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395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9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n) 遒劲 锐不可当(dng) 因地制宜B. 锃亮(zhng) 教侮 惊心动魄(p) 春寒料峭C. 诘责(j) 推崇 黯然失色(n) 眼花潦乱D. 屏息(png) 蔓延 正襟危坐(jng) 一丝不苟2.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仲裁 业己 颁发 振聋发聩B. 冻僵 燥热 匿名 筋疲力尽C. 畸形 劳碌 宽怒 器宇轩昂D. 吹嘘 鬟发 由衷 正襟危座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

2、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B. 通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中山市的空气更加清新。C.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D.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4.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B.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分类别)C.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列数字)D. 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

3、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举例子)5. 古诗文默写。(1)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3)郦道元在三峡中,从正面描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4)花中寄寓着作者无尽的情感。“_,_”(浣溪沙),晏殊以花的逝去、燕的归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二、古诗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 诗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_。7. 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4、愿望?【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

5、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苦其心志(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至于鄙( )(4)卒得反国( )9.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喟然叹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 被服以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温故而知新D. 孙叔敖举于海/所恶有甚于死者10. 请翻译下列句子。(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11. 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三、现代文阅读。(21分)幽幽七里香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

6、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

7、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

8、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

9、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12. 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13. 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故事情节阅读书籍抄写诗经A珍藏礼物内心感受B愉悦猜疑C14. 语言

10、品味。(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15. 第二段或第十段划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16. 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7. 文段选自 骆驼祥子,

11、作者_。18. (1)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2)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变化?四、作文(50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分数,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别人评分,也可以是自己打分;可以出现在试卷上、竞赛中,也可以隐身于日常生活里。课程学习、活动参与、待人处事、家务劳动都会获得一个或高或低的分数。这些分数,构成了我们丰富的人生。请以“我的最高分,我的最低分”为题,写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2022-2023学

12、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9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n) 遒劲 锐不可当(dng) 因地制宜B. 锃亮(zhng) 教侮 惊心动魄(p) 春寒料峭C. 诘责(j) 推崇 黯然失色(n) 眼花潦乱D. 屏息(png) 蔓延 正襟危坐(jng) 一丝不苟【答案】A【解析】【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B项,zhngzng,侮诲;C项,jji,潦缭;D项,pngbng,jngjn。2.

1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仲裁 业己 颁发 振聋发聩B. 冻僵 燥热 匿名 筋疲力尽C. 畸形 劳碌 宽怒 器宇轩昂D. 吹嘘 鬟发 由衷 正襟危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业己已;C.宽怒恕;D.正襟危座坐。故选B。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B. 通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中山市的空气更加清新。C.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D.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

14、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否定词使用错误,删去“不再”;B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项语序不当,将“广泛”调到“征求”之前。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4.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永定

15、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B.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分类别)C.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列数字)D. 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举例子)【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B项“分类别”说明方法判断有误。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5. 古诗文默写。(1)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3)

16、郦道元在三峡中,从正面描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4)花中寄寓着作者无尽的情感。“_,_”(浣溪沙),晏殊以花的逝去、燕的归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答案】 . 人则无法家拂士 . 塞上燕脂凝夜紫 . (至于)夏水襄陵 . 沿溯阻绝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详解】默写古诗文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拂、塞、燕脂、凝、襄、溯、燕几个易错的字形。二、古诗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

17、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 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_。7. 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愿望?【答案】6. 国家(山河)破碎,城中草木丛生,一片荒芜。7. 后三联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或:表现了诗人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的愿望。)【解析】【6题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的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描写了“望”到的景象: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据此可填写作答。【7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是:

18、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渴望得到家人的讯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因念国思家而致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期盼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据此理解概括作答。【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19、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苦其心志(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至于鄙( )(4)卒得反国( )9.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喟然叹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 被服以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温故而

20、知新D. 孙叔敖举于海/所恶有甚于死者10. 请翻译下列句子(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11. 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答案】8. . (1)使痛苦 . (2)通“横”,梗塞、不顺 . (3)边境(边远的地方) . (4)最终(终于,最后)9. C10. .(1)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2)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11. “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解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

21、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苦”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鄙”是古今异义词,“边境”的意思;“衡”通“横”,梗塞、不顺。【9题详解】A.“然”分别为“样子”和“这样”;B.“以”意思分别为“来”和“因为”;C.“而”都是“表转折”;D.“于”分别是“从”和“比”的意思。故选C。【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征、发、喻”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闻(听)、过(过失,缺点)、是

22、(这)”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1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在理解两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作答。从“吾朝臣千人,发豉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可以看出朝廷中缺少“法家拂士”是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之一。从“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可以看出“谄谀者众”也是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之一。据此理解作答。参考译

23、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

24、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甲】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边境(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亡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三、现代文阅读。(21分)幽幽七里香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

25、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

26、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

27、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

28、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12. 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13. 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故事情节阅读书籍抄写诗经A珍藏礼物内心感受B愉悦猜疑C14. 语言品味。(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

29、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15. 第二段或第十段的划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16. 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答案】12. 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13. A收到礼物;B美妙(丰盈、痴迷);C感动(感恩、温暖)14. (1)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2)示例: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句(个)“忘了”强调了读书(

30、诗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15. 示例一:选第二段。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示例二:选第十段,作用:照应前文(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16. 可以是图书管理员或坐在“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示例一: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读书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的详略安排看出,“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

31、能性最大。例二: 是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标题中“七里香”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的言行是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

32、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分析,把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写出对应的心理感受即可。点睛:揣摩记叙文人物的心理,可以从文章的情节入手,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要将人物的心理整合到文章中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分析,把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本题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排比的修辞方法赏析句子即可。【15题详解】本题

33、是对句子作用的考查, 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句子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第二段画线句子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第十段画线句子作用:照应前文,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可以是图书管理员或坐在“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即可。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

34、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7. 文段选自 骆驼祥子,作者_。18. (1)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2)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答案】 . (1)老舍(舒庆春) . (2)前: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后: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原因: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及。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小说塑造了人力车夫祥子形象。【18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理解和

35、把握。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刚来到城市的祥子勤劳纯朴,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祥子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祥子被旧社会摧残压迫,他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打破。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也是对当时社会病态的讽刺。 四、作文(50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分数,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别人评分,也可以是自己打分;可以出现在试卷上、竞赛中,也可以隐

36、身于日常生活里。课程学习、活动参与、待人处事、家务劳动都会获得一个或高或低的分数。这些分数,构成了我们丰富的人生。请以“我的最高分,我的最低分”为题,写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答案】示例:我最高分,我的最低分说到分数,可能大家想到的是试卷上的分数吧!考试的分数有高有低,有好有坏。在我看来,分数不光体现在试卷、学习上,我们也可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打分。或高或低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过程中的努力、坚持与付出。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人生路,坎坎坷坷,成功与失意,喜悦与懊丧,岁月总是伴随

37、着磕磕绊绊,有的人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有的人,却是有着一颗永恒的心,在坚持着,那我们当我面对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我就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更不用说当我面对世界是何等的心情,但伴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忽然觉得世界的不同。面对事情,知识告诉我们要学会用冷静的心态去面对,不要逃避,可谁又会做到呢?于我而言,当我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无法去做到冷静和安静。所以这样,一些事情往往被我弄得不可开交,反而更麻烦,迷茫,徘徊,不知所措,迷失方向,往往使我消沉、颓废我把这些视为我的最低分。伟大的成功并非侥幸得来,是踏着一条条崎岖的弯路,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失败而得来的。就如蚕蛾经过千辛万苦才能破茧而出,你只要坚持从失

38、败中走出,就会获得新生,成为一个活得精彩而丰富的人。谁都不喜欢失败,更不愿意失败,因为失败是一种打击,人们往往喜欢成功:喜欢成功后的自己,喜欢成功过程中努力的自己。当我完成了一件在别人看来我无法完成的事情,我会为自己高兴,喝彩。我为自己加油,打气,因为你是最棒的!我为自己打分:我把这些视为我的最高分。其实,最低分与最高分,失败与成功,往往伴随着一种坚持不懈的恒心,决心。即使是最低分,只要你努力过,再低的分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因为,好坏都是自己,付出与努力只有自己才能看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一、审题立意。这里的分数可以理解为评价:高分就是高度地褒扬,低分就是失败,总结教训。从材料看

39、,此题是比较简单的:记叙一件生活、学习中自己得高分或低分的事件即可。最后一句是关键:这些分数构成了我们丰富的人生。意思是得高分得低分都不重要,那重要的是什么呢?必须思考阐释。“我的最高分”“我的最低分”并举,要一起出现。分别记叙两件事吗?一件记自己是如何得最高分的,一件记自己是如何最低分的?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呢?还是本就是一件事,有人给了最高分,有人却给了最低分呢?还是后者更值得探讨,也更有挑战性。所以此文事件的选择最重要。立意的高度与广度由它来决定。这是一件什么事?与谁有关?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又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的评价?反映了什么?你如何认识?意欲带给他人什么影响?整个作文不能平铺直叙,应在记叙与描写以及对结果的分析中的隐喻自己的观点与认识。二、选材构思。可以选取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一件是成功的,得了最高分,一件是失败的,得了最低分,如果这样,只会平平,想要出彩很难;如果选取一件事,有人觉得他很好给了最高分,也有人当头一棒,觉得很差,给了最低分,然后引发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收获和启发,这样文章才会吸引人。在前面“最高分”时可以给足期待,将读者的注意吸引到极点,然后突然转折,跌宕起伏中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