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40.58KB ,
资源ID:249491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94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不懂就要问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为本站会员(元***)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不懂就要问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3* 不懂就要问【课前解析】本课是本套教材编排的第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主动思考、提问和交流,充分发表个人见解。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关注题目:本课的题目是课文的高度概括,文章围绕“不懂就要问”展开了具体的描写。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围绕“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个关键句,揭示了“不懂就要问”的道理,给学生以启发。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问”的起因:少年孙中山不懂书中的意思,壮胆向先生提问,吓呆其他同学。 第二部分(4-7自然段):讲述了“问”的经过: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

2、诵后,向学生讲解这段话的意思。 第三部分(8-9自然段):讲述了“问”的结果: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关注语言:文章语言平实,贴近学习生活。如“私塾”“戒尺”“挨打”,以及描写课堂上学生读书的词语,如“咿咿呀呀”“摇头晃脑”,几个词语学生可能感觉陌生,可适当补充时代背景予以理解。其中孙中山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语言通俗,却又蕴含着道理,具有新鲜感。关注能力:1.简单表达对课文故事的看法,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我的能力;2.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2

3、.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教学难点】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结合语境学习生字新词,根据字义确定多音字读音。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特点,再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词句理解方面,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方式,少教多学,让学生自主探究,抓住“有趣的句子”,尝试找出句子的“新鲜感”!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提示、课后泡泡,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自主默读、思考、提问,并积极与人

4、交流看法,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名人名言 引发兴趣课件出示11.教师新课导入: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孙中山儿时“不知为不知”的小故事。课件出示2:展示孙中山人物介绍。2.教师过渡:同学们,看完孙中山的介绍,是不是感觉他很厉害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小时候的故事吧!课件出示33.板书并齐读课题:(3 不懂就要问)(设计意图:通过名人名言,吸引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孙中山儿时故事的兴趣,为

5、以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课件出示42.学习生字词。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来吧,牛刀小试一下。(1) 我会认 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 辨字形:从字形上进行区分,比较记忆。课件出示5、6 组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7多音字:背、圈。课件出示8、9连一连,解词语。课件出示10、11(设计意图:先潜移默化的解决新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

6、流。课件出示12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的不完整,教师适当补充关键词,并相机板书。(默读)引导思考: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适当提示如何默读。课件出示132.默读感悟 品味新词。(1)请同学们读1到3自然段,交流自己圈画的有趣的词语和句子。相机板书。(圈画)(设计意图:锻炼同学们自主默读能力,提高对课文中“新鲜又有趣”的词语和句子的敏感度。)课件出示14、15(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找到的有趣的句子,并跟同学们交流:这些句子有趣在哪里呢?教师相机参与讨论、点拨和出示课件。有趣的句子一:“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

7、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学生们读书很享受、很投入,为后面学生们听到孙中山提问后的“吓呆”了铺垫。(设计意图:找出关键句子的有趣之处,并适当拓展,提示学生说一个比喻句,加深理解感悟。)课件出示16有趣的句子二: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作者使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了疑问的语气。(设计意图:找出关键句子的有趣之处,并适当的拓展,提示学生将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感悟。)课件出示17有趣的句子三: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表现了孙中山勇敢,有礼貌,诚恳的态度。(设计意图:找出关键句子的有趣之处,让同学们感受孙中山

8、“问”的勇气。)课件出示18(3)总结孙中山“问”的原因,教师引导:用课题回答是:不懂;用课文中的原文回答是: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用自己的话说是:不明白书中的意思。相机板书。(原因)课件出示19(4)继续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有趣的句子,适时进行续写练习。相机板书。(经过结果)课件出示20、21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有趣的句子四,拓展续写训练,提高习作写作能力。)课件出示22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有趣的句子五中

9、的动作描写理解先生肯定和赞扬孙中山的提问。)课件出示2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有趣的句子六中的孙中山和同学的对话,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四、课堂小结 拓展练习1.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先小组讨论对文中故事的看法,再全班交流汇报。课件出示242.交流总结略读课文的基本要求。(1)粗读文章,了解大意。(2)遇到个别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跳过。3.基础练习。课件出示25 、26(设计意图: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解,拓展有关练习题,锻炼学生独立完成课业的能力。)五、板书设计 3 不懂就要问原因默

10、读经过问圈画结果思考【教学反思】 不懂就要问,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提问。只有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本课教学,首先引用名言、简介名人,引出课题。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接着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和内容概括。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课文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11、,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圈画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品析交流,激发学生钻研的乐趣,让学生为寻找问题而绞尽脑汁,由感悟词句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并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老师则从说教中解脱出来,从多层面、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使之在教学进程中获得解决,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词句的分析过于详细,并欠缺对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的迁移。应该注意,在学习略读课文时,不影响阅读的词语可以不去深究,粗知文意即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课后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堂( )戒( )厉( )既( )常( )械( )历( )即( )二、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1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 )2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 )三、读句子,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1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_2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_参考答案:一、课堂 戒尺 严厉 既然 经常 机械 经历 立即二、1.细致 仔细 2.照旧 流畅三、示例:1.爷爷一心为公,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2.你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快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