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问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上传人:元*** 文档编号:24949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懂就要问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懂就要问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不懂就要问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不懂就要问【课前解析】本课是本套教材编排的第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主动思考、提问和交流,充分发表个人见解。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关注题目:本课的题目是课文的高度概括,文章围绕“不懂就要问”展开了具体的描写。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围绕“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个关键句,揭示了“不懂就要问”的道理,给学生以启发。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问”的起因:少年孙中山不懂书中的意思,壮胆向先生提问,吓呆其他同学。 第二部分(4-7自然段):讲述了“问”的经过: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

2、诵后,向学生讲解这段话的意思。 第三部分(8-9自然段):讲述了“问”的结果: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关注语言:文章语言平实,贴近学习生活。如“私塾”“戒尺”“挨打”,以及描写课堂上学生读书的词语,如“咿咿呀呀”“摇头晃脑”,几个词语学生可能感觉陌生,可适当补充时代背景予以理解。其中孙中山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语言通俗,却又蕴含着道理,具有新鲜感。关注能力:1.简单表达对课文故事的看法,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我的能力;2.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2

3、.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教学难点】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结合语境学习生字新词,根据字义确定多音字读音。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特点,再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词句理解方面,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方式,少教多学,让学生自主探究,抓住“有趣的句子”,尝试找出句子的“新鲜感”!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提示、课后泡泡,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自主默读、思考、提问,并积极与人

4、交流看法,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名人名言 引发兴趣课件出示11.教师新课导入: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孙中山儿时“不知为不知”的小故事。课件出示2:展示孙中山人物介绍。2.教师过渡:同学们,看完孙中山的介绍,是不是感觉他很厉害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小时候的故事吧!课件出示33.板书并齐读课题:(3 不懂就要问)(设计意图:通过名人名言,吸引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孙中山儿时故事的兴趣,为

5、以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课件出示42.学习生字词。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来吧,牛刀小试一下。(1) 我会认 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 辨字形:从字形上进行区分,比较记忆。课件出示5、6 组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7多音字:背、圈。课件出示8、9连一连,解词语。课件出示10、11(设计意图:先潜移默化的解决新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

6、流。课件出示12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的不完整,教师适当补充关键词,并相机板书。(默读)引导思考: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适当提示如何默读。课件出示132.默读感悟 品味新词。(1)请同学们读1到3自然段,交流自己圈画的有趣的词语和句子。相机板书。(圈画)(设计意图:锻炼同学们自主默读能力,提高对课文中“新鲜又有趣”的词语和句子的敏感度。)课件出示14、15(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找到的有趣的句子,并跟同学们交流:这些句子有趣在哪里呢?教师相机参与讨论、点拨和出示课件。有趣的句子一:“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

7、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学生们读书很享受、很投入,为后面学生们听到孙中山提问后的“吓呆”了铺垫。(设计意图:找出关键句子的有趣之处,并适当拓展,提示学生说一个比喻句,加深理解感悟。)课件出示16有趣的句子二: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作者使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了疑问的语气。(设计意图:找出关键句子的有趣之处,并适当的拓展,提示学生将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感悟。)课件出示17有趣的句子三: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表现了孙中山勇敢,有礼貌,诚恳的态度。(设计意图:找出关键句子的有趣之处,让同学们感受孙中山

8、“问”的勇气。)课件出示18(3)总结孙中山“问”的原因,教师引导:用课题回答是:不懂;用课文中的原文回答是: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用自己的话说是:不明白书中的意思。相机板书。(原因)课件出示19(4)继续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有趣的句子,适时进行续写练习。相机板书。(经过结果)课件出示20、21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有趣的句子四,拓展续写训练,提高习作写作能力。)课件出示22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有趣的句子五中

9、的动作描写理解先生肯定和赞扬孙中山的提问。)课件出示2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有趣的句子六中的孙中山和同学的对话,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四、课堂小结 拓展练习1.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先小组讨论对文中故事的看法,再全班交流汇报。课件出示242.交流总结略读课文的基本要求。(1)粗读文章,了解大意。(2)遇到个别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跳过。3.基础练习。课件出示25 、26(设计意图: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解,拓展有关练习题,锻炼学生独立完成课业的能力。)五、板书设计 3 不懂就要问原因默

10、读经过问圈画结果思考【教学反思】 不懂就要问,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提问。只有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本课教学,首先引用名言、简介名人,引出课题。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接着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和内容概括。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课文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11、,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圈画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品析交流,激发学生钻研的乐趣,让学生为寻找问题而绞尽脑汁,由感悟词句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并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老师则从说教中解脱出来,从多层面、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使之在教学进程中获得解决,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词句的分析过于详细,并欠缺对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的迁移。应该注意,在学习略读课文时,不影响阅读的词语可以不去深究,粗知文意即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课后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堂( )戒( )厉( )既( )常( )械( )历( )即( )二、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1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 )2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 )三、读句子,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1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_2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_参考答案:一、课堂 戒尺 严厉 既然 经常 机械 经历 立即二、1.细致 仔细 2.照旧 流畅三、示例:1.爷爷一心为公,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2.你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快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三年级上册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