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一)含答案

上传人:绅士 文档编号:23138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一)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一)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八上语文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精选题精选题(一)含答案(一)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 14 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风烟俱净( ) (2)从流飘荡( ) (3)互相轩邈( ) (

2、4)泉水激石(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_ _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 分) _ _ 一、(14 分) 1、(4 分)(1)都 (2)跟、随 (3)高。这里做动词用,向高处伸展 (4)冲击,撞击 2、(4 分) (1)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2)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3 分)拟人。以动写静,赋予静

3、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高耸陡峭与绵延不断,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3 分)这句话侧面写出富春江景色之美,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3 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4、,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_(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 2、在文中各找一句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3 分) 视觉:_ 听觉:_ 表达效果:_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以放在篇末吗?为什么?(3 分) _ _ 4、本文写景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举例说明。(3 分) _ _ 二、(13 分) 1、(4 分) (1)(或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 (2)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3 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

5、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3、(3 分) 示例一:可以放在后面。因为它是文章的中心句。 示例二:应放在原处。因为上文写的是山峰和山谷,这两句话是紧跟着上文的意思写的。 4、(3 分)示例:“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正面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互映衬,突出了水的清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 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6、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蝉/则千转不穷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水/皆缥碧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 分) (1

7、)晓雾将歇 歇:_ (2)水皆缥碧 皆:_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_ (4)猿则百叫无绝 绝: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_ 4、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_”。 (2 分) 5、 (甲) (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_”即可看出。 (2 分) 三、(14 分) 1、(1)C(2 分) 2、消尽;全,都;欣赏;停止(4 分) 3、(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

8、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2 分)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2 分) 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 分) 5、山水自然(祖国大好河山);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 15 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9、,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链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互相轩邈 轩邈:_ (2)横柯上蔽 柯:_ (3)四时俱备 四时:_ (4)晓雾将歇 歇:_ 2、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两处。(2 分) 游 鱼 细 石 , 直 视 无 碍 。 3、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横柯上蔽

10、,在昼犹昏。 _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 4、赏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 分) _ _ 5、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 _ 四、(15 分) 1、(4 分)(1)比高远 (2)树枝 (3)四季 (4)消散 2、(2 分)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4 分) (1)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2)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3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湍急的水流比作急速的箭,把迅猛的波浪比作飞奔的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势的湍急。或对比,把湍急的水流比作急速的箭相比,突出水势的湍急。或对偶,句式工整,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5、(2 分)示例: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