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136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一、字词书写1请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引一声来自河姆渡双鸟清脆hu( )咙的声响蠡湖之光,彩棱( )镜折射七彩的波光无锡,我为你歌唱!岁月的烟尘,穿越历史高mio( )的苍天历史的绣盒,zh( )藏勾勒山水的针线听,二泉映月拉响在太湖两岸看,诗书传家书写在钱钟书文集相逢在无锡美丽的蓝天芳春吹绿雪浪山翩飞的衣裳金秋吹红梅园相思的百合无锡,我为你歌唱!二、句子默写2根据上下文填写诗句(1)峨眉山月半轮秋,_。(峨眉山月歌李白)(2)_,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3)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4)我寄愁心与明

2、月,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5)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6)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7)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这种笛声,在受降城的夜里听得到:_,_。三、选择题3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世易时移,诗心不改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

3、感受、纪念、传承ABCD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散文诗有诗的情绪和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与押韵,而是以散文诗的形式呈现。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人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尊”、“舍弟”是尊称,“拙作”、“寒舍”是谦称。D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一句就是暗喻。5下面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处是()金秋十月,(A)无锡市文化旅游系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并提供内容丰富的线上服务。(B)无锡大剧院推出了2022太湖文化艺术季

4、精品剧目千里江山、陈佩斯主演戏台三部曲惊梦等剧目。(C)无锡博物馆举办了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展览活动。(D)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AABBCCDD四、综合性学习请参加以“读万卷经典书,行万里文明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6阅读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0字以内)。材料一:位于湖南境内的江南名楼岳阳楼在今年春节和清明节开展背诵名篇岳阳楼记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同样,江南另一名楼江西滕王阁在“五一”假期推出“背诵免票游”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名篇滕王阁序,就可以免票在景区游玩,这一做法受到广泛好评。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今年“五一”假期也出台新举措,凡是能够在

5、10分钟内完整背诵论语其中30条的游客,就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主要内容是:7阅读材料二,请你在“青苹果乐园”栏目中跟帖,对丁姓同学、家长、媒体、网友这四方中的任意一方说几句合宜的话,表明你对此事的态度(不超过50个字)。材料二:南京一名丁姓学生出国旅游时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事件曝光后引发各方热议,学校网站论坛“青苹果乐园”栏目中帖子骤增,有谩骂丁姓同学的,有指责家长的,也有委婉批评媒体热炒、网友过于苛责的。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对说:。8针对国人出行存在不文明行为的现象,荆州市有关部门准备制定文明出行公约。请你就材料二的内容仿写句子。行路重安全,遵守交规莫儿戏;排队讲先

6、后,礼让他人有情义;环保记心中,不要随手扔垃圾;五、名著阅读假如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也有微信朋友圈,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是最近朋友圈疯传的图片(见下图)。结合朝花夕拾中相关人物性格,猜测A是谁。9A是_理由:_10朝花夕拾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除了本题中已出现的人物,请再举一例来说明这种“理性的批判”。六、诗歌鉴赏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1首句的景物描写在诗中起什么作用?1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七、课外阅读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

7、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13解释下面划线的字。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缚者曷为者也( )齐人也,坐盗( )齐人固善盗乎( )14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婴闻之A送孟浩然之广陵B日月之行C下车引之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15翻译下列句子。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6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八、现代文阅读想起母亲就想哭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

8、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

9、因。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

10、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

11、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

12、我做饭了。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选自文艺报2018年9月10日,有删改)17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情节“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1)(2)“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3)“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18母亲最简单的话语常寄寓最深刻的情感和最朴质的人生哲理。史铁生的母亲总把“好好儿活”挂在嘴边,文中的母亲总把“学好,甭惹事”挂在嘴边。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19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13、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精选动词,展现出母亲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形象。本文中也有这种方法的使用,请模仿示例,赏析第段画线句加点词的妙处。【示例】“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通过写母亲见“我”极端暴躁时“躲”这一个动作,写出了母亲不想打扰我,不想再次激怒我的心理,体现出母亲对我的关心和她的良苦用心。20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九、作文21请以“我眼里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补全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参考答案1喉 lng邈贮【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4、和注音。喉咙:拼音为hu lng,咽部和喉部的统称,也叫嗓子。彩棱镜:拼音为ci lng jng,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把一束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彩带。高邈:拼音为go mio,高远、超凡逸俗。贮藏:读音为zh cng,意思是储藏 。2影入平羌江水流秋风萧瑟海日生残夜随君直到夜郎西学而不思则罔枯藤老树昏鸦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羌、萧瑟、生、郎、罔、藤、芦管”等字词的书写。3B【详解】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子的排序。排序题要理清逻辑,可以借助“首先”“其次”“再次”等关联词语,或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判断。首先整体把握,找出中心句、起始句或总

15、括句,然后按时间、空间、逻辑或认知不同进行梳理。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阐述“中国诗词”的句段。通读句段可以发现,句将目光投向漫长的岁月长河,由此引出句,“诗人将诗意馈赠每一个人”,故相联。从另一角度指出诗文的传承,时代变化,但每一代都会有自己的纪念方式,句领起画线句后面的句子。所以应排序为:。故选B。4C【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舍弟”不是尊称,是谦称,对人称自己的弟弟。故选C。5D【详解】考查病句修改。D搭配不当,“提高”和“文化生活”不搭配,改“提高”为“丰富”。故选D。6示例:多景区相继推出背诵免门票的活动,获得广大好评。意近即可。7示例:丁同学,在文化古迹上涂画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

16、对精神文明的亵渎,请不要这样做了。8示例一:游览讲文明,切莫刻画要牢记;示例二:观景勿刻画,爱护古迹记心底。【解析】6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总结。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语句,分析整理并归纳阐述概括即可。材料中分别介绍了岳阳楼、滕王阁和山东曲阜分别开展背诵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论语的免票游览活动,并且活动获得了民众的广大好评。概括材料内容时,需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例如“景区”“背诵名篇”“免票游览”“广泛好评”等,将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综合简述,即可概括出材料主要内容。示例:多景区相继推出背诵免门票的活动,获得广大好评。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注意把握不同对象的称呼用语及措辞的委婉恰当,由题干可知

17、事件的起因是一名学生在名胜古迹上乱画乱刻,因此对不同的人说话把握不同的中心思想。例如对于丁姓同学和家长,应着重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媒体和网友,一方面要说明对于此种新闻不必过分追究,另一方面要提倡文明素质的引导,答题时符合语境,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丁同学,出国旅游就代表着中国的形象,要注意文明出游,体现素质,为国争光。8本题考查分析并仿写句子。仿写的句子既要与所给句子结构相同,形式一致,同时也要找准仿写点,写出流畅并有文采的语句,题干所给句子先说讲文明,后具体阐述讲文明的行为,内容要与“不文明刻画事件”相关,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旅游讲文明,不乱涂乱画记心

18、中。9衍太太衍太太是一个喜欢使坏的妇女。10示例:去看五猖会前,父亲却让“我”背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家庭教育对儿童童心的摧残。【解析】9考查对名著人物的了解。衍太太是鲁迅所著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春宫图,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表里不一、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据此,可推知,A是衍太太。10本题考查对名著思想内容的把握。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理性的批判,让人回

19、味无穷。如五猖会中,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再如,父亲的病一文中,回忆儿时为父亲寻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最终父亲却被庸医治死。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答案是多元的。11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12对比(借景抒情)。把万里青山和一孤舟进行对比(连绵万里的青山之中,一艘小舟独自远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对友人旅途孤寂的担忧之情。【解析】11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猿啼

20、客散暮江头”渲染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联系后句中的“伤心”一词可知,首句中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悲凉的心情。12考查诗句赏析。此句意为:一路远去,只有那万里青山和一叶扁舟与你相伴。绵延万里的青山与独行江上的孤舟形成了对比,青山极高大,孤舟极渺小。“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

21、。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13到何,什么犯罪,或因犯罪本来,原来14C15(1)只是叶子相似(罢了),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2)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16同样一件事物,由于环境的不同,其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对不同的事物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复制,或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二选一即可)【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的句意是: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诣:到。(2)

22、“缚者曷为者也”的句意是: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曷:什么。(3)“齐人也,坐盗”的句意是:(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坐:犯罪。(4)“齐人固善盗乎”的句意是: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固:本来。原来。14考查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例句“婴闻之”的意思是:我听说这样一件事。之:代词,这件事。A.之:动词,去,往。B.之:助词,的;C.之:代词,他,指元方;D.之:助词,的;故选C。1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

23、、达、雅”。(1)句中的“徒(只)、实(果实)、味(味道)”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知(知道,了解)、愠(恼怒)、亦(也)”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6本题考查对选文主旨的理解。从“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告诉人们:同样一件事物,由于环境的不同,其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说明环境对人或事物的影响之大,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人学好,不好的环境也可以使人变坏。据此理解概括寓意即可。参考译文: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

24、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17“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写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18“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19通过写母亲见到“我”时的一连串动作,写出了母亲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20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关心和爱护孩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惹事”和得失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