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衔接】专题10 诗歌鉴赏(讲义+试题)四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4572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1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假衔接】专题10 诗歌鉴赏(讲义+试题)四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暑假衔接】专题10 诗歌鉴赏(讲义+试题)四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暑假衔接】专题10 诗歌鉴赏(讲义+试题)四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暑假衔接】专题10 诗歌鉴赏(讲义+试题)四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暑假衔接】专题10 诗歌鉴赏(讲义+试题)四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暑假衔接课程 四升五语文专题10古诗词鉴赏一、鉴赏类型(一)诗歌的形象1.诗歌的形象表现为对意象、意境、象征和隐喻等的解读。2.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3.意象:诗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构建形象的主要因素。4.意境: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二)诗歌的语言1.语音上:音乐之美。2.语义上:精炼、形象、情意之美。3.语法上:语序颠倒,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4.语言风格和意义性: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情奔放、直朴清纯、典雅文丽、轻灵飘逸;表层义、深层义(语境义、特殊义)(三)诗歌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1.情景交融、托物

2、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欲扬先抑、照应、象征、衬托、比兴、联想和想象。2.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修辞方法及典故。3.直接抒情: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4.间接抒情: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即事感怀。二、鉴赏方法(一)形象分析法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应注意诗中选取的事物。(二)语言分析法重点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间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感情语言:独、飘

3、渺、恨、寂寞、冷象征语言:拣尽寒枝不肯栖意境:孤独、凄凉但又有坚定的信念。(三)表现手法分析法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四)意境分析法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主要和作家的风格有关。三、鉴赏角度(一)类别方面诗词曲;古体诗和近体诗;绝句和律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二)风格方面豪放:恢宏阔远、博大新奇雄奇:雄伟劲健、奇绝峭拔沉郁:深沉蕴积直率:奔肆率直婉约:曲柔细密、情调缠绵含蓄:藏而不露清新:清秀奇丽风趣:幽默诙谐(三)技巧方面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拟写实;象征暗示、托物寓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花用典故、以

4、古说今;静景动写、以动写静;渲染烘托、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白描勾勒、浓墨重彩。(四)修辞方面辞格的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句式的特点:倒装、省略等(五)情感方面1.以抒情为主的古诗文2.以说理为主的古诗文3.以意境为主的古诗文常见情感:喜悦、淡泊、忧郁、激昂、恬淡、闲逸、失望、寂寞、幽怨、旷达、高雅、愤怒、焦灼、缠绵四、鉴赏方法1、抓诗眼,抓主线有的古诗词,诗眼在题目上,初读是就能获得必要的阅读信息,如忆江南的“忆”字;有的诗,诗眼嵌在字里行间,需要引领孩子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如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2、究背景,发散想解读一首古诗文,要先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

5、,这样才能解读诗文的主要内容。3、强诵读,品语言在诵读时入情入境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在诵读时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品味名言名句;在诵读时受到情感熏陶体会丰富的情感。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读诗词的题目,了解这首诗词主要写了什么。读作者所处的朝代,关注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读注释,了解诗词中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句,也就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词句。体会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细读古诗词的最后两句。一般最后两句常点明诗歌主旨,阅读时应仔细读。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喜小儿亡赖(亡赖:顽皮、淘气)B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天刚亮)C只留清气满乾坤(乾坤:天地间)D欲

6、将轻骑逐(骑:骑马)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字的意思是()A关系B边缘C沿着D因为3题西林壁。加点的字正确的解释是()A做题。B题目。C书写,题写。4忆江南是_牌名。诗人通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_的红和春天_的绿。正确答案是()A词江边的花朵江中的河流B词江中的河流江边的花朵C诗天边朝霞满山小草D诗太阳田野5下列哪首古诗不是边塞诗。()A出塞B夏日绝句C凉州词6别董大这首送别诗与常见的不同,因为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A离愁别绪之情B旷达豪迈之情C伤感惋惜之情7结合句意,给加点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A可悲B可爱C怜惜D疼爱

7、(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如果B况且C但是D只要(3)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A经常B品尝C曾经D尝试二、诗词曲鉴赏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8请先写出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意思。平明送客楚山孤_一片冰心在玉壶_9诗中_(哪个字)增添了冷清的意味,渲染了离别的气氛;诗中_(哪个字)既写出了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10这首诗构思精致,既写出了与朋友的_,又写出了自己的_。阅读。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 。11把诗句补充完整。12解释词语并写出后面两句诗的意思疏疏:_阴:_

8、后两句诗意:_。13作者是_代_,表达了_ 之情。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4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点明了诗人送别的人是_,送别的地点是_。15下列对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冰心”是指像冰块一样冰冷的心。C“玉壶”是作者的一种自喻,以此表明自己淡泊名利而洁身自好的志气。来源:Zxxk.ComD此句是全诗诗眼所在,表达了诗人的内心追求。16下列对整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寒雨连江夜入吴”写烟雨连江,夜幕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别情绪。B“楚山孤”象征了诗人的离愁别绪。C“平明送客”点

9、名了诗人送别辛渐的时间。D这首诗前两句表现出诗人的高风亮节,后两句写离别情绪。17请说说“平明送客楚山孤”中的“孤”字好在何处。_18试着用自己的话将整首诗的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处。_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清平乐(yu)B翁媪(wn)C锄豆(ch)D莲蓬(lin)20“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A顽皮、淘气。B奸刁、撒泼等恶劣行为。C游手好闲,品行不端正的人。D没有依靠。2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音:吴姓人说的话。B相媚好:彼此

10、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C锄豆:在豆田里锄草。D卧剥莲蓬:躺着剥莲蓬。2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这首词的上阕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描写。D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23这首词通过描写_、_、_、吴音聊天这些平常的农村景象,把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抒发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4这首词的下阕采用白描的手法,直接写出了三个儿子不同的形象:大儿子正在_,体现了大儿子的_;二儿子正在_,体现了他的_;小儿子正_,体现了小儿子的_。来源:学。科。网Z。X。X。K村夜唐

11、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田野,月明荞麦花如雪。【注释】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苍苍:灰白色。切切:虫叫声。绝:绝迹。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籽食磨成粉可食用。25本诗描写了哪些地点的风景?()A村庄B城市C田野D村庄和田野26本诗描写乡村的夜晚没有行人的诗句是()A霜草苍苍虫切切B村南村北行人绝C独出前门望田野D月明荞麦花如雪来源:学科网ZXXK27诗人的观察点发生了变化,从诗句()可以看出来。A霜草苍苍虫切切B村南村北行人绝C独出前门望田野D月明荞麦花如雪28下面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是同一季节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C停车

12、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29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所展示的画面。_30默写雪梅,并回答问题。诗中的“骚人”指的是 ,诗中词语“ ”直接写出诗人难以评价梅与雪的高下,因为“ , 。”(原诗句)31给句中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不教胡马度阴山( )A令,使B叫唤C教唆(2)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A故意,存心B意外的事情C因此出塞【唐】王昌龄 , 。 , 。32将古诗补充完整。33自我评价,在做到的要求后打“”。A字的中心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了水平,注意了字距。()B注意力集中,掌握正确运笔方式,连贯书写,速度均匀。()34用“ ”勾出

13、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希望国家安全、统一的诗句。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35忆江南是一首( )A曲B词C诗36“风景旧曾谙”中“曾”的读音是( )“谙”的意思是( )。37“_”一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与“_”一句相呼应。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8对“醉卧沙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战士们征战沙场,思念家人,他们借酒消愁。B战士们开怀痛饮,尽情喝醉,表达了他们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C不打仗的时候,战士们喜欢喝酒,因为他们太无聊了。D战士们不想打仗,只想在沙场里喝酒睡觉。39用自己的话

14、说说“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意思_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0解释下列词语。题:_缘:_41请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 )( )( )42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话说明这个道理,请抄写在横线上。_43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生当 ,死亦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4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45这首诗的题目是_

15、,诗人是_。46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_。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47诗人先写空山_,接着一声_打破了空寂。诗人用_的手法,描写出山林_(清晨 晌午 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48下列句子对古诗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鹿柴”中“柴”读音zhi,是栅栏的意思,所以诗题的意思为:鹿的栅栏。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句中“返景”是指诗人返回深林中。C“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指的是用鼻子闻味道。D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雪梅其二南宋 卢钺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49雪梅二首是南宋诗人卢钺创作的七言

16、绝句组诗作品,本诗是其二。写梅与雪之间关系的诗句是_,写雪与诗之间关系的诗句是_。50我们课本中雪梅中的“三分”形容差得不多,“一段”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本诗中也有这样的词语,请你找出来,说说它在诗中的意思。_51想象后两句诗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52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请你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从中同样能感受到古人清新的格调。“_,半江瑟瑟半江红。”“_,远近高低各不同。”“_,_。_,复照青苔上。”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

17、下谁人不识君。阅读古诗,根据要求填写表格。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唐朝的诗人高适远行的朋友送别的时间黄昏送别的情感西出阳关无故人1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A正确。“最喜小儿亡赖”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意思是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亡赖”的意思是顽皮、淘气。B正确。“平明送客楚山孤”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意思是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平明”的意思是天刚亮。C正确。“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意思是只需要梅花

18、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乾坤”的意思是天地间。D不正确。“欲将轻骑逐”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意思是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骑”的意思是骑兵。2D【解析】本题考查课内古诗中字词的意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大意为: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结合后两句诗的意思可知,“缘”在句中表示因为,符合语境,说明“分辨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作者身处于庐山之中”。故答案应选。3

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标题的理解。“题西林壁”是一首古诗的标题,是宋代苏轼所写,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目的意思是题写在一个叫西林寺的寺庙的墙壁上的一首诗。所以“题”的意思是:书写,题写。4A【解析】考查了诗歌常识的识记及诗词的理解。忆江南诗词内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大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这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诗人通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江花的红和春天江水的绿。这样写对

20、照鲜明,色彩浓丽,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本题中不是边塞诗的是B项,夏日绝句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A项: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边塞诗。C项: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组边塞诗。6B【解析】考查了对诗歌所表达感情的辨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别董大意思: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表达更多的是对友人的劝慰与激励,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7 B A C【解析】本题

21、考查对古诗句中的字义的理解。(1)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意思: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怜:可爱。故答案为:B。(2)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意思:如果有像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但:如果。故答案为:A。(3)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意思:王戎七岁时,曾经和他的伙伴一同游玩。尝:曾经。故答案为:C。8 清晨。 清晨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 比喻心的纯洁。 请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9 寒 孤10 离情别绪 志向和品格【解析】8本题考查字词、诗句的解释。“平明”的意思是清晨。由此可知,“平明送客楚山孤

22、”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清晨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由此可知,“一片冰心在玉壶”意思是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9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结合古诗大意可知,前两句写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清晨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诗中用一个“寒”字告诉我们寒冷的雨,添了冷清的意味,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孤”写出了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10本题考查古诗的思想感情。结合古诗大意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景,用寒冷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从凄清孤寂

23、中振奋起精神,以“冰心在玉壶”进行比喻,表明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的坎坷遭遇而改变气节,不会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志。诗人写出了与朋友的离愁别绪,又写出了自己的志向和品格。1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2 稀疏 树荫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13 宋 杨万里 诗人对乡村田园景色的热爱【解析】11本题考查对古诗的默写。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2本题考查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解释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先结合译文理解句子来理解词语。篱落疏疏一径深的意思: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

24、路通向远方;疏疏:稀疏。树头新绿未成阴的意思是: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理解句子时可以根据字词的理解来解答。急走:奔跑。走,跑的意思。可知,后两句的诗意是: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13本题考查对古诗的情感的归纳。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表达了作者(诗人)喜爱儿童及乡间美景的思想感情。参考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

25、中就再也找不到了。14 辛渐 芙蓉楼15B16D17“孤”字既点出了眼前所见之景,也融入了作者当时孤独的心境。(或融情于景,写出了作者的孤独)18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冰壶中一般。【解析】14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在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15本题考查诗句赏析。A 正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冰心”是比喻心地光明,冰清

26、玉洁。“玉壶”是用玉石制成的壶,比喻高洁。B 错误。“冰心”是比喻心地光明,冰清玉洁。C 正确。“玉壶”是用玉石制成的壶,比喻高洁。此处的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格。D 正确。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16本题考查诗句理解。A 正确。“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B 正确。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C 正确。“平明送客”点名了诗人送别辛渐的时间。D 错误

27、。这首诗后两句表现出诗人的高风亮节,前两句写离别情绪。17本题考查赏析字词的表达效果。结合全诗表达的效思想感情果来分析。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孤”字既点出了眼前所见之景,楚山孤;又融入了作者当时孤独凄凉的心境。18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意思是: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

28、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19B20A21A22B23 茅檐低小 溪上青草 翁媪 向往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24 溪东锄豆 勤劳 编织鸡笼 细致 躺在溪头剥莲蓬 顽皮可爱【解析】19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B选项有误,翁媪(wn)翁媪(wng);20本题考查理解字词意思。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最喜小儿亡赖:最令人喜爱的是调皮的小儿子。亡(w)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A选项正确。

29、21本题考查理解字词意思。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选项有误,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22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A.正确。“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错误。这首词的上阕不仅仅是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还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C.正确。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

30、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D.正确。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23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掌握。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

31、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24本题考查理解词句意思。“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25D26B27C28C29月光给田野镀上了一层银白色,荞麦花仿佛雪一样白。【解析】25考查诗歌

32、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结合是诗歌内容可知,本诗描写了村庄和田野的自然风景。26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村南村北行人绝“诗句中,我们知道,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27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

33、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28考查诗歌的赏析。“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写冬景;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写春景;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写秋景;D“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是写夏景。29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来源:学#科#网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

34、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30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 阁笔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诗词识记理解能力。骚人:诗人。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

35、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1 A C【解析】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1)“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意思是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教”的意思是令,使。(2)“溺

36、而不返,故为精卫”的意思是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故”的意思是因此。3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3A()B()3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解析】32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古诗。“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出塞意思: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假使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33本题主要考查自主评价。学生主要根据自己实际,能根据要求完成,并在相应的要求后面打即可。34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是:

37、假使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美好愿望,表达希望国家安全、统一。35B36 cng 知道,见过37 江南好 能不忆江南【解析】3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忆江南是一首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忆江南”是词牌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36此题考查学生字音字义的辨析识记。“风景旧曾谙”意思是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曾”读音“cng”;“谙”知道,熟悉。37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理解。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

38、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同时,因为风景“好”,才能“忆”之不休。因此,这一句又与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遥相呼应。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色的无限的怀念与赞叹。38B39正要畅饮美酒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解析】3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朗读诗歌可知,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

39、视死如归的勇气,写出了战士们开怀痛饮,尽情喝醉,表达了他们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故选:B。3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分析时要结合诗歌背景与内容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这样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诗歌内容,“欲饮琵琶马上催”意思是: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仿佛催人出征。40 书写 因为41 横 侧 远 近4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3C【解析】4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词解释。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识记常见字词的字音及一些常见词语的组成形式及意思,还要注意要联系上下文。题:1题目:命。练习。文不对。出了五道。2写上;签上:诗。字。名。缘:1原因:无无故。2文言连词。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四年级下册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