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358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置身五指山中,萦回小路( )绕着山岚轻雾,丝丝凉风裹挟着草木清香。登至山顶,极目俯瞰,白云弥漫,群山浮动,流淌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那一座座山峰探出云雾,似朵朵芙蓉出水,无边无际的森林,空潆深邃,苍茫浩( ),气势磅礴。山间水库,镜平如( );奇山怪石,蓦然( )立;异树名花,散落其间。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那种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立体美令人沉醉,孕育出绿水青山的和谐美丽。宁静的山寨像守望的阿婆慈善而又安详,老了青砖,湿了黛瓦,袅袅炊烟,淡淡孤寂。村口那

2、红艳艳的木棉花舞蹈着唤醒了春天五指山景区诚邀您:赏漫山遍野的醉人绿色,看品类繁多的热带物种,尝香飘千里的多彩百果。(1)语段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ln ji kn mB. ln xi gn mC. ln xi kn mD. lun ji gn m(2)语段括号里所填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缭 渺 底 伫B.燎 妙 砥 贮C.燎 妙 底 贮D.缭 渺 砥 伫2.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_。儿童阅读作为一种早期的精神体验、心灵体验,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_。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

3、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_,因此,我们需要重视阅读对于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价值。_。只有让孩子们爱读书、读好书,才能让他们在童年时期就打下良好的文化根基,儿童阅读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重视儿童阅读,要让孩子们有好书可读可以滋养心灵、塑造审美、增加知识储备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之中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还能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对于人生、对于未来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念A.B.C.D.3.古诗文默写。(共8分)(1)古诗借景抒情。古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中诗句“_,_”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院中野草丛生的凄凉破败之景,从侧面烘托出老兵与家人团聚希望彻底落空的悲哀心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

4、,_”运用比喻,以春花喻冬雪,写出了银色世界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化苦为乐、积极乐观的情怀。(2)古诗借酒言情。范仲淹“_,_”(渔家傲秋思)表现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又思乡怀家的心情;辛弃疾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诗人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无奈之情。4.名著阅读。(4分)读了那么多书,你肯定与书中人物有不少的共鸣点吧。你从下列作品中的哪个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请结合作品中的相关情节和自身实际谈一谈。( )A.水浒传B.西游记C.简爱5.新华字典伴随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共10分)(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

5、补全空缺处。(4分)(2)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言连贯。(3分)(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截图)上图对“友”字的注解 。(填特点)因为一看上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义项,并用“”“”作了分项标明。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出了“有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引”标示,这样不仅_,还分出了层次。义项之后往往有组词,比如“朋友”之后是“好战网”。这里,_,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因此,“友”字的注解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3)新华字典在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模仿下

6、面“白杨礼赞”的示例,为新华字典写一段赞语。(3分)示例:漫天风雪中倔强向上,茫茫高原上参天耸立。你是树中的伟丈夫,将不屈的精神发扬。答:_,_。_,将_。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镜子星期天下午,女孩儿戴着耳塞,躺在床上。听这种节目就是要尽量放松。而且最好旁边没人,可以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爱唠叨的妈妈在节目开始前出去了,这就棒极了。这是女孩儿最喜欢的谈心节目,叫窗前明月光。主持人小窗的声音如月光般温润又朦胧,令人着迷。女孩儿早就以小窗为偶像,尽管她几百次拨打听众热线却一次都没拔通过。怎么妈妈这么快就回来了?女孩儿张望了一下,妈妈带了位年轻的女客人回来

7、。她们在客厅里交谈着,久别重逢的样子。女孩儿的耳朵塞着,听不见也不想听她们在谈什么。她立刻又回到小窗的节目中,紧张地抓着无绳电话,希望今天运气好。不一会儿客人就起身告辞。走过女孩儿房门时,妈妈顺便给女儿介绍。女孩儿一脸茫然,妈妈便将地的耳塞扯掉:“这是我过去的学生,好多年没见了,正巧碰上。”客人对女孩儿一笑。问她:“在听什么节目?”女孩儿没回答。客人的声音使她大为惊讶:“你是”妈妈说的这位学生在电台当主持人,主持窗前明月光。妈妈从没听过窗前明月光。真的是小窗!可耳塞里的声音小窗解释说,她去外地出差刚回来,今天的节目并非直播,是出差前预先录好的。刚刚吃了水果,小窗要补补妆。女孩儿赶紧递上自己的镜

8、子。千言万语哽在喉头,女孩儿急出了汗珠。面对偶像,她竟然只会出汗,眼睁睁地看月光消失了。她想让妈妈挖掘一些小窗的逸事,但妈妈说她对这个学生已毫无印象。刚才在马路上是学生认出了老师。女孩儿别提多懊丧了。唯一的幸运是她的镜子被小窗用过了。女孩儿关上房门,感觉异样地拿起镜子。小窗的面容出现在镜子里,虽然貌不惊人,却是十分亲切。女孩儿呆呆地注视着面容。好一会儿她才发觉不对劲儿。镜子里应该映出她自己啊。她试着噘一啜嘴,镜子里的小窗也噘一噘嘴;她闭上一只眼睛,镜子里的小窗也闭上一只眼睛。这是怎么回事?她开了房门,妈妈站在门外,她困惑地对妈妈说:“这镜子”“镜子怎么啦?”妈妈拿过镜子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异常。

9、妈妈在镜子里看到的是妈妈自己。女孩儿再照镜子。她看到的仍然是小窗。小窗给妈妈留下了名片。鼓了多少回勇气,女孩儿照着名片给小窗打电话。打通了,小窗在那边“喂”了一声。女孩儿嗫嚅着说:“我是你用过我的镜子的”小窗很快反应过:“哦,你好。有什么事吗?”“你照过的镜子你留在镜子里了。”“是这样?”小窗的声音显得挺震惊。小窗便告诉女孩儿,她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你知道我那时候最崇拜谁?就是你妈妈。不为别的,就为她漂亮。无论什么衣服,穿在她身上件件出众,人家说她披块麻袋布都好看。她教学生跳舞,谁都学不像她那姿态。我从书上学到一个词,来形容她的舞姿,叫“婀娜”,我为班上写黑板报时,总喜欢用你妈妈用过的粉

10、笔,别的粉笔写出的字不可能这样秀丽。我有点儿害怕长大,长大了要是不能跟你妈妈那样,像颗土豆发不出光来,那可太没意思了。“一天,我看见你妈妈的迷人的小皮包放在讲台上,教室里没有别人。我就屏住呼吸去抚摸那皮包。后来就轻轻地把包打开了。包里是些小东西。我拿出一面小镜子。在镜子里我看见的不是我自己对了,是你妈妈。我挺吃惊,怎么会这样?我眨眨眼,镜子里的老师也眨眨眼;我扬扬眉毛,镜子里的老师也扬扬屑毛。这时我听见有人来了,就慌忙把镜于放回包里。“那以后,我从没对你妈妈提过镜子的事。但我老想着这事。不知怎么的,我再也不害怕长大了。我所倾慕的形象在我的血液里化作了成长的力量。我不再照镜子。很长很长时间不照镜

11、子。一直长大到有一天,我想看看镜子里的我自己,这时我已经不再怀疑镜子里会不会不是我自己了”女孩儿放下电话听筒。她将镜面贴在胸口,感受着血流的变化。(选自周锐的出窍,有删改)6.初中阶段,我们要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那么本文是写实的还是虚构的?请做出判断,并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4分)7.请你对文中画线句做批注。(4分)女孩儿嗫嚅着说:“我是你用过我的镜子的”8.文章在女孩儿的故事中嵌入了小窗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9.第二天,假如女孩儿再次拿起镜子,她将会从中看见谁?请说说你的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共

12、12分)【文本一】近期,某动画电影中“宽眼距、吊梢眼”的主角造型引发争议,与此相类似,某产品广告中的“眯眯眼”造型以及部分摄影作品中模特造型等,均被置于广泛讨论之中。一个文化群体的“美”到底由谁来定义?又应该如何定义?这些问题的出现,具有漫长的历史渊源,而对其进行厘清,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很长时间以来,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处于强势一方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文化的定义与描绘从未曾停止。这种定义和描绘却常常带有误解甚至扭曲,是漠视这些国家的文化本体与历史遭遇的结果。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流行媒介将东方人物形象塑造成“吊梢眼”的同时,衍生为一种“丑化”的印象、一种固定的偏见。在媒

13、体强大的传播能力下,这种形象泛化为西方社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的共同想象。在艺术、时尚、电影等领域的人物造型上,通过化妆、拉扯眼角等方式形成“吊梢眼”,似乎符合了西方刻板印象中的东方人形象。而对这一类造型的批评性看待,并非歧视现实中人们类似的样貌,而是对这背后不平等的文化格局与机制的揭示。中国形象、中国之美应该由谁来定义?它应该是怎样的?可以是怎样的?在当下世界文化传播格局下,尽快加强自身文化传播能力建设,不让中国形象全由西方想象、判断与决定,是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环。而正确定义我们自己、有效传播我们自己的前提,是真正认识我们自己。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从历时性和共

14、时性的角度,深刻理解我们的文化本源、文化本体、文化构成与文化发展脉络,真正拥有文化自觉意识,真切知晓我们美在何处、因何而美、为谁而美。从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下的花环等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各个阶段涌现出的那些彰显着人性光芒的优秀作品,到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等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弘扬了一部部文化经典的电视节目,无不对中国文化中那些震撼人心的美进行了深刻挖掘,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有着历史厚重感、文化纵深感的中国形象。我们的审美观和美学理念来自文化的传承,五千年文明史给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今天,在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我们更应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

15、月4日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有删改)【文本二】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蕴含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西方几百年来形成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念,规定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先人提出的以“仁、义、礼、智、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维护巩固传统社会发展的稳定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

16、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所要高扬的文化自信,核心是价值观自信,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文化自信关乎道路、理论、制度的前进方向和价值取向,关乎道路、理论、制度能否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获得信念根基与牢固认同。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能够以无形的思想、特定的观念、丰富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文化

17、自信一旦树立起来,其影响必然深厚而长远。(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8月31日,有删改)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文本一采用驳论的方式,从动画电影中的主角造型引发争议说起,剖析了这一现象的根源,进而树立正面观点,且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文本二则采用立论的方式直接证明观点。B.文本一大量采用设问的句式,不仅将论证引向了深入,也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增强了说服力。C.文本一论述了通过化妆、拉扯眼角等方式形成“吊梢眼”,完全符合西方人刻板印象中的东方人形象。中国人的批判态度,体现出我们对于这一现象背后不平等的文化格局与机制的认识。D.文本二第段中加点词语“很

18、大程度上”,准确、严谨地论述了“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对“文化的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E.文本一、文本二都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观点。11.请简要梳理文本一第一段的论证思路。(4分)12.文本一第段和文本二都提到了“文化自信”,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章写作目的进行分析。(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0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

1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藉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注】走狗:

20、善跑的狗,猎狗。给(j):供给。细物:小事,微不足道的事。特:只不过。反:同“返”,还给。辟:邪僻。趣(c):催促。庖:厨师。朝属:朝廷的臣子们。(晏子春秋)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皆以美于徐公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不胜收B.朝服衣冠 朝晖夕阴 只争朝夕C.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不修边幅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帝感其诚 心悦诚服14.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5.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景公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晏子有何不同?(4分)16.从治国的角度说说【甲】【乙】

21、两文分别告诉我们的道理。(2分)【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乙】文告诉我们:_。(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7.颈联中的“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妙在何处?(2分)18.古人评价这首诗的尾联“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句评价是否恰当?请简述理由。(2分)四、作文(50分)19.任选一题作文。(50分)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丁玉坤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不仅目光镇定、从容自信,还对残疾人的运动有着

22、自己的理解:“残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失去信心。作为一名残疾人,只要热爱生活,勇敢追求梦想,一样可以走出精彩的人生。残奥会不只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次对生命的诠释,奥运精神鼓舞更多残疾人追求自我。”(1)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请以“不完美,给我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共4分)(1)C (

23、2)D2.(2分)C3.(共8分)(1)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4分)示例一:我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鲁智深为救金翠莲父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拳打镇关西,帮其脱离困境。(3分)生活中,我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面对班级中抄作业等不正之风,敢于挺身而出。(1分)示例二:我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孙悟空重情重义,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多次遭受师父的误解,甚至被赶走,但他依旧忠心耿耿,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师父前往西天取经。(3分)我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在班级同学有困难的时候,

24、总会尽我所能出手相助。(1分)示例三:我从简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简爱是一个善良的人,在洛伍德学校看到海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去安慰她;在海伦病重时,去陪伴她。(3分)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在同学情绪低落时,会关心陪伴他(她)。(1分)5.(共10分)(1)(4分)词条 提高使用价值 扩大服务范围 程序。(2) (3分)条理清晰 便于理解字词含义用“”符号代替“友”字(3)(3分)示例一:错字连篇中执着改错,网络语言中汲取精华。你是作品中的智者,将优秀的文化传扬。示例二:扫除汉字中的糟粕,促进文化的传播。你是时代中的清流,将正确的汉字推广。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6.(4分)

25、是虚构作品。理由:情节离奇(故事富有想象力)。文中女孩儿和小窗照镜子,看到的竟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偶像,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巧合太多。女孩儿家里的来客竟然正是她想要联系的偶像小窗,而小窗不仅是妈妈的学生,还曾以妈妈为偶像,并跟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这一系列巧合在现实中很难同时出现;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或类型化的倾向)。文章虚化人物活动的背景,淡化对人物的个性化描写,两个主要人物,都只聚焦于其偶像崇拜这一个特点,更像是作者根据写作意图刻意设计出来的。(只答“写实”或“虚构”不得分,答出两点即可)7.(4分)运用了语言描写。(1分)两处省略号写出了女孩说话断断续续、结结巴巴的样子;“嗫

26、嚅”,一词用得极为凝练传神,体现出女孩在与偶像对话中,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2分)一会儿我,一会儿你,语无伦次,由此可见她跟小窗打电话时紧张、激动的心理。(1分)8.(4分)在女孩的故事中,通过打电话这一契机巧妙嵌入小窗的故事,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不影响主体故事的完整性(巧妙勾连,让两个故事相互映照,体现出构思上的别具匠心);通过两个相似故事的叠加,突出偶像崇拜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在女孩儿困惑之时,让其偶像小窗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启迪女孩儿走出偶像崇拜的误区,巧妙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各1分,2分。)9.(4分)示例一:小窗。人的成长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小窗在照镜子后,经过一段时

27、间的思考,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将偶像崇拜转化为一种成长力量;后来她好久不照镜子,直到长大后才逐渐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才能毫不怀疑地接纳自己。短时间内,女孩儿也不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她从镜中看见的应该还是小窗。示例二:女孩儿自己。女孩儿从小窗的故事中得到启发,意识到真正的偶像崇拜是从偶像身上汲取力量,而不只是肤浅地崇拜和模仿偶像;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发光,就要努力找准自己的定位,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而不能一直活在偶像的阴影中。明白这一道理之后,女孩儿再照镜子,看到的应该是自己。(二)(共12分)10.(4分)A D11.(4分)第段由三个设问句引出论点:正确定义、有效传播我们自己文化的前提是正确

28、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1分)接着第段论述了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知晓我们的文化之美;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优秀影视作品,都是对中国文化之美的挖掘,为世界呈现的是有着文化厚重感的中国形象。(2分)最后,第段归纳总结,再次强调观点:我们应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1分)12.(4分)文本一第段论述了“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而“文化自信”又是我们“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的基础。层层递进,突出了“文化自信”的桥梁纽带作用。文本二从基础性、广泛性、深厚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有力地论证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一观点。三、古诗

29、文阅读(共14分)(一)(共10分)13.(2分)B14.(2分)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15.(4分)邹忌用的是讽谏采用设喻(类比)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晏子用的是直谏直接陈述利害,尖锐地批评国君的不当行为。16.(2分)国君如果只顾自己取乐而不顾人民的利益和感受,必遭百姓怨恨,诸侯轻视,国家则不会有希望。(二)(共4分)17.(2分)诗人巧借这两个地名,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遇的危苦,表达了诗人的孤苦忧愤之情。18.(2分)恰当。尾联中诗人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犹如洪钟长鸣,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四、作文(50分)19.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