不用回家,日后要用我做别的事,所以我就暂住在上海。我在那里,时常听见不好的消息,直到邓大人在威海卫阵亡时,我才回来。那十二首诗就是我入门时,你妈妈送给我的。“自那次打败仗,我自己觉得很羞耻,就立意要跑到一个孤岛里居住,为的是要避掉种种不体面的消息,教我的耳朵少一点刺激。“我们买了这所房子,连后边的荔枝园。二人就在这里过很欢乐的日子。在这里住不久,你就出世了。我们给你起个名字叫承欢,希望“唉,好事是无常的!我们在这里住不上五年,这一片地方又被法国占据了!当时我又想搬到别处去,为的是要回避这种羞耻,谁知这

13、事不能由我做主,好像我的命运就是这样,要永远住在这蒙羞的土地似的。”父亲说到这里,声音渐渐低微,那忧愤的情绪直把眼睑垂下一半,同时他的视线从女儿的脸上移开,也被地心引力吸住了。“从前搬来这里的时候,你妈妈正怀着你;因为风波的颠簸,所以临产时很不顺利,这次可巧又有了阿懂,我要等她产后才搬。可是她自从得了租借条约签押的消息以后,已经病得支持不住了。”那声音的颤动,早已把承欢的眼泪震荡出来。然而这老人家却没有显出什么激烈的情绪,只皱一皱他的眉头而已。他往下说:“她产承懂后不上十二个时辰就”这时,三个人缄默了一会。门前的海潮音,后园的蟋蟀声,都顺着微风从窗户间送进来。桌上那盏油灯本来被灯花堵得火焰如豆

14、一般大,这次因着微风,更是闪烁不定,几乎要熄灭了。父亲对着承欢说:“你和你妈妈离别时年纪还小,也许记不清她的模样,可是你须知道,不论要认识什么物体都不能以外貌为准的,何况人面是最容易变化的呢?你要认识一个人,就得在他的声音、容貌之外找寻,这形体不过是生命中极短促的一段罢了。无情的东西变得慢,有情的东西变得快。承懂说:“爸爸,妈妈也能疼爱我,像你疼我一样么?”父亲回答说:“妈妈的疼爱实在比爸爸的大得多!”他站了许久,回头瞧见承欢还在北边的厅里编织花篮。他从窗门对女儿说:“我儿,时候不早了,明天再编罢。”承欢答应一声,就把那个未做成的篮子搁起来,把那盏小油灯拿着到自己屋里去了。灯光被承欢带去以后,

15、满屋都被黑暗充塞着。从外边来的,有汩泊的海潮音、嘶浠的蟋蟀声、铮铛的铁马响,那可以说是关山恒媚为这位老鳏夫唱的催眠歌曲。(原载于1927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7号,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国巡舰在广州湾驶来驶去”“和东洋打仗”“邓大人在威海卫阵亡”“租借条约”等内容的介绍,暗示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背景。B.“那辫子好像叫卖的幌子,要当差事非得带着它不可”体现当时选拔官员的特殊要求,与阿Q正传中盘放辫了这一情节如出一辙。C.“无情的东西变得慢,有情的东西变得快。”这是一位经历了战争之痛、亡妻之悲、流离之苦等磨难后的旧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感悟。

16、D.文章选取夕阳、岩石、林泉、汐声、归鸟、落叶、蟋蟀声等典型意象,使用拟人、动静结合等手法描写环境,增强了小说的诗意色彩。5.没有直接出场的妈妈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6.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亲情爱情爱国情;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希望。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5分)(一)文言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齐人娄敬戍陇西,过洛阳,脱挽辂,衣羊裘,因齐人虞将军求见上。上召见,问之。娄敬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

17、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封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至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诸侯自归之,遂灭殷,为天子。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洛邑以为此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故周之盛时,天下和洽,诸侯、四夷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唯其德薄也,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成皋之间,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夷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

18、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其固亦足恃也。”上问张良,良曰:“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上即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郎中,号曰奉春君,赐姓刘氏。(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高帝灭楚

19、)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及成王A即位B周公C相D焉E乃营F洛邑G以为H此I天下之J中也。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夷,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也泛指外族、外国。B.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以表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如红楼梦“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C.山东,指崤山以东,与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山东”词义不同。D.京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一般指国都,如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也指护卫

20、京城的军队.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娄敬认为高祖取得天下的方法与周朝不同。周朝积累德政善行十几代,使诸侯自动归附,于是灭掉殷商,成为天子。B.娄敬总结周王朝兴衰的规律,认为君主能否称王就在于有没有德行,并告诫高祖应减少战争,爱护百姓,使天下和睦融洽。C.娄敬向高祖建议要占据秦国旧地,因为秦地具有很多地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能够扼住天下的咽喉而击打其背部。D.张良力排众议,赞同娄敬的建议,并将洛阳的劣势与关中的优势进行比较,希望高祖定都长安。高祖听从了张良的主张。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4

21、分)(2)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4分)11.关中有哪些有利因素使高祖最终决定定都长安?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3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不以亲疏远迩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是故为君不劳,而为臣甚易:见一善焉,可得详而举也;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见一善焉,若亲与迩不敢举也,见一不善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众之所同好焉,矫而黜之乃公也;

22、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于是乎有违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愧之名;若然者,俗所谓良有司也。肤受之诉不行于君,巧言之诬不起于人矣。呜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向道诸,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则曰有司焉,则非有司之过也;则曰今举天下人焉,则非今举天下人之过也。盖其渐有因,其本有根,生于私其亲.成于私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谓人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已矣乎,其终能复古乎!若高阳齐生者,其起予者乎?齐生之兄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齐生举进士,有司用是连枉齐生,齐生不以云,乃曰:“我之

23、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抱负其业,东归于家。吾观于人,有不得志则非其上者众矣;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若齐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也。”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吾用是知齐生后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者也。(节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第四卷)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及道之A衰B上C下D交疑E于是乎F举仇G举子之事H载之I传中J而称美之。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分)A.“可得明而去也”与“相去四十里”(鸿门宴)两句中“去”

24、字含义不同。B.“为人向道者”与“夫妻向隅,茅舍无烟”(促织)两句中“向”字含义相同。C.“生于私其亲”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私”字含义相同。D.“东归于家”与“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两句中“归”字含义不同。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称赞古代所说的用人不分关系亲疏远近、唯“宜”是举、公而无私的人,希望复兴古代用人的风尚B.作者批评道义衰微时推举官员避嫌不举的做法,并指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君主、臣子和天下人的过错。C.作者认为因自己不正直就认为别人都这样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想根除它实在困难,除非能知命不惑才能改变。D.作

25、者从齐生因避嫌不被任用后的表现推断齐生今后一定是个好官,能复兴古道,希望世人能从中得到启迪。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众之所同好焉,矫而黜之乃公也。(4分)(2)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4分)16.韩愈认为齐生是一个能改变时风、复兴古风的人,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718题。村舍耕夫于谦倚门皓首老耕夫,辛苦年年叹未苏。桩木运来番柘尽,民丁抽后子孙无。典余田宅因供役,卖绝鸡豚为了逋。安得岁丰输赋蚤,免教俗吏横催租。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6、.首句用白描手法写白发老耕夫倚门而立,暗含他盼望儿孙归来却多次失望的悲苦。B.颔联交代老耕夫的儿孙因被抽民丁而不能回的原因,照应了首句“倚门”二字。C.尾联写老耕夫期盼丰年到来,早早补交拖欠的赋税,这样以后就能免交税租了。D.诗歌语言质朴,写尽当时底层劳动人民的痛苦处境,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控诉。18.诗人笔下的老耕夫“辛苦年年”,让人无限同情。请结合诗句分析“辛苦”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运用“,”两句表达自己礼待贤士、求贤若渴的心情。(2)有同学因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悲观失望

27、心理,你将用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劝慰他不要沉溺于过去,应勇敢地面向未来。(3)同是写灭亡,贾谊在过秦论中将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而苏洵在六国论中将六国灭山的原因总结为“”。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留白,是中国美学的精髓。中国画的留白地表现了“无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老庄思想,由此亦可窥见中国道家及禅宗哲学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明代画家董其昌曾以禅言艺,将中国画分为南北二宗,尤其推崇南宗的顿悟,认为其参悟方式同文人画的雅逸士气相契合。其中,从“看山是山”到“山在心中”的透悟过程,也点明了化眼前之有为无,方能达智慧神明之心境。作为中国画创作重要手段的

28、留白,给予观者思索、畅想和神游的余地,与禅宗的精髓 ,遥相呼应。中国画的留白还有一个非常优雅的别名“余玉”,以布白凸显灵动,以虚空诠释丰盈,类似音乐演奏中某一刻的“悄然无声”。地处理画面中的留白,不仅可以体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怀,还可以打造画面的审美意境。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分)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艺术需要留白,人生更需留白。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材料中提到的“留白”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