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794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8.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七文库()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知识点考点复习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第一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一、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概念检测】“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不属于种群密度,原因乔木不都是一个物种。“一定地区内的人口数量”不属于种群密度,原因:没有体现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2.公式:3.应用: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害虫的检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特别提示】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不一定(一定/不一定)大。种群密度大,种群数量不一定(一定/不一定)多。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提

2、醒】.这里的N1、N2等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指样方的个体数量。.样方法更适合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填“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进行样方法调查时,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应做到“随机取样”。调查时若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2)标记重捕法调查对象:适用于活动范围广和活动

3、能力强的动物。注意事项:调查期间无大规模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对所调查动物生命活动无影响,不能太过醒目、不易脱落、标记个体必须在种群中分布均匀、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机会相等。调查程序误差分析【归纳】凡是能导致标记个体减少的因素都会使调查数值比实际偏高。二、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 出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总数 的比值。死亡率: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总数 的比值。2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出生率 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 迁出 )的个体数目

4、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2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迁入率 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大;迁入率 1时,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当=1时,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当1时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当=0时,雌性个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下一代灭亡。2.对“S”型增长曲线的解读3.增长率增长速率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种群增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斜率)4.K值的表示方法及K值的变化(1)K值的四种表示方法(2)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改善时,K值会上升。在环境条件稳定、K值一定的情况

5、下,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K值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大于或小于K值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K值不等于种群能达到是最大数量,种群能达到的最大数量是在某个特定时间出现的,一般来,该值出现时间短且大于K值。5.K值与K/2的应用注: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通过打扫卫生、做好粮食储存、硬化地面、饲养天敌等增大环境阻力来降低其环境容纳量。【探究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2.实验流程3.实验注意事项及分析(1)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相互对照; 需要 做重复实验,目的是尽量减少误差。(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

6、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3)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计数。(4)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稀释培养液重新计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稀释培养液时要进行定量稀释,便于计算。 (5)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如下:时间/d123456数量/个【拓展】1.血细胞计数板及相关计算(1)血细胞计数板由一块厚玻璃片特制而成,其中央有两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划分为9个大方格(如上图A所示),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 mm2,加盖玻片后的深度为0.1 mm。因此,每个大方格的

7、容积为0.1 mm3。另外,中央大方格以细线等分为25个中方格(如上图B所示)。每个中方格又等分为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2)计算公式:在计数时,先统计(图B所示)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以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 mL菌液中的总菌数。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则0.1 mm3菌液中的总菌数为(A/5)25B。已知1 mL1 cm31 000 mm3,1 mL菌液的总菌数(A/5)2510 000B50 000AB。2.影响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及改进办法【判断】(1)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2)调查种群

8、数量较少的陆生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并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3)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4)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5)“J”型曲线只适用于理想条件下,如实验室条件下()(6)“S”型曲线达到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7)环境阻力包括种内斗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空间资源的制约()(8)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9)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可以用样方法()(10)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类似“J”型增长()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

9、素组编:马雯审核:荆卫华一、非生物因素干旱【判断】(1)干旱缺水一定会导致种群数量下降()(2)在同种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种群的数量变化基本相同 ()(3)寒温带多数植物种子在春季萌发、蚊类等昆虫在冬季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东亚飞蝗的爆发等都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4)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二、生物因素死亡率出生率养分阳光食物丰欠种内竞争无关自然灾害气候越大相关生物【判断】(1)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的数量()(2)种内竞争不会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加剧()(3)喷洒农药、放养鸭子(可捕食蝗虫)都可有效治理蝗灾,且放养鸭子可降低

10、K值,喷洒农药则对K值无影响()(4)施放天敌与喷洒农药相比,更能持久将害虫控制在较低K值水平()三、种群研究的应用项目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值(环境容纳量)珍稀动物如大熊猫等,保护环境,增大值;养殖生物不能超过值,防止环境被破坏增大环境阻力,如减少获得食物的机会、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减小值值(增长速率最大)在渔业上,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及量控制数量,防止达到【特别提醒】生存环境条件变好,环境阻力减小,K值 增加 ;生存环境条件变差,环境阻力增大,K值减小。引入天敌生物有效保护或环境容纳量减少其获得食物的机会种群数量物理化学中等数量变化趋势密

11、度【判断】(1)中等强度的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2)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特别提醒】环境容纳量的应用 濒危动物及野生资源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K值; 野生资源的利用:渔业捕捞应在K/2以后,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 有害动物的防治:降低K值,在K/2之前捕杀; 合理确定载畜量:草原放牧、鱼的养殖等,最大量不能超过K值。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第一节群落的结构组编:赵维阳审核:荆卫华一、群落及其物种组成1.群落的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概念考察】一个池塘里

12、的全部鱼 不是 (是/不是)群落。一个池塘里全部的植物和动物 不是 (是/不是)群落。集市上所有的鸡、鸭、鹅、白菜、萝卜等动植物不是 (是/不是)群落。2.研究的问题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空间结构、生态位和群落的范围与边界等。3.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4.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5.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我国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6.优势种(1)不仅数量很多,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2)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7.物种组成特点: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二、种间关系关系数量

13、坐标图能量关系图概念举例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海葵与寄居蟹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马蛔虫与马、病毒与宿主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某种农作物与某种杂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狼与兔子注意: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区分捕食者和被捕食者:被捕食者先发生变化,即“

14、先增先减”。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1)概念: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 分层 现象。(2)植物的分层植物的分层与对 光 的利用有关,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除了光照,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层的环境因素还有 温度 等条件,如高山植物的分布;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水分、无机盐等。(3)动物的分层: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 和 食物条件 。2.水平结构a.常呈镶嵌分布。b.影响因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

15、自身生长的特点等。【提醒】般情况下,任何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存在空间结构,而种群不具有空间结构。比如竹林中箭竹错落有致,不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箭竹属于种群的范畴,不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高山不同垂直带植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原因是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同。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四、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五、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

16、个物种的生态位。(2)研究范围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3)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4)形成原因: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六、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实验原理(1)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2)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3)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物。(4)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物种数目。(5)统计方法:一

17、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注意】区分以上两种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少、很少,等等。2.实验步骤(1)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2)取样(3)采集小动物 诱虫器 采集;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可用 吸虫器 采集。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杀死并保存标本。(4)观察和分类: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名称;使用放大镜、体视显微镜

18、进行观察。(5)统计和分析:统计丰富度,完成研究报告。3.实验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丰富,群落结构页越复杂。【判断】(1)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对双方都有利,且双方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3)蝉吸食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捕食关系。()(4)一个竹林中的竹子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5)森林只有垂直结构,草原只有水平结构。()(6)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结构。()(7)玉米长势基本一致的玉米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19、8)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群落,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9)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食性有关,而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10)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1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标记重捕法。()(12)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小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丰富度。()(13)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14)群落中某一种群数量下降说明群落丰富度下降。()(15)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的生态位。()(1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草地外貌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组编:张岚审核:

20、荆卫华一、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少非常简单稀少且分布不均匀极度干旱2.草原生物群落挖洞或快速奔跑旱生多年生耐寒相对简单较少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3.森林生物群落树栖和攀缘非常复杂【判断】(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相似的特点。()(2)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以减少水分的消耗。()(3)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发达,但叶绿体较小、呈深绿色,比较适宜于在弱光条件下生存。()(4)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5)

21、群落只有荒漠、草原、森林三种类型()(6)草原群落中的生物不能在荒漠群落中生存。()(7)森林中乔木高大根系发达,在竞争阳光、土壤等方面占绝对优势,会导致森林中的小灌木、草本植物很难生存。()二、群落的分布规律与决定因素温度分水草甸森林草原荒漠荒漠草原生物森林生物不尽相同复杂的种间关系协调和平衡时空条件适宜的生存环境不尽相同适应不同群落外貌和结构物种组成【深入思考】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 每一个类型的生物群落中,植物、动物都形成了适应环境的方式,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2. 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外因: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内因: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的一面,而不会因环

22、境变化立即改变其遗传特性。 进化的角度上: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非绝对适应,更非永久适应。3. 生物在群落中都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点,不同生物可以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少或者避免竞争,在竞争资源和空间过程中和谐共存,达到相对平衡状态。4. 不同群落中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常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判断】(1)湿地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但只有水生生物。()(2)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3)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

23、机整体,从而维持物种之间的协调和平衡。()(4)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本节归纳】第3节群落的演替组编:张莹莹审核:荆卫华一、演替的定义与类型维持迁入、迁出多年生杂草一年生杂草弃耕的农田过量砍伐的森林火灾过后的草原变化增长或得以减少甚至被淘汰群落所处环境相对稳定种群的相互关系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复杂土壤复杂加大丰富灌木植物阶段苔藓地衣冰川泥火山岩沙丘彻底消灭植物代替【特别提醒】1.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时间短的原因是次生演替的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2.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而

24、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的原因是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4.演替最终不一定都能形成森林,演替最终能否形成森林取决于所处地域的气候等条件,如干旱地区或冻土地带很难演替到森林阶段。5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且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6.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动态平衡时,就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演替不再进行。【判断】(1)在裸岩上发生演替时首先出现的生物是地衣()(2

25、)在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先是初生演替后是次生演替。()(3)初生演替趋向于形成新群落。()(4)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不会影响群落演替。()(5)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所有的群落最终都会演替成森林。()(6)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是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7)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8)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会变化。()(9)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种的消亡。()(10)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11)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退耕还林、还草

26、、还湖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结构复杂物种增多人工群落治理沙漠不同未经处理的污水过度放牧2.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判断】(1)由于人类活动总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所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总是不利的。()(2)砍伐森林可以在短期内改变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进而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3)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的方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也可以使群落演替方向与自然演方向相同。()(4)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化、资源利用率高的方向进行。()(5)初生演替都从裸岩阶段开始()(6)群落演替过

27、程中物种多样性一般都是先增多后减少。()(7)群落演替使各种群的K值都在上升。()(8)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断地发生着改变。()(9)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从而将自然界所有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控制在人为之下。()(10)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自然因素。()(11)人类掌握群落演替的规律,可使其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12)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实质是消除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使群落按照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3)人类活动均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14)人类活动均使群落演替朝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15)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

28、群落的外部环境条件,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组编:张树军审核:荆卫华一、生态系统的定义、范围与类型城市人工林冻原荒漠森林淡水海洋生物圈非生物环境全部生物农田非生物环境统一整体生物群落【判断】(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2)城市生态系统和冻原生态系统均属于自然生态系统。()(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相对稳定相互交错五三级次级初级生产者无机物细菌真菌种子的传播物质循环寄生化学能绿色植物自养能量物质无机盐光【归纳提升】生物

29、群落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相互关系【特别提醒】(1)三类“不一定”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遗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藻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某一营养级生物一个种群: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2)两类“一定” 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判

30、断】(1)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可能是捕食关系()(3)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占的营养级可能不同()(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中,螳螂是第二营养级()(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6)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7)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8)所有的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9)所有的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10)所有的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11)植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植物。()(12)动物都是

31、消费者,消费者都是动物。()(13).细菌都是分解者,分解者都是细菌。()(14)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之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15)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归纳拓展】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重点突破】1.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判断根据双向箭头关系判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构建食物链的一般方法(1)依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构建图1分析依据: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者。结果:图1可形成一条食物链:乙丙甲

32、。(2)依据所含能量(生物量)构建结果:图2可形成一条食物链:丙甲乙丁图3生物可形成食物网:(3)根据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由少到多”构建食物链(网)。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ppm0.0670.51680.39分析依据:生物的富集作用,即营养级越高的个体中含有有害物质的量越多,其含量往往是上一营养级个体含量的510倍。结果:(4)根据题目提供的捕食信息构建信息: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草蛉、七星瓢虫捕食红蜘蛛、蚜虫;红蜘蛛、蚜虫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麻雀、花喜鹊以红蜘蛛、蚜虫、草蛉为食。依据捕食关系直接绘图如下:3.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

33、化的分析与判断(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相关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2)“天敌”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顺序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能量流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所以该类连锁变化的规律是:当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

34、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加;若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本节小结】第二节能量流动组编:吴加亮审核:荆卫华知识点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一、能量流动1概念和过程2.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注图中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中(即总光合作用量),能量输入过程及形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他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呼吸消耗,余下的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即积累的能量,即净光合量。3.第二营养级及其后营养级能量流动(1)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粪便量(c)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c)属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繁殖

35、的能量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e)+呼吸作用消耗量(d)输入量: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2)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输入自然生态系统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流经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两者的总和。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太阳能 ;通过 光合作用 这一生理过程输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散失形式是热能,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是 生产者流向向分解者的能量的一部分,如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 一 营养级的能量。除最高营养级外其

36、他各营养级同化能量均有4个去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遗体残骸形式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而最高营养级无(填序号)。能量转化形式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单向流动表现:能量流动只能从较低营养及流向较高营养级,原因:不可逆转:能量流动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是不可逆转的。不可循环:各营养级生物及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不能循环的。2.逐级递减规律: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原因: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不可能100%流向下一营养级。各营养级同化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3.能量输入的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生态系统能量输入形式:太阳能或化学能。【拓展】“拼图法”分析能量流动过程W1、D1指相应营养级的 同化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