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4636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86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1979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发现了红山文化石砌建筑遗址、玉器与陶塑人像;1983年,在临近地区又发现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并发掘了其中的“女神庙”与积石冢。这两项重大发现对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材料表明( )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C.考古发现能够还原历史面貌D.考古是历史研究的最佳途径2.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

2、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D.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3.祭祀是周代的“国之大事”,在祭祀先祖时,周礼明确规定“支子不祭”,也就说庶子或旁支的子孙没有权力主持祭祀先祖的活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宗子出身者纷纷制作相关礼器,主持祭祀先祖的活动。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开始解体B.礼崩乐坏的局面正式形成C.宗法制遭到破坏D.“克己复礼”已刻不容缓4.西周初期,在王室册命诸侯仪式上,受封者要进行盟誓。左传载:“昔周公、大公

3、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卿大夫、士的册命以及子孙世袭爵位时也都要盟誓。西周盟誓活动的主要意图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B.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C.稳固周朝统治秩序D.宣扬政权更替合法性5.左转记载,昭公六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二十九年晋“铸刑鼎”,定公九年,郑国邓析“作竹刑”。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春秋后期( )A.通过建立法制维护政治稳定B.地主阶级成为新的统治阶级C.贵族集团受到了法律的约束D.争霸战争需要诉诸法律解决6.春秋时,有些诸侯国不再采取封君食邑的办法,而是发放粮食作为官吏的酬劳。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禄)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

4、“亦致粟六万斗”。这说明春秋时期( )A.各国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B.“卿室崛起”的现象较普遍C.与官僚制度相关的俸禄出现D.各国纷纷推行重农抑商政策7.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主张( )A.否定了西周的分封制度B.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C.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D.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8.老子认为“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孟子主张君主“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由此可知,两者都( )A.认同德主刑辅B.主张顺应民意C.代表平民利益D.具有辩证意识9

5、.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A.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C.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D.巩固国家政治统一10.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旨在( )A.加强君主的独断裁决B.监督制约丞相的权力C.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D.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11.明朝张居正评价秦朝时说:“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

6、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这里强调的是秦朝( )A.延续了先秦历史传统B.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C.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D.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统一12.历史上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焚书的建议,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所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在内。关于材料所涉及事件下列说法最准确的说法是( )A.所焚之书内容不可靠B.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C.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D.统治者的个人喜好13.“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

7、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A.郡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B.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平衡C.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D.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14.“博士”这一名称源于战国,其职能是教授弟子、参政议政等。汉初的“博士”来自诸子百家,到汉武帝时仅置“五经七家博士”。这反映了当时( )A.博士地位上升B.主流思想变化C.礼制观念淡化D.文化艺术繁荣15.东汉人崔在写给葛元甫的信中说:“送给你许子十卷,“贫不及素(贫穷用不起吊),但以纸耳。”据此判断,当时( )A.活字印剧术已经普及B.纸张的推广推动文化发展C

8、.民间出版业非常盛行D.纸作为书写材料较为常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中国青铜时代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然后它们又成为沿着贵族线路传递下去的礼物的一部分。青铜礼器获得这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在仪式上认可了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贵族政治的祖先崇拜祭仪之间的联系关系。同时也因为它们是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

9、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说到底的话,青铜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摘编自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等材料二 我国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金有六齐”。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材料三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

10、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文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器成为“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

11、铸造的特点。(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史料价值。1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

12、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韩非子(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摘编自刘焕曾、张文喜新编中国古

13、代史材料二材料三只有到董仲舒完成儒学改造,使儒学从思想领域走向政治领域以后,儒学才更加具备自上而下地向全国广泛传播的条件与可能。也就是说,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而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大一统”的民族观才渐渐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共同信奉的政治理念。摘编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83

14、年,在临近地区又发现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并发掘了其中的女神庙与积石家,这两项重大发现对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及所学知识可得,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还原历史面貌,排除C项;材料没有拿考古和其他的历史研究方法作比较,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关于启的继位,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认为是益禅让于启,有的认为是启抢夺了益的地位,说明禅让制仍有较大的影响,世袭制的建立开非一蹴而就的,也说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B项正确。史记与战国策关于启继位的说法不同,可

15、能与获取的信息、撰写者立的场不同有关,并不是因为历史久远的缘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没有强调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排除C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并不是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原本没有主持祭祀先祖权力的“非宗子出身者”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主持祭祀,这说明维系等级制度的宗法制遭到了破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被破坏,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礼崩乐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没有具体事件标志礼崩乐坏的局面正式形成,排除B项;“克己复礼”违背历史

16、发展趋势,排除D项。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盟誓活动,对受封者进行权力约束,统治阶层能够维护统治秩序、巩固政权,故C正确;此活动并非指向嫡长子继承制、政权更替,也不局限于宗族内部团结,故排除ABD。故选:C。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立法的现象在春秋后期频频出现,这说明统治阶层认识到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维护统治,故选A。春秋后期的统治阶级依然是传统的贵族阶级,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律的约束对象是贵族还是非贵族,排除C。争霸战争是通过武力争霸,通过会盟得以确认霸主身份,排除D。6.答案:C解析:根据“而是发放粮食作为官吏的酬劳”可得出官员有奉禄,以粮食作为计

17、算,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功,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较普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排除D项。故选:C。7.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B项正确。老子,孔子都没有否定分封制,排除A项;老子代表的不是地主阶级,排除C项;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不可能成为核心价值观,排除D项。8.答案:B

18、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认为强大威势和严刑峻法并不能让人民顺从,孟子建议君主关心民生,实行仁政,说明两者都主张顺应民意,B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并不认同德主刑辅,排除A项;两人均不代表平民利益,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孟子与老子一样,具有辩证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有助于加强对六国贵族和豪商的控制,“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深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有助于开发边疆地区和加强国防,这些做法均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治统一,故D正确;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

19、A;材料中的咸阳是秦国都城,陕西属于政治中心所在地,并不属于边疆地区,故排除B;材料中的内蒙古不属于关中地区,故排除C。故选:D。1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廷议制度。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博士是皇帝的顾问和智囊,博士参与国家政务,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C项正确;秦朝采用廷议制度,参与官员较多,并非君主独裁的表现,故排除A项;秦朝尚未监督制约相权,故排除B项;秦朝推行法家思想,且提高儒生政治待遇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根据“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结合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可知,

20、这里强调的是秦朝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故选B项;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官僚政治,并没有延续先秦的历史传统,排除A项;秦朝虽然通过“焚书坑儒”等措施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但这并没有被后世继承和发展,排除C项;秦朝虽然初步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与材料中“创制立法”不符,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秦朝所焚的书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内容,都实用可靠。B.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焚书的范围是列国的史记和儒家学说,而秦国的史书却不在此列,说明秦始皇焚书直接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实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焚书坑儒是由于儒生借

21、古讽今,而不是派系斗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焚书坑儒是由于儒生借古讽今,而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喜好。1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可以分析出郡太守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地方权力,体现不出中央权力,排除B项;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都县体制取代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仅置“五经七家博士”,这是因为汉武帝时期

2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儒学地位上升而非博士地位上升,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礼制观念得到了强化,排除C项;博士的设置与文化艺术繁荣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材料“贫不及素(穷用不起缣帛),但以纸耳”表明当时纸作为书写材料较为常见,D项正确。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术,排除A项;材料中崔瑷给葛元甫写信解释用纸的原因,与文化发展无关,排除B项;C项所述信息与史实不符,排除。16.答案:(1)原因:青铜礼器是祭祀的神圣用具,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青铜礼器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物质载体;青铜礼器是个人对社会资源支配的能力

23、的象征;是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2)特点:历史悠久;冶铸技术不断进步;铸造工艺水平高(依照不同用途配制不同配方)。(3)文字:商为甲骨文;西周为金文。价值:甲骨文和金文是商周时期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商周汉字演变、书法、文学和医学发展的一手资料。解析:(1)根据材料“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可以得出青铜礼器是祭祀的神圣用具,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根据材料“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与在仪式上认可了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贵族

24、政治的祖先崇拜祭仪之间的联系关系”得出青铜礼器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物质载体;据材料“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青铜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得出是个人对社会资源支配的能力的象征,是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2)根据材料二“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以臻于成熟”得出历史悠久;据“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得出冶铸技术不断进步;据“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配置不同比例”得出依照不同用途配制不同配方。(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商为甲骨文;西周为金文。第二小问,据“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

25、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得出对汉字、书法和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据“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得出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宝贵而可信的第一手资料。17.答案:(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2)答案:老子:道家学派;韩非子:法家学派。(3)答案:背景:铁犁牛耕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分封宗法制度瓦解,礼崩乐坏;士阶层的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由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私学兴起。解析:(1)品德:根据材料“具备忠信、孝悌、克己

26、、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可知,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2)老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代表道家学派;韩非子代表法家学派。(3)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方面,铁犁牛耕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政治方面,分封宗法制度瓦解,礼崩乐坏;社会阶层方面,士阶层的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学术方面,由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私学兴起18.答案:(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

27、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频繁的战争也对各国提出了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2)深远影响:对西汉政治:“推恩令”和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对民族精神: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28、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学术文化:一方面尊儒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大多数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1)必然性:注意限定信息“唯物史观”,依据材料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

29、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并结合唯物史观“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可知,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为了巩固统治,各国进行变法运动。(2)影响:依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结合所学可知,该举措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依据材料三“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而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大一统的民族观才渐渐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共同信奉的政治理念”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举措,结合所学可知,该举措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30、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民族观。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2.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B.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C.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

31、力减弱3.生活在东魏北齐之际的史学家魏收,将北魏建国以来陆续修订的先世历史辑入魏书,将黄帝从华夏祖先推广成为北朝各族的共同祖先。这体现了( )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B.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C.国家统一的社会现实D.华夏观念的开始形成4.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北魏都城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的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的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 )A.区域地理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C.汉文化影响力D.政府推行力度5.下图为隋朝主要粮仓分布图。图中粮仓投入使用主要得益于( )A.全国统一格局形成与社会稳定B.统治者

32、个人喜好及北方农业发展C.大运河的开凿与江南经济发展D.造船业发达与粮食储备技术进步6.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7.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

33、政事堂的设立( )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D.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8.唐德宗时期,建中大乱,魏博、成德、卢龙、淄青“四王”并立,但仍奉唐廷正朔,而朱泚称帝,却是企图取唐而代之,所以唐廷宁可赦肇乱的河北而讨朱泚。唐政府的这种做法( )A.旨在维护儒学正统地位B.使藩镇割据得以长期存在C.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9.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34、D.激化了政治矛盾10.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11.北魏均田制规定: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均田制则要求口分田除特殊情况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受田者要交纳粮绢布麻。这说明( )A.农民土地利益得到制度保障B.小农经济受到巨大破坏C.魏唐时期社会贫富差距缩小D.土地兼并问题有效缓解

35、12.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犍陀罗样式;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 )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13.魏晋时期,书法由自发走向自觉。涌现出一大批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他们大多出身名门世家。这表明当时( )A.社会安定促进文化发展B.书法艺术开始广泛传播C.政治地位影响艺术发展D.世家大族垄断书法创作14.中国古代的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农业耕作的民歌和谚语,如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便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

36、及泽,为上策”“欲得谷,马耳镞”等记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15.唐时,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史称“唐风文化”实质上反映了( )A.中外交流活跃B.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文化的同化C.中华文化的开放性D.先进文明对于周边民族的向心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隋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度。开皇三年(583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

37、也由于魏晋以来,战争频繁,设置常变,行政区划不断缩小,一州仅及汉时一郡,需要加以调整。因此,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州、郡、县三级制度被改为州、县二级制度(炀帝时改州为郡)。同时,任免地方重要属吏的权力被收归回朝廷,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吏部任免,并由吏部每年考核一次。后中央又规定刺史以下的地方官,三年一换,不得重任,并须回避本郡,使地方豪强难于把持本地政务。文帝还特别仿北魏旧例收回了地方官对死罪的处决权,在诏书中明确规定“诸州死罪不得便决,悉移大理案覆,事尽然后上省奏栽”。至此,封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较为成熟的阶段。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38、知识,概括隋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初改革使封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进入新的成熟阶段的依据。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

39、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材料三 清代科举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之句,做八股文章要求所论内容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并且对文章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和声调急缓都要相对成文,对文章的字数也有限制。乾隆时,根据皇帝个人喜好,科举考试内容增加试帖诗和楷法。由于科举考试是读书人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一个童生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能由生员、举人、贡士到进士,从而取得官职俸禄,所以总有一些考生试图从中投机

40、取巧,清代时“怀挟夹带”“冒名顶替”“枪替代考”等作弊手段,已不胜枚举。摘编自张小锐清代科考积弊与清末科举改革(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科举考试的弊端。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

41、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很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吴政权定都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孙权封孙奋为齐王,封孙休为琅琊王,但是“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据此可知,这说明孙权的主要意图是统一南北方,C项正确。齐王孙奋的居所在武昌,琅琊王孙休的居所在虎林,都处于东吴的统治区域之内,也就无所谓“

42、瓦解分化曹魏政”之说,排除A项;魏蜀吴三个政权都是割据一方,其政权的存在都是世势之必然,并且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是孙权所封的两个儿子,与东吴政权是否合法没有关系,排除B项;孙权封其儿子为“齐王”、“琅琊王”,这是其实际行为,不属于“舆论(公众的言论)”的范畴,排除D项。2.答案:B解析:南北朝时期北朝以实物取代货币,这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而同一时期的南方货币的使用范围却不断扩大,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表现,由此说明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B项正确;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不代表南方的经济水平就高于北方,排除A项;南北方之间的这种差异是由于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并不能说明货币的功能

43、和价值下降,排除C项;当时南北双方没有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不能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材料“将黄帝从华夏祖先推广成为北朝各族的共同祖先”体现的是当时民族交融趋势加强,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观念,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观念开始形成,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族交融。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大量少数民族散居北方各地,而汉族人口大量南迁,因此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汉文化影响力的不同,故选C项。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与江南经济

44、开发。观察地图可发现粮仓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附近和大运河通往江南的一段,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方地区经济文化往来,再加上此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大运河可以实现南粮北运,故C正确;图中的粮仓并未分布在全国,与全国的统一格局无直接关联,排除A;隋炀帝喜欢巡游扬州,但图中的粮仓大都分布在长安、洛阳附近,可见,粮仓的分布并不是由统治者的个人喜好决定的,排除B;由地图看不出当时造船业和粮食储备技术的发达,排除D。6.答案:D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翰林学士从最初备君主顾问,到能参与决策事务,再到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这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学士

45、可参与朝政决策,但这并不能表明翰林学士控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学士是文官的一种,但并不能代表整个文官集团,因此不能说明文官地位日益提高,故B项错误。翰林学士参与机密的诏令起草,不能说明三省六部制成熟,且材料也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故C项错误。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所说,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8.

4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藩镇割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藩镇割据各拥强兵,但表面上仍尊奉朝廷。唐王朝力求暂时苟安,措置失当,使藩镇割据得以长期存在,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此时中央集权削弱,排除C项;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暂缓了唐朝的灭亡,排除D项。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使出身贫寒的士子有机会哺乳上流社会,有利于阶级的流动,材料“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颇为寒素开路”等信息均是具体表现,故B正确; A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C项“消除”说法绝对,排除; D项说法片面,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B。10.答案:C解析:本题主

47、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要求学生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A.从材料中的中书令省审之,可以看出这是中书省在决策事务,体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它只会提高行政效率,不会导致官员之间互相倾轧;B.专制皇权走向顶峰,标志是军机处的建立;C.中书舍人,各执所见,然后由中书侍郎,钟舒丽进行审核,由门下省进行批驳,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D.材料只能体现出中书省的权力,体现不出中书省其他各省之间的权力关系。故选:C。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和唐代的均田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的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农民的土地利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受到巨大破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均田制不能缩小贫富差距,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均田制和土地兼并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潮流。根据材料可知,佛教塑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佛教的本土化,而不是文化的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