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795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意境说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它的影响,它的生命力不下于文气说。意境说最初只应用于诗歌,后来波及小说。废名说过:“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所谓“唐人绝句”,就是不着重写人物,写故事,而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物我同一,作者的主体意识很强。这就使传统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小说和诗变得难解难分。这种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这种小说的语言也就不能不发生变化。这种语言,可以称之为诗化的小说语言因为它毕竟和诗还不一样。所谓诗化小说的语言,即不同于传

2、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比如动宾结构)。比如:“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如果用逻辑紧严、合乎语法的散文写,也是可以的,但不易产生如此恬淡的意境。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同时又充分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读者共同完成对某种生活的准确印象,有时作者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单摆浮搁,稍加组织,不置可否,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种超越理智,诉诸直觉的语言,已经被现代小说广泛应用。如

3、:“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小西门外。米市,菜市,肉市。柴驮子,炭驮子。马粪。粗细瓷碗,砂锅铁锅。焖鸡米线,烧饵块。金钱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烟,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钓人的孩子)这不是作者在语言上耍花招,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如果写得文从理顺,全都“成句”,就不忠实了。语言的一个标准是:诉诸直觉,忠于生活。文言和白话的界限是不好分的。“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不觉到了济南地界。”是文言,还是白话?只要我们说的是中国话,恐怕就摆脱不了一定的文言的句子。中国语言还有一个世界各国语言没有的格式,是对仗。对仗,就是思想上、形象上、色彩上的联属和对比。我们总得承认联属和对比是一项美学

4、法则。这在中国语言里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今天写小说,两句之间不必,也不可能在平仄、虚实上都搞得铢两悉称,但是对比关系不该排斥。比如:“罗汉堂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如果不用对仗,怎样能表达时序的变易,产生需要的意境呢?(摘编自汪曾祺小说语言的诗意)材料二: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在具体创作中,怎样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首先,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汪曾祺说,语言是思想,语言是文化,语言更是一个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就要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沈从文评判优秀文学语言的依据,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同时,文学语言又不能

5、像橘子皮那样随意剥离。它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其次,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气质和作家心力、品质等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红楼梦为何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学语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倾力打造的结果。文学语言比故事内容更有生活的黏着力,更容易先声夺人。余华对文学语言的运用体会是,先在语言技巧和形式叙述上展现出“不一样”,再回归个体现实,使语感、乐感、视点甚至幻觉凸显。阅读他的作品时,可以察觉到余华运用语言的本真心智和力量。美妙的文学语言不会凭空产生,作家要结合作品内容和语句反复琢磨、深入推敲,所以

6、作家既要假以时间上的沉思,又要有气脉、气质和心力、心慧的巧妙运用。文学语言要求明净耐品、活色生香,如果嘈杂喧嚣了,气韵和节奏就会败坏。难怪阿来说:“语言不好,即使作品能红极一时,也不会传之久远!”再次,文学语言上的生动表达,并非高不可攀,反复修改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一个对自己作品不修改、不订正的作家,文学语言上的表达仅凭第一次出版就包打天下,总是令人惋惜的。文学语言要求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产生独特的魅力。(摘编自付秀宏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化的小说语言虽然具有某些诗的特质,但和诗的

7、语言并不一样,也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B. 诗意小说的语言既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又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它既超越理智诉诸直觉又忠于生活。C. 文学语言不能与文学作品随意剥离,它不再是简单的技巧和形式问题,还要与整篇作品进行巧妙的深度融合。D. 红楼梦之所以被奉为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是因为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打造了语言。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语言的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 对仗的修辞手法符合美学法则,灵活运用可以增添小说语言的诗意。C. 文学语言必须经时间沉淀后,反复修改,否则难以产生独特的魅力。D.

8、文学语言比故事内容更能表现生活的本真,更能把人代入现实中。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B.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C.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D.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4. 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汪曾祺小说受戒,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其语言的诗意品格。“芦花才吐新稳。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支一支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5. 当下有些作家在写作

9、中不注意修炼语言,过度强调灵感的作用,在语言表达上缺乏一种踏实寻真的情怀。请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给这些作家提几条建议。(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福州,遇见杰出的灵魂艾伟第一次到福州,但感觉上一点也不陌生。浙江和福建,山水相连,虽然民风有异,但彼此联系紧密。行走在三坊七巷古老的石板路上,满目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感觉十分江南,园林戏台,茶社书店,千年沉着,宠辱不惊。在一个城市的中心,拥有如此壮观的老建筑群,令人感动。在千城一面的今天,福州因为三坊七巷而被区分出来,有了自己清秀的面孔,有了深厚的人文的根基。老建筑里藏着中国文化的心。我们穿着洋装,偶尔喝

10、杯咖啡,但茶依旧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三坊七巷走出来的名人之多,也让人叹为观止。有一部电影叫在世界的转角遇到爱,在这里,几乎每一个转角都可以遇见杰出的灵魂,灵魂的背后都有着和我们沉重的历史休戚与共的故事。林则徐虎门禁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现代性由此开启。自然而然,就有了沈葆桢这样的洋务重臣,他在总理船政大臣任内,重用西方人才,聘用了在宁波海关税务司谋事的法国人日意格任船政监督,并在福州马尾造船,练兵,组建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作为林则徐的女婿,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等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严复作为沈葆桢福建船政学堂的弟子,留学英国,他企图探寻西方真理,他的启蒙思想

11、对中国影响深远。特别是他翻译的天演论,使进化论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进化论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支柱之一,是五四先贤决定和中国传统文化决裂的思想武器。不论是对或错,在今天的中国,进化论依旧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路径。一个灵魂承载着另一个灵魂的使命。洋务运动失败了,君主立宪也失败了,革命者揭竿而起,从三坊七巷走出的林家后代林觉民成了同盟会的成员,在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人参加广州起义,受伤被俘,从容就义,成为黄花岗烈士。在林觉民身上,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先行者的思想及其逻辑。三坊七巷的屋檐下,始终游荡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灵。我曾在宁波生活了二十多年,发现福州和宁波的近代历史

12、是如此相近。中国的近代史,西方列强环伺。在福州马尾,有过和法国人的马江海战。在宁波海面上,有过和英国人的定海之战。后果当然是一系列的条约,福州和宁波共同成为五口通商之地。福州鼓岭有一个外国人的居住地,到处都是西洋别墅,最多时住着数千洋人。山上有洋人自办的教堂、医院、运动场、游泳池、万国公益社等公共建筑。在宁波的三江口,一个叫外滩的地方,也有这样一个社区,至今法国人建的教堂耸立在甬江边,当年的洋房已改造成一个商业街区。这样的外国人社区相当于现在遍布欧美各国的唐人街了。历史是吊诡的。风云变幻的历史成就了一批杰出的灵魂。其中不乏失败者。失败的后果同样也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当年的屈辱之地,比如鼓岭,如

13、今成了一个旅游景点。这看上去很像一个矛盾重重的中国近代史的隐喻,一个急剧变幻的时代的缩影。另一个三坊七巷走出来的林启,在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期间,政绩斐然。在现代性的大背景下,他创办了三所学校,分别是求是书院、蚕学馆、养正书塾,即是现在的浙江大学、浙江丝绸工学院、杭州第四中学的前身。他开启了浙江现代教育的先河,一手创立了大学、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杭州有一个美好的传统,对事功大者,总要想方设法把他的墓地修在西湖边。林启死后,其后人欲将其遗体运回家乡福州安葬,杭州人则要求把他留在西湖,双方争执不休。最后,因为林启生前有“为我名山留片席,看人宦海渡云帆”的诗句,林家子孙才同意将其安葬于孤山北麓。墓旁为今

14、日的孤山林社。我试图在三坊七巷找到林启的旧迹。没有找到。这个从福州走出来的进士带着他沉重的忧思,把全部心血献给了我居住的城市杭州。我看到时代意志在他身上的痕迹,看看他起的学校的名字,无论“求是书院”还是“蚕学馆”都是中国式的。中国的现代之路,始终和传统有着纠缠不清的联系。今天回过头来看看先贤的道路,我们从中见出他们的矛盾重重和艰难选择。2017年岁末,我行走在福州,行走在三坊七巷,我遇见诸多杰出的灵魂,他们如今依旧在空中回荡,响彻在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的路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整整四十公顷的老街已被高楼大厦所包围,安然于城市的中心。这似乎是一个象征,在中国现代性进程中,我们依旧需要自己的传统

15、,需要一颗中国之心。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段末尾写到“但茶依旧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这说明了中国文化传承的事实,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B. 借电影在世界的转角遇到爱夸张地点明在三坊七巷的每个转角都可遇见杰出的灵魂,凸显了福州名人众多。C. 林启死后,其后人与杭州人对林启安葬地的争执,体现了人们对林启的爱戴、敬仰,写出了林启的影响和伟大。D. 文章围绕着三坊七巷,将作者的所见、所想、所感精心组织起来,内容丰实且有意蕴,结构严谨、浑然一体。7. 关于文中写宁波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照应文章开头的两句话,使文章的开头不再显

16、得突兀,体现了文章构思的精巧。B. 将宁波和福州比较着写,点明了它们不同点,更突出强调了它们的相同之处。C. 交待了杰出人才遭逢的历史际遇,显现了风云变幻的历史造就了一批杰出的灵魂,丰富了文章的内涵。D. 作者由所见展开联想,进而对怪异的历史进行了深入思考,加深了对矛盾重重的中国近代史的理解。8. 文章以“在福州,遇见杰出的灵魂”为题有哪些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文章的结尾写到:“需要一颗中国之心。”“中国之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须贾为魏

17、谓穰侯曰:“臣闻魏氏大臣父兄皆谓魏王曰: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燕、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乎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数伐数割,而随以亡。臣以为燕、赵可法,而宋、中山可无为也。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战胜(韩)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而兵复出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听也。今王遁楚、赵而讲,楚、赵怒而与王争事秦,秦必受之。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则国救亡不可得也已。愿王之必无讲也。王若欲讲,必少割而有质;不然必欺。是臣之所闻于魏也,愿君

18、之以是虑事也。”“周书曰:维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数也。夫战胜暴子而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今又走芒卯,入北地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知者不然。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弗易攻也。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罢,则前功必弃矣。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之及楚,赵之兵未任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和,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于魏之先己讲也,必争事秦。从是以散,而君后择焉。且君之尝割晋国取地也,何必以兵哉?”穰

19、侯曰:“善。”乃罢梁围。(选自战国策魏三,有删节)【注释】须贾:战国时魏国中大夫。穰侯:魏冉,亦作魏厓、魏熠,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暴子:战国时韩国名将暴鸢。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B. 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C. 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D. 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

20、/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梁”与信陵君窃符救赵“为大梁夷门监者”的“大梁”含义相同。B. 伐,讨伐,进攻,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的“伐”含义相同。C. 以为,认为,与石钟山记“自以为得其实”“以为”两词含义相同。D. 挟,携同,携带,与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的“挟”字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国在华阳大败魏国主将芒卯,魏国都城被围困。须贾游说穰侯,貌似为秦国着想,实则是为了保障魏国的利益。B. 针对魏国现实,须贾主张魏应避开楚、

21、赵两国单独与秦国讲和,从而使楚、赵两国争相贿赂秦国,进而削弱两国实力。C. 须贾认为,上天的宠幸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多次降临到秦国身上,因而秦国应改变靠武力攻打魏国的策略。D. 须贾游说穰侯时,从魏、楚、赵、宋、中山等角度出发来分析攻魏的弊端,从而让秦国从魏国大梁撤军。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又走芒卵,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听也。(2)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之及楚、赵之兵未任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14. 文中为何说“燕,赵可法,而宋、中山可无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柳宗元临蒸

22、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蒹葭浙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注:临蒸:衡阳旧名。林邑:古地名,在今越南境内。牂牁(zngk):即牂牁江,流经广西,至广州入海。白蘋洲畔客:指南朝诗人柳恽,贬吴兴太守后,作江南曲云:“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 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句点出卢衡州在来信中表示衡阳气候过于炎热,他对这个地方难以忍受。B. 颔联使用比喻的修辞写出林邑山势的曲折、高耸,牂牁水的滚烫,突出了环境的恶劣。C. 淅沥芦苇含着秋雾,玲珑橘柚透着夕阳的色泽,形象地描绘

23、了作者所在地的美好景色。D. 全诗用一“报”一“问”绾合起来,体现了作者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的技巧。16. 这是一首劝慰诗。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是从哪些方面劝慰友人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求学强调“终身学习”,荀子劝学中“_”即为此意;又强调“不耻下问”,韩愈师说中“_”以举例的方法来论证“圣人无常师”。(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做到了“_,_”,这个比喻对育人也有积极的启发作用。(3)鲍照在拟行路难中以强烈的反问“_?_”表达了内心的惆怅痛苦。三、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18.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

24、完成下面小题。在红楼梦中,王熙凤虽不是主角,但仅是“一笑”,似乎就能让人知道王熙凤是何许人也,其出彩之处,令读者拍手称绝。材料一:凤姐协助料理秦可卿丧事。“来旺媳妇献茶漱口毕,凤姐方起身,别过族中诸人,自入抱履内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即命传到。那人已张惶愧惧。“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材料二:贾琏和凤姐被告知鲍二媳妇上吊自尽时,凤姐先是吃惊,后隐藏怯色。接着,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悄回凤姐道:“鲍二媳妇吊死了,他娘家的亲戚要告呢。”凤姐儿笑道:“这倒好了,我正想要打官司呢!”以上两段材料分别表现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析。(总字数不超过1

25、20个字)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体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 ,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虽然各地地域文化不同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但在传统文化精髓上还是 的,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比如贴春联。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

2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的错误,请加以改正。21. 贴春联是过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今年是农历癸卯年,请为自家拟写一副春联(横批略),上下联字数各不超过11个字。五、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直到遇到足球,我的人生彻底改变,我很记得我第一个足球的样子,在我心里,它就像一颗糖果。梅西(阿根廷)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联想与感悟,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自行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

27、一:意境说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它的影响,它的生命力不下于文气说。意境说最初只应用于诗歌,后来波及小说。废名说过:“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所谓“唐人绝句”,就是不着重写人物,写故事,而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物我同一,作者的主体意识很强。这就使传统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小说和诗变得难解难分。这种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这种小说的语言也就不能不发生变化。这种语言,可以称之为诗化的小说语言因为它毕竟和诗还不一样。所谓诗化小说的语言,即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比如动宾结构)。比如:“老白粗茶淡饭,怡然

28、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如果用逻辑紧严、合乎语法的散文写,也是可以的,但不易产生如此恬淡的意境。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同时又充分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读者共同完成对某种生活的准确印象,有时作者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单摆浮搁,稍加组织,不置可否,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种超越理智,诉诸直觉的语言,已经被现代小说广泛应用。如:“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小西门外。米市,菜市,肉市。柴驮子,炭驮子。马粪。粗细瓷碗,砂锅铁锅。焖鸡米线,烧饵块。金钱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烟

29、,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钓人的孩子)这不是作者在语言上耍花招,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如果写得文从理顺,全都“成句”,就不忠实了。语言的一个标准是:诉诸直觉,忠于生活。文言和白话的界限是不好分的。“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不觉到了济南地界。”是文言,还是白话?只要我们说的是中国话,恐怕就摆脱不了一定的文言的句子。中国语言还有一个世界各国语言没有的格式,是对仗。对仗,就是思想上、形象上、色彩上的联属和对比。我们总得承认联属和对比是一项美学法则。这在中国语言里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今天写小说,两句之间不必,也不可能在平仄、虚实上都搞得铢两悉称,但是对比关系不该排斥。比如:“罗汉堂

30、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如果不用对仗,怎样能表达时序的变易,产生需要的意境呢?(摘编自汪曾祺小说语言的诗意)材料二: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在具体创作中,怎样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首先,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汪曾祺说,语言是思想,语言是文化,语言更是一个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就要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沈从文评判优秀文学语言的依据,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同时,文学语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样随意剥离。它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其次,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气质和作家心力、

31、品质等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红楼梦为何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学语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倾力打造的结果。文学语言比故事内容更有生活的黏着力,更容易先声夺人。余华对文学语言的运用体会是,先在语言技巧和形式叙述上展现出“不一样”,再回归个体现实,使语感、乐感、视点甚至幻觉凸显。阅读他的作品时,可以察觉到余华运用语言的本真心智和力量。美妙的文学语言不会凭空产生,作家要结合作品内容和语句反复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时间上的沉思,又要有气脉、气质和心力、心慧的巧妙运用。文学语言要求明净耐品、活色生香,如果嘈杂喧嚣了,气韵和节奏就会败坏。难怪

32、阿来说:“语言不好,即使作品能红极一时,也不会传之久远!”再次,文学语言上的生动表达,并非高不可攀,反复修改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一个对自己作品不修改、不订正的作家,文学语言上的表达仅凭第一次出版就包打天下,总是令人惋惜的。文学语言要求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产生独特的魅力。(摘编自付秀宏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化的小说语言虽然具有某些诗的特质,但和诗的语言并不一样,也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B. 诗意小说的语言既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又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它既超越理智诉诸直觉又忠于

33、生活。C. 文学语言不能与文学作品随意剥离,它不再是简单的技巧和形式问题,还要与整篇作品进行巧妙的深度融合。D. 红楼梦之所以被奉为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是因为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打造了语言。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语言的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 对仗的修辞手法符合美学法则,灵活运用可以增添小说语言的诗意。C. 文学语言必须经时间沉淀后,反复修改,否则难以产生独特的魅力。D. 文学语言比故事内容更能表现生活的本真,更能把人代入现实中。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为人性癖耽佳句

34、,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B.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C.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D.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4. 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汪曾祺小说受戒,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其语言的诗意品格。“芦花才吐新稳。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支一支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5. 当下有些作家在写作中不注意修炼语言,过度强调灵感的作用,在语言表达上缺乏一种踏实寻真的情怀。请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给这些作家提几条建议。【答案】1. D

35、2. C 3. B 4. “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稍加组织,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这段景物描写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使语言富有诗的意境美。 5. 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语言是思想,是文化,更是一个生命体,要浸透作者的人格和感情。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气质和作家心力、品质等的综合体现,作家在其中要投入大量心血和功夫。反复修改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红楼梦之所以被奉为中国文学的

36、一座高峰”错,偷换概念。材料二是“被奉为中国文学语言之集大成者”。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文学语言必须经时间沉淀后,反复修改,否则难以产生独特的魅力”错,推断绝对化。原文说“文学语言要求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产生独特的魅力”,可见,原文是说文学语言要求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并不是说语言独特的魅力必须经时间沉淀后反复修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观点作家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的方法:一是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二是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

37、、气质和作家心力、品质等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三是文学语言上的生动表达,并非高不可攀,反复修改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ACD都是说作家在作品中花费的心血和功夫,诗句语言上的生动表达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得来的,所以都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B“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强调文章的生成需要灵感,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同时又充分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读者共同完成对某种生活的准确印象,有时作者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单摆浮搁,稍加组织,不置可否,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

38、感”分析,“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作者罗列一些事物,稍加组织,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根据材料一中“不着重写人物,写故事,而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物我同一,作者的主体意识很强。这就使传统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小说的语言也就不能不发生变化。这种语言,可以称之为诗化的小说语言因为它毕竟和诗还不一样。所谓诗化小说的语言,即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分析,这段景物描写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使语言富有诗的意境美。【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

39、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汪曾祺说,语言是思想,语言是文化,语言更是一个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就要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沈从文评判优秀文学语言的依据,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建议: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语言是思想,是文化,更是一个生命体,要浸透作者的人格和感情。根据“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气质和作家心力、品质等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美妙的文学语言不会凭空产生,作家要结合作品内容和语句反复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时间上的沉思,又要有气脉、气质和心力、心慧的巧妙运用。文学语言要求明净耐

40、品、活色生香,如果嘈杂喧嚣了,气韵和节奏就会败坏”建议: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气质和作家心力、品质等的综合体现,作家在其中要投入大量心血和功夫。根据“文学语言上的生动表达,并非高不可攀,反复修改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一个对自己作品不修改、不订正的作家,文学语言上的表达仅凭第一次出版就包打天下,总是令人惋惜的。文学语言要求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产生独特的魅力”建议:反复修改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福州,遇见杰出的灵魂

41、艾伟第一次到福州,但感觉上一点也不陌生。浙江和福建,山水相连,虽然民风有异,但彼此联系紧密。行走在三坊七巷古老的石板路上,满目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感觉十分江南,园林戏台,茶社书店,千年沉着,宠辱不惊。在一个城市的中心,拥有如此壮观的老建筑群,令人感动。在千城一面的今天,福州因为三坊七巷而被区分出来,有了自己清秀的面孔,有了深厚的人文的根基。老建筑里藏着中国文化的心。我们穿着洋装,偶尔喝杯咖啡,但茶依旧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三坊七巷走出来的名人之多,也让人叹为观止。有一部电影叫在世界的转角遇到爱,在这里,几乎每一个转角都可以遇见杰出的灵魂,灵魂的背后都有着和我们沉重的历史休戚与共的故事。林则徐虎门禁

42、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现代性由此开启。自然而然,就有了沈葆桢这样的洋务重臣,他在总理船政大臣任内,重用西方人才,聘用了在宁波海关税务司谋事的法国人日意格任船政监督,并在福州马尾造船,练兵,组建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作为林则徐的女婿,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等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严复作为沈葆桢福建船政学堂的弟子,留学英国,他企图探寻西方真理,他的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特别是他翻译的天演论,使进化论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进化论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支柱之一,是五四先贤决定和中国传统文化决裂的思想武器。不论是对或错,在今天的中国,进化论依旧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路径。一

43、个灵魂承载着另一个灵魂的使命。洋务运动失败了,君主立宪也失败了,革命者揭竿而起,从三坊七巷走出的林家后代林觉民成了同盟会的成员,在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人参加广州起义,受伤被俘,从容就义,成为黄花岗烈士。在林觉民身上,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先行者的思想及其逻辑。三坊七巷的屋檐下,始终游荡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灵。我曾在宁波生活了二十多年,发现福州和宁波的近代历史是如此相近。中国的近代史,西方列强环伺。在福州马尾,有过和法国人的马江海战。在宁波海面上,有过和英国人的定海之战。后果当然是一系列的条约,福州和宁波共同成为五口通商之地。福州鼓岭有一个外国人的居住地,到处都是西洋别

44、墅,最多时住着数千洋人。山上有洋人自办的教堂、医院、运动场、游泳池、万国公益社等公共建筑。在宁波的三江口,一个叫外滩的地方,也有这样一个社区,至今法国人建的教堂耸立在甬江边,当年的洋房已改造成一个商业街区。这样的外国人社区相当于现在遍布欧美各国的唐人街了。历史是吊诡的。风云变幻的历史成就了一批杰出的灵魂。其中不乏失败者。失败的后果同样也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当年的屈辱之地,比如鼓岭,如今成了一个旅游景点。这看上去很像一个矛盾重重的中国近代史的隐喻,一个急剧变幻的时代的缩影。另一个三坊七巷走出来的林启,在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期间,政绩斐然。在现代性的大背景下,他创办了三所学校,分别是求是书院、蚕学馆、

45、养正书塾,即是现在的浙江大学、浙江丝绸工学院、杭州第四中学的前身。他开启了浙江现代教育的先河,一手创立了大学、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杭州有一个美好的传统,对事功大者,总要想方设法把他的墓地修在西湖边。林启死后,其后人欲将其遗体运回家乡福州安葬,杭州人则要求把他留在西湖,双方争执不休。最后,因为林启生前有“为我名山留片席,看人宦海渡云帆”的诗句,林家子孙才同意将其安葬于孤山北麓。墓旁为今日的孤山林社。我试图在三坊七巷找到林启的旧迹。没有找到。这个从福州走出来的进士带着他沉重的忧思,把全部心血献给了我居住的城市杭州。我看到时代意志在他身上的痕迹,看看他起的学校的名字,无论“求是书院”还是“蚕学馆”都

46、是中国式的。中国的现代之路,始终和传统有着纠缠不清的联系。今天回过头来看看先贤的道路,我们从中见出他们的矛盾重重和艰难选择。2017年岁末,我行走在福州,行走在三坊七巷,我遇见诸多杰出的灵魂,他们如今依旧在空中回荡,响彻在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的路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整整四十公顷的老街已被高楼大厦所包围,安然于城市的中心。这似乎是一个象征,在中国现代性进程中,我们依旧需要自己的传统,需要一颗中国之心。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段末尾写到“但茶依旧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这说明了中国文化传承的事实,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B. 借电影在世界的转

47、角遇到爱夸张地点明在三坊七巷的每个转角都可遇见杰出的灵魂,凸显了福州名人众多。C. 林启死后,其后人与杭州人对林启安葬地的争执,体现了人们对林启的爱戴、敬仰,写出了林启的影响和伟大。D. 文章围绕着三坊七巷,将作者的所见、所想、所感精心组织起来,内容丰实且有意蕴,结构严谨、浑然一体。7. 关于文中写宁波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照应文章开头的两句话,使文章的开头不再显得突兀,体现了文章构思的精巧。B. 将宁波和福州比较着写,点明了它们的不同点,更突出强调了它们的相同之处。C. 交待了杰出人才遭逢的历史际遇,显现了风云变幻的历史造就了一批杰出的灵魂,丰富了文章的内涵。D. 作者由所见展开联想,进而对怪异的历史进行了深入思考,加深了对矛盾重重的中国近代史的理解。8. 文章以“在福州,遇见杰出的灵魂”为题有哪些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文章结尾写到:“需要一颗中国之心。”“中国之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 B 7. B 8. 形象生动,“遇见”灵魂,化抽象为形象,给人以亲切感;醒目,既点出了地点,又明确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给阅读者以指引;揭示了主要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杰出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