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7012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昌市2024年初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辰龙年春节,赣鄱大地到处都是朝气 勃的新气象,勾勒出一幅活力十足的时代新图景。正月初一晚,南昌市迎春烟花秀盛情绽放,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安;在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丰富多彩的民俗巡街表演活动精彩纷呈;乐平市飞仙桥社区的老北街古戏台迎来 的观众,一部部赣剧经典剧目引人入胜1. 文中填入横线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蓬 zhnB. 篷 zhnC. 蓬 znD. 篷 din2. 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趋之若鹜B. 车水马龙C.

2、络绎不绝D. 人声鼎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旅游市场,哈尔滨成为了这个冬天的头号网红。哈尔滨人对游客的称呼从“南方小土豆”变成了“南方小金豆”,流量和热度也转化成了真金白银的旅游收入。哈尔滨火了,甚至带动了整个东三省旅游市场快速回暖,_;但是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注意力是会转移的,人们的记忆是短暂的。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因此,我们需要做些哈尔滨“热”背后的“冷”思考( )这把热度是怎么起来的,有哪些经验可参考?“运动式”的热闹过后,如何保持营商环境的长久变革,给一座城市带来真正可持续的红利?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但是注意力是会转移的,互

3、联网热点层出不穷,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人们的记忆是短暂的。B. 但是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注意力是会转移的,人们的记忆是短暂的。C. 但是注意力是会转移的,人们的记忆是短暂的,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D. 但是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人们的记忆是短暂的,注意力是会转移的,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4.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一点当然可喜可贺B. 这一点不得不可喜可贺C. 这一点固然可喜可贺D. 这一点实在让人可喜可贺6.

4、学校举行“走近孔子”的读书活动,以下是四位同学在活动中的发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 孔子告诉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小令尊也告诫我要多学习身边人的长处,让我受益匪浅。B. 感谢前面同学抛砖引玉,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三年初中就快结束了,真让人感叹时间的珍费。C.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我们不仅要尊重孔子,还要尊敬我们的老师,平时要与老师平等相处,友好往来。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让我懂得坚定志向的重要性,让我对未来的中考充满了信心。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宋】黄庭坚天涯也有江南信

5、。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注】黄庭坚因文指为“幸灾谤国”,押送至宜州(今广西宜山)羁管。此时与他初次被贬相距十年。玉台:天神居处,也指朝廷宫室。飘到眉心住:杂五行书记“宋武帝女茅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殿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词中意谓因群花妒忌,梅花无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妇女化妆时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7.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表现出词人在远离江南之地却能见到梅花绽放的意外与惊喜之情。B. 词下片前两句借用典故,表现出一个被贬老人观梅以致

6、忘怀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C. 词结尾两句,作者从现实转入浪漫故事,“老尽”二字,使词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D. 全词通过梅花,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对比,更鲜明地表达词人的复杂情感。8.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词首句“天涯也有江南信”中“也有”二字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也有”是“居然也有”之意,以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表现出一种_的情怀。(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

7、屈。及遭孙恩之难,(道韫)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节选自晋书列女传)【注】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申:申述。孙恩: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后聚众作乱,四处攻州破府。肩舆:抬着轿子。见: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乃施青绫步鄣自蔽( ) (2)及遭孙恩之难 ( ) (3)乃被虏( )10. 把文中画横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2)必

8、其如此,宁先见杀11. 谢道韫是古代杰出女性的代表,有人赞她“使人心形俱服”。根据选文内容说说谢道韫令人佩服的原因。(三)默写(6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八十多年前,祖国饱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国难当头却依然有国民党高官贪图享乐、醉生梦死,我们可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_,_”来表达对他们的痛恨之情。(2)苏轼水调歌头中“_,_”将人生不可能永远圆满的现实与大自然的正常现象联系起来,给人以深刻的哲思。(3)建安十三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在撤退途中派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回顾了这段临危受命的经历。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

9、(一)(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面对苦难周国平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悲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有些人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却也无法避免那个一切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人们往往把苦难看作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当然,苦难不同于主动的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苦难总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作为人生的消极面的苦难,它在人

10、生中的意义也是完全消极的吗?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就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多

11、数时候,我们忙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忙于工作、交际和娱乐,难得有时间想一想自己,也难得有时间想一想人生。可是,当我们遭到厄运时,我们忙碌的身子停了下来。厄运打断了我们所习惯的生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迫使我们与外界事物拉开了一个距离,回到了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个机会,肯于思考,就会对人生获得一种新眼光。古罗马哲学家认为逆境启迪智慧,佛教把对苦难的认识看作觉悟的起点,都自有其深刻之处。人生固有悲剧的一面,对之视而不见未免肤浅。当然,我们要注意不因此而看破红尘。我相信,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病苦提炼的珍宝。苦难不仅提高我们的认识,而且也提高我们的人格。苦难是人格的试

12、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譬如失恋,只要失恋者真心爱那个弃他而去的人,他就不可能不感到极大的痛苦。但是,同为失恋,有的人因此自暴自弃,萎靡不振,有的人为之反目为仇,甚至行凶报复,有的人则怀着自尊和对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其间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异。当然,每个人的人格并非一成不变的,他对痛苦的态度本身也在铸造着他的人格。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譬觉着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着自己的人格。凡苦难都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质。不过,在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指不可挽回地丧失了某种重要的价值,但同时人生

13、中毕竟还存在着别的一些价值,它们鼓舞着受苦者承受眼前的苦难。譬如说,一个失恋者即使已经对爱情根本失望,他仍然会为了事业或为了爱他的亲人活下去。但是,世上有一种苦难,不但本身不可挽回,而且意味着其余一切价值的毁灭,因而不可能从别的方面汲取承受它的勇气。在这种绝望的境遇中,如果说承受苦难仍有意义,那么,这意义几乎唯一地就在于承受苦难的方式本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名叫弗兰克的人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凡是被关进这个集中营的人几乎没有活着出来的希望,等待着他们的是毒气室和焚尸炉。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哥哥确实都遭到了这种厄运。但弗兰克极其偶然地活了下来,他写了一本非常感人的书讲他在集中营里的经历

14、和思考。在几乎必死的前景下,他之所以没有被集中营里非人的苦难摧毁,正是因为他从承受苦难的方式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他说得好: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终归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项伟大成就。(有删改)1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着“如何面对苦难”论述了苦难的内涵和价值,以及面对苦难的正确态度。B. 苦难不同于冒险:冒险是主动的,会带来快感;苦难是被动的,是人生的消极面。C. 作者告诉我们只有

15、善于利用苦难创造的机会,肯于思考,才会对人生获得一种新的眼光。D. 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的观点。14. 下列与文中“苦难不仅提高我们的认识,而且也提高我们的人格”这个观点不相符的是( )A.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 网络金句:因为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C. 雷锋年幼就成了孤儿,历尽辛酸。解放后,雷锋得到党的照顾,因此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人。D. 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长年坚持凌晨4点就开始进行篮球训练,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一个万众瞩目的传奇巨星。15. 请你根

16、据本文内容,对苦难的价值进行分点概括(至少三点)。(二)(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人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从浓厚的原始宗教特征到如今的心愿寄托,龙崇拜至今仍以灵物崇拜的形式维续存在,并且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民间信仰,龙崇拜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难以磨灭。人们之所以崇拜龙是因为在中国民间信仰里,龙是掌管雨水的神,它可以让天下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可以让土地干旱如铁,让江河泛滥成灾。另外在政治领域,历代帝王为了巩固统治,把龙作为自身的象征,使之成为一种合法的、并能为全体臣民接受的朝拜对象。由于古代人们没有摆脱神的桎梏,没

17、有与自然界抗争的能力,所以龙崇拜带有迷信的色彩。而当今社会,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再是蒙昧状态,对龙的认识也就不局限于恐惧、崇拜、敬而远之等方面。龙崇拜为人类留下了一种能够用于表现自身某种特定意志或者某些特殊要求的假托之物。所以龙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和情感纽带,不但凝聚了日益分散流动的民族人心,而且为现代分布格局下的中华民族找到新的心灵寄托和精神皈依。虽然图腾观念逐渐消失,但对于龙的崇敬之情,并没有减弱,而是在新的条件下被赋予新的含义,有了新的发展龙文化有助于重塑中国民族振兴腾飞的新形象。(摘选自汉字文化2022年06期,有删改)材料二:在古代民间传说中,故宫坐落在龙脉节点上,皇帝作为天子,吃穿住

18、用行都离不开龙。皇帝的衣服有很多种,其图案、装饰有很多样式,我们统称为“龙袍”。明清皇帝龙袍的正面龙特征比较明显,明代匠人模仿正面人像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正面龙纹。这种龙纹双目与观者对视,须发均飞扬起来,张口作怒吼状,展现了庄严与威慑力。清代正面龙纹下额长过上预,比较像“地包天”,更显凝重苍老。在皇家世界里,各种器物都离不开龙,皇帝皇后的皇冠凤冠、皇帝的椅子、玉玺与装玉玺的盒子、瓷器、漆器、兵器,甚至烛台、痰盂都离不开龙。太和殿最初名为奉天殿,后改为皇极殿,殿顶天花正中雕有盘龙口衔宝珠俯首下视,寓意皇帝受命于天。殿内正偏后设须弥座式木基座,该座椅背上缠绕9条金龙,椅背正中有1条金龙昂首踞立,底座

19、呈“须弥座”,上雕二龙戏珠。据统计,太和殿内外龙纹、龙雕等各种形式的龙有14000条左右。(摘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1月)材料三:以龙命名寄寓吉庆祥瑞愿望。江西赣州兴国有两处因龙得名的地方,古龙岗镇便是因圩后山冈似龙、传说有神虎跨龙而过得名,谐音古龙岗;鼎龙乡因圩背三座似龙影的小山,形成“三足鼎立”形态,从此改称鼎龙圩。流经井冈山龙市镇的龙江河相传系深山龙王喷出涎水形成,龙王常循水现身于一片石头河床上,故此地被称为龙头。龙头渐成周边地区集市贸易之地,砻匠将生产的砻床到龙头出售,生意非常兴旺,因而有了君市之称。民国时期,砻床交易渐渐消失,于是当地以龙江为历史载体,改称龙市。以龙命名,反映了中

20、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是人们文化心理和对所处自然环境特别是地形地貌认知的结果。(摘选自信息日报2024年2月4日)【注】砻匠:专门制作和修理砻的工匠。砻,lng,农具名,用于破谷取米。之后的砻床是指砻谷的工具。1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述材料围绕着“龙文化”进行阐释和介绍,体现了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B. 材料一主要阐释了中国人崇拜龙的深层原因和从古至今“龙文化”的重要意义。C. 材料二主要介绍了故宫中龙形象的使用,以及明清两朝龙形象的变迁。D. 材料三主要介绍了江西以龙命名的地方,有赣州的龙市、井冈山的龙市镇等。1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

21、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崇拜的精神文化内涵千年来从未改变,一以贯之。B. 古代对龙的崇拜带有迷信色彩,而当今社会,对龙的认识不局限于恐惧、崇拜、敬而远之等方面。C. 材料二充分印证了材料一中历代帝王把龙作为自身象征,为巩固统治让龙接受全体臣民朝拜的内容。D.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中国人喜欢以龙命名,寄寓了吉庆祥瑞的美好愿望。(三)(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命鱼欧阳明天一亮,成老爹砍来两张芭蕉叶,切碎后,撤进鱼池,边撤边说,吃吧,多吃点儿,最后一顿了,别怪我狠心,确实没法了。这话是说给池子里的鱼听的。成家寨的人,历来相信鱼能听懂人话。

22、池子里只有一条鱼了。其他的,在红军与敌人战斗前,煮来吃了。老百姓不忍心让战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要不是张政委拦着,成老爹当时也把这条鱼给煮了。张政委说,这鱼是山子的,留着吧!成家寨的先祖们最初生活在北方,后为躲避战乱,一路南逃,最后选定了大山深处这片无人之地。他们就地取材,砌石成屋,开荒种粮,无奈山地瘠薄,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好在有股山泉从寨子流过,家家户户便凿石为池,养些鱼,补贴生计。因为缺粮,只能喂鱼芭蕉叶,慢慢地,鱼竟养成了吃芭蕉叶的习惯。芭蕉叶没粮食有营养,加之泉水太凉,鱼长得很慢,一条鱼长到两三斤,需要七八年时间。鱼,为大家换来了盐、煤油等生活必需品,还让族人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灾荒。成老

23、爹早年害了一场大病,全靠几条鱼熬汤,才撑了过来。鱼,救了很多族人的命,寨子里因此衍生出一种习俗,当一个孩子出生时,大人就会往池子里放养一条鱼。鱼和孩子一起成长,即便鱼死了,也不能吃,得像人一样好好将它安葬。这种鱼,被叫作“生命鱼”。寨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条和自己同龄的鱼。山子的鱼,十九岁了。如今,鱼还在,人却没了。山子是前年秋天牺牲的,被敌人的炮弹炸得面目全非。张政委说,山子为穷人打天下,是英雄。他为山子骄傲。山子是成老爹的独子,成老爹对他的牺牲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悲伤。寨子里像山子那样牺牲的,有二十一人,都不到二十岁。他们,都是寨子的骄傲!想山子的时候,成老爹就坐在池子边,看鱼游来游去,和它说

24、话。他觉得,鱼身上有山子的魂,鱼在,山子就在。成老爹决心杀这条鱼,是为了小七子。小七子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卧床不起。红军转移时,把他留给成老爹照顾。红军一走,敌人便把寨子洗劫一空。那条鱼,当时在池子的石缝里没出来,才幸免于难。成老爹曾向张政委保证过,一定会让小七子生龙活虎地回到部队。在成老爹的照料下,小七子已能拄着拐慢慢走动了,可是天天只吃野菜,伤口愈合得太慢。“老爹啊,这鱼不能吃。”成老爹正准备捞鱼时,住在他家的小七子,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他身后。“鱼,生来就是让人吃的。”“这不是鱼,是山子哥。”“我答应张政委的事,就得做到!”“不吃鱼我也会好起来。”“那都等到猴年马月了。”成老爹说着就动手

25、,小七子一把抓住了网兜。“山子是不是英雄?”成老爹问。“是!”“他的鱼也应该是英雄!”成老爹一把抢过网兜,伸进水里。鱼有六七斤重了,游动起来很有力气,现在却很老实,一点儿也不挣扎,成老爹毫不费力就捞了上来。很快,屋顶升起了雾一样的炊烟。不久,浓浓的香味儿便从屋里飘散出来。坐在池子边的小七子闻着香味儿,盯着平静的池面,眼泪像山泉水一样,不停地流。鱼终于炖好了,成老爹盛了一大碗,接着把小七子扶进屋里。“吃吧,孩子。”小七子像块木头,一动不动。“吃了才能早点儿回到部队,替父母报仇。”小七子的父母,几年前被敌人杀害了。七子一脸悲伤,还是不动。“吃了鱼,养好伤,去为老百姓打天下!山子要是知道了,会高兴的

26、。孩子,快吃吧,都要凉了。”看着成老爹期盼的眼神,小七子缓慢地端起碗,轻轻地喝了一口。接着他跪在地上,冲成老爹大叫了一声:“爹”这一声爹,叫得成老爹两眼发热,视线模糊,看小七子,仿佛成了山子。伤好后,小七子回到部队,英勇杀敌,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安排他在城里工作,他却主动要求回成家寨。他要给戚老爹当儿子,给成老爹养老送终。可小七子却没见到成老爹。成老爹在送走他后的第三天就被敌人杀害了。贪生怕死、好吃懒做的张二棍,为了一块大洋,举报成老爹窝藏红军。敌人把成老爹绑在祠堂的大树上,用鞭子抽,放狼狗咬,成老爹至死都没有说出半句小七子的去向。为迎接英雄归来,乡亲们煮了一条大鱼。小七子一看到鱼就想

27、起了成老爹,想起了山子,感觉喉咙里像卡了根刺,分外难受。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吃鱼。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成家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美丽,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景区。汤鲜味美的冷水鱼,引来众多好吃嘴,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一直没变的,是成家寨喂养生命鱼的习俗。每天,都有土生土长的导游,向游客们讲述着寨子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18. 小说情节一般可以依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进行划分,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情节内容概括人物情感开端_成老爹:_发展回顾过往,解释“生命鱼”的特殊意义和杀鱼的背景。高潮_成老爹:_结局小七子解放后回到成家寨,却得知成老爹早已牺牲,从此永不吃鱼小七子:悲伤、怀念1

28、9. 下列有关小说“生命鱼”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 小说以“生命鱼”为题,把“鱼”与生命联系起来,既体现成家察人对生命的珍视,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 小说用插叙手法解释了“生命鱼”的特殊含义,为后文成老爹杀鱼烹鱼的情节做铺垫。C. 小说中张政委阻止杀鱼,小七子拒绝吃鱼,是因为红军战士严守纪律,有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D. “生命鱼”暗示了小说主旨,老百姓用生命帮助、拥护红军,体现了军民鱼水情的主题。20. 分析结尾段划线句子的作用。21. 小说离不开想象,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读者也可通过自己的尝试获得。小七子回到成家寨,来到成老参坟前,一定有很多话想对

29、成老爹说。请你结合小说内容对此加以合理想象并写一段话。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0分)22. 某班开展了名著阅读分享会,有四位同学会上做了分享发言,以下是他们的发言要点,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 小洪:读艾青诗选,要注意体会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尤其要抓住“陌生化”的语言加以揣摩。B. 小城:阅读经典常谈,可根据自己兴趣进行选择性阅读,对历史感兴趣可选读战国策第八第九文第十三。C. 小初:简爱宁可离开舅妈家去孤儿院,反映她对自由的向往追求,这与孙悟空第一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是不一样的。D. 小语:唐僧、尼摩船长和鲁迅先生虽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鲜明的人生目标,并始终坚定地为

30、目标而奋斗。23. 水浒传在情节设计上有时追求离奇巧合,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请以书中某个情节为例,谈谈巧合在情节上的作用。24. 有人说:“红色经典离大家当下的生活太遥远,又很有年代感,今天没有再读的必要。”请结合你读红星照耀中国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感受,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120字左右)五、写作(50分)25.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一块石头躺在地里,他针对雨发出了非议:“嘿!这雨算出足了风头!你瞧,人们像恭候贵宾似的,对它欢迎备至。它到底作了什么功绩?人们何不打听打听我的身世;我长期住在这里,随遇而安,彬彬有礼。但我从未听到过感谢之词。怨不得人们咒骂这个世界,的确一点

31、也不公平合理。”“住嘴吧!”发话的是只虫子,“雨下得虽短,但滋润了苦旱土地,它将农夫的期望变为现实。你在地里完全无用,而且多余。”题目一:在生命中,我们是否遇到过滋润心灵的雨水,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不一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请以“生命中的雨”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题目二:读完材料,你有哪些感悟?从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南昌市2024年初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辰龙年春节,赣鄱大地

32、到处都是朝气 勃的新气象,勾勒出一幅活力十足的时代新图景。正月初一晚,南昌市迎春烟花秀盛情绽放,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安;在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丰富多彩的民俗巡街表演活动精彩纷呈;乐平市飞仙桥社区的老北街古戏台迎来 的观众,一部部赣剧经典剧目引人入胜1. 文中填入横线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蓬 zhnB. 篷 zhnC. 蓬 znD. 篷 din2. 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趋之若鹜B. 车水马龙C. 络绎不绝D. 人声鼎沸【答案】1. A 2.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朝气蓬勃: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旺盛,充满生气。“蓬”不能

33、写作“篷”。绽放:读音zhn fng,(花)开放。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A.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B.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D.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根据“乐平市飞仙桥社区的老北街古戏台迎来 的观众,一部部赣剧经典剧目引人入胜”语境可知,这里指老北街古戏台前观众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应使用“络绎不绝”。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旅游市场,哈尔滨成为了这个冬天的头号网红。哈尔滨人对游客的称呼从“南方小土豆”变成了“南方小金豆”,

34、流量和热度也转化成了真金白银的旅游收入。哈尔滨火了,甚至带动了整个东三省旅游市场快速回暖,_;但是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注意力是会转移的,人们的记忆是短暂的。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因此,我们需要做些哈尔滨“热”背后的“冷”思考( )这把热度是怎么起来的,有哪些经验可参考?“运动式”的热闹过后,如何保持营商环境的长久变革,给一座城市带来真正可持续的红利?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但是注意力是会转移的,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人们的记忆是短暂的。B. 但是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注意力是会转移的,人们的记忆是

35、短暂的。C. 但是注意力是会转移的,人们的记忆是短暂的,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D. 但是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人们的记忆是短暂的,注意力是会转移的,网红的热度注定无法长久维持。4.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一点当然可喜可贺B. 这一点不得不可喜可贺C. 这一点固然可喜可贺D. 这一点实在让人可喜可贺【答案】3. D 4. B 5. C【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语序不当,因为记忆是短暂的,所以注意力会转移,把“注意力是会转移的”和“人们的记忆是短暂

36、的”交换位置;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结合“我们需要做些哈尔滨热背后的冷思考”和后面的“这把热度是怎么起来的,有哪些经验可参考?运动式的热闹过后,如何保持营商环境的长久变革,给一座城市带来真正可持续的红利?”的思考问题,可知中间应用冒号,引起下文;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衔接。“固然”表示先承认某个事实,下文又给转折或否定到另一方面去。结合下文“但是互联网热点层出不穷”,可知这里使用“固然”合适;故选C。6. 学校举行“走近孔子”的读书活动,以下是四位同学在活动中的发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 孔子告诉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小令尊也告诫我要多学习身边人的长处,让我受益

37、匪浅。B. 感谢前面同学抛砖引玉,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三年初中就快结束了,真让人感叹时间的珍费。C.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我们不仅要尊重孔子,还要尊敬我们的老师,平时要与老师平等相处,友好往来。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让我懂得坚定志向的重要性,让我对未来的中考充满了信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A.“令尊”是敬辞,称对方的父亲,所以“从小令尊也告诫我”表达不得体;B.“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所以“感谢前面同学抛砖引玉”表达不得体;C.“平等相处”是指双方地位平等,而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是学生,老师是老师,二者地位

38、不同。所以“平时要与老师平等相处”表达不得体;故选D。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宋】黄庭坚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注】黄庭坚因文指为“幸灾谤国”,押送至宜州(今广西宜山)羁管。此时与他初次被贬相距十年。玉台:天神的居处,也指朝廷宫室。飘到眉心住:杂五行书记“宋武帝女茅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殿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词中意谓因群花妒忌,梅花无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妇女化妆时

39、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7.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表现出词人在远离江南之地却能见到梅花绽放的意外与惊喜之情。B. 词下片前两句借用典故,表现出一个被贬老人观梅以致忘怀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C. 词结尾两句,作者从现实转入浪漫故事,“老尽”二字,使词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D. 全词通过梅花,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对比,更鲜明地表达词人的复杂情感。8.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词首句“天涯也有江南信”中“也有”二字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也有”是“居然也有”之意,以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表现出一种_的情怀。【答案】

40、7. C 8. 豁达乐观【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和赏析。C.词结尾两句“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以情收结,直抒胸臆,“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表达了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本项中“从现实转入浪漫故事”表述错误。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情感。本词上片写惊喜之情。“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城数千里,说是“天涯”不算夸张。作者到“天涯”贬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见的梅花,所以感到很诧异。“也有”是“居然也有”之意,作者以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表现出一种惊喜、乐观、豁达的情怀。(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

41、,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及遭孙恩之难,(道韫)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节选自晋书列女传)【注】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申:申述。孙恩: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后聚众作乱,四处攻州破府。肩舆:抬着轿子。见: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乃施青绫

42、步鄣自蔽( ) (2)及遭孙恩之难 ( ) (3)乃被虏( )10. 把文中画横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2)必其如此,宁先见杀。11. 谢道韫是古代杰出女性的代表,有人赞她“使人心形俱服”。根据选文内容说说谢道韫令人佩服的原因。【答案】9. . 遮挡 . 等到 . 才 10. (1)(谢道韫)申述王献之前面的议论,客人不能使她理屈。(2)(你)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先杀了我。 11. 要结合选文内容,答出才华横溢、重视亲情、临危不惧、本领高强、卓尔不群中的三个【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

43、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于是放置青绫屏障把自己遮挡起来。蔽:遮挡。(2)句意为:等到后来遭受孙恩作乱。及:等,等到。(3)句意为:才被俘虏。乃:才。【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申:申述。客:客人。屈:使动用法,使理屈。(2)重点词语:必:一定。如此:这么做。宁:宁可。见: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我。【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根据段“聪识有才辩”(她聪明,有见识,有才华,能言善辩)可知,谢道韫才华横溢;根据段“欲为小郎

44、解围”(想替小弟解围。)可知,谢道韫重视亲情;根据段“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不久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害,就命令婢女抬着轿子拿着刀出门突围)可知,谢道韫临危不惧;根据段“乱兵稍至手杀数人”可知,谢道韫本领高强;根据段“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我先被杀。)可知,谢道韫卓尔不群。【点睛】参考译文:王凝之的妻子姓谢,字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她聪明,有见识,有才华,能言善辩。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曾经与客人讨论切磋问题,将要理屈词穷了,谢道韫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说:“想替小弟解围。”于是放

45、置青绫屏障把自己遮挡起来,申述王献之前面的议论,客人不能使她理屈。等到后来遭受孙恩作乱,她的行动一如既往,不久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害,就命令婢女抬着轿子拿着刀出门突围。乱兵一会儿就追上来了,谢道韫亲手杀了几个乱兵,才被俘虏。她的外孙刘涛当时才几岁,孙恩又想杀害他。谢道韫说:“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我先被杀。”孙恩虽然歹毒残暴,也因谢道韫的大义凛然而折服,改容相待,于是没有杀刘涛。(三)默写(6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八十多年前,祖国饱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国难当头却依然有国民党高官贪图享乐、醉生梦死,我们可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_,_”来表达对他们的痛恨之情。(2)苏轼水调歌头中“_,_”将人生不可能永远圆满的现实与大自然的正常现象联系起来,给人以深刻的哲思。(3)建安十三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在撤退途中派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回顾了这段临危受命的经历。【答案】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隔、庭、圆缺、任、危难。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