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线段的特点是通过学生活动、观察,由他们自己发现的。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而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日常生活中有大量能触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问题。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线段,关注“身边事”“身边物”,激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身边问题。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可测量的,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的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
2、教学难点掌握量画线段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学具袋中放有牙膏盒,药盒,直的吸管,弯曲的吸管,铅笔,绳子,弯曲的铁丝等。教学媒体选择PPT、图片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师:(出示一根弯曲的绳子)同学们,谁来量一量这根绳子的长度?指名学生上台测量。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看他是怎么测量的。学生会将弯曲的绳子拉直,放在讲台上,再用尺子测量。师:同学们发现没有,他在用尺子量之前,做了一件事。(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6的情境图)师:要想测量出这根弯曲的绳子的长度,我们必须将它拉直,像这样拉直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设计
3、意图】通过情境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奠定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基础。二、实践操作,认识线段1.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学具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判断一下哪些物体是直的。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吸管、弯曲的吸管、铅笔、绳子、弯曲的铁丝等,从中迅速拿出自己认为是直的物体。师:请大家互相检查谁拿对了,谁拿错了,相互之间说一说,并互相纠正。师: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会说出很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并能说出因为这些边都是直直的。(板书:直的)2.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物体,除了直
4、这个特点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假如从直的吸管的一端开始,摸到吸管的另一端,可以把其中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线段就有两个端点;拉直的绳子也有两个端点。(板书:有两个端点)3.感知线段有长短。教师出示数学书。师:(指着数学书封面的长)数学书封面的这条边可以看作是线段吗?(可以)师:(指着数学书封面的宽)数学书封面的这条边还可以看作是线段吗?(可以)师:数学书封面的这两条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这两条线段长度相同吗?学生很容易知道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是不相同的。师小结:线段有长短。(板书:有长短)师:摸一摸自己手上的学具,看看哪条边表示的线段比较长,哪条边表示的线段比较短。学生一
5、边操作一边说一说。4.找身边的线段。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请同学们再想一想黑板边、课桌边、书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5的黑板、课桌、书)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的哪些地方还有线段?【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物体上的线段,只要说得正确,都要予以肯定。三、动手操作,量画线段1.估线段和量线段。课件出示教科书P9“练习一”第6题图。师:这些图形上有线段吗?线段在哪里?根据学生的交流,指出:组成图形的这些边都是线段。师:既然它们都是线段,那么它们有长度吗?能否根据经验估计一下它们大约有多长?学生发现图中给出了“厘米”,所以很快想到用“厘米”作单位;有的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出现“乱估”的
6、行为,教师可以请估计正确的学生介绍经验。师:请打开教科书P9,分小组量出第6题各图形中线段的长度。第一组测量三角形,第二组测量长方形,第三组测量正方形。学生自主测量各图形中的线段长,小组间互相汇报测得的结果,并交流测量的方法。学生测量时,可能出现误差,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误差,并尽可能地减小误差。师小结:在测量线段的长度时,先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要量线段的左端,再看线段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板书:可以量长度)师:同学们,通过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长,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两条相对的边长度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设计意图】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
7、让学生先估测线段的长,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会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结果了解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学画线段。(1)任意画一条线段。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你们会画线段吗?请在随堂作业本上画一条线段。学生自由画线段,教师巡视。师:你们是怎样画的?谁来说一说?很多学生习惯沿着直尺画一条线,不知道线段要画上两个端点。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线段是有长短的,为了表示线段只有这么长,在线段的两端都要点上一个点。也有学生先画了两个端点,再用直尺把两个端点连接起来。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去画,只要是对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2)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师:
8、看来任意画一条线段难不住你们,那你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画一条线段吗?请同学们在随堂作业本上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课件出示教科书P6例7)学生尝试画线段,教师巡视,让几个画法不同的学生上台演示怎样画,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请使用的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边画边说。师小结: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板书)师:想一想,还可以从哪里画到哪里?从刻度1画到刻度4,从刻度2画到刻度5等,都是3厘米。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设计意图】“怎样画”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供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去自主尝试,探索画法。自始至终,学生
9、都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3.认识各种测量工具。师:由于测量的具体环境不同、要求不同,人们发明了各具特点的长度测量工具,实际测量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课件出示教科书P6“你知道吗?”)师:同学们知道这些测量工具在哪些地方会用到吗?互相说一说。学生自由讨论并汇报。【设计意图】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的认识,知道要结合实际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第1题。学生一般都会判断,但是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理解线段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巩固对线段是“直的”这一特点的认识
10、。2.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第2题。学生可能只画出一条线段,要引导学生画出3条线段,再观察画出的是什么图形。【设计意图】以趣味的形式呈现,通过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使学生一方面能加深体会线段是“直的”这一特点,另一方面也为后面教学“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奠定基础。3.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1题。学生可能比着上面的线段紧挨着画出一条线段,教师指出这样画不是很准确。这题与例7不同,没有直接给出线段的长度,所以要先量出所给线段的长度,再根据量出的长度画出线段,得到的线段就与所给线段同样长。4.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2题。学生做的时候会在正确的位置画小花,但在画小树的时候可能会画成离小花5厘
11、米,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审题,弄清起点具体在哪。【设计意图】以趣味的形式让学生量画线段,既巩固了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又加深了学生对线段特点的认识。5.完成教科书P9“练习一”第7题。师:看看这两条线段,哪一条长些?先估测一下。有些学生可能会说长一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用尺子度量,发现这两条线段一样长。师:同样长的两条线段,人们往往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差,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设计意图】生活中的线段有时候可以估测,有时候又必须通过实际测量来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经历估测和实际测量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的价值。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
12、们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短,是可以测量长度的,还通过一起找线段、量线段、画线段,学会了量画线段的方法。【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明确线段的特征和画法。板书设计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短可以量长度画线段: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又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先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体验线段是“直的”这一特点、线段有长短和可以测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再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试着根据自己感知到的线段特征画一条线段,再画一条具体长度的线段,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并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