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Z** 文档编号:24970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共9分,每小题3分)1. 下面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炽(ch)热 禁锢(g) 春意盎然 正襟危坐B. 屏(png)息 遁(dn)形 振聋发馈 精疲力尽C. 篡(cun)改 辍(chu)学 殚精竭虑 杳无消息D. 诘(ji)责 猝(c)然 器宇轩昂 泪水涟涟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不少人的网络阅读仿佛一个急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张。这样的阅读是_,是走马观花。可是,我们这样匆忙的脚步、焦灼的心到底在_什么?一味地追求“快”,会让阅读的美好意味丧失殆尽。我们要慢一点,沉下去,让静心阅读

2、的氛围_校园。A. 浏览 捕捉 弥散B. 欣赏 捕捉 弥散C. 浏览 追逐 弥漫D. 欣赏 追逐 弥漫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党中央对“双减”工作作出决策部署以来,武汉市坚持目标导向,加大工作水平,加强改革创新,取得了一些实效。B. “双减”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武汉必须提高认识、扛起责任、勇于探索,为全国“双减”工作做好示范。C. 在武汉生活很美好,市民们有东湖绿道这样一片诗意的慢生活空间。D. 我们一直在追寻一种理想的教育让学校教育适合每个人的健康成长。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10月19日,百名城市网媒总编抵达东湖风景区,从车水马龙间瞬间“穿

3、越”到林荫铺路、湖光山色的东湖之畔,纷纷表示“体验独特”。B. 柳树垂岸随风摇曳,湖水泛着粼粼波光,眼前是大片的蓝和大片的绿,成群锦鲤在湖水中嬉戏,孩童们与之互动,欢笑声不绝于耳。C. 百名总编在深秋季节登上古色古香的画舫船,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感受“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醉人风光。D. 摄影师一年四季都“泡在东湖”,看万亩山林郁郁葱葱,春樱、夏荷、秋枫、冬梅接力绽放治愈系的东湖,解锁武汉最舒适的生活模式。二、(共6分,每小题3分)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读水经注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著作,它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山水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

4、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水经注交融人文景观,让山水别有意境。如卷九清水描述“清水”的发源情况、是“诸陂散泉,积以成川”,以后形成二十多丈的瀑布,“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又描述了上游“南峰北岭”的不同人文景观:“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此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绝俗的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极好地映衬了作者的“竹柏之怀”“仁智之性”,不由让读者感叹:不愧是“清泠洞观”的清水所在地啊。景中有禅意,全仗“禅栖之士”“刹灵之图”这些人文景观的嵌入。正如唐子奕所指出的:“郦道元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将大量的文化内容融汇其中。使

5、读者在领略祖国大好风光的同时,对中华民族悠悠而灿烂的文化神往而敬仰。这是水经注百读不厌的原因之一。”水经注巧妙的修辞,传神的刻画,让人如见其景,感同身受。“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卷三十四江水)夸张,凸显江水的迅疾一泻千里的特点,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使人感到豪情万丈。绝妙文笔的背后是郦道元对山水的热爱,心灵与自然的相通。痴迷于自然,具有超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方能欣得山水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水经注中大量自然景观的描写,往往还借助于民歌、谣谚、典传。卷三十四江水中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两句渔歌,给三峡凄异肃杀的秋景重重

6、地抹上一笔凄清神伤的色彩,渲染出悲戚难耐的艺术氛围。这些歌谣除了和描写之景互相印证之外,还可起到进一步加强文义,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甚至有时还能画龙点睛,有效地补充作品的未尽之意未抒之情。水经注在山水描写中作者穿插个人感受,增强了情境感,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咸悚惕焉。”(卷四河水)这是俯视瀑布时,作者的心理感受心惊肉跳,惊心动魄。此处心理描写在增强感染力的同时也更好地呈现了瀑布雄浑的特点。水经注很多地方无不由作者之情辐射读者之心,让阅读者与之同悲欢,共忧乐。在整个水经注行文中,我们仿佛看到作

7、者的身影沿着水道而前进,移步换景,随景而行,全方位地描绘出6世纪中国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原创雨田,根据命题需要改写。)(1)水经注是文学艺术的珍品,表现在哪些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经注交融人文景观,让山水别有意境。B. 水经注巧妙的修辞,传神的刻画,让人如见其景,感同身受。C. 水经注借助于民歌、谣谚、典传等来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D.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游历广泛,常常顺水而行,最终写成水经注。(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这里的“禅栖之士”“刹灵之图”都是人文景观,让自然景观拥有了禅意。B.

8、“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咸悚惕焉。”写出了观景者对黄河的惧怕心理,从而告诫大家远离危险。C. “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形象的夸张彰显了瀑布“水非石凿,而能入石”的巨大力量,D. “自长沙至此,江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借渔人之歌渲染了湘江蜿蜒曲折、屈曲环绕的水流特点。三、(共12分,每小题3分)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 首联写季节之景

9、,以寒山、秋水等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风景画。B. 颔联写诗人形象,“柴门”表现作者隐居田园,“听蝉”表明作者心态安闲。C. 颈联写环境氛围,太阳落山,炊烟升起,地道的山村风物显出生活宁静。D. 尾联写人物情态,醉酒后的裴迪在自己面前狂歌,令作者厌烦不已。7.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望其北,一峰崒然高,尝心欲至焉,无与偕,弗果。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惑不可辨识。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怪栗,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遂陟其巅。吾身之所未历,左右望而万有皆贡

10、其状,毕效于吾前。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笔而记之。【注释】崒(z):高耸险峻。泚(c):以笔蔽墨。(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与偕,弗果 果:果实B. 顾视来者无一人 顾:回头看C. 益荒凉怪栗 益:更加D. 向之倦而惑且惧者 向:先前(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A. 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B. 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C. 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D. 奋然独往

11、/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3)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起初曾想登上险峻北山,由于无人作陪,就作罢了。B. 有一天,我鼓起勇气独自登山,战胜了疲倦、迷惑和恐惧。C. 我登上山顶之后,看到前所未见的奇妙景观,内心满足而又愉悦。D. 我最为庆幸的是终于在山顶上看到了平常难得一见的奇妙景观。(4)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8分)8. 默写古诗。(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五、(24分)9.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节选部分,完成问题。周恩来盘腿坐在小炕桌前,把电报推

12、开一边据他说,其中大多数是对面山西省黄河沿岸红军东线各地驻军的报告。他动手替我起草一个旅程。写完以后,他交给我一张纸,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这是我个人的建议,”他说,“但是你是否愿意遵照,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认为,你会觉得这次旅行是非常有趣的。”但需要九十二天!而且几乎一半的日子要花在路上。那里究竟有什么可以看呢?难道红区有这样辽阔吗?我嘴里没有作声,但是心里对这旅程是有保留的。可是,实际结果是,我花的时间比他所建议的还长得多,最后我还舍不得离开,因为我看到的太少了。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将领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13、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文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

14、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1)概括选文段所写的关于周恩来的事件。(2)从选文第两段划线句中,你能看出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行”的美学工业革命以前没有蒸汽机,没有汽车、火车,人类的步行空间范围非常狭小。以前大部分人没有交通工具,出外只能靠步行,只有贵族或有钱人才可能骑马或者驾牛车,可是牲畜的速度和耐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当时,城市的数量和空间都不会太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蒸汽机使得交通工具的速度加快,我们整个空间感完全改变了。画家莫奈有一幅作品圣拉萨火车站,场景就是巴黎圣拉萨火车站内,一个冒着黑烟的火车头向前直冲过来。当时的人们觉得火车好美,

15、连闻到火车喷出来的黑烟都觉得很兴奋。我们今天大概很少会有人跑到火车站去闻火车的味道,可是当时火车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快乐,这个快乐就是速度感,让你有空间扩大的感觉。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大,人口大量密集到城市中,开车族越来越多。城市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被塞在路上,停车位也很紧张。于是心情的焦虑、生活品质的降低,都因为行的阻碍而发生了。交通发生阻塞,好像我们的血管被堵住一样,“行”的畅通,绝对是决定城市美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城市中如果大家开车塞成一团不能动弹,是没有办法谈到“美”这件事的。现在人们办事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我们在追求快速度的同时,往往忘掉了保有一种美好的心情。当可以快,但你可以选择慢的时候,这才

16、是一个“行”的美学。其实“行”可以改变我们很多的心情,它让你觉得生命并不是从生到死要拼命赶路。我们为什么在一直赶路?我们为什么不停下来?速度快,并不是进步的“行”的美学。盲目地追求速度感、盲目地追求一种空间的改换,最后也可能变得更为茫然甚至一无所得。很多人都应会有这样的经验,参加到奇奇怪怪的旅行团,到当地之后各式行程像赶鸭子一样拼命地赶时间;回到家的时候,可能自己都在怀疑到底有没有去过那个城市,因为印象非常淡薄。我特别举一个例子。我在巴黎读书时,打工担任当地的导游。当时的欧洲旅行团经常安排一个月玩十八个国家,每个国家平均待不到两天。旅客们连下车的机会都很少,我讲左边风景,他们的头就看左边;我讲

17、右边,他们的头就看右边。我从后视镜里看到来自故乡的这些人时,其实产生出一种同情,我真的很想慢慢地、仔细地为他们介绍巴黎,可是时间实在太短促了。到埃菲尔铁塔前,我在车上尽量说明相关历史,到达后让大家下车拍一张照片,五分钟以后就上来,他们就冲下去然后再冲上来。进到卢浮宫,那里收藏几十万件艺术品,可是我们只能看三件,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古希腊的胜利女神像米罗的维纳斯。这三件艺术品摆放的位置距离很远,所以你就看到一个团体在卢浮宫里面小跑步,到目标物之一赶紧拍一张照片,接着说“走!再看下一个!”这样一种所谓对美的“贪婪”,其实有点像填鸭的方式,什么都没有消化。我们当然感谢现代交通工具,帮助我们可以

18、更丰富地认识这个世界,可是不要忘记我们不能变成交通工具的奴隶!所有的美学都在于自己的心境。如果我们的心境没有办法维持一个比较悠闲的状况,那么衣食住行拥有再多的物质性的改善,也不见得就会带来满足感。当我们提到“行”的时候,特别注意一下人们如何在拥有最快速交通工具的同时,仍保有自己永远可以缓慢散步的心情,这两种情况其实互不冲突。因为如果不处于步行的悠闲当中,我将只是匆匆越过这个城市,而没有欣赏到它的美好。如果从诞生到死亡是一条高速公路,那么我宁可另僻蹊径。人生只有一次,我为何要那么快走完全部的路程,我觉得可以慢慢地走,每一段过程、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停下来做一点观看、做一点欣赏。(文/蒋勋,根据

19、命题需要有删改)(1)读段,说说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2)第段中作者问“我们为什么在一直赶路?”请依据第段的内容,简要回答。(3)读段,说说你对第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这样一种所谓对美的“贪婪”,其实有点像填鸭的方式,什么都没有消化。(4)读段,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拥有“行”的美学。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小题。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谈会也强调说:“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和文明程度提升。”学校准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1. 为了更好地教育同学们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20、,需要你就本次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内容。请你设计出三项具体的活动项目。12. 在学习过程中时,大家就考试时偷瞄的作弊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同学认为,这种行为是小事,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在重要的事情上坚守诚信底线就行了。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你这样说:“_。”(字数100120字。)七、(50分)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有意思”有这样一种解释:有意义,耐人寻味。学习琴棋书画,可以感受“有意思”的艺术熏陶,让人怡然自乐;参加运动会,可以体验奔跑流汗的畅快,可以收获呐喊助威的快乐放学路上、公交车里,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人;参与家庭劳动,投身

21、社区服务,我们总能亲身经历一些“有意思”的事。请以“_,真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也可以围绕主题写你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共9分,每小题3分)1. 下面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炽(ch)热 禁锢(g) 春意盎然 正襟危坐B. 屏(png)息 遁(dn)形 振聋发馈 精疲力尽C. 篡(cun)改 辍(chu)学 殚精竭虑 杳无消息D 诘(ji)责 猝(c)然 器宇轩昂 泪水涟涟【答案】B【解析】【详解

22、】B.有误,屏(png)息屏(bng),故选B。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不少人的网络阅读仿佛一个急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张。这样的阅读是_,是走马观花。可是,我们这样匆忙的脚步、焦灼的心到底在_什么?一味地追求“快”,会让阅读的美好意味丧失殆尽。我们要慢一点,沉下去,让静心阅读的氛围_校园。A. 浏览 捕捉 弥散B 欣赏 捕捉 弥散C. 浏览 追逐 弥漫D. 欣赏 追逐 弥漫【答案】C【解析】【详解】浏览:略观大意。欣赏:即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第一空结合“这样的阅读是走马观花”可知应选“浏览”,略观大意;追逐: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捕捉:解释为

23、捉、捉住某人或动物使其落入自己手中。第二空结合“匆忙的脚步、焦灼的心”可知应选“追逐”;“弥漫”意思是充满,到处都是。弥散:指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第三空结合“静心阅读的氛围”“校园”可知应选“弥漫”,即“让静心阅读的氛围充满校园”。故选C。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党中央对“双减”工作作出决策部署以来,武汉市坚持目标导向,加大工作水平,加强改革创新,取得了一些实效。B. “双减”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武汉必须提高认识、扛起责任、勇于探索,为全国“双减”工作做好示范。C. 在武汉生活很美好,市民们有东湖绿道这样一片诗意的慢生活空间。D. 我们一直在追寻一种理想的教育

24、让学校教育适合每个人的健康成长。【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搭配不当;可把“加大”改为“提高”;故选A。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10月19日,百名城市网媒总编抵达东湖风景区,从车水马龙间瞬间“穿越”到林荫铺路、湖光山色的东湖之畔,纷纷表示“体验独特”。B. 柳树垂岸随风摇曳,湖水泛着粼粼波光,眼前是大片蓝和大片的绿,成群锦鲤在湖水中嬉戏,孩童们与之互动,欢笑声不绝于耳。C. 百名总编在深秋季节登上古色古香的画舫船,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感受“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醉人风光。D. 摄影师一年四季都“泡在东湖”,看万亩山林郁郁葱葱,春樱、夏荷、秋枫、冬

25、梅接力绽放治愈系的东湖,解锁武汉最舒适的生活模式。【答案】C【解析】【详解】C.有误,后半句的主语也是“百名总编”,所以“平铺十里湖光”后面应用“逗号”。故选C。二、(共6分,每小题3分)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读水经注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著作,它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山水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水经注交融人文景观,让山水别有意境。如卷九清水描述“清水”的发源情况、是“诸陂散泉,积以成川”,以后形成二十多丈的瀑布,“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又描述了上游“南峰北岭”的不同人文景观

26、:“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此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绝俗的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极好地映衬了作者的“竹柏之怀”“仁智之性”,不由让读者感叹:不愧是“清泠洞观”的清水所在地啊。景中有禅意,全仗“禅栖之士”“刹灵之图”这些人文景观的嵌入。正如唐子奕所指出的:“郦道元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将大量的文化内容融汇其中。使读者在领略祖国大好风光的同时,对中华民族悠悠而灿烂的文化神往而敬仰。这是水经注百读不厌的原因之一。”水经注巧妙的修辞,传神的刻画,让人如见其景,感同身受。“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卷三十四江水)夸张,凸显江水的迅疾一泻千

27、里的特点,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使人感到豪情万丈。绝妙文笔的背后是郦道元对山水的热爱,心灵与自然的相通。痴迷于自然,具有超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方能欣得山水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水经注中大量自然景观的描写,往往还借助于民歌、谣谚、典传。卷三十四江水中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两句渔歌,给三峡凄异肃杀的秋景重重地抹上一笔凄清神伤的色彩,渲染出悲戚难耐的艺术氛围。这些歌谣除了和描写之景互相印证之外,还可起到进一步加强文义,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甚至有时还能画龙点睛,有效地补充作品的未尽之意未抒之情。水经注在山水描写中作者穿插个人感受,增强了情境感,易于引起读者

28、的共鸣。“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咸悚惕焉。”(卷四河水)这是俯视瀑布时,作者的心理感受心惊肉跳,惊心动魄。此处心理描写在增强感染力的同时也更好地呈现了瀑布雄浑的特点。水经注很多地方无不由作者之情辐射读者之心,让阅读者与之同悲欢,共忧乐。在整个水经注行文中,我们仿佛看到作者的身影沿着水道而前进,移步换景,随景而行,全方位地描绘出6世纪中国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原创雨田,根据命题需要改写。)(1)水经注是文学艺术的珍品,表现在哪些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经注交融人文景观,让山水别有意境。B. 水经注巧妙的

29、修辞,传神的刻画,让人如见其景,感同身受。C. 水经注借助于民歌、谣谚、典传等来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D.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游历广泛,常常顺水而行,最终写成水经注。(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这里的“禅栖之士”“刹灵之图”都是人文景观,让自然景观拥有了禅意。B. “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咸悚惕焉。”写出了观景者对黄河的惧怕心理,从而告诫大家远离危险。C. “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形象的夸张彰显了瀑布“水非石凿,而能入石”的巨大力量,D. “自长沙至此,江湘七百里中,有

30、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借渔人之歌渲染了湘江蜿蜒曲折、屈曲环绕的水流特点。【答案】(1)D (2)B【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D.根据原文段是“我们仿佛看到作者的身影沿着水道而前进,移步换景,随景而行”可知“常常顺水而行”有误,并非“顺水而行”而是“移步换景,随景而行”。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B.“从而告诫大家远离危险”有误,根据段“水经注在山水描写中作者穿插个人感受,增强了情境感,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咸悚惕焉(卷四河水)这是俯视瀑布时,作者的心理感受心惊肉跳,惊心动魄。此处心理描写在增强感染力的

31、同时也更好地呈现了瀑布雄浑的特点”可知,作者在文中着重接任务感受表现瀑布的特点,并没有提及远离危险。故选B。三、(共12分,每小题3分)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 首联写季节之景,以寒山、秋水等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风景画。B. 颔联写诗人形象,“柴门”表现作者隐居田园,“听蝉”表明作者心态安闲。C. 颈联写环境氛围,太阳落山,炊烟升起,地道的山村风物显出生活宁静。D. 尾联写人物情态,醉酒后的裴迪在自己面前狂歌,令作

32、者厌烦不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D.“令作者厌烦不已”有误。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诗人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实则,五柳先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

33、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故选D。7.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望其北,一峰崒然高,尝心欲至焉,无与偕,弗果。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惑不可辨识。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怪栗,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遂陟其巅。吾身之

34、所未历,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毕效于吾前。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笔而记之。【注释】崒(z):高耸险峻。泚(c):以笔蔽墨。(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与偕,弗果 果:果实B. 顾视来者无一人 顾:回头看C. 益荒凉怪栗 益:更加D. 向之倦而惑且惧者 向:先前(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A. 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B. 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C. 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

35、半足力倦止D. 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起初曾想登上险峻的北山,由于无人作陪,就作罢了。B. 有一天,我鼓起勇气独自登山,战胜了疲倦、迷惑和恐惧。C. 我登上山顶之后,看到前所未见的奇妙景观,内心满足而又愉悦。D. 我最为庆幸的是终于在山顶上看到了平常难得一见的奇妙景观。(4)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答案】(1)A (2)C (3)D (4)我心里害怕,更是几次想要停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技巧:把握句子翻译,进而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无与偕,弗果:没有人同行,

36、就没有实现。果:动词,实现。A错误,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一般而言,长句根据分句意思断句;短句根据句子成分断句;注意关联词和虚词,一般在虚词前面断句。(1)奋然独往:直到一天振作精神一人前往。这句话主语省略,是“我”,“奋然独往”是谓语成分,整体是一个完整表达,故在“独往”后面断。(2)攀藤葛而上:攀着葛藤而上。这句话主语依然省略,是“我”,是登山的具体行动,故在“上”后面断。(3)意锐甚:精神振奋。这句话主语是省略的“我”,写的是“我”的精神状态,故在“甚”后面断。(4)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到了半山腰没力气了累了停步了。这句话写爬山的状态,“及”是动词到达,是谓语部分,

37、故在“及”之前断。故句子是: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第二段“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的翻译“这次游玩,我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又十分愉悦,于是感叹自己先前因为疲倦、迷惑和惊惧,差点丧失独游北山的快意,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这些原因而止步不前”可知,作者庆幸的是自己能够战胜疲倦、迷惑、恐惧,这份精神上的收获更让作者庆幸,而不是庆幸看到的美景,故D错误,故选D。【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翻译句子,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体现出来,整体流畅。余:我。心:内心。动:动摇

38、,引申为害怕。欲:想要。止:停止。屡:多次。矣:语气词。【点睛】译文:我在马迹山的山寺里读书的时候,望山的北面,一座山峰险峻高耸,曾经心里想去,但没有人同行,就没有实现。直到一天振作精神一人前往,攀着葛藤而上,精神振奋。到了半山腰,没力气了累了停步了。又一会再前进,登上更高的地方,就看见溪水在草丛中纵横流淌,小路像青烟曲折交错,迷惑不能辨别路的方向,又更向前,听到虚空中的声响振动,看看四周没有一个人,更是荒凉怪诞,我心里害怕,更是几次想要停步。但是终于不放在心上,鼓足勇气向上攀登,终于登上顶峰。(这些)我平生从未领略过的风光,左右望去所有的山峰都展示出各自奇美的形态,在我的眼前一一呈现。这次游

39、玩,我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又十分愉悦,于是感叹自己先前因为疲倦、迷惑和惊惧,差点丧失独游北山的快意,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这些原因而止步不前,于是动笔记下这些。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8分)8. 默写古诗(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答案】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老骥伏枥【解析】【详解】本题中“萋”“鹦鹉洲”“骥”“枥”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五、(24分)9.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问题。周恩来盘腿坐在小炕桌前,把电报推开一边据他说,其中大多数是对面山西省黄河沿岸红军东线各地驻军的报告。他动手替我起草一个旅程。写完以后,他交给我一张纸

40、,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这是我个人的建议,”他说,“但是你是否愿意遵照,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认为,你会觉得这次旅行是非常有趣的。”但需要九十二天!而且几乎一半的日子要花在路上。那里究竟有什么可以看呢?难道红区有这样辽阔吗?我嘴里没有作声,但是心里对这旅程是有保留的。可是,实际结果是,我花的时间比他所建议的还长得多,最后我还舍不得离开,因为我看到的太少了。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将领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

41、,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文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1)概括选文段所写的关于周恩来的事件。(2)从选文第两段划线句中,你能看出周恩

42、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答案】(1)周恩来替“我”起草一个包含各个项目的旅程。 (2)周恩来缓慢地用英语和斯诺交流,看出他有学识,温和文雅;从斯诺对他外表和言行举止的观察,看出他是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和自信的领袖。【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他动手替我起草一个旅程。写完以后,他交给我一张纸,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可得:周恩来替“我”起草一个包含各个项目的旅程。【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由“他讲英文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可知,周恩来缓慢地用英语和斯诺交流,看出他有学识,温和文雅的特点;由“他

43、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可知,从斯诺对他外表和言行举止的观察,看出他是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和自信的领袖。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行”的美学工业革命以前没有蒸汽机,没有汽车、火车,人类的步行空间范围非常狭小。以前大部分人没有交通工具,出外只能靠步行,只有贵族或有钱人才可能骑马或者驾牛车,可是牲畜的速度和耐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当时,城市的数量和空间都不会太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蒸汽机使得交通工具的速度加快,我们整个空间感完全改变了。画家莫奈有一幅作品圣拉萨火车站,场景就是

44、巴黎圣拉萨火车站内,一个冒着黑烟的火车头向前直冲过来。当时的人们觉得火车好美,连闻到火车喷出来的黑烟都觉得很兴奋。我们今天大概很少会有人跑到火车站去闻火车的味道,可是当时火车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快乐,这个快乐就是速度感,让你有空间扩大的感觉。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大,人口大量密集到城市中,开车族越来越多。城市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被塞在路上,停车位也很紧张。于是心情的焦虑、生活品质的降低,都因为行的阻碍而发生了。交通发生阻塞,好像我们的血管被堵住一样,“行”的畅通,绝对是决定城市美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城市中如果大家开车塞成一团不能动弹,是没有办法谈到“美”这件事的。现在人们办事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我们在追求快

45、速度的同时,往往忘掉了保有一种美好的心情。当可以快,但你可以选择慢的时候,这才是一个“行”的美学。其实“行”可以改变我们很多的心情,它让你觉得生命并不是从生到死要拼命赶路。我们为什么在一直赶路?我们为什么不停下来?速度快,并不是进步的“行”的美学。盲目地追求速度感、盲目地追求一种空间的改换,最后也可能变得更为茫然甚至一无所得。很多人都应会有这样的经验,参加到奇奇怪怪的旅行团,到当地之后各式行程像赶鸭子一样拼命地赶时间;回到家的时候,可能自己都在怀疑到底有没有去过那个城市,因为印象非常淡薄。我特别举一个例子。我在巴黎读书时,打工担任当地的导游。当时的欧洲旅行团经常安排一个月玩十八个国家,每个国家

46、平均待不到两天。旅客们连下车的机会都很少,我讲左边风景,他们的头就看左边;我讲右边,他们的头就看右边。我从后视镜里看到来自故乡的这些人时,其实产生出一种同情,我真的很想慢慢地、仔细地为他们介绍巴黎,可是时间实在太短促了。到埃菲尔铁塔前,我在车上尽量说明相关历史,到达后让大家下车拍一张照片,五分钟以后就上来,他们就冲下去然后再冲上来。进到卢浮宫,那里收藏几十万件艺术品,可是我们只能看三件,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古希腊的胜利女神像米罗的维纳斯。这三件艺术品摆放的位置距离很远,所以你就看到一个团体在卢浮宫里面小跑步,到目标物之一赶紧拍一张照片,接着说“走!再看下一个!”这样一种所谓对美的“贪婪”,其实有点像填鸭的方式,什么都没有消化。我们当然感谢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