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763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实验班)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实验班)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2 分)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 (qi o) 慷慨 惨绝人寰(hu n) 摧枯拉朽 B. 要塞(s i ) 默契 屏息凝神(bng) 和言悦色 C. 镌刻(jun) 仲栽 惊心动魄(p ) 殚精竭虑 D. 悄然(qio) 横亘 震耳欲聋(zh n) 眼花缭乱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中国女足以三比二逆转战胜韩国女足, 霸气拿下亚洲杯冠军的那一刻, 现场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B.

2、 我们要身临其境地为他人着想,在公共场合自觉地佩戴好口罩。 C. 经过脱贫攻坚之战,我市贫困群众绝大部分已脱贫,他们的生活状况今非昔比。 D.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初心,便是这时代的火炬,引领我们继续奋斗、砥砺向前。 征途已至新起点,不负韶华再出发。 请记住,无论时局如何变化,我们实现收官之年目标任务的决心从未改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从未改变。 这决心,正如攻坚利剑,敦促我们敢打必胜、所向披靡。 请记住。不论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烽火硝烟里,还是在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的惊涛

3、骇浪中,我们都要秉持永恒的初心。 A. B. C. D.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 ,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C. “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

4、端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 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C.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 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 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 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4分)分) 阳光中学拟在本月开展阳光中学拟在本月开展“亲近经典亲近经典”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成相关任务。 6. 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 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

5、写的一则新闻, 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 4 月 21 至 23 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 5 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7. 下面是校团委书记林晓月前往邀请市文联陈主席来给学生作“经典诗文”知识讲座时留下的一则留言条,请找出其中的不妥当的任意两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留言条 尊敬的陈主席: 您好! 我是阳光中学团委书记林晓月,前来邀请您为我们作知识讲座。未能谋面,深感遗憾

6、。明天下午三点,我会再次大驾光临,向您请教。 2021年 9月 25 日 不妥当一(只填序号) ;修改建议: ; 不妥当二(只填序号) ;修改建议: 。 8. 古诗文默写。 (1)征蓬出汉塞,_。 (王维使至塞上 ) (2)_,路远莫致之。 ( 庭中有奇树 ) (3)夕日欲颓,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4)_,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 ) (5) 黄鹤楼中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的句子是_,_。 (6) 钱塘湖春行诗中直抒胸臆,借生机盎然之景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_,_。 二、阅读(二、阅读(48 分)分) (一)古诗赏析(一)古诗赏析(4 分)分) 9.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

7、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这首诗中间两联都是写景,能否将颔联和颈联互换位置?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 (二) (10 分)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

9、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注】 偃蹇(ynjin) :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嵚(qn) :形容山石突出。 瀯瀯(y ng) :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 若牛马之饮于溪 山川之美 C. 虽古好事之士 虽乘奔御风 D. 货而不售 余怜而售之 1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 即

10、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1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 “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 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C. 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 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1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鸢

11、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三) (三) (9 分)分)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问题。 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象他的六十老翁的同辈谢觉哉(你可以常常看到这一对白发土匪在携手同行,好象中学生一样)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

12、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 一天,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一一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同我们所估计的几乎一样,”他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时候,一次在结婚的时候。他们不愿洗脚,洗手,洗脸,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 “但是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愚昧所造成的,我的任务就是改变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这样的人民,同江西相比,的确非常

13、落后。江西的文盲占百分之九十,但是文化水平高得多,我们在那里工作的物质条件也较好,合格教师也多得多。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百分之二十以下!” 14. 联系上下文,请你谈谈第段中为什么说“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 15. 文中的徐特立是革命领袖毛泽东很尊敬的老师,读完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你认为革命领袖人物最应该具备那两种素养? 16. 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内容和主题谈一谈其书名的妙处。 (四) (四) (12 分)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浣花草堂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

14、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张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个不短的时间, 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 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就在成都的西郊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的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

15、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来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

16、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安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 穿过花径,我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 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

17、像。 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

18、,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这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 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 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

19、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也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 ,有删改) 17. 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 18. 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了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19. 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认识?请加以概括。 20. 要全面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五) (五) (13 分)分) 阅读一枚邮票

20、,回答各题 一枚邮票 那是一个北风凛冽、寒流滚滚的年末,我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他在电话里抱歉地说,他和母亲今年活儿多,不回来过年了。这句话把我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我很想你们”生生地堵在了喉咙里,我顿时觉得心拔凉拔凉的。 我本以为, 自己又要独自熬过这个万家灯火的新年, 学校突然要求我们给远在外地的父母写一封信,这可是好消息。学校还特意为我们这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每人发了一个信封,信封上附着邮票,邮票上印着一朵白莲。当天晚上,我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了一封信,写下了对父母满腔的思念。 第二天,我一到教室,就凑到同桌身边询问有关寄信的事情:“那个你知道怎么寄信吗?”我小心翼翼地推了推同桌,他把目光

21、从他的信封上移开,然后把我的信封拿过去仔细看了看,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问我:“寄给父母的吧?”我点了点头。 同桌看了看我,又说:“你一定很想他们吧?”我再次点点头。被人戳破的感觉真不好受,我鼻头一酸,心底的委屈瞬间涌了上来。大概是看我红了眼睛,同桌终于说出了我一直想听到的话:“我帮你寄吧,顺路。”同桌把我俩的信叠在一起,郑重地放进了他的书包里。 当晚,我美滋滋地进入了梦乡。梦里,那封稚嫩而又真挚的信被爸爸紧紧地攥在手里。 可是,第二天一早,当我看见那封本该踏上旅途的信又出现在我的桌子上时,我心里的小火苗又被浇熄了。我捏着信封,急切地问同桌:“怎么了?寄不出去吗?” 此时, 同桌正拈着一枚小小的

22、邮票端详着,听到我的声音后, 他突然慌乱地将那枚邮票揣进了口袋。他动作虽快,我却看得分明,那枚邮票上有两条小鱼,一红一黑,煞是可爱。我想起信封上自带的邮票好像并不是小鱼,而是一朵白莲,就多问了一句:“那是你买的邮票吧?”他欲言又止。 “可是”我还想多问几句,他却打断我说:“别问了,寄得出去。”他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好像在宣告什么似的,“昨天只是因为邮局关门了而已,我今天去早些就行。” 我愣了愣,终于反应过来说:“好的,那真的谢谢你了。”我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我掐着指头一天一天地数,生怕那封载满思念的信被凛冽的风雪吹走,再也无法到达目的地。 所幸,半个月后,爸爸打电话来告诉我,他

23、收到了信。 又过了半个月,我收到了爸爸的回信。那一行行的字仿佛都有温度,我感到有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腾起来,把这个冬天的寒冷都逼得退避三舍。我高兴地把回信递给同桌看,他看了一眼,傻乎乎地笑了,最后竟然笑出了眼泪。我不太明白,却好像依稀明白。 我知道,他没有收到父母的回信,大概是因为信在北上的路上弄丢了,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太忙了,没时间给他回信。我不敢胡乱猜测,只是在心里默默地为他感到难过。好在他向来是个开朗的男孩,不如我这般脆弱,一时的难过并没有掩盖住他身上的朝气。 多年之后,我转学去了父母所在的城市,再也不必与父母分隔两地。只是离开家乡后,我与同桌失去了联系,他帮我寄信这事,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

24、被淡忘了。 这天,我在屋里收拾东西,一封信从衣柜的夹层里掉了出来。信封以及信封上的字迹很熟悉,就是多年前我寄给父母的那封信,只是信封上贴着的那枚邮票,让我瞬间呆住了。 那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上面游着两条小鱼,一红一黑,分明就是那天早上,同桌手里拈着的那枚邮票! 我顿时感觉心里一抽,呼吸都停滞了几秒,两眼一酸,眼泪不听使唤地滚了下来。 我是很久之后才知道那枚 8 角钱的白莲邮票寄不到外省,只是当时我早已忘了那件事情。 现在,那枚小鱼邮票右下角清晰的“2.40 元”,一下又一下地叩着我的心。 也许,他只有这么一枚 2.40 元的邮票;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寄出自己写给父母的信,又哪来的回信呢? (21)

25、直至此时,我才明白了他当时的欲言又止,明白了他当时的反常行为。 (22)原来,他只是在纠结,这一枚小小的邮票,究竟该承载谁的思念,究竟该往哪个方向走。 (23)最后,他选择将邮票贴在了我的信封上。 (选自 2021 年 08 期意林 ,有改动) 21. 第(1)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2. 第(6)段加点词“小火苗”和“被浇熄了”,分别指的是什么? 23. 第(17)段,“我”为什么眼泪不听使唤地滚了下来? 24. 文章第(21)段说“直至此时,我才明白了他当时的欲言又止,明白了他当时的反常行为”,请你细读前文,找出同桌的三个反常之处。 25. 最后他选择将邮票贴在我的信封上的原因可能是什

26、么?(请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推断,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 三、写作(三、写作(50 分)分) 26. 作文 生活如诗,岁月如歌。温馨的家园,欢乐的操场,美丽的田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一定都有你散落的诗行。教室里你埋头苦学的身影,家庭里你体贴关爱父母的孝行,生活中你帮助他人的故事都是你书写在时光长河里的美丽诗行。梳理过往,你会发现自己真棒! 请以“这里,我写下最美诗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3)不少于 500 字。 (4)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八年

27、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实验班)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实验班)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2 分)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 (qi o) 慷慨 惨绝人寰(hu n) 摧枯拉朽 B. 要塞(s i ) 默契 屏息凝神(bng) 和言悦色 C. 镌刻(jun) 仲栽 惊心动魄(p ) 殚精竭虑 D. 悄然(qio) 横亘 震耳欲聋(zh n) 眼花缭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A.翘首 (qi o) qi o; B.和言悦色和颜悦色; C.仲栽仲裁; 故选 D。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

28、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中国女足以三比二逆转战胜韩国女足, 霸气拿下亚洲杯冠军的那一刻, 现场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B. 我们要身临其境地为他人着想,在公共场合自觉地佩戴好口罩。 C. 经过脱贫攻坚之战,我市贫困群众绝大部分已脱贫,他们的生活状况今非昔比。 D.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A.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符合“现场爆发出欢呼声”的语境,使用错误; B.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不符合“为他人着想”的语境

29、,使用错误; C.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用正确; D.锐不可当:指锋利的不可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不符合“舌尖上浪费”的语境,使用错误; 故选 C。 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初心,便是这时代的火炬,引领我们继续奋斗、砥砺向前。 征途已至新起点,不负韶华再出发。 请记住,无论时局如何变化,我们实现收官之年目标任务的决心从未改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从未改变。 这决心,正如攻坚利剑,敦促我们敢打必胜、所向披靡。 请记住。不论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烽火硝烟里,还是在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的惊涛骇浪

30、中,我们都要秉持永恒的初心。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仔细阅读 5 个句子,分析内在的逻辑关系,可用排除法。根据句中“这决心”分析,应该承接句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从未改变”,故句在句前。排除 A、B、D 两项,根据句中“这初心”分析,应该承接句的“我们都要秉持永恒的初心”。故句在句前,C 项排序符合该条件。故选 C。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 ,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

31、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C. “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辨析。 B.有误,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故选 B。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 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32、C.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 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 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 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赘余;删去“的钢铁之躯”; B“果树”包含“梨树和枣树”,应删去“果树、”; D两面对一面;可将“温情”改为“冷暖”; 故选 C。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4分)分) 阳光中学拟在本月阳光中学拟在本月开展开展“亲近经典亲近经典”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6. 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

33、赛”, 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 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 4 月 21 至 23 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 5 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答案】 (示例)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点出对象 1 分,概括事件 1 分】 【解析】 分析】 【详解】这则新闻的第一句介绍我班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比赛,第二句介绍了比赛的环节与结果,第三句阐述此次比赛的意义。这三句话

34、的核心信息就是: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新闻标题一般是根据导语概括得出的,而新闻的导语往往是第一句或者是第一段,概括时可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可用“单位(人)+做什么事”的格式表述。 7. 下面是校团委书记林晓月前往邀请市文联陈主席来给学生作“经典诗文”知识讲座时留下的一则留言条,请找出其中的不妥当的任意两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留言条 尊敬的陈主席: 您好! 我是阳光中学团委书记林晓月,前来邀请您为我们作知识讲座。未能谋面,深感遗憾。明天下午三点,我会再次大驾光临,向您请教。 2021年 9月 25 日 不妥当一(只填序号) ;修改建议: ; 不妥当二(只填序号) ;修改建议: 。 【答案】示例

35、:句 将“大驾光临”改为“拜访”。句 在日期的上一行添加落款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留言条的拟写。 留言条由称呼、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称呼:抬头顶格写对收条者的称呼,不宜直呼其名,通常在姓后面加上尊称,如“李老师”,后面加冒号。正文:另起一行,从第三行起,前空两格,陈述所要说明的内容。一般要将所要表达的事情的各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讲清楚。注意语言的得体;落款:写上姓名和日期,各占一行,姓名在上,日期在下。 通读此留言条,可发现句 “明天下午三点,我会再次大驾光临,向您请教”的“我会再次大驾光临”不得体,到别人家拜访应说“登门拜访”或“拜访”; 句的落款缺少落款人,应在日期

36、的上一行补上。 故此题答案为:句,应将“大驾光临”改为“拜访”或“登门拜访”;句,在日期的上一行添加落款人。 8. 古诗文默写。 (1)征蓬出汉塞,_。 (王维使至塞上 ) (2)_,路远莫致之。 ( 庭中有奇树 ) (3)夕日欲颓,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4)_,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 ) (5) 黄鹤楼中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的句子是_,_。 (6) 钱塘湖春行诗中直抒胸臆,借生机盎然之景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_,_。 【答案】 . 归雁入胡天 . 馨香盈怀袖 . 沉鳞竞跃 . 岂不罹凝寒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析】

37、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中的“馨、盈、袖、鳞、竞、罹、历、萋、洲、堤”等字容易写错,要加强注意。 二、阅读(二、阅读(48 分)分) (一)古诗赏析(一)古诗赏析(4 分)分) 9.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这首诗中间两联都是写景,能否将颔联和颈联互换位置?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38、 (1)“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2)不能。颔联描写的是远景,颈联描写的是近景,符合由远及近的观景顺序;颔联所绘之景,为颈联写人的活动设置了典型的环境。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对重点字词的赏析。 “东皋薄暮望”意为: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望”为眺望之意。联系后句“徙倚欲何依”可知,作者于黄昏时分远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可知“望”还有期望之意,期望着自己能有所归依。联系末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这两句集中表现了作者知音难寻,报国无门,只得归依

39、的无奈之意,同时也暗含了作者的真切希望:希望能遇到知音,得到赏识与重用,一展抱负。 【小问 2 详解】 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遂愿而归。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此为静景,又为远景,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之感。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

40、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此为动景,又为近景。这两句诗动静结合,远近映衬,既有落日之光,又有秋色之浓,搭配恰当,渲染了作者孤独悲寂之情。据此可知,颔联描写的是远景,颈联描写的是近景,符合由远及近的观景顺序;颔联所绘之景,为颈联写人的活动设置了典型的环境。所以两联位置不能调换。 (二) (二) (10 分)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41、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

42、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注】 偃蹇(ynjin) :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嵚(qn) :形容山石突出。 瀯瀯(y ng) :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 若牛马之饮于溪 山川之美 C. 虽古好事之士 虽乘奔御风 D. 货而不售 余怜而售之 1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

43、/木烈火而焚之 B.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1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 “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 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C. 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 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

44、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1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2) (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A.副词,绝妙,极/动词,停止; B.动词,到/结构助词,的; C 连词,即使/连词,即使; D.连词,转折,却/连词,

45、顺承;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 本句意思是: (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因此断句为: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A.乙文中小丘如此美好奇特,却是主人的“弃地”。弃到价止四百,而且连岁不能售。小丘的遭际震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他怜而买之,即“我”喜欢它,并不是因为

46、山丘很小且价格便宜;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的词有: (1)戾,到;者,的人;鸢飞戾天者,指极力追求名利的人;息,平息;心,追求功名利禄的心;经纶,筹划、治理;世务,国家大事;反,同“返”,返回; (2)得,找到;寻,沿着。 【点睛】参考译文: 【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

47、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48、。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乙】 (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钴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 ,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 (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 (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

49、 (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我)问它的价钱, (有人)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这个小丘) ,就(把它)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 (他们)都非常高兴, (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 (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 (我们)站在小丘中间眺望, (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 (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

50、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境界。不满十天(我)就得到了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吧。 (三) (三) (9 分)分)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问题。 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象他的六十老翁的同辈谢觉哉(你可以常常看到这一对白发土匪在携手同行,好象中学生一样)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