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期末复习 古诗文专题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学生版)一、文学常识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二、三行对译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鯈鱼:一种白色小鱼。是:这。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悠然
2、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原文: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安:怎么。 固不知子矣 固:固然。 子固非鱼也 固:本来。 全:完全,肯定(是这样)。译文: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原文: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循其本:追溯语题本原。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
3、下文。译文: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三、朗读节奏停顿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四、文言知识归纳(一)重点字词解释1.濠梁之上 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2.是鱼之乐也 是:这。3.安知鱼之乐? 安:怎么。4.固不知子矣 固:固然。5.子固非鱼也 固:本来。6.全矣 全:完全,肯定(是这样)。7.请循其本 请:请允许我。循:追溯。其:话题。本:本原。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4、 既,已经。之,指“鱼之乐”。(二)重点句子翻译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4.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三)古今异义1.安知鱼之乐 (安:古义:怎么;今义:安全。)2.固不知子矣 (固:古义:本来;今义:结实,牢靠。)3.子非我 (子:古义:你;今义:孩子,儿子。)(四)一词多义之: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5、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 代词,代鱼的快乐)(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鱼之乐也 (“也”判断句的标志)2.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句,今天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五、内容理解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2.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正方(庄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4.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
6、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5.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庄子处于被动。庄子偷换概念,将怎能会知道偷换为“怎么知道”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6.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因为他对客观事物带有欣赏的态度,看到鱼儿出游从容,自己当时也悠闲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情到鱼儿的客观事物上。7.我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出庄子和惠子分别是如何看待问题的?庄子:注重感情,从美的角度,诗化的角度看世界。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快乐、自由、诗化。8.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庄子与惠子分
7、别是什么样的人?庄子:清高自守、淡泊名利 机智幽默惠子:醉心于功名富贵 对朋友薄情寡义9.本课的艺术特色(1)采用对话的形式。本文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将这场论辩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论辩,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却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感染。10.中心思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练习一、基础
8、达标(10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鲦鱼出游从容(悠闲自得)B.固不知子矣(固然)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保全,成全)D.请循其本(追溯)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安知鱼之乐 D.子之不知鱼之乐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知其几千里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是鸟也 是鱼之乐也C.鹏之徙于南冥也 子之不知鱼
9、之乐D.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论。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二、文言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
10、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注】相:做宰相。鹓鶵(yun ch):传说像凤凰一类的鸟
11、。止:栖息。练实:竹子所结的子醴(l)泉:甜美的泉水。鸱(ch):猫头鹰。吓:模仿猫头鹰发怒的声音。 6.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是鱼之乐也 是:_子固非鱼也 固:_或谓惠子曰 或:_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_ 7.请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画两处)。(2分)南 方 有 鸟 其 名 为 鹓 鶵 子 知 之 乎8.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_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_9.【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庄子怎样的特点?请概括。(4分)_(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10分)【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12、”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 王 曰 无 譬 则 不
13、可 矣 曰 善。 (选自刘向说苑善说)10.下面每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子之不知鱼之乐 而使人知之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C.惠子之言也善譬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D.弹之状何若 若啸呼状11.【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B.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C.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D.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12.翻译下列句子。(4分)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_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_13.下列对两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的项是(2分)( )A.
14、甲文中两人的辩论,既充满了哲学的情趣,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B.乙文中梁王本不想让惠子用“譬”,最后却认同了它,表明惠子善借“譬”说理。C.惠子为让梁王理解弹,当将弹喻为以竹为弦的弓时,梁王才知道了弹的形次。D.甲文中的惠子和庄子都有过人的论辩智慧,乙文中惠子很容易就说服了梁王。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期末复习 古诗文专题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梳理+真题练习(教师版)一、文学常识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15、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二、三行对译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鯈鱼:一种白色小鱼。是:这。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原文: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安:怎么。 固不知子矣 固:固然。 子固非鱼也 固:本来。 全:完全,肯定(是这样)。译文: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16、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原文: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循其本:追溯语题本原。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译文: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三、朗读节奏停顿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四、文言知识归纳(一)
17、重点字词解释1.濠梁之上 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2.是鱼之乐也 是:这。3.安知鱼之乐? 安:怎么。4.固不知子矣 固:固然。5.子固非鱼也 固:本来。6.全矣 全:完全,肯定(是这样)。7.请循其本 请:请允许我。循:追溯。其:话题。本:本原。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既,已经。之,指“鱼之乐”。(二)重点句子翻译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4.既已知吾知之
18、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三)古今异义1.安知鱼之乐 (安:古义:怎么;今义:安全。)2.固不知子矣 (固:古义:本来;今义:结实,牢靠。)3.子非我 (子:古义:你;今义:孩子,儿子。)(四)一词多义之: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 代词,代鱼的快乐)(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鱼之乐也 (“也”判断句的标志)2.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句,今天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五、内容理解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2.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
19、正方(庄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4.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5.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庄子处于被动。庄子偷换概念,将怎能会知道偷换为“怎么知道”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6.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因为他对客观事物带有欣赏的态度,看到鱼儿出
20、游从容,自己当时也悠闲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情到鱼儿的客观事物上。7.我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出庄子和惠子分别是如何看待问题的?庄子:注重感情,从美的角度,诗化的角度看世界。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快乐、自由、诗化。8.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庄子与惠子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庄子:清高自守、淡泊名利 机智幽默惠子:醉心于功名富贵 对朋友薄情寡义9.本课的艺术特色(1)采用对话的形式。本文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将这场论辩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论辩,本是深奥的逻辑问
21、题,但文章却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感染。10.中心思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练习一、基础达标(10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鲦鱼出游从容(悠闲自得)B.固不知子矣(固然)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保全,成全)D.请循其本(追溯)【答案】C;【解析】C.全:完全,完备。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2、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答案】D;【解析】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安知鱼之乐 D.子之不知鱼之乐【答案】C;【解析】C项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其余三项中的“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用翻译出来。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知其几千里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是鸟也 是鱼之乐也C.鹏之徙于南冥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D.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答案】C;【解析】A.代词,代大鹏/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B
23、.代词,这/表判断;C.均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凭借/用。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论。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答案】C;【解析】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二、文言文阅读(
24、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25、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注】相:做宰相。鹓鶵(yun ch):传说像凤凰一类的鸟。止:栖息。练实:竹子所结的子醴(l)泉:甜美的泉水。鸱(ch):猫头鹰。吓:模仿猫头鹰发怒的声音。 6.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是鱼之乐也 是:_子固非鱼也 固:_或谓惠子曰 或:_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_ 7.请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画两处)。(2分)南 方 有 鸟 其 名 为 鹓 鶵 子 知 之 乎8.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_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_9.【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庄子怎样的特点?请概括。(4分)_【答案】6.这
26、,本来,有人(有的人),国都、京城,即大梁7.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8.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威胁我吗?9.【甲】文庄子是一个自由快乐,追求无拘无束生活的人。(或善于智辩的人)【乙】文庄子是一个志向高洁的人(或:淡薄功名利禄的人、鄙视功名利禄的人);是一个想象力丰富,善于用比喻说理的人(或:善于言词的人)。【解析】6.句意:这是鱼的快乐啊。是:这。句意:你本来就不是鱼。固:本来。句意:有人告诉惠子说。或:有人(有的人)。句意: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国:国都、京城,即大梁。7.句意: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其名”是主语,“鹓鶵”作“为”
27、的宾语,“其名为鹓鶵”句意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故断句为:南方有鸟/其名为鹅鶴/子知之乎。8.子:你。安:怎么。欲:想。9.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庄子认为人乐鱼亦乐。表明他是一个自由快乐,追求无拘无束生活的人。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的态度。(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10分)【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28、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 王 曰 无 譬 则 不 可 矣 曰 善。 (选自刘向说苑善说)10.下面每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子之不知鱼之乐 而使人知
29、之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C.惠子之言也善譬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D.弹之状何若 若啸呼状11.【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B.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C.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D.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12.翻译下列句子。(4分)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_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_13.下列对两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的项是(2分)( )A.甲文中两人的辩论,既充满了哲学的情趣,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B.乙文中梁王本不想让惠子用“譬”,最后却认同了它,表明惠子善借
30、“譬”说理。C.惠子为让梁王理解弹,当将弹喻为以竹为弦的弓时,梁王才知道了弹的形次D.甲文中的惠子和庄子都有过人的论辩智慧,乙文中惠子很容易就说服了梁王。【答案】10.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的”,后者为代词,“它”;B、前者解释为“完全,肯定”,后者解释为“整个”;C、前者“善于”,后者解释为“好处”;D、“若”都可理解为“像”的意思。11.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现在您却叫我不打比方,这就行不通了。梁王说:“你讲得好。”。停顿为: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12.你说你怎么(哪儿或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的话,表明你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问我的。 希望您说话直截了当点,不要用比喻了。13.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C、有误,并非梁王不知道“弹”,而是惠子借“弹”向梁王表明善说者使用比喻可以使人了解陌生的事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