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上传人:元*** 文档编号:24912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课题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在学生明确题意,正确列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加以回顾,检查画图是否正确,所列算式是否正确地表示了图的意思。在整个回顾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画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学会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将数学问题表示出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过程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

2、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将数学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选择算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师:学校交给我们班一项光荣的任务,让我们布置两间教室,桌子的摆放要求如下。按不同的要求计算出每间教室各需要多少张桌子。(课件出示教科书P63例7)师: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要布置两间教室的任务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读题,理解题意。师:通过读这两道题你知道了什么?通过读第(1)题知道了有4排桌子,每排5张;读第(2)题知道了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

3、一排4张。师:两道题的问题是什么?第(1)题和第(2)题的问题一样,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关注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题目条件和问题,为后续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打好基础。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师:两道题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大家都清楚了,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1)尝试解题,教师指导。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解答情况:预设1:(1)5420 (2)5420。预设2:(1)5420 (2)5+49。预设3:(1)5+49 (2)5+49。(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师:你们是怎么解答的?谁能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不同的算式。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结

4、果,到底哪种方法正确呢?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一下。(3)多种表征,沟通联系。学生自主画图分析。师:谁来分享一下你是怎样想的?预设1:根据第(1)题的已知信息,把一个看作1张桌子,题中说有4排,每排有5张,所以画出如下左图,通过图可看出表示的是4个5,所以第(1)题应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4=20(张)。预设2:根据第(2)题的已知信息,可以画出如下右图(课件出示),通过图可以看出桌子的总数就是把两排的桌子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所以列式为4+5=9(张)。(4)用语言表征数量关系,明确运算的意义。师:结合图说说两道题中4和5分别表示什么?4和5之间分别有着怎样的关系?第(1)题中4表示排数,5

5、表示每排桌子的张数,要求的是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第(2)题中4表示一排有4张桌子,5表示另一排有5张桌子,要求的是4和5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哪种方法正确了吗?师小结:上面的两道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但题目给出的信息中,4和5表示的意义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再结合图示用概括性的语言表征数量关系,将自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以外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3.检验结果,梳理强化。师:同学们,为了正确解决问题,我们还要对刚才的解答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该如何进行检

6、验。首先,我们应该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其次,再看看算式是不是正确地表示了图的意思;最后,看结果计算得是否正确。师: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说的检验顺序进行检验。【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遵循“理解题意解决问题检验结果”的思路,结合教科书中“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三个环节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读题理解题意后自主探究方法,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数量关系,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说明选择不同运算的算理,有助于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1.完成教科书P64“练习十四”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这么做的理由。这两题

7、情境比较简单,但要让学生说明白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达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如果部分学生抽象表达能力强,也可以直接用语言进行表达。2.完成教科书P64“练习十四”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题目信息较多,引导学生针对每一问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将抽象的数学算式赋予灵动的现实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四、课堂小结,回顾反思师:这节课我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一想,我们是按什么步骤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重温本节课的

8、内容,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进行归纳,让学生在反思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5420(张) (2)549(张)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再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思考、体验与交流,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本节课教师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反复让学生说思路、说算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数学 > 人教版 > 二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