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7131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巍巍长白山,浩浩松江水。东北佳景颇多,即便是一个“水”字,也各有各的妙处。松花江“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查干湖“马蹄声里猎渔欢”蕴含着劳动人民对慷慨自然的感激如此背后美景,蕴含着生态保护的历史。风卷沙碱遮天蔽日,历史上的查干湖曾因人类活动的加剧几近 ,直至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封湖涵养、增殖放流等一系列举措,查干湖生态才逐渐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的词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 d 干涸B. t 甘涸C. t 干涸D. d 甘涸2.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2、的一项是( )A. 修复B. 恢复C. 修整D. 康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喜欢散文。我在散文里寻找低调的声音。读,是跟朋友说话,哪怕这人在千年之远,在万里之遥;写,_,也是跟自己说话。我们的散文概念,像杂货铺,像储藏室,其他文体不能涵盖的,都往里塞。我们的散文美学,排斥真情实感。你的起居坐卧,吃喝拉撒,走亲访友,书信往来,日记随感总之,你的日常,你的白天黑夜,你的五官、体肤和心,都被生活浸泡着,一旦为文,就是散文。对小说家来说,去纷繁复杂的人世搏击一番,回到家里,换上拖鞋,沏杯浓茶,坐在躺椅上闭目养神,也就由小说变成了散文。3. 文中画 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3、 我们的美学散文,主张真情实感。B. 我们的美学散文,排斥真情实感。C. 我们散文美学,主张真情实感。D. 我们的真情实感,主张散文美学。4.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是跟朋友说话B. 既是跟朋友说话C. 因为是跟朋友说话D. 只要是跟朋友说话5. 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词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 蓄养精神B. 引经据典C. 神采飞扬D. 斤斤计较6. 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一位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A. 我

4、的孩子们学习能力很强。B. 你来得太晚了,院子里的水已经很深了。C. 没关系,孩子们正好可以趁机学游泳。D. 还好,目前情况还不很糟糕。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释:和(h):指用诗应答。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淑气:和暖的天气。蘋(pn):多年生草本植物。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7.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5、是( )A. 诗句一开头就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B. 中间二联细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杨花、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C. 尾联道出作者伤春的本意,点明思归的主题。D. 整首诗诗人因物感兴,即景生情,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8. 本诗采用_手法,写江南早春之景,历历如画,同时寓含着作者_之情。(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月夜游宝石山记都穆壬戌秋,八月既望,予至杭,闻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与予自山之阴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读书之轩,俯瞰金湖,一碧万顷

6、,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著,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而亦岂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也。(选自天下名山游记选,有删改:注释:既望:农历十六日。山之阴:山的北面。黄晋卿:黄溍,元代人,官至侍讲学士,轩:小屋。

7、巡阑:飞觞痛饮将要结束。靳:吝啬。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类:_(2)诚:_(3)故:_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2)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也。11. 月夜游宝石山记第二段中哪句话阐明了景与情的真谛?其所折射出来的悲喜观与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悲喜观有何不同?(三)(6分)12. 默写(1)论语中的“_,_”告诉我们生活中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2)小伙子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从关雎一诗中的“_,_”就可以看出。(3)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三、现代文

8、阅读(30分)(一)(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生贵在深耕陈鲁民 程中汉“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这是给“感动中国”人物钱七虎院士的颁奖词。近日重温,感动之余,也悟出一个道理:人生贵在深耕。谈及深耕,不禁联想到多年前的一则高考作文题:题面是一组漫画,一个人想挖坑取水,已挖了好几个坑,都没见到水,其实有个坑离水源已经很近,再深挖一点就见到水了。可是他却放弃了即将见水的坑,还在不断挖新的坑。反观现实,其实事业失败者大都会经历这样的人生轨迹,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时不如意就选择放弃,干什么都是蜻蜓

9、点水,虽然也很忙,却碌碌无为,最终一事无成。说到底,是因为缺乏深耕的意识,没有深耕的实践。相反,许多事业有成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大都因为做到了在某一个领域深耕:鲁迅在杂文界深耕,秉持“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理念,成就了文学史上的高峰;陈景润在数学界深耕,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深耕,苦心孤诣,殚精竭虑,造福了亿万人民;樊锦诗在敦煌学研究和文物保护方面深耕,硕果累累,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吴孟超在肝胆外科领域深耕,孜孜矻矻,勤勤恳恳,成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他们虽岗位不同,分工有别,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一辈子干好一件事,深耕不辍,干

10、到极致,练到炉火纯青。深耕,是一种人生智慧。根深才能叶茂,深耕才能苗壮,人的精力有限,能把一件有意义的事做好、做成功,就很不容易了,就可称为人生无悔了。反之,精力分散,四面出击,虽整日忙忙碌碌,却最终庸庸碌碌。深耕,是一次艰苦之旅。深耕意味着长时间做同一类事情,没有多少新鲜感,很多时候,不仅要与失败、挫折作斗争,还要战胜寂寞、枯燥,在不断重复中积累、升华。而且,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深耕难度越大。但是此时离成功也越近,一定要咬牙坚持到最后,才能与成功有缘。在深耕中,经验教训能够不断积累,能力素质能够不断提升。同时,深耕也是对一个人意志毅力的考验、思想品质的淬炼。在漫长而艰苦的深耕过程中,我们

11、不仅能收获成功的果实,还能收获人格的完善、境界的升华、意志的强健。人生难在深耕,亦成在深耕,有志者当下定决心,排除干扰,聚精会神,精耕细作,努力深掘,朝乾夕惕,惊喜就会不断叩门,胜利也会向你招手。1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生贵在深耕”。B. 第段由钱七虎院士颁奖词引出下文,能引起读者的思考。C. 第段在论证观点时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D. 深耕能够积累经验教训,提高能力素质,也可以考验人们的意志,淬炼品质。14.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 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 华罗庚:“勤

12、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C. 王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D.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15. 文章结尾写道:“人生难在深耕,亦成在深耕。”这句话对你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有怎样的启示?(二)(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杭州亚运会激战正酣,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勇攀高峰,赛场下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热情持续高涨。10月5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刘国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作用显著、意义深远。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

13、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国际性综合体育盛事。让全民共享亚运成果,是杭州亚运会秉持的理念。在亚运风潮带动下,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体育运动,让广大儿童青少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体育项目和运动知识,亲身体验运动的乐趣。校园内,很多学校将学校体育与亚运会结合起来,普及体育运动知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校园外,各级政府部门也为孩子们搭建起更多了解亚运、参与亚运的平台。在今年全国青少年儿童体育文化季上,千余名青少年在杭州、郑州、重庆等地同步展开角逐。不仅将体育精神传播给青少年,还将亚运氛围带到孩子们身边。材料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一切的学问,都要向着人民的幸福瞄准。”进行体育教育,当然也要以孩子的幸

14、福为最终目标,孩子在学体育时体会到幸福,自然愿意自主学习。要让孩子在体育教育中体会幸福,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体育不只是身体教育,更是一种生命教育,即一方面让孩子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团结一致带来的力量,拥有团队精神;一方面让孩子在体育比赛中学会坦然地面对失败,更注重体育运动的过程,懂得汲取经验,去更好地迎接下一次挑战。其次,要有效把握教育,让体育变成一种爱好。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体育爱好,有的孩子喜欢竞技性强的篮球、足球,有的孩子喜欢审美性强的舞蹈、体操,还有的孩子喜欢挑战性强的攀岩、滑雪。在教学的一开始,就会挖掘并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让兴趣形成志趣,只有孩子真正爱体育,才能在体育中体会幸福,进而养成

15、良好的人格和品性。家、校、社合力共绘体育育人蓝图,“合力”是重中之重。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体育育人的道路上,家庭、学校、社会不是“单打独斗”,而要“合力克敌”。倘若父母持有“体育无用”的理念,学校对学生的体育学科考察松弛懈怠,社会上的运动健身观念淡薄,对体育活动缺乏热情,那么体育事业的发展将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社会提供的丰富资源、家庭的悉心教导、学校高质量的培育,都是体育育人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发力格外重要。材料三:专业人士提醒,上体育课时,舒适的运动装备必不可少,课前要让孩子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和运动服,合理的运动装备也能更好地提升运

16、动乐趣。此外,热身活动一定要认真做,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肌肉拉伤和其他运动损伤,运动后也应该进行拉伸,提高运动收益。在运动前1小时不要饮食,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水,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刻大口喝水,吹风扇等。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如果体育课当天身体感到不适,要及时告知老师,出现任何“危险信号”,如气促、呼吸困难、胸闷、心跳异常、冒冷汗、胸或背痛等,应该立即停止锻炼,向教师、教练报告情况,在得到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治之前,不要重新开始锻炼活动。专家表示,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已成年的大学生,只要科学地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逐渐增加运动量,就能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1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17、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述材料围绕体育运动进行介绍,体现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意义深远。B. 材料一指出,在亚运会风潮带动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有助于传播体育精神。C. 材料二指出发挥体育育人作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以孩子的幸福为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D. 材料三告诉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如果感到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知老师并立刻停止锻炼,待感觉好转时再重新开始运动。1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作用显著、意义深远。B. 要让孩子在体育教育中体会幸福,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体

18、育是身体教育。C. 上体育课时,课前要让孩子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和运动服,合理的运动装备也能更好地提升运动乐趣。D. 如果体育课当天身体出现任何“危险信号”,应该立即停止锻炼,在得到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治之前,不要重新开始锻炼活动。(三)(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河浩荡安宁你若去过巴彦淖尔,走过阴山脚下,一定不会忘记一粒小麦的芳香。那是几十万年以来,奔腾不息的黄河,浇灌滋养出的河套平原的芳香。在巴彦淖尔,只想看一眼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裹挟着孕育了我生命的一粒沙子,流经九省,浩浩荡荡,最后在我的故乡齐鲁大地注入渤海。当我想起它,我的心便会生疼。这被一粒沙子硌出的疼痛,时刻提醒着我

19、的来处,我出生成长的华北平原;也时刻提醒着我的归处,最终将会把我埋葬的蒙古高原。夜色缓缓下沉,仿佛一滴饱满的墨汁坠入黄昏。就在天地温柔交融的瞬间,我透过飞机的窗户,瞥见广袤无边的库布齐沙漠,在幽静的月光下,犹如巨大的魔毯,铺展在大地上。被长年累月的大风吹出的每一道褶皱,似乎都在向着夜空呐喊:荒凉啊荒凉!卧龙般蜿蜒向前的黄河,随即出现在面前。它横亘在洒满月光的蒙古高原上,静寂无声,似乎早已陷入混沌的睡梦之中。广阔无边的河套平原与绵延起伏的库布齐沙漠,被闪电般的黄河倏然劈开。漆黑的阴山山脉化作一头猛兽,在乌拉特草原与河套平原的夹缝中匍匐向前。微弱又恒久的星光,正穿越距离地球几万光年的神秘宇宙,抵达

20、裹挟着泥沙滚滚东流的黄河。这月光下恍若梦境的高原,让人心醉。一切正在下落的声响,都轰然消失。只有陷入黑夜的大地,在暗涌中闪烁着隐秘的光泽。多年前的夏日,在从内蒙开往故乡的火车上,我以同样惊鸿一瞥的方式,途经过黄河。携带着几千公里的泥沙,浩浩荡荡奔赴生命最后一程的黄河,在烈日炙烤的平原上,蒸腾着雄浑磅礴的力。水汽裹挟着热浪,以一览无余地荒蛮推进的方式,扫荡着一切阻挡一条巨龙般的长河成为汪洋大海的障碍。夏日的风黏稠,窒息,浑浊,干燥,带着一种巷口枯坐的百无聊赖。人在缠搅上升的热气中,仿佛因缺氧而探出水面大口喘气的鱼。只有站在黄河岸边的人,能够在干热中沐浴清凉潮湿的风。这源自青藏高原又洗去一路尘埃的

21、风,这遥远的带着远古祖先梦中呓语的风,飞过巴颜喀拉山,越过阴山,行经黄土高原,最后在渤海上空缓缓停驻。当火车穿越黄河大桥,我看到生命中血液一样奔涌的河流,它因行经过阴山脚下肥沃的土地,而在华北平原愈发沉郁,舒缓;仿佛它正与我一起,抵达人生的中年,不再愤怒,远离嗔怨。被盛夏烘烤着的黄河,在没有波澜也无起伏的大地上,抛去万千的沙尘,只让最洁净的魂魄融入大海。这是我第一次与黄河相遇,并看到它以悬浮大地的轻盈姿态,汇入深蓝的海域,义无反顾地终结自己作为一条长河的命运。它依然以河流的名字,在大地上日夜不息地歌唱,仿佛北方的流浪歌者。但它又神秘地消失于波澜壮阔的汪洋之中,杳无踪迹。它的“消失”,又是某种意

22、义上的新生。生命以更为开阔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它不再记得青海的花儿,黄土高原上苍凉的呼喊,也不记得阴山脚下烈烈大风中的苏勒德,华北平原上翻滚的金黄麦浪。当它忘却生命的形态,以一滴眼泪的咸,离开大地,汇入深海,它便凤凰涅槃,获得永生。记忆与忘却,咆哮与寂静,存在与死亡,就这样消除了对立,化为浩瀚无边的宇宙。几年后,我站在内蒙古河阴古城附近的黄河浮桥上,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迁徙到这片北疆大地的王昭君,内心涌动的对于命运的敬畏与不安。塞外的苦寒,让一个女子对遥远的故土生出无限的眷恋与哀愁。命运在酷寒中张开巨大的手掌,一段渡桥,化为命运之手的两端。走过去,一切历史都将改变,而那草原上不停迁徙

23、的命运,也将自此相伴一生。命运站在河流的对面,露出钢铁般的冷硬与威严。最终,一个南方的女子,选择了顺从命运的召唤。而我,站在浮桥的一侧,注视这古老又生机勃发的黄河,在风中发出的激越声响,仿佛听到跌落平沙的大雁跨越千年的动人歌唱。青冢上的草黄了又绿,绿了又黄。树木在秋天从容地死去,又在春天安静地苏醒。河边的芦苇,在蒙古高原无尽的长空下,自由地起舞。这空灵不羁的舞蹈,与奔涌不息的河流,追逐着飞沙走石、日月星辰,在大地上永不疲倦地歌唱:长乐未央,长乐未央塞外大风日夜不息地吹过黄河,仿佛一头永不被驯服的猛兽,它带走了无数昌盛或者衰败的王朝,却将一个西汉女子的哀思,刻进大漠平沙,并跟随一条漫长的河流,抵

24、达她的生命从未抵达的远方。长夜叩响着门窗,河流撞击着两岸,出塞的女子在哀怨的琵琶声中慢慢沉入梦乡。这北方河流掀起的浪涛,与南方江水激荡的回响,缠绕相生,不弃不离。它们从西部遥遥相望的两座山脉一起出发,行经万里江山,共同谱写出荡气回肠的民族生存史。这历史的瞬间,沉入一个弱小女子的梦中。她在击穿黑夜的浪涛声中醒来,知道迁徙的命运早已融入血液,纵使她百般不舍,终将走过浮桥,化为历史悲壮又闪烁的某个部分。在阴山岩石上刻下人类崇拜的先人,一定也曾注视过荒凉的大风席卷起这条翻滚的长河。在严苛的自然面前,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祈求上天。于是他们刻下山川,刻下河流,刻下飞马,刻下日月,也刻下生死。他们仰望星辰,也

25、俯视大地。洪荒宇宙中盛满先人的敬畏,荒蛮的大地上江河游龙一样咆哮。无字天书烙刻在红色的砂石上,仿佛巨人朝着远古在仰天长啸。古老的黄河日夜冲刷着阴山脚下的大地,带走无数的王朝,也留下肥沃的泥沙。逐水草而居的人们,犹如被大风吹散的蒲公英,在黄河滋养出的河套平原上野蛮生长。月亮高悬在阴山上,将一半微寒的光,洒在乌拉特草原,又分另一半温暖的光,给万物蓬勃的河套平原。它也不曾忘记乌兰布和沙漠,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是人类繁华的家园,城池遍地,牛羊满坡,而今,只有大风吹出的流沙下埋葬的坟墓与朽骨,在清冷的月光下,讲述着白云苍狗,沧桑变幻。这浮天载地的长河,曾因凌汛决堤,带来遍地阴森的死亡,也因缓慢深情地“几”

26、字改道,冲击出水草丰美的万里沃野。一粒饱满的种子在阳光下炸裂,跌入草丛;一队出巡的蚂蚁迅速捕获住上天的恩赐,在涌动的黄河浪涛声中,浩浩荡荡拖回岸边的巢穴。风从遥远的某个地方吹起,在落花的私语声中,一条蜿蜒北方的大河,与一条横亘南方的大江,听到彼此的召唤,朝着浩瀚的太平洋奔涌而去。刻下阴山岩画的先人,用惊骇的眼神,向万年后的世人呈示着远古时代,人类对于宇宙星空、生命万物、咆哮江河的惊惧与好奇。生命从何处来,又将去往何处?河流隐匿在哪儿,又消失在何方?肉体与灵魂,哪个更接近真实?死亡与新生,谁是开始,谁又是终结?天空与大地,会不会在人类永远无法抵达的边界处相接?落入河流与葬入泥土的生命,谁会腐朽,

27、谁又会永生?一只从恐龙时代飞来的蜻蜓,如何穿过几亿年的沧海桑田,抵达苍茫的蒙古高原?在巴彦淖尔,阴山下的先人没有告知我们答案,只有一条人类永远无法驯服的河流,穿越今古,生生不息。(文学报)18. 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给下列选项排序。( )A.在黄河浮桥一侧看到古老又生机勃发的黄河B.看到月光下卧龙般蜿蜒向前的黄河C.看到烈日下携带泥沙、浩浩汤汤奔赴生命最后一程的黄河19. 作者在叙述事件过程中,融合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文中“奔赴生命最后一程的黄河”这一部分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20.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画线句中对草、树木、芦

28、苇等的环境描写,节奏鲜明,景象丰富多彩,为奔涌不息的黄河营造了一种美好氛围。B. 画线句中通过“追逐”“歌唱”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黄河的奔涌不息、水不疲倦,突出了黄河勇往直前、坚定乐观的信念。C. 画线句生动形象地衬托出黄河在大地上永不疲倦地歌唱的情景,突出了黄河的奔涌不息、永不疲倦。D. 画线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安静地苏醒”“自由地起舞”等赋予树木和芦苇以人的情态,为奔涌不息的黄河营造了一种美好氛围。21. 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达的主旨与光未然黄河颂的主旨有何异同?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0分)22. 某班为了分享名著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举办了一次分享交流会,

29、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分享,其中对名著内容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虽然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但鲁迅先生在追忆往事时也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斗志,这本书也是他用来抨击黑暗社会的利器。B. 在海底两万里的最后,诺第留斯号被大西洋大风暴卷入旋涡,阿龙纳斯教授三人被渔民所救,尼摩船长和他的船员生死未卜。C. 孔子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D.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晁盖、吴用等好汉诱使杨志上钩而全然不露痕迹,体现了吴用的足智多谋。23. 有人说,简爱是灰姑娘故事的翻版,也有人说是颠覆,你怎么看呢?请结合表格和

30、对简爱的整本书阅读,发表你的看法。(提示:可结合人物自身条件、人生经历、作品主题等)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的命运出身背景遇见王子前,美丽的灰姑娘受继母百般虐待,但她一直逆来顺受。命运转变想去参加上层社会的舞会,却受继母百般阻挠得到鱼、牛、鸟、榛树等神奇力量的帮助,成功参加舞会。舞会上,与王子相遇因魔法持续时间有限,匆忙逃离舞会,落下一只水晶鞋王子通过水晶鞋找到了灰姑娘王子表达对灰姑娘的爱意,灰姑娘答应嫁给王子,完成命运转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24. 下面各项中,哪一首诗在情感上与我爱这土地不同?请根据你对艾青诗选的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北方 B.鱼化石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五、写作(

31、50分)25.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时间每一秒都在飞速流,走在青草上,飞在空气中请以“时间”为话题,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巍巍长白山,浩浩松江水。东北佳景颇多,即便是一个“水”字,也各有各的妙处。松花江“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查干湖“马蹄声里猎渔欢”蕴含着劳动人民对慷慨自然的感激如此背后美景,蕴含着生态保护的历史。风卷沙

32、碱遮天蔽日,历史上的查干湖曾因人类活动的加剧几近 ,直至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封湖涵养、增殖放流等一系列举措,查干湖生态才逐渐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的词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 d 干涸B. t 甘涸C. t 干涸D. d 甘涸2.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修复B. 恢复C. 修整D. 康复【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常见字形字音。马蹄声:读音m t shng,马走路或奔跑的脚步声;干涸:读音gn h,指河道、池塘等的水枯竭。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修复:修理使恢复完整;恢复:回复原状;修整:修理整治;康复:指综合地

33、、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此处搭配“生态”,用“修复”最符合语境。故选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喜欢散文。我在散文里寻找低调的声音。读,是跟朋友说话,哪怕这人在千年之远,在万里之遥;写,_,也是跟自己说话。我们的散文概念,像杂货铺,像储藏室,其他文体不能涵盖的,都往里塞。我们的散文美学,排斥真情实感。你的起居坐卧,吃喝拉撒,走亲访友,书信往来,日记随感总之,你的日常,你的白天黑夜,你的五官、体肤和心,都被生活浸泡着,

34、一旦为文,就是散文。对小说家来说,去纷繁复杂的人世搏击一番,回到家里,换上拖鞋,沏杯浓茶,坐在躺椅上闭目养神,也就由小说变成了散文。3. 文中画 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的美学散文,主张真情实感。B. 我们的美学散文,排斥真情实感。C. 我们的散文美学,主张真情实感。D. 我们的真情实感,主张散文美学。4.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是跟朋友说话B. 既是跟朋友说话C. 因为是跟朋友说话D. 只要是跟朋友说话5. 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词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 蓄养精神B. 引经据典C. 神采飞扬D. 斤斤计较【答案】3. C 4. B

35、5. B【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病修改。根据语境可知,语段介绍的是散文之美,故主语应为“我们的散文美学”;根据后文“总之,你的日常,你的白天黑夜,你的五官、体肤和心,都被生活浸泡着,一旦为文,就是散文”可知,散文需要真情实感,故后半句应为“主张真情实感”。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关联词“既又”表示并列关系,根据横线后的语句“也是跟自己说话”可知,横线处选择“既是跟朋友说话”符合语段逻辑,体现出写散文时的美好感受。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类型。语段中“闭目养神”为并列结构短语。A.“蓄养精神”为动宾结构短语;B.“引经据典”为并列结构短语;C.“神采飞扬”为主谓结构短

36、语;D.“斤斤计较”为偏正结构短语;故选B。6. 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一位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A. 我的孩子们学习能力很强。B. 你来得太晚了,院子里的水已经很深了。C. 没关系,孩子们正好可以趁机学游泳。D. 还好,目前情况还不是很糟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结合材料“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可知,主妇等候的时间比较长,结合“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一方面说明水位已经深得可以让孩子游泳了,另一方

37、面水位之所以这么深,因为等候的时间太长。因此主妇的言外之意是:你来得太晚了,院子里的水已经很深了;故选B。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释:和(h):指用诗应答。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淑气:和暖的天气。蘋(pn):多年生草本植物。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7.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句一开头就在这

38、“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B. 中间二联细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杨花、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C. 尾联道出作者伤春的本意,点明思归的主题。D. 整首诗诗人因物感兴,即景生情,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8. 本诗采用_手法,写江南早春之景,历历如画,同时寓含着作者_之情。【答案】7. B 8. . 拟人 . 心中怀念中原故乡【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B.中间二联的意思是: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因此腻地写

39、出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并没有写杨花;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赏析。结合“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意思是: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可知此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结合“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耀眼的曙光照射在云朵上如同道道霞光。春姑娘携梅带柳渡过了长江,顿时江南江北一片绿意。黄鸟在枝头婉转地鸣叫,明媚的阳光打在水面碧绿的浮萍上,使浮萍愈发鲜艳。这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

40、却引起了诗人宦游他乡,虽春光满地却不能归省的感伤之情。诗人以乐景反衬哀情,烘托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悲愁之情。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月夜游宝石山记都穆壬戌秋,八月既望,予至杭,闻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与予自山之阴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读书之轩,俯瞰金湖,一碧万顷,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著,飞觞痛饮,巡阑忘寐,

41、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而亦岂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也。(选自天下名山游记选,有删改:注释:既望:农历十六日。山之阴:山的北面。黄晋卿:黄溍,元代人,官至侍讲学士,轩:小屋。巡阑:飞觞痛饮将要结束。靳:吝啬。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类:_(2)诚:_(3)故:_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2)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

42、知也。11. 月夜游宝石山记第二段中哪句话阐明了景与情的真谛?其所折射出来的悲喜观与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悲喜观有何不同?【答案】9. . 好像 . 实在,确实 . 所以 10. (1)竟不知夜深到了什么时辰,仿佛置身在月宫中,快乐得无话可说了!(2)在我前面来的(人)是否赏到月亮,他的心情是悲是喜我就不得而知了。 11. 文中揭示真谛的句子是: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即人的心情有所不同,景物的悲、喜也就随之变化。而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悲喜观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即不因外物的变迁而欣喜,也不因自身的遭遇而悲伤,物我两忘,内在的情感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解析】【9题详解】本

43、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吴山)好像屏障一样。类:好像。(2)句意:(这)实在是天下的绝景啊!诚:实在,确实。(3)句意:所以悲伤喜悦的心情也就随之产生了。故:所以。【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重点字词:盖,大概、恐怕。几何:多少。恍然:忽然,猛然间。若:好像,如同。广寒清虚之府:月宫。言:语言表达。(2)重点字词:前乎吾者,在我之前的人。赏:欣赏,观赏。与否:是否。其:他们的。固:本来,原本。【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和情感主旨把握。根据月夜游宝石山记“夫湖山月色,千古常

44、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可知,这句话意思是说,湖光山色的月色千古以来都是新鲜的,只是因为人的情感不同,所以悲喜随之变化。它阐述了景物本身的情感是恒定的,而人的感情会因个人境遇和心态的不同而产生悲喜的差异。相比之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悲喜观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强调个人的情感不应受外界环境(物)的好坏和个人得失(己)的影响,主张以无私无我的高尚情操来面对生活中的起落。这是一种超脱的、更加豁达的人生态度。综上所述,两者的不同在于,月夜游宝石山记中都穆认为景物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悲喜由个人情感决定;而范仲淹则主张超越个人情感的束缚,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点睛】参考译文壬戌年秋天,八

45、月十六日,我到杭州,看到西湖边上有一座宝石山,风景优美,(我)将在这天晚上登上宝石山赏月。老朋友周学谕和我从山的北面登山,(我们)在元朝学士黄晋读书的屋子里喝酒,俯视整个西湖,一片碧绿,广阔无际,而对面的吴山正在前面蹲坐着,与屏风的样子类似。其他的如凤凰山、南屏山,万松岭、慈云岭,又都回复环绕,像将要疾步而抢先的样子。山的东面是钱塘江,水汽弥漫烟波浩渺,极目远眺,无边无际。而西边山陵的各个山峰,都在弥漫着的绿色的云气中出没,实在是天下绝美的境地。夕阳已经落下,明月照在长廊上。山容水色,变幻很快。我心中更加豁达,拿起酒杯痛饮,夜深了却忘了睡觉,大概不知道是晚上几点了,恍惚间好像身体在清净虚无的广

46、寒宫中,快乐的心情怎么能用语言表达得出来呢!我天性喜欢月亮,丙辰年的中秋,曾经在扬子江边上的金山上赏月,常常向人夸耀,认为那是生平看到的奇观。今天又在这里赏月,大概造物主对我不吝啬,难道是容易得到的吗?湖光山色,千年以来常常更新,只是因为人的心情不同,(景物的)悲喜也就随之变化了。在我之前欣赏山水的人,他们的悲喜固然是不能知道的了。(三)(6分)12 默写(1)论语中的“_,_”告诉我们生活中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2)小伙子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从关雎一诗中的“_,_”就可以看出。(3)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答案】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