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341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1. 请把杜牧的泊秦淮一诗,默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2. 依据课文填空。(1)春冬之时,则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 ?(鱼我所欲也)(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4)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_。”(传统文化诗经小雅小旻)3. 根据提示默写。(1)子衿中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的诗句是:_,_!(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2、_,_。太原早秋【唐】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释】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时当大火流,即指夏历七月之后。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4. 诗中的“_”字写出了太原早秋秋霜很浓的气候特点。5. 诗歌的最后两句虚实结合,借景寓情,请作简要赏析。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

3、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洌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节选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注释】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桥。6. 解释文中

4、加点词语的意思。(1)自三峡七百里中(2)略无阙处(3)良多趣味(4)林寒涧肃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一项是( )A. 引五六壮佼者来/属引凄异B. 乃复作襁褓儿耶/不敢出一言以复C. 路绝矣/沿溯阻绝D. 夕至文殊院宿焉/虽有至道9.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余 游 白 岳 毕 遂 浴 黄 山 之 汤 泉 泉 甘 且 洌 在 悬 崖 之 下。10. 两文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二、现代文(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灯笼

5、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父亲总是有求必应。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

6、,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过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图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

7、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

8、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笔送给他。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合高挂起了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

9、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1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本文围绕“父亲”和“灯笼”写了哪些事情。_父亲制作每一盏灯笼都一丝不苟_1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1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

10、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的理解。14. 简要分析“灯笼”在文中的作用。阅读下文,回答小题。“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靠谱的刷脸技术,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

11、99.99%。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尤其利好老年人,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

12、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进入“弱隐私”时代,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

13、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15. 文中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6. 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括号中提出的问题。(1)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结合全文分析,加点字在文中具体指什么)17. 文中哪句话足以说明我们已经进入“弱隐私”时代。18.

14、 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阅读下文,回答小题。我在教丁香树开花刘继荣第一次遇见那少年,是初冬。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春天,小小的蛋糕店里,溢满了糕点刚出炉的香,仿佛每个人都幸福。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煞是热闹。此时,顾客不多,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一个打算挖掉重栽,一个说再等等看。老奶奶的语气里带了气恼:“我六十岁了,又不是六岁,等不了那么久!”老爷爷笑:“明天起我就教它开花,保证到春天就学会了。”我不禁莞尔,拎着盛糕点的纸袋,准备离开。身后忽然有人叫道:“阿姨偷走我们的点心啦!”我大惊,转头,那位个子高高面庞稚气的男孩,正

15、是冲我喊叫的。有位中年人边向我点头致歉,边揽住男孩的肩,努力安抚道:“你看,我们的点心在这里呀!”他打开手中纸袋,里面的点心与我的一模一样。少年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偷了阿姨的呀!”大家都笑了,连正在生气的老奶奶也笑得眼睛弯弯。那位父亲温和地解释了很久,再加上我的说明,男孩才弄明白大家谁都不是小偷。他用双手蒙住脸,向我道歉,那模样似乎只有三岁。父亲平静地告诉我,儿子十九岁了。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交车等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工作或失业,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独身。父亲头发斑白,语气平和。这十九年来,他们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故事,有他们共同承担的无数往

16、事,还有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勇气与人生经验。可我什么也没问,只是目送这对父子远去,那棵丁香树,默默与我站在一起。我想:老爷爷将会怎样教它开花呢?天越来越冷,丁香树只余纤纤弱枝。我常常在蛋糕店遇见这对父子,我发现,儿子没有安全感,只要离开父亲几步,就会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爸爸让他买东西,老夫妇每次都会鼓励他,他成功后,父亲会向老夫妇以及后面耐心等待的客人再三道谢。他说,儿子特别喜欢这间店,这是他能记得的最远的地方。出来的时候,男孩喜欢站在丁香树下,与树比一比身高,老奶奶逗他:“谁高呀?”男孩大声回答:“我高!”这时候,他很像很像一个普通人。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每次似乎只有一步,后来,他退到店

17、外。儿子时不时扭过身子,见父亲就在丁香树下,便长吁一口气,抹抹鼻尖上的汗。一个春天的周末,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我不禁一喜,见他忐忑,又隐隐担忧,今天顾客特别多,有个小女生过生日,丁香树下的两张桌子被并到一起,坐满了笑语盈盈的小伙伴。店主一个人忙,他说老妻在楼上,怎么叫都不肯下来,又在为丁香树不开花的事不高兴了,为了给她个惊喜,已经找人来挖树了。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一句话哽在胸口,如一朵花哽在枝丫,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忽然,男孩的目光充满惊喜,他的父亲出现了,也许,他一直都在附近。像魔咒被解除,男孩开口,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18、:“我在教丁香树开花,不要刨掉丁香树。”老奶奶匆匆下来了,她气喘吁吁地向男孩保证:永远不会挖掉这棵丁香树,会一直等着它开花,如果不开,也没有关系。掌声、欢呼声,让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彼此学习。我们相互学着开放,学着摇曳,学着在经历过最深的恐惧绝望以及厌倦之后,仍会或羞怯、或放肆地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19. 文章题目中“丁香树开花”有哪些含义?20.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一句话哽在胸口,如一朵花哽在枝丫,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21

19、. 纵观全文,父亲用哪些方式帮助儿子成为“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22. 结合全文,解释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我们相互学着开放,学着摇曳,学着在经历过最深的恐惧绝望以及厌像之后,仍会或羞怯、或放肆地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三、作文(50分)23. 按要求写作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请你以“人间烟火气”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抒发真情实感;书写力求字体工整、美观,标点规范,无错别字;达到此项要求者,酌情加15分。

20、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1. 请把杜牧的泊秦淮一诗,默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答案】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句默写。注意“笼”“秦淮”“后庭花”等字不要写错。2. 依据课文填空。(1)春冬之时,则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 ?(鱼我所欲也)(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4)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_。”(传统文化诗经小雅小旻)【答案】 .

21、素湍绿潭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陟罚臧否 . 如履薄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注意“湍”“潭”“辟”“陟”“罚”“臧”“履”“薄”的正确书写。3. 根据提示默写。(1)子衿中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的诗句是:_,_!(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答案】 . 一日不见 . 如三月兮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

22、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畔、帆”。太原早秋【唐】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释】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时当大火流,即指夏历七月之后。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4. 诗中的“_”字写出了太原早秋秋霜很浓的气候特点。5. 诗歌的最后两句虚实结合,借景寓情,请作简要赏析。【答案】4. 威 5. 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诗人生动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思归不断的情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

23、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找的是写出“太原早秋秋霜很浓的气候特点”的字。所以应该从景物描写的诗句着手。此诗前四句是对早秋自然景色的描写。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写光阴逝去,花草渐渐凋零;随着大火星渐渐西移,夏天慢慢离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所以此联的重点在写时令上。而颔联“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此句中的“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赏析。最后两句中“悠悠”本就有忧伤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

24、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25、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洌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节选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注释】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桥。6. 解释文中加点

26、词语的意思。(1)自三峡七百里中(2)略无阙处(3)良多趣味(4)林寒涧肃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引五六壮佼者来/属引凄异B. 乃复作襁褓儿耶/不敢出一言以复C. 路绝矣/沿溯阻绝D.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虽有至道9.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余 游 白 岳 毕 遂 浴 黄 山 之 汤 泉 泉 甘 且 洌 在 悬 崖 之 下。10. 两文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答案】6. (1)在(2)同“缺”,空隙、缺口(3)

27、甚,很(4)肃杀,凄寒 7. (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8. C 9. 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10. 【甲】文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正面描写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侧面描写分析可知;【乙】文描绘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从“虽兜笼不能容”“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步行良苦”等正面和侧面描写分析可知。【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

28、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自:在。(2)句意:完全没有缺口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3)句意:有很多趣味。良:甚,很。(4)句意: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肃:肃杀,凄寒。【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1)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2)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回清:回旋的清波。【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A.带领/延长;B.

29、又/回答;C.断绝/断绝;D.到/达到极点;故选C。【9题详解】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本句句意为:我游览白岳峰后,就在黄山的汤泉沐浴了。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所以,断句为: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甲】文,依据“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知,这是写出三峡两岸的山具有连绵不断的特点。依据“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可知,这是正面描写山的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依据“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知,这是侧面描写山的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据此,总结概括即可。【乙】文,依据“虽兜

30、笼不能容”“步行良苦”这是侧面描写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依据“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可知,这是正面描写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据此,总结概括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

31、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有很多趣味。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乙】乾隆四十八年四月二日,我游览白岳峰后,就在黄山的汤泉沐浴了。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滑竿也容不下。您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游客的

32、人,叫做海马,可以雇用。”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笑,瘦弱的老人又重做了襁褓中的婴儿!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二、现代文(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灯笼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父亲总是有求必应。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

33、,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过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

34、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图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

35、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

36、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笔送给他。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合高挂起了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1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本文围绕“父亲”和“

37、灯笼”写了哪些事情。_父亲制作每一盏灯笼都一丝不苟_1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1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的理解。14. 简要分析“灯笼”在文中的作用。【答案】11. . 示例:父亲对待求做灯笼的人家一视同仁、有求必应; . 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拴柱,满足他的美好愿望。

38、 12. (1)示例: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竹条和灯笼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编制灯笼时,竹条整整齐齐的样子,表现了父亲对待每一盏灯笼的认真和虔诚。(2)示例:塞给,用力放到手里,动作描写。写出父亲面对家境困难的拴柱,坚持拒绝他的酬谢,体现了父亲对栓柱的体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与爱心。 13. 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那些被父亲赋予了灵魂的灯笼在照亮了他人庭院的同时, 也照亮了我家的庭院,父亲的善良和爱心得到回报。这句话表达了对内心善良的父亲的赞美,也突出了善良不仅会照亮他人也会照亮自己的文章主旨。 14. 示例一:“灯笼”是全文的线索,围绕灯笼,文章写了父亲对邻居们的请求

39、有求必应,仔细做灯笼,把自己家的灯笼送给栓柱等事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突显了善良不仅会照亮他人也会照亮自己的文章主旨。以“灯笼”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浑然一体。示例二:“灯笼”是父亲形象的象征。作者以“灯笼”象征父亲,父亲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如同灯笼,给他人带来光明、温暖和希望,表现了父亲的善良、有爱心,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赞美之情,使文章更有意蕴。示例三:文章借“灯笼”喻指父亲,父亲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就像灯笼,照亮温暖他人,给他人带来光明、温暖和希望,表现了父亲的善良、有爱心,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赞美之情,使文章更有意蕴。【解析】【11题详解】考查对文章

40、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文章的23段叙写父亲对待求做灯笼的人家一视同仁、有求必应的事;45段叙写父亲制作灯笼时认真、一丝不苟;67段叙写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拴柱,满足他的美好愿望。据此依照示例概括作答即可。12题详解】(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

41、点、特征)。语句“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将“竹条”“灯笼”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编制灯笼时,竹条整整齐齐的样子,表现了父亲制作灯笼时的认真、虔诚的态度和高超的技艺。(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句“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中的“塞给”,是父亲强行用力将半袋米放到栓柱手里,运用

42、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态度坚定地拒绝拴柱的拨给的酬谢,突出了父亲的体贴、善良、有爱心的美好品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3题详解】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语句“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面上写灯笼在照亮了他人庭院的同时, 也照亮了我家的庭院;从深层次看,既写出了父亲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同时讴歌了父亲的善良和爱心,突出了善良不仅会照亮他

43、人也会照亮自己的主题。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4题详解】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文章围绕着“灯笼”,叙写了父亲做灯笼、送灯笼等内容,“灯笼”成为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灯笼”给他人带来光明、温暖和希望,在文章中具有象征意义父亲的善良、有爱心,父亲就像一个“灯笼”,用善良和爱心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从而提示了文章的主旨照亮他人也会照亮自己。据此理解分析作答。阅读下

44、文,回答小题。“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靠谱的刷脸技术,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

45、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尤其利好老年人,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进入“弱隐私”时代,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