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041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3030 分分)分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差使(chi) 溃退(ku ) 踌躇(ch ) 络绎不绝(y ) B. 篡改(zu n) 汴京(bi n) 罅隙(xi ) 坦荡如砥(d) C. 婆娑(su) 濒临(bn) 俯瞰(k n) 深恶痛疾(w ) D. 炽热(ch ) 禁锢(g ) 诘责(ji ) 惨绝人寰(hu n)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气质还是才干,他在这里

2、总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B. 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 C. 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 19 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D. 作为一名外交家,他的睿智和妙语连珠,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航拍中国节目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 B. 一篇有关中国人在 5000 年前就酿制出了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 90后杭州姑娘。 C.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D.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众多学生

3、和家长的欢迎。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地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系列政策,设计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瞄准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成效显著。 B. 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鲁迅语) C. 读实用书,做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D.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到,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语法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4、因此“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南岸。 B. “他用惊奇的目光张望着陌生而美丽的世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张望世界”。 C. 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D. 史记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6. 按原文默写。 (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 (茅盾白杨礼赞 ) (2)我报路长嗟日暮,_。 (李清照渔家傲 ) (3)_,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 (4)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 (5)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 (6)_,归

5、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 (7) 三峡中从侧面表现三峡山势高峻、连绵、遮天蔽日的句子是“_,_。” (8)陶渊明的饮酒 (其五)中,表现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悠然忘我的诗句是“_,_。”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5 5 分)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7. 本段文字选自_,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_。 8. 斯诺在那一

6、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二、阅读(二、阅读(550550 分)分) (一) (一) (5555 分)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 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蜀相是一首咏史诗,“蜀相”即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 颈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C. 尾联的“英雄”指包括

7、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 10. 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长”字表达效果。 (二) (二) (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 乙宋

8、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行拂乱其所为( ) (2)曾益其所不能( ) (3)至于鄙( ) (4)内外不闻吾过( )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13.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喟然叹曰 然后能改 B. 被服以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故

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孙叔敖举于海 至于夏水襄陵 14. 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原因。 (三) (三) (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说园 陈从周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如苏州拙政园。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

10、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

11、,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为目的。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

12、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 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都存乎此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些词句不但写出园景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都把人们视线引向仰观。文学家最敏感,我们造园者应向他们学习。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则又皆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物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不能草率从事,要着意安排。山际安亭,水边留矾,是能引人仰观、俯

13、观的方法。 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彩,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园林。 (选自说园 ,有删改) 15.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介绍了中国园林设计的哪些特点。 16. 读句子,分析加点词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美妙境界。 17. 第段画线

14、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8. 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四) (四) (1515 分)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剪花枝 李红都 最近我总觉得自己有点浮躁,不论干什么事,心都很难静下来。听人说,养花能修炼静气,于是,就萌生出养花的冲动。 那天路上碰见一位擅长养花的朋友,闲聊中得知他家有一盆花,被家人戏称为开花机器,买回来的时候只是很小一盆幼苗,养着养着,越长越繁茂,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我很想看到这样花开爆盆的效果,就向他请教,这是什么花? 他笑了笑告诉我,矮牵牛,网上买的,八九块钱一盆儿。还热心地向我传授了一些养花的知识。 带着花开爆盆儿的美好愿望,我在淘宝上搜寻着矮牵牛,

15、挑了两盆自己喜欢的品种果断下单。卖花的客服得知我头一次养矮牵牛,就主动向我传授起养花经来:收到后要先换盆儿,然后再修剪,一般直径20 厘米的盆儿,种一棵矮牵牛就够了。换盆的时候注意不要破坏根系,换完盆后还要进行修剪 周日休息,恰巧花也到货。拆开包装一看,两盆矮牵牛其中一盆已开了五朵蓝白相间的花儿,另一盆也已结出三四个花蕾,只是两株花苗都很瘦弱,像需要照料的孩子一般,惹人爱怜。 按照客服叮嘱的步骤,我给它俩都换了大盆。培好土后,我拿起剪刀准备修剪枝叶,看着已开得挺好的花,真有点下不了手。犹豫片刻,我又点开淘宝,咨询客服:花苗已开花,舍不得那几朵花呢,不剪行不行呢? 很快,客服打过来一段话:亲,剪

16、吧。养不好矮牵牛的人,都是不舍得修剪花的人。矮牵牛有个特点,幼苗时期便能开花,在没能得到一个满意的冠幅之前,一定不要让它开花,也不要舍不得剪花,更不要怕剪掉部分叶片长不出来。在裁剪掉某个枝条后,它会在伤口下方长出几个侧牙,等侧牙长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再次打头,这样以此类推,最后会生成几个强大的冠幅和花球。冠幅足够大了,才能达到花开爆盆的效果。 养不好矮牵牛的人,都是不舍得修剪花的人。客服的话,让我想起王安石的伤仲永里讲的一个故事。方仲永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孩子,因为从小在诗词上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他的父亲就利用他的名气开始谋利,终日忙着带他参加活动、拜访名人、炫耀才华最初几年,小仲永也的确以其幼龄时期便

17、诗如花开、艳惊四座而美名远扬,但因缺乏后续的能量蛰伏和知识沉积,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他已平庸如常人。 有位邻家姐姐,幼时和我一起在家属院长大。她童年时期已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拉的二胡悠扬动听。但父母没像仲永的家长那样,忙于带她参加各种追名逐利的活动,而是有意屏蔽掉外界的赞美,让她像普通孩子一样静心学习,慢慢修炼,她像被修剪掉过花枝的植物一样,花枝不显眼,冠幅却越来越茂密。后来,她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再后来,她靠拉二胡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了常开不败、备受世人赞赏的那朵音乐之花。 是啊,花苗期就能开花的矮牵牛,也如同禀赋过人的神童,擅长养花的人,都懂得修剪花枝、屏蔽强光的道理,让它得以静心蛰伏,收敛

18、锐气,更好地积蓄精气神,慢慢成长出稳固的根系和繁茂的冠幅,而唯有根系强壮、冠幅繁茂,才能看到花开爆盆儿的美丽盛景。想到这里,我不再犹豫,拿起剪刀,轻轻地修剪掉柔嫩的矮牵牛幼苗上张扬着的花朵。看着花盆里嫩绿不起眼的矮牵牛,我的心,似乎也变得沉静了许多。 19. 联系上下文,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闲聊中得知他家有一盆花,被家人戏称为“开花机器”。 (2)矮牵牛有个特点,幼苗时期便能开花,在没能得到一个满意的冠幅之前,一定不要让它开花,也不要舍不得剪花,更不要怕剪掉部分叶片长不出来。 20. 文章中第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1. 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

19、要分析。 22. 请对第段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23.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取题为“剪花枝”的妙处。 三、综合性学习(三、综合性学习(1010 分)分) 24. 疫情突如其来,我们沉静面对。停课不停学,锻炼强体魄!复学后,班级开展“疫情促我成长”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活动一:补写标语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你的理解与感悟补全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要求:使本标语紧扣主题、句式整齐。 一帆风顺,显示不出水手的坚强;百转千回,才有百炼成钢。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因为人的青春只有不断磨砺才能出彩,人生的意义也因不停奋斗而进一步升华。 宣传标语:_,人生因奋

20、斗而升华。 (2)活动二:策划栏目为使本次活动取得更佳效果,班委会决定制作一期“疫情促我成长”主题板报,请仿照栏目一,再设计栏目二名称。 栏目一:抗疫有我,学不停 栏目二:_ (3)活动三:走近榜样下面是滨州日报12 月 17 日发布的一则消息。请阅读这则消息,若你有机会以小记者身份对受表彰的王东进行采访,你提前设计的一个采访问题是什么? 12 月 17 日, 滨州市医护人员王东荣获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随着疫情的发展,王东在一线的工作量逐渐增大。10 多天的时间,他已瘦了 4 斤多。高强度的工作及环境压力没有压倒这位 32 岁的护理骨干,相反,医护人员的职责与使命,让他

21、在工作中越战越勇。 (4)活动四:表情达意疫情期间,老师、家长助力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其中某个给予你帮助的人的感激之情。 四、作文(四、作文(6060 分)分) 25. 根据要求完成一篇文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珍藏,它或许是家人的殷切叮嘱,是朋友送的生日礼物,是自己获得的荣誉证书;抑或是传统节日的一项庆典,是传承百年的一项工艺,是熔铸在民族深处的一种精神总会有一种珍藏,在你的生命中给你力量,让你成长,促你深思。 请以“珍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山东省滨州市

22、滨城区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3030 分分)分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差使(chi) 溃退(ku ) 踌躇(ch ) 络绎不绝(y ) B. 篡改(zu n) 汴京(bi n) 罅隙(xi ) 坦荡如砥(d) C. 婆娑(su) 濒临(bn) 俯瞰(k n) 深恶痛疾(w ) D. 炽热(ch ) 禁锢(g ) 诘责(ji ) 惨绝人寰(hu 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B.篡改(zu n)cu n。 故选 B。 2

2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气质还是才干,他在这里总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B. 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 C. 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 19 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D. 作为一名外交家,他的睿智和妙语连珠,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A.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一群人中极为突出。本句形容气质和才干都出众的他,符合语境; B.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悦耳。本句形容语文老师的声调,符合语境; C.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本句用来

24、形容展览会,使用对象错误; D.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本句用来赞赏外交家,符合语境; 故选 C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航拍中国节目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 B. 一篇有关中国人在 5000 年前就酿制出了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 90后杭州姑娘。 C.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D.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A.句式杂糅,可删去“的主要原因”或“因为”。

25、故选 A。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地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系列政策,设计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瞄准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成效显著。 B. 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鲁迅语) C. 读实用书,做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D.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到,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省略号与“等”字不能同时使用,可删去省略号或“等,”; B鲁

26、迅所说的话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故应将“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后的句号放在“(鲁迅语)”后; D “它在西北极普遍, 不被人重视, 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与“它有极强的生命力, 磨折不了, 压迫不到,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为并列关系;应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故选 C。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语法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因此“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南岸。 B. “他用惊奇的目光张望着陌生而美丽的世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张望世界”。 C. 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

27、闻事实。 D. 史记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语法知识。 D.史记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选 D。 6. 按原文默写。 (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 (茅盾白杨礼赞 ) (2)我报路长嗟日暮,_。 (李清照渔家傲 ) (3)_,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 (4)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 (5)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 (6)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 (7) 三峡中从侧面表现三峡山势高

28、峻、连绵、遮天蔽日的句子是“_,_。” (8)陶渊明的饮酒 (其五)中,表现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悠然忘我的诗句是“_,_。” 【答案】 .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 学诗谩有惊人句 . 半卷红旗临易水 . 烽火连三月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征蓬出汉塞 .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旋、虬、谩、征、蓬、曦”等字词容易写错。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5 5 分)分)

2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7. 本段文字选自_,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_。 8. 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答案】7. . 红星照耀中国 . 周恩来 8. 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

30、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名、时、地、评、作) 、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本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 。在这之前,斯诺先见到了周恩来。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名著的文学常识、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及历史意义等内容进行梳理和记忆。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笔下的领袖人物之毛泽东:肖像: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

31、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出身:出身农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克勤克俭,后来渐渐富裕起来。父亲管教严格,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可怜穷人。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革命家。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孩子气地笑) 。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天真质朴同锐利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对于工

32、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他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爱吃辣的癖好。他没有自大狂的征象,但个人自尊心极强。使人感动他有一种在必要时当机立断的魄力。他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他相信罗斯福总统是个反法西斯主义者。他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没有可以称为宗教感情的东西。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据此可作答。 二、阅读(二、阅读(550550 分)分) (一) (一) (5555 分)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

33、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 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蜀相是一首咏史诗,“蜀相”即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 颈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C. 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 10. 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长”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9. B 10. 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颈联

34、”错误,应是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故选 B。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炼字。 尾联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可谓蜀相的“诗眼”。“长”字含义丰富,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六出祁山终病死五丈原,可谓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怎能不激起失意英雄的仰慕和叹惋之情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这两句沉挚悲壮,震撼人心。 (二) (二) (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35、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行拂乱其所为( ) (

36、2)曾益其所不能( ) (3)至于鄙( ) (4)内外不闻吾过( )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13.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喟然叹曰 然后能改 B. 被服以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孙叔敖举于海 至于夏水襄陵 14. 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答案】11. . 违背 . 同“增”增加 . 边境(边远的地方) . 使听到 12. (1)这样以后就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2)所

37、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13. C 14. 从甲文看一个国家国内要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要有敌国外患,而宋昭公的国家没有;从乙文看宋昭公的国家谄谀者众;以上是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拂:违背。 (2)句意: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曾:同“增”,增加。 (3)句意:到达了边境。鄙:边境(边远的地方) 。 (4)句意: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闻:使听到。 【12

3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然后,这样以后;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2)故,所以;亡,逃跑;卒,最终;反,返回。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的样子/这样; B.相当于“而”,表示修饰/介词,凭借; C.都是连词,所以; D.介词,从/到; 故选 C。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第二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常常会覆灭;联系乙文“

39、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内外不闻吾过”可知,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是缺少直言进谏的贤臣,即缺少“法家拂士”; 根据乙文“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可知,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是说谄媚话的人太多,即“谄谀者众”。 【点睛】参考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

40、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

41、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三) (三) (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说园 陈从周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如苏州拙政园。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

42、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

43、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为目的。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

44、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 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都存乎此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些词句不但写出园景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都把人们视线引向仰观。文学家最敏感,我们造园者应向他们学习。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则又皆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物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不能草率从事,要着意安排。山际安亭,水边留矾,是能引人仰观、俯观的方法。 我国名胜

45、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彩,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园林。 (选自说园 ,有删改) 15.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介绍了中国园林设计的哪些特点。 16. 读句子,分析加点词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17.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

46、方法?有何作用? 18. 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 15. 园有静观、 动观之分; 处理好山与水的关系; 树木栽植具有画意; 园林景物有仰观、 俯观之别;文物与园林相结合。 16. “初步”一词表明理解园林山水接近自然的道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17. 举例子,通过列举拙政园、网师园分别栽种了枫杨、古柏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中国园林的树木栽种要具有画意,使说明更具体、有说服力。 18. 运用设问,引出下文;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启发读者思考。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第段“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

47、首要考虑”可知,园有静观、动观之分; 由第段“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可知,处理好山与水的关系; 由第段“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可知,树木栽植具有画意; 由第段“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可知,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 由第段“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彩,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可知,文物与园林相结合。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初

48、步”意思是属于或关于开始阶段的。结合前面第段“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可知,这里表明理解园林山水接近自然的道理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透彻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 画线句子“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是举例子,通过列举栽种枫杨、古柏的例子,具体而充分地说明本段“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的观点,这样使得说明得充分,更有说服力。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作用分析。 “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是一问,“风

49、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是一答,一问一答构成设问。这样的设问手法,可以使得表达更加多样化,也能吸引读者,引发读者的思考,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的观点,同时,也引出下文第段“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彩,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的内容。 (四) (四) (1515 分)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剪花枝 李红都 最近我总觉得自己有点浮躁,不论干什么事,心都很难静下来。听人说,养花能修炼静气,于是,就萌生出养花的冲动。 那天路上碰见一位擅长养花的朋友,闲聊中得知他家有一盆花,被家人戏称为开花机器,买回来的时候只是很小一盆幼苗,养着

50、养着,越长越繁茂,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我很想看到这样花开爆盆的效果,就向他请教,这是什么花? 他笑了笑告诉我,矮牵牛,网上买的,八九块钱一盆儿。还热心地向我传授了一些养花的知识。 带着花开爆盆儿的美好愿望,我在淘宝上搜寻着矮牵牛,挑了两盆自己喜欢的品种果断下单。卖花的客服得知我头一次养矮牵牛,就主动向我传授起养花经来:收到后要先换盆儿,然后再修剪,一般直径20 厘米的盆儿,种一棵矮牵牛就够了。换盆的时候注意不要破坏根系,换完盆后还要进行修剪 周日休息,恰巧花也到货。拆开包装一看,两盆矮牵牛其中一盆已开了五朵蓝白相间的花儿,另一盆也已结出三四个花蕾,只是两株花苗都很瘦弱,像需要照料的孩子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