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氨气 课时作业(含答案)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8283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2.1氨气 课时作业(含答案)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7.2.1氨气 课时作业(含答案)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7.2.1氨气 课时作业(含答案)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9氨气一、选择题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A氨水B氯水C醋D卤水2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用于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3如图装置中的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头滴管,下列选项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NH3、H2O(含石蕊溶液)蓝色喷泉BHCl、H2O(含石蕊溶液)红色喷泉C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DCO2、NaOH溶液无色喷泉4关于如图进行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A若甲烧瓶内是氨气,要产生喷泉,则烧杯中溶液一定呈酸性B若乙烧瓶内是二氧化碳,烧杯中是碱溶液,用热毛巾捂热烧瓶片刻即可产生喷泉C若丙装置中X为HCl,则烧瓶内可产生白雾D若丙装置中通入气体为Cl2,则烧瓶内一定无喷泉产生5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盐酸D甲是浓氢氧化钠溶液,乙是浓氨水6探究氨气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液氨和氨

3、水一样都是混合物C氨气泄漏时,消防人员可喷洒大量的水,减少氨气的扩散D将红热的Pt丝伸入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的氧化产物为NO,然后被氧化为NO27已知氨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如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实验时C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B装置D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装置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D为防止装置D中发生倒吸,可以改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氮气8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装置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l2B装置可用于收集

4、H2、NH3、Cl2、HCl、NO2等C装置中X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装置中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9标准状况下,在三个烧瓶内分别装有纯净干燥的NH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2和O2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假设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不扩散,则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212B554C111D无法确定10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及检验产物”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C需要持续加热BD的作用是干燥气体CB是无用装置D仅用该套装置和药品无法达到检验产物的目的二、非选择题11已知A、B、C为化合物,X为单

5、质。其中,A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为双原子分子,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的3倍。A、B、C、X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1)X的化学式为。(2)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C是一种色气体。(3)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NH3NO化学方程式为;NONO2实验现象是;(4)若要实现NH3N2,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AO2BNaCNH4ClDNO2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实验探究:(1)利用上述原理,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

6、图中发生装置进行实验。(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填“碱石灰”或“浓硫酸”)。(3)用5.35gNH4Cl固体与足量Ca(OH)2反应,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L(NH4Cl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1)。(4)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填“C”或“D”)。(5)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6)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7)某同学用氨气和滴加酚酞的水做喷泉实验,根据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具有性质(填序号)。a还原性b极易溶于水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8)氨气的用途很广。如可用氨气处理二氧化

7、氮: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氨气体现。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1)装置A制取氨气,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2装置中的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2)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3,K2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通过分别盛有、试剂的洗气瓶;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3)题中U形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作用为。(4)若用图2中的、装置吸收尾气,分别有什么现象?_。课时作业9氨气1答案:A2答案:C3答案:C4答案:B5解析:根据题意分析两种物质甲、乙要具有挥发性,甲物质中挥发出来的气体的扩散速度比乙物质中挥发出来的气体的扩散速度快,则甲物质中挥发出来的气体的摩尔质量相对较小。答案:C6答案:B7答案:B8解析:C项中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用苯,应改为四氯化碳,故选C。A项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吸收,正确;B项装置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短进长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长进短出,故正确;D项中氨气易溶于水,吸收时应有防倒吸

9、装置,故正确。答案:C9解析:向烧瓶中加入水后,NH3全部被水吸收,氯化氢气体全部被水吸收,NO2、O2和水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由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体积之比,故n(NH3)n(HCl)n(HNO3)V(NH3)V(HCl)V(NO2)1058,加入的溶剂体积比为212,故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54,B项符合题意。答案:B10答案:D11答案:(1)O2(2)2NOO2=2NO2红棕(3)4NH35O24NO6H2O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4)AD12答案:(1)a(2)碱石灰(3)2.24(4)D(5)产生白烟(6)防止倒吸(7)bc(8)还原性13解析:(1)氨气极易

10、溶于水,不溶于CCl4,需选择防倒吸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因此需选择图2中的或。根据喷泉实验的原理,要使装置D发生喷泉现象。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可使D中氨气受热膨胀通过导管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2)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需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探究氨气具有还原性,氯气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的成分为氯化铵,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必为氨气的氧化产物,可推知为氮气。氯气是有毒气体,可与强碱溶液反应,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3)题中U形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作用为吸收NH3中的水蒸气。(4)三个装置中的溶液都变红,其中装置有倒吸。答案:(1)或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3Cl28NH3=6NH4ClN2NaOHCl22OH=ClClOH2O(3)吸收NH3中的水蒸气(4)三个装置中的溶液都变红,其中装置有倒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苏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