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788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3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3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3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三年初中生活悄然而逝,临别的忧伤油然而生。【甲】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c的校园,相识在这温馨和谐的集体。【乙】师长的谆谆教导,同学的嬉闹欢笑犹在耳畔;绿茵场上尽情驰骋挥洒汗水的英姿,自习课上孜孜不倦j取知识的身影,如在眼前。【丙】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又是新征程的开始。【丁】明日,我们将继续追寻先贤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仆后继,逐梦前行,期待在下一个“驿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1)给文段中加点

2、字注音。悄然( ) 驰骋(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油然而生B. 谆谆教导C. 孜孜不倦D. 前仆后继(3)将“而今,我们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是(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否则,如果不能约束自己,沉溺其中,就会后患无穷。B. 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和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C. 要不要大量阅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D. 工信部将加大宽带降费提速专项行动的力度,最

3、近几天颇受关注。3.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2)_,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形声两方面表现战斗的激烈,衬托出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句子是:_,_。(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两句运用中国绘画的“留白”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4. 在新闻活动探究单元,“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刚刚,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

4、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1)任务一:请你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2)任务二: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收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以下

5、三个命名中选择其中一个,说说它的妙处。月球探测器“嫦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中继通信卫星“鹊桥”二、阅读(50分)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行路难(节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杨花落尽子规啼”描写了_(时间)时节的景象,烘托了 _氛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_。(2)从以上两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结合具体诗句写出你的认识。(答出两

6、点即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始,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父松病亟,尝属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延平李侗老矣,尝学于罗从彦,熹归自同安,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节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亟(j):危急。同安:地名。没:同“殁”,死。训说:训释解说。6. 解

7、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尝属熹曰 属:_(2)尝学于罗从彦 尝:_(3)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致:_(4)于是竭其精力 竭:_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慨然有求道之志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B. 其学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C. 而以居敬为主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D. 而道统之传始晦 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2)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9. 从选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可以看出,真正的“为学者”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安全的空中旅行现在,长途旅

8、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

9、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00011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

10、,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无数事例证明:_

11、。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选自科学Fans2012年第12期,有删节)10. 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11. 给第段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使句子符合文意。12. 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如果你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朱鸿达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10年前的事。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当时我刚16岁,从未远离家门。月明星稀,凉风

12、习习。在小路上,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日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少进县城。老家距县城较远。当时道路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50 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瘦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时光匆匆,短短的三年,父亲

13、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黛黑和清瘦。三年后,我到济南上大学。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言行,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致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等我。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

14、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生命的脚步早已沿着村口那辆长途汽车走遍了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后来,每次远行仍是父亲送我,而每次迎接我的永远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曾经我从未在意,为何每次都是父亲送行,母亲接我?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父亲默默地带我走上更远更广阔的路,母亲则迎接我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记忆中,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母亲,除去种地做饭,几乎没有机会去县城,也没机会坐长途汽车

15、,她的生命植根在故乡的院落,植根在故乡的土地上,把生命最灿烂的时光留给了子女,留给了庄稼,以致她生命活动的半径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很久,母亲几次较远的车程便是附近的舅妈家、伯父家和姨妈家,这里安放着她的亲情与牵挂。时光如长途汽车一去不返,只留下蹉跎的岁月。今天,我有了自己的汽车,想带父母出去转转,却发现二老如故乡那株斑驳衰老的老榆树,已经没有力气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而仅存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儿孙,他们正乘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生命的终点。去年的秋末,家里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购买前我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坚定地说,不用买,买了也没用。而当我把三轮车骑到他们面前,他们

16、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时至今日,每次远行,望着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的父母而心酸。他们曾带我走过人生的四季,领着我走过生命的十字路口,最后走向人生的春天,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渐渐地离我而去。而我也会送走我的儿女,依依不舍的望着他们坐上长途汽车,渐行渐远的消失在我泪眼模糊中。(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3月,有删改)13.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态度变化。14.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父亲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从修辞的角度赏析)15. 文章第段中说“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请结合

17、上文,说说“我”的“幼稚和无知”表现在哪里?16.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17.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的含义。阅读名著相关内容,完成小题。鲁小姐制义难新郎话说蘧公孙招赘鲁府,见小姐十分美貌,已是醉心,还不知小姐又是个才女。且他这个才女,又比寻常的才女不同。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子,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教他做“破题”“破承”“起讲”“题比”“中比”成篇。那先生督课,同男子一样。这小姐资性又高,记性又好。到此时,王、唐、瞿、薛,以及诸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肚里记

18、得三千余篇;自己作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锦簇。鲁编修每常叹道:“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闲居无事,便和女儿谈说:“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小姐听了父亲的教训,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人家送来的诗词歌赋,正眼儿也不看他。家里虽有几本甚么千家诗解学土诗东坡小妹诗话之类,倒把与伴读的侍女采苹、双红们看;闲暇也教他诌几句诗,以为笑话。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料想公孙举业已成

19、,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公孙却全不在意。小姐心里道:“这些自然都是他烂熟于胸中的了。”又疑道:“他因新婚燕尔,正贪欢笑,还理论不到这事上。”又过了几日,见公孙赴宴回房,袖里笼了一本诗来灯下吟哦,也拉着小姐并坐同看。小姐此时还害羞,不好问他,只得强勉看了一个时辰,彼此睡下。到次日,小姐忍不住了,知道公孙坐在前边书房里,即取红纸一条,写下一行题目,是“身修而后家齐”,叫采苹过来,说道:“你去送与姑爷,说是老爷要请教一篇文字的。”公孙接了,付之一笑,回说道:“我于此事不甚在行。况到尊府未经满月,要做两件雅事;这样俗事,还不耐烦做哩。”公孙心里只道说,向才说这样话是

20、极雅的了,不想正犯着忌讳。当晚,养娘走进房来看小姐,只见愁眉泪眼,长吁短叹。养娘道:“小姐,你才恭喜,招赘了这样好姑爷,有何心事,做出这等模样?”小姐把日里的事告诉了一遍,说道:“我只道他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举人、进士;谁想如此光景,岂不误我终身!”养娘劝了一回。公孙进来,待他词色就有些不善。公孙自知惭愧,彼此也不便明言。从此啾啾唧唧,小姐心里纳闷。但说到举业上,公孙总不招揽。劝的紧了,反说小姐俗气。小姐越发闷上加闷,整日眉头不展。夫人知道,走来劝女儿道:“我儿,你不要恁般呆气。我看新姑爷人物已是十分了;况你爹原爱他是个少年名士。”小姐道:“母亲,自古及今,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个名士的

21、?”说着,越要恼怒起来。夫人和养娘道:“这个是你终身大事,不要如此。况且现放着两家鼎盛,就算姑爷不中进士,做官,难道这一生还少了你用的?”小姐道:“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依孩儿的意思,总是自挣的功名好,靠着祖父,只算做不成器!”夫人道:“就是如此,也只好慢慢劝他。这是急不得的。”养娘道:“当真姑爷不得中,你将来生出小公子来,自小依你的教训,不要学他父亲,家里放着你恁个好先生,怕教不出个状元来?就替你争口气。你这封诰是稳的。”说着,和夫人一齐笑起来。小姐叹了一口气,也就罢了。落后鲁编修听见这些话,也出了两个题请教公孙。公孙勉强成篇。编修公看了,都是些诗词上的话,又有两句像离骚,又有两句

22、“子书”,不是正经文字;因此,心里也闷,说不出来。却全亏夫人疼爱这女婿,如同心头一块肉。(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18. 阅读选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梳理故事情节。充满期待( ) 满心失望( )19. 儒林外史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请结合选文,探究其讽刺艺术。三、写作(50分)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是什么决定了山的高度?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与河流、冰川和气候相关的外部侵蚀过程,并不像此前想象的那么重要,而真正令一座山仰之弥高的关键,是山峰之下地壳中的压力、推力、拉力和板块间作用力的平衡。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23、。【要求】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2023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三年初中生活悄然而逝,临别的忧伤油然而生。【甲】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c的校园,相识在这温馨和谐的集体。【乙】师长的谆谆教导,同学的嬉闹欢笑犹在耳畔;绿茵场上尽情驰骋挥洒汗水的英姿,自习课上孜孜不倦j取知识的身影,如在眼前。【丙】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又是新征程的开始。【丁】明日,我们将继续追寻先贤

24、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仆后继,逐梦前行,期待在下一个“驿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悄然( ) 驰骋(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油然而生B. 谆谆教导C. 孜孜不倦D. 前仆后继(3)将“而今,我们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是(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答案】(1) . qio . chng (2)D (3)C【解析】【小问1详解】悄qio,悄然:形容寂静无声。骋chng,驰骋:形容奔腾活跃。【小问2详解】A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在此形容离别时忧伤的情绪自然而

25、然的产生,使用正确;B谆谆教导:恳切、耐心地教导。在此形容老师教诲,使用正确;C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在此形容学生认真学习,使用正确;D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不能用来形容学子,用错对象;故选D。【小问3详解】甲乙两处的“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簇的校园,相识在这温馨和谐的集体”“师长的谆谆教导,同学的嬉闹欢笑犹在耳畔;绿茵场上尽情驰骋挥洒汗水的英姿,自习课上孜孜不倦汲取知识的身影,如在眼前”,回忆的是往日情景;丁处的“明日,我们将继续追寻先贤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仆后继,逐梦前行,期待在下一个驿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是对于明天

26、的美好期待;故“而今,我们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应填入丙处,由过往的回忆到如今愁绪万千,再到对未来的期待;故选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否则,如果不能约束自己,沉溺其中,就会后患无穷。B. 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和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C. 要不要大量阅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D. 工信部将加大宽带降费提速专项行动的力度,最近几天颇受关注。【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病句修改。A已经说“不能自我约束”,“否则”多余,去掉即可;B“护肤品”属于日用消费品,不能并列。去掉“

27、和日用消费品”即可;D成分残缺,在“力度”后加“的消息”,在“关注”前加“人们”;故选C。3.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2)_,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形声两方面表现战斗的激烈,衬托出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句子是:_,_。(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两句运用中国绘画的“留白”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答案】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 .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

28、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萋萋、缊、的卢、霹雳。4. 在新闻活动探究单元,“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刚刚,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

29、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1)任务一:请你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2)任务二: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收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以下三个命名中选择其中一个,说说它的妙处。月球探测器“嫦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中继通信卫星“鹊桥”【答案】(1)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获得成功,将对火星开展多维度

30、探测。 (2)示例:“嫦娥”这个命名的妙处在于:“嫦娥奔月”是我国最早关于月球想象的神话传说,嫦娥奔向月球,月球探测器也是从地球奔向月球进行探测,意蕴正好吻合。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悟空神通广大,拥有火眼金睛,善于发现。暗物质粒子探测器要在茫茫宇宙中寻找暗物质粒子,“悟空”这个命名非常合适。鹊桥是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沟通情感的桥梁,用在提供通信支持的中继卫星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内容。新闻主要的概括可以根据新闻的导语、主体来拟定,可按照“对象事件”的形式进行概括。结合导语“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主体内容“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

31、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可知,对象是“天问一号探测器”,事件是“成功实施火星捕获,将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据此可概括为: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这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获得成功,此后将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及拓展延伸。联系命名的出处,分析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即可。示例一:在中国的古老神话中,月球住着嫦娥与玉兔,于是我们的登月探测器叫做“嫦娥”,而月球车叫做“玉兔”,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附近叫做“广寒宫”,完美地契合了我们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使得古人的美好愿

32、望实现,也使中国的航空事业充满历史文化气息,表现了古往今来对月球的神往与探索,使得科技和人文完美融合。示例二:“鹊桥”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中的喜鹊搭桥,是一个“情话”的传递者。而“鹊桥”中继通信卫星是地球和位于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传输信号与数据的桥梁,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富有诗情画意又兼具写实风格。示例三:“悟空”是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中的“悟”有领悟的意思,“悟空”寓意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另一方面,寓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犹如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二、阅读(50分)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甲】闻王昌龄左迁

33、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行路难(节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杨花落尽子规啼”描写了_(时间)时节的景象,烘托了 _氛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_。(2)从以上两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结合具体诗句写出你的认识。(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 . 暮春 . 哀伤惆怅 . 用典 (2)我看到了一个情深义重的李白,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我看到了李白对友人的遭遇十分同情关切,对

34、友人的离开依依不舍。一个对前路迷茫的无奈,但依旧勇往直前的李白,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看到了李白对前路茫茫的不知所措,从“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我看到了李白勇往直前的坚定。【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诗句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写景兼点时令,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象。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作者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

35、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这两句诗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用典。【小问2详解】考查赏析诗人形象。根据甲诗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可知,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情深义重的诗人形象。根据乙诗中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可知

36、,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对前途感到迷茫,无所适从的诗人形象。根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知,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有着强烈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诗人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始,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父松病亟,尝属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

37、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延平李侗老矣,尝学于罗从彦,熹归自同安,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节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亟(j):危急。同安:地名。没:同“殁”,死。训说:训释解说。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尝属熹曰 属:_(2)尝学于罗从彦 尝:_(3)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致:_(4)于是竭其精力 竭:_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8、 )A. 慨然有求道之志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B. 其为学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C. 而以居敬为主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D. 而道统之传始晦 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2)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9. 从选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可以看出,真正的“为学者”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简要概括。【答案】6. . 同“嘱”,嘱托 . 曾经 . 得到 . 竭尽 7. D 8. (1)我就要死了,你去侍奉他们,而且要完全听从他们的话。(2)不惜远行数百里,徒步前往李侗处从学拜师。 9. 从小喜欢学习或树立求学的远大志向。师从有道德、

39、有学问的人,并虚心求教。结交有识之士(名士),勤勉地向他人学习。(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为:曾经嘱托朱熹说。属:同“嘱”,嘱托。(2)句意为:曾经向罗从彦学习。尝:曾经。(3)句意为: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得到其内在规律。致:得到。(4)句意为:于是,朱熹竭尽自己的精力。竭:竭尽。【7题详解】A.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间取独,不译;B.代词,指朱熹/代词,这;C.介词,把/连词,表结果,以致于;D.都是连词,表顺承;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

40、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重点词语:(1)即:就要;汝:你;事:侍奉;之:代词,他们;惟:只,全完;其言之听:宾语前置,应为“听其言”,听从他们的话。(2)数百里:几百里;往:前往;从:跟从;之:代词,他。【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从本文第一段“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可知,朱熹从小喜欢学习,树立求学的远大志向;从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幼时即嗜学”可知,宋濂从小喜欢学习。故概括为:从小喜欢学习或树立求学的远大志向。从本文第一段“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

41、当世有识之士”可知,朱熹师从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虚心求教;从送东阳马生序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可知,宋濂拜德高望重的乡之先达为师,故概括为:师从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虚心求教。从本文第一段“熹归自同安,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可知,朱熹不远几百里,结交名士,勤勉地向他人学习;从送东阳马生序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可知,宋濂曾经步行百里外向先达学习,故概括为:结交有识之士,勤勉地向他人学习。【点睛】参考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当初,朱熹年少的时候,慷慨激昂有追求道义的志向。父亲朱松病情

42、危急时,曾经嘱托朱熹说:“籍溪人胡原仲、白水人刘致中、屏山人刘彦冲三个人,学问有渊源根底,我一向尊重敬畏他们,我就要死了,你去侍奉他们,而且要完全听从他们的话。”因此,朱熹的学问既能广泛地求索于儒家经典,又能普遍地结交当代的饱学有识之士。延平人李侗老了,曾经向罗从彦学习,朱熹从同安卸任归来,不惜远行几百里。徒步前往李侗处从学拜师。 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持身恭敬为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朱熹死后,朝

43、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释解说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安全的空中旅行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

44、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00011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

45、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无数事例证明:_。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选自科学Fans2012年第12期,有删节)10. 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11. 给第段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使句子符合文意。12. 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如果你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答案】10. 即使遇到故障,飞机也有备用发动机使它安全降落;遇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