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3884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考你阅读能力)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老人与海(节选)作者:海明威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孩子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起来像是一面标志着

2、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人消瘦而憔悴, 。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 。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问题:(1)请你写出你对加横线词的理解。(2)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请你说说理解这段内容的关键是: 。(3)第二段主要是围绕老人的外貌特点展开描写,有些地方还较为详细的描写了这些特点所形成的原因,有些则没有。请你根据作者的写作风格,展开

3、你想象的翅膀,把这些地方补起来(也可以在句子的前面补写)。(4)读过这两段话,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2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

4、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

5、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诚实,不欺骗;信任,不怀疑;消息;书信;随便。下列词语或短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姑母写信 信笔涂鸦 找回了自信 (3)用“ ”画出短文

6、中的过渡句。(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 、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写出你欣赏的理由。(5)这篇短文通过 和 这两件事告诉人们: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

7、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漫游满,遍水过满,漾出来没有限制,没有约束试图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计划希望得到,谋取(2)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温暖 热闹 柔和 (3)找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4)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4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莫言的童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

8、为首位获奖的中国籍作家。你想了解莫言的童年吗?让我们听听他的二哥管谟欣的回忆吧!“莫言好动贪玩。”在管谟欣的印象中,小时候的莫言是个“调(tio dio) 皮蛋子”,他好动,也贪玩,什么都喜欢摸摸看看。第一次看到别人拿弹(tn dn) 弓,他非要拿来拆开看个究竟不可。那时候,树林子里的鸟很多,其他人都是打鸟玩,但是他每次都要拽着大人分清楚哪个鸟叫什么名字。“莫言嗜书如命。”莫言还小,但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他就去给别人家推磨(m m) 。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一天下来,莫言脸色煞青,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脸春风。“莫言聪慧过人。”他的大哥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那时候是他

9、们家最有学问的人。他有很多作文本,上面有他自己写的文章和笔记。莫言小的时候很喜欢翻看,而且翻看时学到的词句很快就用到了自己的作文里。所以,上学的时候,莫言的语文成绩很好。在管谟欣的记忆中,莫言还有一个特殊嗜好,那就是背新华字典。正着背完,倒着背,有时候,问起哪个字在第几页,莫言都能答得出来。管谟欣也常常因为弟弟的这些聪慧而觉得自豪。(1)给短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写近义词。特殊 自豪 (3)在短文中用“ ”分别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4)“他非要拿来拆分开看个究竟不可”“拽着大人分清楚哪个鸟叫什么名字”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莫言 。(5)为了有书看莫言就去帮别人 ,干一天只能换 本书。虽

10、然累得 ,但只要有书看,他满脸 。由此,我们看出莫言多么 啊!(6)文章借 的回忆,写了莫言童年 、 、 的特点,说明了成绩的取得与他小时候 是分不开的。5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称为“书圣”。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没有不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现在书店里还摆着他最得意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那是古今书法的典范。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怎样造就的呢? 王羲之出身在晋代名门家庭,自幼喜爱书法,对功名却很淡薄。他曾经临摹过好多书法家的字帖,并对他们的书法特点进行了仔细地研究。他还(钻 专)门学习过汉朝书法家张芝的草书,很有心得体会。 王羲之不但善于学习历

11、代书法家的长处,而且经过(刻 克)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他苦心琢磨字体的间架结构、笔画和笔势,一有空就用手在衣服上写字。天长日久,把衣服都划破了。后来,他到永嘉做官,也总在池边苦心(练 炼)字。之后,他就在池里洗砚刷笔,把一池水全染成了黑色,于是人们便称此池为“墨池”。就这样,他终于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打“”。(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琢磨: 淡薄: (3)把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原句意思不变。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没有不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 (4)用横线画出连接第2、3自然段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5)你能说说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成功的原因吗?

12、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一定很受教育,是否想起了哪一位刻苦学习的同学?请简要介绍他的事例。 6 的达尔文 达尔文十分珍惜时间。1845年10月,达尔文在给他的老朋友回信时写道:我(像 向)钟表里的机器那样,生活得十分有规律。当我的生命终结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年,正值春寒时节,病了很久的达尔文十分虚弱地坐在藤椅上,好像在悠闲地晒太阳。其实,他不顾病魔缠着他的肌体,还在努力思考研究课题呢!有位年轻人走过来,感到非常好奇,便与面容憔悴(qio cu)的达尔文聊起来。 当年轻人得知面前的长者(竟 竞)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din)基人达尔文时不

13、由得肃然起敬。然而,年轻人对病中的达尔文还在(克 刻)苦研究感到疑惑不解。他坦率地问:“尊敬的前辈,你身体如此衰(shui)弱、病魔缠身,为什么还能做出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达尔文善意地笑了,十分友好地告诉年轻人:“因为我从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 年轻人听了,大为感动。临别时,他深深地向达尔文鞠了一躬。 也许小朋友要问 为什么达尔文爷爷这样珍惜时间呢 我一生的主要乐趣就是从事科学研究 这是他的回答一个把自己的一(身 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的人 怎能不珍惜时间呢(1)把题目补充完整。(2)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3)在文中找出“虚弱”的近义词,写在横线上 (4)照样子,写词语。大名

14、鼎鼎: (5)根据所给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心里不明白。 (6)给最后的三个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7)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8)你是怎么理解“因为我从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这句话的?(9)你还知道哪些劝人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美丽富饶的桃花寨 暑假的一天,表姐来接我到她们家里去。我收拾好东西,跟着表姐坐上客车,路上风景迷人,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桃花寨。 一下车,啊!眼前的一切就使我大吃一惊。原来坑坑洼洼的山道变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路两旁栽着高大的白杨树。茅草屋不见了,一座座整齐的砖瓦房,展现在我的眼前。我跟着表

15、姐来到她家里。表姐家住高大整洁的砖瓦房,客厅里有54厘米的彩色电视机,平放在华丽的组合家具上面。电视机的对面是崭新的转角沙发,沙发旁边还有录音机、双缸洗衣机,墙上贴着美丽的山水画;水泥地又干净,又光滑;明亮的玻璃窗挂着粉红色的窗帘,这时姨妈见了我,笑眯眯地说:“雪雪,欢迎你到我们家来。”外公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啊!又长高了一头。”正在这时姨妈端来了一碗荷包蛋说:“快吃、快吃。”吃完,表姐拉着我的手到院子里去玩,我们又唱歌又跳舞,玩得很愉快。 第二天,我和表姐沿着平坦的道路来到桃花寨南面果园里,只见桃树上,一个个笑歪了嘴的水蜜桃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一阵风吹来,飘来一阵甜甜的

16、桃香味儿,真令人陶醉。远远望去那红透的桃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多好看呀!(1)桃花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短文分段,在段首画“”,并写出段意。 8课外阅读 十月的北京,阳光灿烂,凉爽的秋风把我们送到了景山公园。 走进景山公园大门,抬头望去,高大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翠林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山脚下是一个大花坛,一朵朵傲霜的菊花,像节日的礼花一样,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万春亭。举目眺望,那美丽的北京全貌尽收眼底。东面,一座座高大的楼房,一排排崭新的厂房,鳞次栉比。远远的地方,一个高大的烟囱吐出的白烟,像一缕缕白纱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落开

17、来。 西边,北海公园那洁白如琼的白塔,屹立在玉岛的顶峰。岛的四周是明亮的湖水,湖里游船很多,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片片嫩绿的叶子,飘荡在水面。 向南望,紫禁城庄严的建筑群展现在眼前。橙黄色的玻璃瓦给故宫披上了一层金装,仿佛一条条金带,直通雄伟的天安门广场。远处,是布局整齐,颜色淡雅的一幢幢高楼。 离开了万春亭,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了公园。这里,果实累累。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红艳艳的大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望外瞧;金黄色的大柿子把树枝压弯了腰。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太阳慢慢地从西方落下去,火红的晚霞映照着天空。朵朵浮云,仿佛一块块红绸,把景山公园映照得更加美

18、丽了。(1)仔细阅读短文并填空。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写在横线上。抬起眼睛向远处望。 ;把景物全部看在眼里。 (2)用“ ”画出文中一处比喻句,这个句子是把 比作 (3)短文是按照 顺序进行描写的。(4)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 。(5)这篇短文明显的结构特点是: 。参考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解答】(1)考查了对文中词语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词语的含义。十足:十分充足;极点:程度上不能再超过的界限;吩咐:嘱咐;钓索:各种吊具的组合;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2)考查了对文章段意的概括能力

19、。第一段主要写了:一位孤独、倔强的老人倒了血霉,主要体现在作为渔民,他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打不到鱼了。(3)考查了作者的文风及对老人外貌的想象和描写。老人八十多天没有打到鱼所以憔悴也没有好好吃顿饭。整日在海里打鱼,望着海面才会出现脖纹。虽然他饱经沧桑,但是内心的信念没有变。(4)考查了对文章主人公品质的概括。要通过具体事件体现出来。第两段主要是写了一位孤独、倔强的老人倒了血霉连续八十四天打不到鱼了,但是他仍然坚持内心信念。所以他是一个:孤独,贫穷,有一颗坚定的心,始终不放弃打鱼的老人。故答案为:(1)十足:十分充足。极点:程度上不能再超过的界限。吩咐:嘱咐。钓索:各种吊具的组合。憔悴:形容人瘦弱,

20、面色不好。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2)写了一位孤独、倔强的老人倒了血霉 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打不到鱼了。(3)他已经好多天没有好好吃顿饭了,晚上也睡不好觉,都在为打鱼的事而着急焦虑。长年的风吹日晒,一天天对海面长久地注视,导致了现在的脖纹。虽然遭受了一次次的空手而归,可他充满希望的心永远不会改变。(4)总的印象是:老人很孤独,很贫穷,可他有一颗坚定的心,始终不放弃打鱼。因为打鱼不仅是他赖以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的理想。2【解答】(1)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文中缺失关联词类的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摸清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再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读第一句可知,作者是无名小辈,著名

21、大作家却欣赏他,故逻辑关系应为“虽然但是”。读第二句可知,这位青年人还不知道前途如何,大作家预言他之后会不可限量,故逻辑关系应为“如果就”(2)考查了词语含义的解释。本题已经把词语的解释给出了,只要匹配含义即可。写信,众所周知是写书信,故选;信笔涂鸦,根据“涂鸦”字眼可知是随便写写画画,故选;自信,自己相信自己,故选。(3)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过渡句是一篇文章中承上启下的句子,在本文中,一共讲述了两个不相关的故事,如果直接切换故事会显得文章生硬,故在两个故事中间通过一个过渡自然地切换故事,增加文章的文采。故过渡句为“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22、。”(4)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本篇文章共两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欣赏别人,一位被别人欣赏。故答案为: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林清玄、羊肉炉老板。欣赏的理由并无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最欣赏的人是屠格涅夫。因为他已经是当时的著名作家了,他却欣赏一个将来很可能成为他强劲的对手的人,还鼓励他继续写作,说明他不仅会欣赏别人,更有广阔的胸怀。(5)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这道题目要求概括这两个故事的大意,概括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结综和即可。故答案为:屠格涅夫欣赏列夫托尔斯泰;林清玄欣赏小偷。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活

23、中应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或者有别的答案,言之有理围绕最后一自然段展开即可。故答案为:(1)虽然但是;如果就;(2);(3)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4)屠格涅夫 列夫托尔斯泰 林清玄 羊肉炉老板;我最欣赏的人是屠格涅夫。因为他已经是当时的著名作家了,他却欣赏一个将来很可能成为他强劲的对手的人,还鼓励他继续写作,说明他不仅会欣赏别人,更有广阔的胸怀。(5)屠格涅夫欣赏列夫托尔斯泰;林清玄欣赏小偷;生活中应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3【解答】(1)考查

24、了一次多义。漫游:随意游玩。漫在这里是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故选;试图:打算(做某事)。图是希望得到的意思,故选。(2)考查了寻找反义词的能力。温暖:使人心里觉得暖和,语文中“寒冷”互为反义词。热闹:景象纷繁盛大,气氛活跃。与文中“冷清”互为反义词。柔和:指温和;温柔;柔软。与文中“强烈”互为反义词。(3)考查了句子筛选能力,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提灯笼的飞虫的样子。即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4)考查了句子理解能力,由文中“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可知答案。故答案为:(1)

25、(2)寒冷 冷清 强烈(3)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4)柔和。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4【解答】(1)考查多音字。调:读“tio”时,指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读“dio”时,指乐曲;乐谱。结合语境,应选择“tio”。弹:读“tn”时,指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读“dn”时,指弹子。结合语境,应选择“dn”。磨:读“m”时,指摩擦。读“m”时,指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结合语境,应选择“m”。(2)考查写近义词。特殊: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的。近义词是“独特”。自豪:因为自己或者与

26、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近义词是“骄傲”。(3)考查找中心句。中心句能体现出文章或段落的主旨。通过阅读自然段可知,第自然段是围绕“莫言好动贪玩。”这句话写了莫言好动和贪玩。故这句话是这段的中心句。第自然段是围绕“莫言嗜书如命。”这句话写了莫言喜爱读书,为换取一本书看,会给人家推一天磨。故这句话是这段的中心句。第自然段是围绕“莫言聪慧过人。”这句话写了莫言很聪慧,聪慧到背新华字典,只要说出字他就知道在第几页。故这句话是这段的中心句。(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文中的“他非要拿来拆分开看个究竟不可”“拽着大人分清楚哪个鸟叫什么名字”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莫言从小就是一

27、个爱学习、爱动脑筋、爱提问题的人。(5)考查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完成本题,可从文中的这段话“莫言还小,但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他就去给别人家推磨。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一天下来,莫言脸色煞青,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脸春风”中找出答案。即可总结填空为:为了有书看莫言就去帮别人推磨,干一天只能换一本书。虽然累得脸色煞青,但只要有书看,他满脸春风。由此,我们看出莫言多么嗜书如命,能吃苦啊!(6)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文章借莫言的二哥管谟欣的回忆,写了莫言童年好动贪玩、嗜书如命、聪慧过人的特点,说明了成绩的取得与他小时候有好奇心、爱读书、爱动脑、爱提问题这些特点是分不

28、开的。故答案为:(1)tio dn m;(2)独特 骄傲;(3)莫言好动贪玩。莫言嗜书如命。莫言聪慧过人。(4)从小就是一个爱学习、爱动脑筋、爱提问题的人。(5)推磨 一 脸色煞青 春风 脸色煞青;(6)莫言的二哥管谟欣 好动贪玩 嗜书如命 聪慧过人 有好奇心、爱读书、爱动脑、爱提问题这些特点。5【解答】(1)考查了选字组词。根据平时所学与积累,结合所给词语选择正确的字即可。专门,故选“专”,刻苦故选“刻”,练字故选“练”。(2)考查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及所在句子的语境可知,琢磨在这里是指:对字体的间架结构进行反复的研究,思考,精益求精。淡薄在这里是指心态平和宁静,不慕虚荣,不

29、爱名利。(3)考查了句式的转换。由于画线的句子是个双重否定句,由此可变成肯定句: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都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4)考查了过渡句的作用。“王羲之不但善于学习历代书法家的长处,而且经过(刻 克)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是个过渡句,前半句总结上文内容,下半句总起下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5)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短文可知,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成功的原因共有两个:是自幼喜家书法,淡薄名利,善于学习历代书法家的长处。是刻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6)考查了知识延伸拓展。符合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由于王羲之淡薄名利,善于学习历代书法家的长处,同时刻苦研究,独

30、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所以在书法艺术上取巨大成功。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同桌,他平时学习刻苦努力,上课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有不懂的问题就积极向别人请教,由此他的学习绩一直很优秀,上次竞赛还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也要做象他那样热爱学习的人。故答案为:(1)专 刻 练(2)琢磨:反复的研究,思考,精益求精。 淡薄:指心态平和宁静,不慕虚荣,不爱名利,很超凡脱俗。(3)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都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4)“王羲之不但善于学习历代书法家的长处,而且经过(刻 克)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文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5)自幼喜家书法,淡薄名利,善于学习历代书法家的长处。刻苦研

31、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6)由于王羲之淡薄名利,善于学习历代书法家的长处,同时刻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所以在书法艺术上取巨大成功。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同桌,他平时学习刻苦努力,上课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有不懂的问题就积极向别人请教,由此他的学习绩一直很优秀,上次竞赛还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也要做象他那样热爱学习的人。6【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因为本文主要是写达尔文珍惜时间的事,所以题目可为:珍惜时间的达尔文。(2)考查了同音字词义的判断。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像:好像。竟:从始至终,全。刻苦:肯下苦工夫,很能吃苦。一生:从生到死的全部时

32、间。(3)通过联系上下文,可知“虚弱”在这里的意思是:身体衰弱,元气亏损。文中的“衰弱”也具有这样的意义,两者近义。(4)本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词语的积累能力,因此再写两个ABCC形式的词语即可。如神采奕奕,人才济济等。(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对应文中的“微不足道”。心里不明白对应文中的“疑惑不解”。(6)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逗号亦称逗点,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表示特殊含义时用引号。表示疑问的时候要用问号。表示并列词组之间的停顿时用顿号。即:也许小朋友要问:“为什么达尔文爷爷这样珍惜时间呢?”“我一生的主要乐趣就是从事科学研究,”这是他的回答。一个

33、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的人,怎能不珍惜时间呢?(7)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据此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画出即可。即我像钟表里的机器那样,生活得十分有规律。当我的生命终结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8)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从珍惜时间的角度理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半个小时虽然时间很短,可仍然是十分宝贵的,珍惜时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9)本题主要考查了嘘声的课内知识积累,将自己积累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写出一些即可。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故答案为:(1)珍惜时间的达尔

34、文。(2)划掉“向、克、身”。(3)衰弱(4)神采奕奕,人才济济(5)微不足道;疑惑不解。(6)也许小朋友要问:“为什么达尔文爷爷这样珍惜时间呢?”“我一生的主要乐趣就是从事科学研究,”这是他的回答。一个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的人,怎能不珍惜时间呢?(7)我像钟表里的机器那样,生活得十分有规律。当我的生命终结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8)一寸光阴一寸金,半个小时虽然时间很短,可仍然是十分宝贵的,珍惜时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9)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7【解答】(1)本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可知:原来坑

35、坑洼洼的山道变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路两旁栽着高大的白杨树。茅草屋不见了,一座座整齐的砖瓦房,展现在我的眼前。(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理解能力。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桃花寨”)写暑假的一天“我”跟着表姐来到了桃花寨。第二段(从“一下车”到“玩得很愉快”)写“我”看到桃花寨及表姐家里的惊人变化。第三段(从“第二天”到结尾)写“我”和表姐来到果园,看到果园里果实累累。故答案为:(1)原来坑坑洼洼的山道变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路两旁栽着高大的白杨树。茅草屋不见了,一座座整齐的砖瓦房,展现在我的眼前。(2)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桃花寨”)写暑假的一天“我”跟着

36、表姐来到了桃花寨。第二段(从“一下车”到“玩得很愉快”)写“我”看到桃花寨及表姐家里的惊人变化。第三段(从“第二天”到结尾)写“我”和表姐来到果园,看到果园里果实累累。8【解答】(1)考查了学生给短文拟题的能力。注意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符合文意就行。可以拟为:美丽的景山公园。考查了学生结合注释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抬起眼睛向远处望。应是“举目眺望”;把景物全部看在眼里。应是“尽收眼底”。(2)考查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辨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

37、事物)。故比喻句是:湖里游船很多,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片片嫩绿的叶子,飘荡在水面。把“湖里游船”比喻成“一片片嫩绿的叶子”。(3)考查了短文的写作顺序。从走进景山公园大门,抬头望去东面西边向南望离开了万春亭可以本文看出是按游览顺序进行描写的。(4)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总结能力。在通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基础上总结。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短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秋天游览北京景山公园的所见所感,其中重点写了在万春亭上所看到的美景。(5)考查了短文的结构特点。开头写“十月的北京,阳光灿烂,凉爽的秋风把我们送到了景山公园。走进景山公园大门,抬头望去,高大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翠林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结尾“太阳慢慢地从西方落下去,火红的晚霞映照着天空。朵朵浮云,仿佛一块块红绸,把景山公园映照得更加美丽了。”故可以看出首尾呼应是本文最明显的结构特点。故答案为:(1)美丽的景山公园 “举目眺望”;“尽收眼底”(2)比喻句是:湖里游船很多,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片片嫩绿的叶子,飘荡在水面。湖里游船 一片片嫩绿的叶子。(3)短文是按照游览顺序进行描写的。(4)短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秋天游览北京景山公园的所见所感,其中重点写了在万春亭上所看到的美景。(5)首尾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四年级下册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