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二)含答案

上传人:绅士 文档编号:23138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八上语文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精选题精选题(二)含答案(二)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 分)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2、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富阳至桐庐 B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 C沿溯阻绝 猿则百叫无绝 D哀转久绝 蝉则千转不穷 2、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 分) 例句:春冬之时 A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二章 B.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谢中书书

3、 C.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D. 已而之细柳军 周亚夫军细柳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 4、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4 分) _ 一、(14 分) 1、(3 分)B 2、(3 分)B 3、(4 分) (1)在春冬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4、(4

4、 的)写景都善于抓住特点,如都抓住了“山水”特点来刻画。角度多样,如山峡选取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景物特点刻画,与朱元思书则运用俯视、 仰视、 平视等多角度描写采用多种技巧, 如都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以动衬静。(4 分。能写 2 点,每点 2 分,思路清晰,并能结合文章稍作分析,即可给满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 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

5、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郦道元水经注) 【注】形容:形状,形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互相轩邈 邈:高 B经纶世务者 者:的人 C非日中夜半 非:不是 D其石彩色 彩:颜色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6、A 【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一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景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分别通过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景观,寄托了作者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 (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_ 4、 【甲】 【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二、(14

7、 分) 1、(3 分)A 2、(3 分)D 3、(4 分) (1) 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 (2)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4、(4 分)“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烘托山之高;“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烘托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 【参考译文】 【乙】宜都记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迂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有多种颜色,形状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林木高而茂密,从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8、。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 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故彰县东三十五里, 有青山, 绝壁千尺, 孤峰入汉; 绿嶂百重, 清川万转。归飞之

9、鸟, 千翼竞来; 企水之猿, 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 春罗被径。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泉水激石 ( ) (2)千转不穷 ( ) (3)一百许里 ( ) (4)水皆缥碧 ( ) (5)东三十五里(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 (2)绝壁千尺,孤峰入汉。 _ 3、 (甲) (乙) 两文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 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 (甲) (乙)两文山的特点。(4 分) _ 4、吴均善写山水,也常常将道里蕴含其中,(甲)文蕴含哲理的句子“_”;(乙)文蕴含哲理的句子“_”。(请用原文回答。)(4 分) 三、(14 分) 1、(5 分)(1)冲击,撞击(2)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3)表示约数(4)青白色(5)向东 2、(4 分) (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悬崖陡峭,直耸云霄。 3、(4 分)(甲):山势连绵陡峭,险峻奇绝,直插云天。(乙):陡峭险峻,高耸入汉。 4、(4 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