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921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3.1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 寄生在人体内的各种细菌都属于分解者 C.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解析:C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A 错误;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B 错误;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 正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生态系统的

2、各种非生物的部分,而细菌是生物,D 错误。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一定”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 B.异养型生物一定是消费者 C.细菌一定是分解者的能国 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 解析:A 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A 正确;异养型生物不一定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B 错误;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寄生细菌是消费者,C 错误;分解者也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也是分解者,D 错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异养型生物都是分解者 B. 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C. 分解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

3、重要作用 D. 分解者仅包括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解析:B 异养型生物包括分解者和消费者,A 错误;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用,C 错误;分解者不仅包括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蜣螂、秃鹫等动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B 正确,D 错误。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解析:B 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A 错误: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 正确:病毒是异养生物,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 错误;蚯蚓分解腐烂变质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 错误。 5.下图为长期停留在太空站的太空工作人员获得所需物质的模式图。其中生物 X 和 Y 分别表示 A.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分解者 C.分解者、生产者 D.消费者、分解者 解析:B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为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食物,X 能够为人(消费者)提供食物(有机物)和氧气,X 为生产者;Y 能够将人体的排遗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矿物质供生产者使用,Y 是分解者,B 正确。 6.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

5、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 4 个营养级,2 个初级消费者 B.有 3 个营养级,1 个生产者 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有 3 个营养级,3 个消费者 解析:C 该食物链有 4 个营养级,1 个初级消费者,1 个生产者,A、B、D 错误;该食物链中的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C 正确。 7.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有 2 条食物链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解析:A 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以组成生态系统,A 正确;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B 错

6、误;细菌属于分解者,其与蝉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C 错误:蛇属于四级消费者,第五营养级,D 错误。 8.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遗体。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小岛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小型益鸟是第三营养级 C.在该岛上的食物网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 D.这个小岛上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解析:C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整个小岛组成一个生态系统,A 正确;小型益鸟以虫为食,虫为第二营养级,故小型益鸟为第三营

7、养级,B 正确: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应该是最短的食物链,即草鼠猫头鹰,C 错误;这个小岛上营腐生生活的生物是分解者,D 正确。 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特征的是( ) A. 同一营养级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 B.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通常指绿色植物 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 食物链上相邻的生物之间一定具有捕食关系 解析:A 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能是一个种群,也可能是多个种群,A 错误: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B 正确: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可能同时捕食很多种生物,所以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C 正确;食物链是根据食物关系建立起来的联系,相邻两种生

8、物之间一定具有捕食关系,D 正确。 10.南极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仅有的人类干扰较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如图表示南极淡水湖中部分生物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鞭毛藻属于生产者,而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 B.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枝角类动物和细菌 C.图中所示成分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图中只有细菌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解析:A 鞭毛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A 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图示细菌是分解者, 不属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营养级,B 错误;图中所示成分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 错误;生物的呼吸作用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进行呼吸作用,D 错误。 11.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有 8 条食物链,水蚤属于第三营养级 B.既存在捕食也存在食物竞争的只有两组生物 C.鲶鱼占第二、三、四,三个营养级 D.既是初级消费者,也是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水蚤和鲶鱼 解析:D 分析图示可知,食物网有 9 条食物链,分别是藻类轮虫水蚤鲶鱼,藻类轮虫水蚤划蝽鲶鱼,藻类轮虫水蚤划蝽青蛙,藻类蚊子幼虫划蝽鲶鱼,藻类蚊子幼虫划蝽青蛙,藻类水蚤鲶鱼,藻类水蚤划蝽鲶鱼,藻类水蚤划蝽青蛙,藻类鲶鱼,水蚤属于第

10、二和第三营养级,A 错误;存在捕食和食物竞争的有轮虫和水蚤水蚤和鲶鱼、划蝽和鲶鱼,B 错误;鲶鱼占第二、三、四、五,四个营养级,C 错误;既是初级消费者,也是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水蚤和鲶鱼,D 正确。 12.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既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组成成分,又包含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C.图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图中可以实现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生物组分只有甲 解析:D 分析题图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分解者,该图中的非生物的物质(C0,)和能量、生产者、消费

11、者、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A 正确;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B 正确:图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均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正确:生产者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D 错误。 13.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甲与鱼乙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B.鱼甲在这四种生物中营养级最高、体型最大 C.小球藻、水蚤在该生态系统

12、中属于生产者 D.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 6 条食物链 解析:A 分析题表,鱼甲可以捕食鱼乙,两者都以河虾为食,所以鱼甲与鱼乙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A 正确;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鱼甲不被其他生物捕食,处于最高营养级,但不一定体型最大,B 错误;小球藻属于生产者,水蚤吃小球藻,水蚤属于初级消费者,C 错误;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小球藻水蚤河虾鱼甲,小球藻水蚤河虾鱼乙鱼甲,小球藻一水蚤鱼乙鱼甲,小球藻河虾鱼甲,小球藻河虾鱼乙鱼甲,共 5 条,D 错误。 14.不定项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鹰位于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

13、级,占据 3、4、5、6 四个营养级 B.该食物网由 8 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若蛙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则该生态系统的虫害将变得严重 解析:ABD 据图可知,图示食物网中鹰处于最高营养级,占据 3、4、5、6 四个营养级,A正确。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捕食的最高营养级,该食物网由 8 条食物链组成;据图可知,在食物网中,蛇可以捕食鼠,两者之间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 正确。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4、C 错误。若蛙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则蛇会更多地取食食虫鸟和鼠,则昆虫的数量将会增加,该生态系统的虫害将变得严重,D 正确。 15.不定项如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 a、鱼 b 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与鲈鱼为捕食关系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解析: CD 鲈鱼与土著鱼之间是捕食关系, B 项情况会出现; 引入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后,土著鱼 a、b 的数量都下降,短期内浮游动物总量先急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浮游植物总量先锐减后升高最后趋于稳定,C D 项情

15、况不会出现:根据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可知 A 项情况会出现。 16.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解表示一个 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 来源。 (2)蛇在 有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是 。(3)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长时间后黄雀的数量将会 。(4)动植物遗体是图中 通过 和 这两种方式分解的。 答案:(1)生态系统能量 (2)两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3)增多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4)细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13. 广西涠洲岛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共存区域,是巨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库,因其具有较高生态功能和经济

16、价值,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这三大生态系统往往位于靠近海岸的地方,其位置关系如图 1。它们会因动物的移动和物质的迁移形成紧密的关系。 (1) 研究人员现欲对涠洲岛南海湾的海草床、红树林以及珊瑚礁的群落进行比较 分析,首先需要调查比较的是群落的 。 (2)珊瑚礁是由成千上万的珊瑚虫骨骼组成的。造礁珊瑚虫需要的有机物一部分来自海水中的 浮游植物和鱼类的排遗物,另一部分则由与珊瑚虫生活在一起的虫黄藻提供。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光合作用必需的 C02和 N、P 等无机盐。虫黄藻与珊瑚虫之间形成了 关系,其中虫黄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的 。 (3)研究人员对红树林丰富的 A 地区和红树林缺失的 B 地区

17、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调查两个地区珊瑚礁中不同体长蓝仿石鲈(一种鲈鱼)的比例,结果如图 2,由实验结果可知 ,同时还发现 A 地区珊瑚礁中该鱼的密度更大。 海草床是蓝仿石鲈重要的育苗场所,A、B 两个地区海草床中蓝仿石鲈体长无显著差异,均以体长 26cm 的占比最高。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A 地区红树林中的蓝仿石鲈以体长 68cm的占比最高。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测随个体生长,蓝仿石鲈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迁移路径: (用箭头表示)。 综合信息,下列能够解释图 2 两个地区结果出现差异的是 (多选)。 A.红树林为蓝仿石鲈幼鱼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B.红树林中存在大量捕食较小体长蓝仿石鲈的捕食者 C.A

18、 地区控制蓝仿石鲈体型的基因发生了变异 D 红树林为蓝仿石鲈幼鱼提供了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 从以上实验结果推测,A 与 B 两个地区中 区珊瑚礁的体积更大。若从蓝仿石鲈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答案:(1)物种组成 (2)互利共生 第一营养级 (3)红树林的存在提高了珊瑚礁中体长较大的蓝仿石鲈的比例 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礁 AD A 红树林丰富的地区蓝仿石鲈更多, 珊瑚虫能更多地获得来自蓝仿石鲈排遗物中的有机物,生长更迅速;同时蓝仿石鲈排遗物等经分解者分解产生无机盐 C02,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为珊瑚虫生长提供更多的有机物 解析: (1)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因此欲对涠洲

19、岛南海湾的海草床、 红树林以及珊瑚礁的群落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需要调查比较的是群落的物种组成。(2)根据题意分析,虫黄藻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而珊瑚虫也可以为虫黄藻提供光合作用必需的 C0,和 N、P 等无机盐,说明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因为虫黄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其为生态系统的生产 者,处于第一营养级。 (3)根据图 2 分析可知,与红树林缺失的 B 地区相比,红树林丰富的 A 地区体长较大的蓝仿石鲈比例较高,说明红树林的存在提高了珊瑚礁中体长较大的蓝仿石鲈的比例。根据题意分析,已知 A、B 两个地区海草床中蓝仿石鲈体长无显著差异,均以体长 26cm 的占比最高,而A 地区红树林中的蓝仿石

20、鲈以体长 68cm 的占比最高, 即红树林中的蓝仿石鲈体长比海草床中的大,而长大后的蓝仿石鲈可以游到珊瑚礁活动,据此推测随个体生长,蓝仿石鲈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迁移路径为: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礁。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较海草床高,可以为蓝仿石鲈幼鱼的生长提供丰富的食物,导致 A 地区蓝仿石鲈幼鱼生长较快,A 正确:红树林中蓝仿石鲈体长较大是因为其生长较快,而不是因为体长小的被捕食者吃掉了,B 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 地区蓝仿石鲈体长较大并不是因为其相关基因发生了变异,C 错误;红树林的环境较为复杂,可能为蓝仿石鲈幼鱼提供了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D 正确。A 与 B 两个地区中的珊瑚礁的体积更大的应该是 A 区, 其原因是红树林丰富的地区蓝仿石鲈更多, 珊瑚虫能更多地获得来自蓝仿石鲈排遗物中的有机物,生长更迅速;同时蓝仿石鲈排遗物等经分解者分解产生无机盐 C02,有利于虫黄藻的生长,为珊瑚虫生长提供更多的有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