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二校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108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二校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二校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二校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二校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 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二二校校联考联考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 ) A.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250 B. 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 C. 京港澳高速上小车的限速120/ D.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5 2. 如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全场。“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 “白露,露珠遍路”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2、. “雨水有雨,一年多雨”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3. 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下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声音的产生不需要振动 B. “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C.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D. “响鼓也应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4.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给同学们授课。在课堂中,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缩小的像,如图甲所示:随即她调整与水球间的距离,她的像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亚平通过水球所成的像是虚像 B.

3、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C. 图甲中王亚平离水球的距离在水球的一倍焦距以内 D. 图乙的像距小于图甲的像距 5. 中国女足于2022年2月6日在印度举行的女足亚洲杯决赛中3: 2力克韩国队夺得亚洲杯冠军。 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足球离开脚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 足球静止在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运动员带球时需要持续踢球,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运动员用头将球顶进球门时,头也会觉得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 为了方便师生入校,我校采用了新的门禁系统,师生既可以通过刷脸也可以通过刷卡进入校门。当

4、卡片信息或人脸信息符合时,电动机转动打开闸门。小何同学设计电路模拟门禁系统,下列能达到这种效果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7.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家庭电路中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 B.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会引起漏电保护器跳闸 C. 使用试电笔时一定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D. 用电器上有灰尘时可用湿抹布擦拭 8. 下列各图所示的情境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吸盘静止是因为受到的大气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图乙中口吹硬币跳越木块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C. 图丙中排水管的形“反水管”是一个连通器 D. 图丁中小女孩能吸起饮

5、料利用了液体压强 9. 生活中的热现象到处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走进花园能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他做无规则运动 B. 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严重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 C.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沙石的比热容大 D. 炒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来增大菜的内能 10. 在中考体检中,我校同学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测量仪测量身高和体重,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是压敏电阻,电阻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B. 身高越高,通过0的电流越小 C. 电流表示数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小 D. 体重越重,0消耗的功率越小 11. 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

6、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 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所示), 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观察到罐子在斜面和水平面上来回滚动,直至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罐子从斜面滚下来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B. 罐子滚动过程中第一次速度为零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 C. 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在不断地转化为内能 D. 罐子在水平面上滚动过程中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 1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圆柱体、高度相等(其底面积的关系为 ),当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后,发现、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恰好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截去

7、的高度小于截去的高度 B. 的密度大于的密度 C. 截去之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小于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D.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第 II 卷(非选择题) 13.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河核心舱顺利对接,对接成功后一起运动,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_的;神舟十三号的电力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翼和储能电池两部分组成,在光照区电池翼将_转化为电能。 14. 95口罩的过滤效率高主要是因为它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 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_(选填“绝缘性”或者“导电性”), 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 15. 一辆汽车

8、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 104,它在水平公路上以10/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10,则汽车受到的阻力为_,牵引力做功_。 16.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匀速提升重力为、 的、 两物体, 不计绳重和摩擦。 若= , 则_;若= ,则甲_乙(选填“”、“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后,由 = 可得,截去的高度小于截去的高度,故 A 正确; B、由图中可知,截去之前,的体积大于的体积,因、截去的体积相同,故可知、剩余部分的体积关系为剩 剩,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因、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

9、力相等,且剩 剩,根据 = = 知 ,即的密度小于的密度,故 B错误; C、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题意可知,物体截去的部分的体积截等于物体截去的部分的体积截, 则由 = = ,可得,因 ,则物体截去部分的重力截小于物体截去部分的重力截,又因、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即剩= 剩,则物体的重力为 = 截+ 剩, = 截+ 剩, 因截 截,且剩= 剩,故可知 和公式 = 判断、截去高度的关系; (2)由图中可知,截去之前,、体积的关系,因、截去的体积相同,判断出、剩余部分的体积的关系,因、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根据 = = 判断出、密度的

10、关系; (3)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题意可知,物体、截去的部分的体积相同,由 = = 知物体、截去部分的重力的关系,又因、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进而判断出截去之前、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关系; (4)根据、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恰好相等和 ,根据公式 =判断、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关系。 本题考查压强公式,体积公式以及水平面上物体的重力和对地面压力的关系。 13.【答案】静止 太阳能 【解析】解:(1)对接成功后一起运动,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飞船是静止的; (2)在光照区电池翼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静止;太阳能。 (1)研究对象

11、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2)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和电能,再结合题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同时本题也考查了太阳能电池板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负 绝缘性 【解析】解:(1)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进而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的颗粒物; (2)因为95口罩外层隔离层和内层亲肤层的无纺布属于绝缘材料,具有很好的绝缘性,使熔喷布上的静电不会很快消失。 故答案为:负;绝缘性。 (1)电子带负电荷,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

12、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此题以“口罩”为载体,考查带电体的性质和绝缘体的应用等,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一道好题。 15.【答案】3000 1.8 107 【解析】解:牵引力做功 = = 3 104 10 60 = 1.8 107; 汽车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 = 可知所受阻力 = 牵=310410/= 3000。 故答案为:3000;1.8 107。 根据 = 得出牵引力做的功; 汽车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 = 可知得出所受牵引力,进而得出所受阻力。 本题考查功率的计算,并考查二力平衡的知识,有一定综合性。 16.【答案】 = 【解析】解:(1)由

13、图可知,甲= 2,乙= 3,且动滑轮重相同;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 =1( + 动)可得,提升物体的重力: = 2 动,= 3 动, 若= ,则 ; (2)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总功,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有总 100% =(+动) 100% =+动 100%, 动滑轮的重力相等,且= ,则甲= 乙。 故答案为:;=。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 =1( + 动)结合= 得出提升物体的重力关系; (2)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总功,根据 =有总 100% =

14、(+动) 100% =+动 100%,结合= 比较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关系。 本题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和绳子拉力公式的应用,明确有用功和总功以及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关键。 17.【答案】18 12 54 【解析】解: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8,只闭合2,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此时灯泡正常发光,说明电源电压与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则电源电压为18; 1、2都断开时,灯泡、电阻1、2串联接入电路中,滑片位于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 电路的总功率为10.8,根据 =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为: =10.818= 0.6,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为:0=180.6= 30, 串联电路总

15、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即+ 1= 30-, 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1测1和2串联后的总电压,电压表1的示数变化为1,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灯泡的电压变化等于电压表1的示数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得1= , 同样的电压表2测电阻2两端电压,其示数变化为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灯泡和电阻1串联后的电压的变化等于电压表2的示数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得2= (1+ ),1与2之比为3:5,则有12=(+1)=+1=35-, 联立可得= 18,1= 12, 开关都闭合, 灯泡和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 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电流表的量程为03, 在保证电

16、路安全的情况下,电流表示数不能超过3,滑动变阻器电流不能超过1,电流表在干路上,故电流最大为3,整个电路最大功率为 = = 18 3 = 54。 故答案为:18;12;54。 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只闭合2,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此时灯泡正常发光,说明电源电压与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 1、2都断开时,灯泡、电阻1、2串联接入电路中,滑片位于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电路的总功率为10.8,根据 =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表示电路总电阻; 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1测1和2串联后的总电压,电压表1的示数变化为1,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

17、压之和,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灯泡的电压变化等于电压表1的示数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得1= ,同样的电压表2测电阻2两端电压,其示数变化为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灯泡和电阻1串联后的电压的变化等于电压表2的示数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得2= (1+ ),已知1与2之比为3:5,解方程组可得灯泡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根据并联电路特点结合电流表量程、滑动变阻器的规格确定通过电路的最大电流,根据 = 计算电路的最大电功率。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有一定难度。 18.【答案】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的端点、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连接、点即为物体在

18、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其次掌握本题的基本作法:作出两个端点、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19.【答案】解: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重心上。 本题考查了作力的示意图,作力的示意图时,应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及力的方向,这是作力的示

19、意图的关键。 20.【答案】灵敏电流计 不偏转 【解析】解:(1)实验中,串联接入的电表只有两个接线柱,且指针可以左右摆动,所以接入的电表是灵敏电流计。 (2)当导体不动,蹄形磁体“左右”运动时,相当于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但开关未闭合,所以电路中没有电流产生,故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故答案为:灵敏电流计;不偏转。 (1)电路中有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转动,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本题考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1.【答案】等于 接触面的

20、粗糙程度 不需要 【解析】 解: (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 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甲、乙两图可知,甲、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等,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拉动木板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木板的摩擦力,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即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拉动木板时,不改变与木块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对摩擦力没有影响,故不需要匀速拉动,操作更简单。 故答

21、案为:(1)等于;(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不需要。 (1)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平衡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大小; (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根据处于静止状态结合二力平衡分析。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2.【答案】右 等于 2.5 103 【解析】解: (1)由图可知,此时杠杆左端下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因溢水杯

22、中装满水,石块浸没在水中后会将溢水杯中的水排出,则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1= 2, 则=21=1025=25, 不考虑小桶的重力,为排开液体的重力,可表示为= 排 = 水排, 为石块的重力,可表示为= = 石石, 则水排石石=25, 又由于排= 石,可知水石=25, 所以石块密度的测量值:石=5水2=51.0103/32= 2.5 103/3。 故答案为:(1)右;(2)等于;(3)2.5 103。 (1)利用杠杆测量固体密度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若杠杆不平衡,应调节平衡螺母,调平的原则: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调节。 (2)

23、溢水杯中装满水,石块浸没在水中后会将溢水杯中的水排出,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11= 22、 =计算石块的密度。 本题是“利用杠杆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 23.【答案】左 断路 反比 2.5 【解析】解:(1)开关闭合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需要位于阻值最大处,即最左端; (2)小明连接好电路, 闭合开关, 发现电流表仍然无示数, 说明电路可能断路; 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故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了断路;

24、 (3)由图像和欧姆定律 =的变形公式: = = 0.5 5 = = 0.1 25 = 2.5,为一定值,故得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故两端的电压为2.5。 故答案为:(1)左;(2)断路;(3)反比;(4)2.5。 (1)开关闭合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需要位于阻值最大处; (2)小明连接好电路, 闭合开关, 发现电流表仍然无示数, 说明电路可能断路; 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 (3)根据电流与电阻之积为

25、一定值分析。 此题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考查注意事项、电路故障、数据分析以及控制变量法等知识。 24.【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旋至1、2位置时,只有电阻1接入电路中,根据 =2可知此时为低温挡, 当开关旋至2、3位置时,电阻1与2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此时电路电阻最小,根据 =2可知此时为高温挡。 (1)挂烫机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为:1=1=660220= 3; (2)根据 =2可知2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2=22=(220)288= 550; (3)电路总功率等于各部分功率之和, 则挂烫机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消耗的电能为 = = (1+

26、2) =(660 + 550) 60 = 72600。 答:(1)挂烫机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为3; (2)2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550; (3)挂烫机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消耗的电能为72600。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旋至1、2位置时,只有电阻1接入电路中,根据 =2可知此时为低温挡, 当开关旋至2、3位置时,电阻1与2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此时电路电阻最小,根据 =2可知此时为高温挡。 (1)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挂烫机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2)根据 =2可计算2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3)电路总功率等于各部分功率之和,根据电功公式计算挂烫机在高温挡正常

27、工作1消耗的电能。 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灵活运用,分清电路连接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解:(1)由图丙可知,当长方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为0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00, 由 = 可知容器中水深为: =12001.0103/310/= 0.12 = 12; (2)由图甲可知,开关闭合后,电路中只有接入电路,电源电压为20,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16时, 由 =可知电阻的阻值为:=200.16= 125; 由图乙可知,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2400,储水箱的底面积为1002, 由 =可知储水箱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为: = = 2400 100 1042= 24; (3)

28、由(1)可知,容器中水的体积为:水= = 1002 12 = 12003; 长方体逐渐浸入水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逐渐增大,水面逐渐升高,直到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上端开口处时,由图丙可知,长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6, 此时容器中水的高度为:1=水+长=水+长=12003+50261003= 15, 长方体继续下降,水面上升,当长方体浸没水中时,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2=长上=长(长)上=502(20.46)602= 12, 当长方体浸没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3= 1+ 2= 15 + 12 = 27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水= 3= 1 103/3 10/ 27 102= 2700, 由图乙可知,此时的

29、阻值为100,电源电压为20,电流表的示数1=20100= 0.2。 答:(1)未放长方体时,水箱中水的深度为12; (2)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16时,储水箱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为24; (3)长方体浸没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解析】 (1)由图丙可知, 当长方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为0时,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00, 由 = 可知容器中水的深度; (2)由图甲可知, 开关闭合后, 电路中只有接入电路, 电源电压为20,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16时, 由 =可知电阻的阻值,结合图乙可知,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由 =可知储水箱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 (3)长方体逐渐浸入水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逐渐增大,水面逐渐升高,直到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上端开口处时,由图丙可知,长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6,求出此时容器中水的高度。长方体继续下降,水面上升,当长方体浸没水中时,求出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再求出当长方体浸没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由 = 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后结合图乙可知电流表的示数。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涵盖了欧姆定律、图像信息、液体压强、受力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点,综合性比较强,尤其要关注物体升降时,水面也会有升降的问题,将复杂的变化过程逐渐分解细化,抽丝剥茧,即可将问题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