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压轴题训练1如图1,四边形是正方形,点在边上任意一点(点不与点,点重合),点在的延长线上,(1)求证:;(2)如图2,作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与交于点,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若,求的度数;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1,点、分别在正方形的边、上,连接,(1)证明:;(2)类比引申:如图2,四边形中,点、分别在边、上,若、都不是直角,则当与满足 时,仍有;(3)联想拓展:如图3,在中,点、均在边上,且猜想、应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3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菱形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点D在x轴负半轴上,直线经过点C,交x轴于点E(1)请求
2、出点C、点D的坐标,并求出m的值:(2)点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O、B重合),经过点P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M,交于N当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的坐标;(3)点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请求写出t为何值时,以点C、D、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8分别交两坐标轴于点A、B,直线CD与直线AB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点C的横坐标为4,点D在线段OA上,且AD7(1)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_;(2)求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以A、C、D、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和直线l2:yxb相交于y轴上的点B,且分别交x轴于点A和点C(1)直接写出A、B两点坐标:A_,B_;(2)求ABC度数;(3)点E坐标为(5,0),点F为直线l1上一个动点,求当EFCF最小时,点F的坐标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矩形沿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折叠,点落在点处,与交于点,的长满足式子(1)求点,的坐标;(2)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并求出直线的函数解析式;(3)是轴上一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一摞相同规格的碗整齐地叠放在桌面上,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信息,解答问题:
4、(1)请将下表补充完整:碗的数量x(个)12345高度y(cm)45.27.6(2)写出整齐叠放在桌面上碗的高度y(cm)与碗的数量x(个)之间的关系式_;当碗的数量为10个时,碗的高度是_cm;(3)若这摞碗的高度为20.8cm,求这摞碗的数量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点在直线上,且点的横坐标为3,直线:经过点,两点,与轴交于点(1)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点在轴下方的直线上,连接,若的面积等于的面积,求点的坐标;(3)如图,点在直线上,连接,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至,连接,若,求的度数9将一矩形纸片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C在x轴上,点A在y
5、轴上,OA9,OC15(1)如图1,在OA上取一点E,将EOC沿EC折叠,使点O落在边AB上的点D处,求直线EC的解析式;(2)如图2,在OA,OC边上选取适当的点M,N,将MON沿MN折叠,使O点落在AB边上的点D处,过点D作DGCO,垂足为G,交MN于点T,连接OT,判断四边形OTD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点T的坐标为(6,),点P在直线MN上,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M,D,Q,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1,直线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的角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C(1)求点C的坐标;(2)在直线上
6、有两点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3)点P在y轴上,在平面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矩形中,点在轴上,点在轴上,点的坐标是矩形沿直线折叠,使得点落在对角线上的点处,折痕与、轴分别交于点、(1)求证:是等腰三角形;(2)求直线的解析式;(3)若点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作轴,垂足为点在点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直线:分别与,轴交于点,线段中点(1)求,的值;(2)在轴负半轴上有一点,连接交轴于点,若,
7、求点坐标;(3)在(2)条件下,轴上一动点由点出发至点,同时轴上另一动点由点出发至点,两动点均以每秒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若某一动点到达终点,则另一动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求线段中点的运动路程1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分段函数相交于点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边),点C在AB的延长线上,当点B的纵坐标为3 (1)求AB的长(2)过点B,C的分段函数图象相交于点M若,求a和k的值如图2,若改为,其它条件不变,经过点B的直线与OA,ME分别交于点D,E,当DBBE时,求n的值14如图,将一个矩形纸片OABC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点A在x轴
8、正半轴上,点C在y轴正半轴上,点P是线段BC的中点,沿AP翻折得到,过点C、的直线交x轴于点D(1)判断OD与A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求点B的坐标;(3)求线段的长1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经过A(1,4),B(4,1)两点,并且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D(1)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y轴存在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此时点P的坐标及PAPB的最小值;(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MOA的面积等于AOB的面积;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且与直线:交于点(1)分别求出点、的坐标;(2)若是线段
9、上的点,且的面积为,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设是射线上的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给出如下定义:当点满足时,称点是点的等和点,已知点(1)在中,点的等和点有_;(2)点在直线上,若点的等和点也是点的等和点,求点的坐标;(3)已知点和线段,点C也在 x轴上且满足,线段上总存在线段上每个点的等和点若的最小值为5,直接写出的值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交于点,直线与轴及直线分别交于点,点与关于轴对称已知轴上一点,连接(1)求点,的坐标及直线的解析式;(2)设面积的和
10、,求的值;(3)在求(2)中时,小海有个想法:“将沿轴翻折到的位置,而与四边形拼接后可看成,这样求便转化为直接求的面积不更快捷吗?”你认为小海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1)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证明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证明,结合(1)中结论从而得出,进而得出,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而得出答案;连接,根据中结论以及证明方式,设,从而得出,进而得出,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结论【解析】(1)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在和中,;(2)解:点关于的对称点,在和中,由(1)得:,;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理由如下:连接,如图2所示:由得
11、:垂直平分,设,由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在中,【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是解本题的关键2(1)见解析;(2)(3),证明见解析【分析】(1)延长到G,使得,连接先证明,得到,进而证明,得到,即可证明;(2)延长到G,使得,连接先证明,得到,进而证明,得到,即可证明;(3)作,截取,连接先证明,得到,进而证明,得到,在中,得到,再进行等量代换即可得到【解析】(1)证明:如图1,延长到G,使得,连接四边形为正方形,;(2)解:当时,仍有证明:如图2,延长到G,使得,连接,;故答案为:;(3)解: 证明:如图3,
12、作,截取,连接,在中,【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综合性较强,熟知相关定理,根据已知条件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3(1),(2)(3)或或【分析】(1)首先求出点A、B的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答案;(2)表示出设M、N得出MN的长度,根据MN=DE列出方程即可解答;(3)点C、D、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CDP是等腰三角形,分CD=CP、DC=DP、PC=PD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求出t的值【解析】(1)对于直线,当时,当时,解得, , 四边形是菱形,直线经过点C,;(2)由(1)得:直线的解析式为,当
13、时,当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将P(0,t)代入得:,则,将P(0,t)代入得,则,设, ,;(3)当时,则点P运动到点B时, 当时,解得:;当时,即,解得:;综上所述,或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将菱形有关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4(1)C(4,4),D(1,0)(2)(3)存在,点F的坐标为(11,4),或(3,4),或(5,4)【分析】(1)首先根据直线yx+8分别交两轴于点A、B,可得点A的坐标是(8,0),点B的坐标是(0,8);然后根据点C为线段AB的中点,可得点C的坐标是(4,4),根据OA=8
14、即可求出点D的坐标;(2)利用待定系数法代入C、D两点坐标可求直线CD的解析式;(3)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出点F的坐标(1)解:直线yx+8分别交两轴于点A、B,当x0时,y8,当y0时,x8点A(8,0),点B(0,8)点D在线段OA上,且AD7点D(1,0)(2)解:设直线CD的解析式ykx+b,解得: ,直线CD解析式为:;(3)解:设点F(x,y)若以CD,AD为边,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AC,DF互相平分点A(8,0),点D(1,0),点C(4,4),点F(x,y)x11,y4点F(11,4)若以AC,AD为边四边形ADFC是平行四边形AF,CD互相平分点A(8
15、,0),点D(1,0),点C(4,4),点F(x,y)x3,y4点F(3,4)若以CD,AC为边,四边形CDFA是平行四边形AD,CF互相平分点A(8,0),点D(1,0),点C(4,4),点F(x,y) ,解得:x5,y4点F(5,4)综上所述:点F的坐标是(11,4),(3,4),(5,4)【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问题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5(1)(3,0),(0,)(2)90(3)(1,)【分析】(1)根据l1的解析式即可得A、B坐标;(2)把点B坐标代入yxb可求出b值,进而可得出点C坐标,即可求出AC、O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BC的长,再利用勾
16、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解;(2)如图,作点C关于直线l1的对称点C,连接CE,交l1于F,由ABC=90,可得点C在直线l2上,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出C坐标,可得CE为EFCF的最小值,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出直线CE的解析式,联立直线CE与l1解析式即可得出得F的坐标【解析】(1)解:l1:yx,当x=0时,y=,当y=0时,x=-3,A(-3,0),B(0,),故答案为:(3,0),(0,);(2)解:点B(0,)直线l2:yxb上,b=,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当y=0时,x=1,C(1,0),A(-3,0),B(0,),AC=4,OB=,OC=1,ABC=90,(3)解:如图,作点C关于直
17、线l1的对称点C,连接CE,交l1于F,ABC=90,点C关于直线l1的对称点为C,点C在直线l2上,点C与点C关于直线l1的对称,CC=2BC=4,设点C(m,m,)(m-1)2+(m)2=42,解得:m1=-1,m2=3,点C在第二象限,m=-1,m=,FC=FC,EFCF=EF+FC,当C、F、E三点共线时EFCF的值最小,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直线CE的解析式为,联立直线CE与l1解析式得,解得:,F(1,)【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轴对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1),(
18、2),(3)存在,【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OA、OC的长即可解决问题;(2)首先证明,设,在RtECO中,构建方程求出x,可得点E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3)分三种情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1)解:,;(2)解:四边形OABC是矩形,OABC,CBO=AOB,根据翻折不变性可知:EOB=AOB,EOB=EBO,EO= EB,设EO= EB= x,在RtECO中,解得,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点,代入,得 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3)解:如图:, 当OB为菱形的边时 ,故,故 ;当OB为菱形的对角线时,设,则,在中,解得:,当为对角线时,可得,综上所述,存在,满足
19、条件的点P坐标为,【点评】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1)6.4,8.8;(2),14.8;(3)这摞碗的数量为15个【分析】(1)根据表格先得出每增加1,就增加1.2,然后利用规律计算;(2)根据整齐叠放在桌面上碗的高度一个碗的高度(碗的总数,从而可得,然后把代入函数关系式中求解;(3)把代入函数关系式即可解答(1)解:,故答案为:6.4,8.8;(2)解:由题意得:,整齐叠放在桌面上碗的高度与碗的数量(个之间的关系式
20、:,当时,当碗的数量为10个时,碗的高度是,故答案为:,14.8;(3)解:当时,解得:,这摞碗的数量为15个【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出增加一个碗的高度8(1)(2)(3)【分析】利用,两点坐标代入,解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设,根据,解方程即可过点作轴的平行线,分别过、作该平行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证明,可得,设,可得 ,求出,由得,则 , 可得,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则,即可得(1)解: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点在直线上,且点的横坐标为,直线:经过点,两点,则,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2)直线的解析式为,设,解得,点的坐标为 (3)如图,过点作轴的平行线,
21、分别过、作该平行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设, , , , , , ,【点评】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9(1)(2)菱形,理由见解析(3)存在,、【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C=15,在RtD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即AD=3,在RtAED中,即有,解得DE=5,则E点坐标为(0,5),设EC的解析式为,将C点坐标为(15,0),E点坐标为(0,5)代入,即可求解;(2)先证明,即,则有,根据折叠的性质有,即有,进而有,结合,
22、可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可证明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先求出M点坐标为:,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点T在直线MN上,将,代入,可得MN的解析式为;根据P点在直线MN上,Q点在坐标轴上,设P点坐标为,当Q点在横坐标轴上时,设Q点坐标为(a,0)即:,四点可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一种情况: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为另一条对角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可知PM与的中点重合,在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有:,解方程组即可求出此时Q点坐标为,第二种情况: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为另一条对角线,同理可求,第三种情况: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为另一条对角线,依照第一种情况即可求解;当Q点在纵坐标
23、轴上时,设Q点坐标为(0,a),Q点坐标同Q点在横坐标轴上时一样可求(1)在矩形ABCO中,有AB=OC,OA=BC,B=BAO=BCO=EOC=90,OA=9,OC=15,AB=15,BC=9,C点坐标为(15,0),根据折叠的性质得:DC=OC,EO=ED,DC=15,在RtDBC中,AD=AB-DB=15-12=3,OA=9,EO=ED,AE=OA-EO=9-ED,在RtAED中,AD=3,解得DE=5,EO=ED=5,E点坐标为(0,5),设EC的解析式为,将C点坐标为(15,0),E点坐标为(0,5)代入,得,解得,则EC的解析式为;(2)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矩形ABCO中AO
24、OC,即,根据折叠的性质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存在这样的Q点,在矩形ABCO中,四边形也是矩形,菱形的边长是,即,M点坐标为:,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点T在直线MN上,将,代入,得,解得,则MN的解析式为;P点在直线MN上,Q点在坐标轴上,设P点坐标为,当Q点在横坐标轴上时,设Q点坐标为(a,0)即:,四点可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一种情况: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为另一条对角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可知PM与的中点重合,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有:,解得,此时Q点坐标为,第二种情况: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为另一条对角线,同理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有:,解得,此时Q点
25、坐标为,第三种情况: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为另一条对角线,同理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有:,解得,此时Q点坐标为,当Q点在纵坐标轴上时,设Q点坐标为(0,a),即:,四点可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一种情况: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为另一条对角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可知PM与的中点重合,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有:,解得,此时Q点坐标为,第二种情况: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为另一条对角线,同理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有:,解得,此时Q点坐标为,第三种情况: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为另一条对角线,同理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有:,解得,此时Q点坐标为,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Q点坐标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勾
26、股定理、折叠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中点坐标公式等知识,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中点坐标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1)(2)(3)存在,【分析】(1)先求出点A和点B的坐标,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设OCt,过点C作CHAB于点H,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CHOCt,由得到t的值,即可得到点C的坐标;(2)过M作轴,过N作轴,垂足为点E,先证明,得到,设,得到点N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在这条直线上,代入后解方程组求得a和b的值,得到点M的坐标;(3)分四种情况画出图形,进行求解即可(1)解:在中,令,得,令,得,点A、B的坐标分别为,设,过点C作CH
27、AB于点H,如图1,平分,CHOCt,由得到,8610t6t,解得t3,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C的坐标为;(2)过M作轴,垂足为点F,过N作轴,垂足为点E,如图2所示: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和中,(AAS),设,则,点N在第三象限,点N的坐标为,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在这条直线上,直线的解析式为,又在这条直线上,点M的坐标为;(3)存在,当点P在y轴的正半轴上,、为边,点Q在第二象限时,构造如图3所示的菱形,P在y轴上,AQPB,轴,点Q在第二象限,点A的坐标为(8,0),点Q的坐标为,当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为边,点Q在第三象限时,构造如图4所示的菱形,P在y轴上,轴,点Q在第三象限,点
28、Q的坐标为,当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为边,为对角线时,构造如图5所示的菱形,此时是菱形的对角线,也是菱形的对角线,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Q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Q的坐标为,当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为边,为菱形的对角线时,构造如图6所示的菱形,设点P的坐标是(O,m),则BP6m,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点A、B的坐标分别为,由中点坐标公式得到点I的坐标为(4,3),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IP,由勾股定理得,即52(6m)2,解得m,BP6m,Q在第二象限,点Q的坐标为,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Q有四个点,其坐标分别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待定系数法
29、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间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1(1)见解析(2)直线解析式为(3)存在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的坐标为,或或,【分析】(1)由四边形是矩形,得,根据矩形沿直线折叠,使得点落在对角线上的点处,得出,即可得到,从而证明是等腰三角形;(2)由点的坐标是,得,根据矩形沿直线折叠,使得点落在对角线上的点处,可得,设,则,可得,求解后,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得直线的解析式;(3)过作轴于,由勾股定理,得,设,则,进行若,是对角线;若,为对角线;若,为对角线来讨论【解析】(1)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矩形沿直线折叠
30、,使得点落在对角线上的点处,是等腰三角形;(2)解:点,矩形沿直线折叠,使得点落在对角线上的点处,设,则,在中,解得:,设直线解析式为,将代入得:,解得,直线解析式为;(3)解:存在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由题意过点作轴,垂足为点过作轴于,如下图:由(2)知,即解得:,设,则,又,若,是对角线,则,的中点重合,且,解得(此时,共线,舍去)或,若,为对角线,则,的中点重合,且,解得不在线段上,舍去)或,;若,为对角线,则,的中点重合,且,解得,综上所述,的坐标为,或或,【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分类思想和方程
31、思想来解答12(1)的值为,的值是(2)(3)【分析】(1)由得,而线段中点,有,可解得的值为,的值是;(2)连接,根据,为的中点,可得,知,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解析式为,即可得;(3)根据题意得,因为的中点,得,从而知是直线上的点,当时,当时,的路程是以,为端点的线段的长,故的路程为(1)解:在中,令得,令得,线段中点,解得,答:的值为,的值是;(2)解:连接,如图: ,为的中点,由知,设直线解析式为,将代入得:,解得,直线解析式为,令的,;(3)解:根据题意知,当与重合时,为的中点,设,则,即是直线上的点,当时,当时,的路程是以,为端点的线段的长,的路程为【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32、,涉及线段中点坐标公式,等腰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点是直线上的点13(1)6(2),2;17【分析】(1)A、B两点是分段函数与直线的交点,且已知点B的纵坐标,即可得到点A的纵坐标,代入函数可得A、B两点的坐标,用横坐标相减即可得到AB的长(2),即可得知点C的坐标,将B、C两点的坐标代入,即可算出a和k的值可通过求出点D的坐标,再利用DBBE,求出点E的坐标,将B、E的坐标代入可以求出分段函数的a和k的值从而得到完整的函数,再将点C的纵坐标代入函数即可求出点C的坐标,最后算出BC之间的距离除以AB即可得到答案【解析】(1)A、B两点是分段函数与直线的交点,且B的
33、纵坐标为3A(-3,3),B(3,3)AB=3-(-3)=6(2)AB=6,且C(6,3)将B(3,3)与C(6,3)代入得: 解得:;与相交于点D,,解得,设点E的坐标为DBBE,且B(3,3)解得将B(3,3)与代入可得,解得,分段函数为将C 的纵坐标3代入可得解得,且AB=6n=17,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求函数交点坐标,分段函数的方向判断,方程组及函数的基础运算及灵活运用是本题的关键14(1),见解析(2)(3)【分析】(1)连接,先利用中点定义及三角形翻折得,进而得证明得,于是有四边形DAPC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到;(2)由直线分别与x轴,y轴交于D、
34、C两点求得C,D两点的坐标,从而得到线段OA的长,即可求得点B的坐标;(3)延长BA交CD于点E, 先证明得,从而由勾股定理求得,进而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B的长【解析】(1)解:OD与AD的数量关系是:,理由如下:连接,点P是BC的中点,又沿AP翻折得到,四边形OABC是矩形,四边形DAPC是平行四边形,;(2)解:直线分别与x轴,y轴交于D、C两点,;(3)解:延长BA交CD于点E,四边形OABC是矩形,在和中 ,在中,在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
35、5(1)y-x5(2);(3)存在,或【分析】(1)把A(1,4),B(4,1)代入y=kx+b中,求出k、b的值,即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先作出A(1,4)关于y轴的对称点A(-1,4),连接AB与y轴的交点即为P点求出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即可求出P点的坐标,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的长,即PA+PB的最小值(3)先求出AOB的面积,再根据MOA的面积等于AOB的面积列方程求出M点的横坐标,即可求出M点的坐标【解析】(1)把A(1,4),B(4,1)代入y=kx+b中,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5;(2)作A(1,4)关于y轴的对称点A(-1,4),连接AB交
36、y轴于P点,连接PA,此时PA+PB的值最小,且PA+PB=PA+PB=AB,设AB的表达式为y=mx+n,则,解得,直线AB的表达式为,当x=0时,y=,P(0, ),且,PA+PB的最小值为;(3)由y=-x+5得C(5,0),SAOB=SAOC-SBOC,设M(x,y),SMOA=SAOB,或,M(,0)或(,0),存在一点M,使MOA的面积等于AOB的面积,且M点的坐标为(,0)或(,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求两条线段之和的最小值(即将军饮马),两点之间距离公式,以及利用面积法求点的坐标,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6(1),(2)(3)存在,或或
37、【分析】(1)对于直线解析式,分别令与为求出与的值,确定出与B的坐标,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求出的坐标即可;(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点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解析式;(3)分为边和为对角线两种情况讨论,由菱形的性质和两点距离公式可求解【解析】(1)解:分别与轴、轴交于点、,当时,;当时,;点坐标为,点坐标为,直线:与直线:交于点,点坐标为;(2)设点坐标为,的面积为,是线段上的点,点,设直线解析式为:,直线解析式为:;(3)存在,理由如下:若以为边,设点,如图,当四边形是菱形,舍去,点,点;当四边形是菱形,舍去,点,点;若为对角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与互相垂直平分,点的纵坐标为,点,点坐标
38、为;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或故答案为: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或【点评】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菱形的性质,两点距离公式,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17(1)(2)(4,1)(3)或或或【分析】(1)根据新定义判断即可;(2)设点P(3,0)的等和点为(m,n),则3+m=n,设A(t,-t+4),则A点的等和点为(m,n),则t+m=-t+4+n,即可求A(3,1);(3)由题意可得P点的等和点在直线y=x+3上,B点的等和点在直线y=x+b上,再由BC=1,可得C点在B的左边和右边,则线段PC上每个点的等和点是两条直线l和l1之间的区域,正确画图
39、列等式可解答【解析】(1)Q1(0,3),则0+3=3+0,Q1(0,3)是点P的等和点;Q2(1,4),则1+3=4+0,Q2(1,4)是点P的等和点;Q3(-2,-1),则-2+3-1+0,Q3(-2,-1)不是点P的等和点;故答案为:Q1,Q2;(2)设点P(3,0)的等和点为(m,n),3+m=n,有m-n=-3,A在直线y=-x+5上,设A(t,-t+5),则A点的等和点为(m,n),t+m=-t+5+n,由m-n=-2t+5,-3=-2t+5,解得t=4,A(4,1);(3)P(3,0),P点的等和点在直线l:y=x+3上,B(b,0),BC=1,且C在x轴上,C(b-1,0)或(
40、b+1,0)C点的等和点在直线l1:y=x+b-1或y=x+b+1上,设直线l1与y轴交于C,直线l与y轴交于P,则C(0,b-1)或(0,b+1),P(0,3),当点C在点B的左边时,如图1,直线CC与直线l交于N,当M与C重合时,MN最小为5,MN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C=5,b-1=5+3,b=4+5;如图2,同理得PM=5,3+(1-b)=5,b=4-5;当点C在点B的右边时,如图3,同理得:PM=5,5-3=-b-1,b=2-5;如图4,同理得:PM=5,5+3=b+1,b=2+5;综上,b的值是25或45或4+5或2+5【点评】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新定义:等和点的理解和运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理解新定义,将所求问题与一次函数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18(1)(2)(3)不正确,理由见解析【分析】(1)分别求出点B和点C坐标,再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出点C的坐标,再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2)分别求出ABC的面积和四边形AODC的面积,即可得到S的值;(3)通过验证可知点B不在直线DC上,从而可判断小海的说法【解析】(1)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