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三)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上传人:元*** 文档编号:249073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方程(三)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解方程(三)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解方程(三)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九课时 解方程(3)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这节课为自主探索新知做准备。教学中我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把含有x的算式看成一个整体,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辨析,把稍复杂的方程转化成简单的方程,掌握此类方程的解法;然后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巩固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学会解形如axbc和a(xb)c类型的方程。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熟悉解方程的策略和书写格式,提升解方程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方程过程中通过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代数思想和符号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

2、重点综合运用等式的性质1、性质2解方程。教学难点明确把方程中的哪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教学准备课件、3盒铅笔、4支铅笔。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复习题。解下面的方程。3.5x=10.5 45-x=24学生自主练习,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强调解方程过程中书写格式的规范。师: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3)二、互动新授1.课件出示教科书P69例4情境图。师:观察情境图,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1:3盒同样的铅笔,每盒有x支。预设2:3盒同样的铅笔,加上外面的4支铅笔,一共是40支。师:大家能根

3、据图意列出方程吗?试着写一写。预设1:3x+440。预设2:40-33x。预设3:40-3x4。预设4:x+x+x+4=40。师:你们认为哪一个方程最符合图意?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再进行汇报。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和评论,最后明确:第一个和第四个方程是最符合图意的,也最容易理解,但第一个方程写法更简洁。【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并且在教师引导下对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有多个答案的问题进行优化,最后形成共识:写方程要顺着题意写。与以前的算术方法思维不一样,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方程意识。师:那你们会解答这个方程吗?小组讨论,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把有代表性的解答展示出来,并让小组

4、代表说一说是如何解答的。3x+440解:3x+4-440-4师:老师有个疑问,你们为什么要先两边同时“-4”呢?预设1:先把单出来的4消去,方程会变得简单些。预设2:这里消去3或者消去x都不方便,它们是一个整体,所以先两边“-4”。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明确:这道方程有两步计算,先算出3盒的总支数,再加上4支,一共是40支。这里可以把3盒的总支数看成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把3x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这时候的方程就可以看成是一步计算的方程,一个简易的加法方程,这样解起来就容易些。教师可以用铅笔盒和铅笔的实物展示解答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设计意图】用实物操作展示方程的解答过程,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看到解方程的

5、步骤和过程,从而加深印象。课件展示完整的解方程过程和书写格式。看完课件的展示后关闭屏幕,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方程3x+440,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道方程的解答过程。让学生口头检验方程的解x12是否正确。2.课件出示教科书P69例5。师:谁来说说方程左边的计算顺序?先算(x-16),再用得到的差乘2,积是8。师:同学们说得很对,现在请你们尝试解这个方程。学生尝试独立解方程,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展示有代表性的解答并进行集体订正。预设1:模仿教科书P69例4的方法:2(x-16)8解:2(x-16)282x-164x-16+164+16x20(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重点说说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6、预设2:利用运算定律来解:2(x-16)8解:2x-3282x-32+328+322x402x2402x20师追问:你这里运用的是哪个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师:使用乘法分配律后,方程有了什么变化?方程就变成了一个我们学过的会解的方程。师:同学们观察这两种解法,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相同:都把一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都是利用了等式的性质,最后方程的解也是相同的。不同点: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先两边同时消去一个数,第二种方法先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式,再消去一个数。师:怎么检验x20是不是方程的解呢?学生先自主完成,教师再板书规范的检验流程和格式。方程左边2(x-16)2(20-16)2

7、48方程右边所以,x20是方程的解。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第1题。师:你是怎么想的?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1)让学生先说说图意,然后列出方程再解答。(2)集中展示交流。2.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2)针对板演进行评价,集体订正,强调解方程格式的规范。师:解答(5x-12)8=24的同学回答,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把(5x-12)看成一个整体,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师:解答(100-3x)2=8的同学,你能给大家说说解这个方程的思路吗?先把(100-3x)看成一个整体,方程两边同时乘2,得到100-3x=16,再把3x看成一个整体,

8、方程两边同时加3x,得到100=16+3x,把方程左右两边交换位置得到16+3x=100,这样就把这个复杂的方程变成了我们今天例题中所学的方程,接下来解答就很容易了。师:你的回答可真完整!同学们在解方程时一定要先仔细观察方程的特征,再来确定解法,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设计意图】这四个方程在两道例题的基础上略有变化,是稍复杂的方程,在评讲中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厘清学生的解答思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在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可提醒学生将答案代入进行检验,以促进检验习惯的养成。3.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五”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五”第8题。不必要求写设句、答句。

9、第二个图学生可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如果有学生直接列成60+2x158也可以。5.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五”第10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识?都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解方程(3) 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教科书P69例4、例5都是两步的带有混合运算的稍复杂方程,这类方程的解答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解方程时的一个难点,其核心是第一步到底消去哪个数。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物展示去理解方程左边的计算顺序,把其中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能把两步的方程看成一步的简易方程去解答,降低了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数学 > 人教版 > 五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