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7272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邢台市五校河北省邢台市五校 20222022- -20232023 学年高三上第二次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月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52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6 小题,24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满江红 【南宋】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 香传 ,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磨盾鼻:在盾牌的把手上磨墨,指在军中作檄文。猿臂故将军:指李广。李广长年征战匈奴,却终

2、身未能封侯。榆塞:指边关、边塞。 1.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金甲雕戈”句写出了词人当年在军中披坚执锐、雄姿英发的形象。 B.“一挥千纸,龙蛇犹湿”突出了拟写檄文之快,可见词人才思敏捷。 C.“铁马”两句化用陆游书愤诗句,意在表达对艰苦环境的慨叹。 D.“有谁怜”句以李广自况,写自己虽一心想抗金却不被任用的悲愤。 2.下阕“且教儿诵花间集 ”句为词人故作旷达之语。根据相关诗歌知识推断,以下各组诗句最不可能选自花间集的一项是( ) (3 分) A.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 B.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 C.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D.昨夜西溪游赏

3、,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34 题。 久雨 王安石 煤炱著天无寸空,白沫上岸吹鱼龙。 羲和推车出不得,河伯欲取山为宫。 城门昼开眠百贾,饥孙得糟夜哺翁。 老人惯事少所怪,看屋箕踞歌南风。 【注】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河伯:古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南风:古代乐曲名,借指帝王之歌,用以颂扬明君惠政爱民或施惠于民。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标题总领全诗,其中“雨”字点明写作对象, “久”字点明雨下的时间之长。 B.首联下句正常语序应是“鱼龙吹白沫上岸” ,写的是河水因雨大而冲上堤岸。 C.颈联写商人白昼睡觉不经商,意在与夜里百

4、姓饥饿对比,表达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D.借老人歌唱南风曲,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帝王应该积极地救助百姓。 4.诗歌前两联是怎样描写久雨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56 题。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注】 殷尧藩 遐荒迢递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 家近似忘山路险,土甘殊觉瘴烟轻。 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 此去定知偿隐趣,石田春雨读书耕。 【注】公元 805 年,刘禹锡因与王叔文、柳宗元等推行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公元 815 年受征召回京,次年再次被贬同属江南西道的连州(今广东连州) ,任刺史。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 (3 分) A.首句“遐荒迢递” ,写出前往连州路途遥远艰难,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山路” “瘴烟”两个典型意象凸显沿途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环境特点。 C.“梅花入梦”既写出梅花幽香清雅,同时也赞美了刘禹锡高尚的道德品质。 D.末句想象刘禹锡在连州读书、耕作的日常生活,语调清新明快,颇有趣味。 6.诗人为什么觉得刘禹锡此次虽是初去连州,却不会有太浓重的“客里情”?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大将军邓骘欲弃凉州,徙边郡不能自存者入居三辅,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曰: 譬若衣裳败坏,一以相补

6、,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 公卿皆以为然。郎中虞诩言于太尉张禹曰: 大将军之策不可。凉州士风壮猛,庶众便习兵事,今羌、胡乃不敢入据三辅为害也。凉州士民所以持锋执锐,蒙矢石于行陈,而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今推而捐之,割而弃之,民庶安土重迁,必引领而怨曰中国弃我于夷狄!如卒然起谋,豪雄相聚,席卷而东,则函谷以西、园陵旧京非复汉有也。议者喻以补衣犹有所完,诩恐其疽疮侵淫而无限极也。 禹曰: 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庶几败国事矣!因更集四府,皆从诩议。邓骘由是恶诩,欲以吏法中伤之。会朝歌贼数千人攻杀长吏,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之,诩笑曰: 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

7、无以别利器,此乃吾立功之秋也。 始到,谒河内太守马稜。稜曰: 君儒者,当谋谟庙堂,乃在朝歌,甚为君忧之。 诩曰: 此贼犬羊相聚,以求温饱耳,愿明府不以为忧。 稜曰: 何以言之?诩曰: 朝歌者,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及到官,设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掠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不事家业者为下,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线缝其裾,有出市里者,吏辄禽之。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县境皆平。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8、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 B.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 C.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 D.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而青冀之民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三辅,汉代指治理京城及

9、附近地区的三位官员,也指京城及附近地区。文中指后者。 B.“今推而捐之,割而弃之”中的“捐”和成语“细大不捐”中的“捐”含义不相同。 C.“谋谟庙堂”与岳阳楼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两个“庙堂”含义相同。 D.明府,汉代可代指官府,也可用于尊称太守。文中即为虞诩对河内太守马稜的敬称。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虞诩熟知边事,十分了解凉州的风土民情,他认为凉州民风剽悍刚猛,百姓惯于从军作战,羌人、胡人因此不敢占据三辅作乱。 B.邓骘和虞诩意见相悖,最终虞诩的建议被采纳,于是心胸狭隘的邓骘对虞诩怀恨在心,想要利用职权对虞诩打击报复。 C.朝歌县叛匪造

10、反,情况告急,虞诩认为做事应不避艰难,应尽臣子之责,于是毅然请求赴任朝歌长,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气魄。 D.虞诩让招募的壮士诱贼外出劫掠,又用偷缝在衣服上的标记辨识叛贼,既擒获了不少叛匪,也动摇了贼众的心理防线。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庶几败国事矣! (4 分) (2)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此乃吾立功之秋也。 (4 分) 11.在对太尉张禹的进言中,虞诩用了“疽疮侵淫而无限极也”这一比喻,借此表达了他怎样的观点?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3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地说,凭自己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这个国家处在“_,_”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受皇帝之命, “_,_”这一系列行为并不算是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3) 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 。 (4)贾谊过秦论中, “_,_”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使天下诸侯陷入困境之中。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 裘山山 这个日子是 1964 年 6 月 22

12、 日。 第一个感到内疚的人是成都军区测绘大队的一名军官, 名叫杜永红。 当时他正奉命带领一个作业小组,来到西藏岗巴龙中区的山野里,测量中尼边境线。 杜永红时年 24 岁,未婚。当然他有未婚妻,而且有了好多年了,但由于常年在野外工作,几乎没时间与未婚妻在一起,故至今未婚。他带领他的作业组在岗巴执行测绘任务已经二十多天了。岗巴地区平均海拔 4000 米, 杜永红病倒了, 而且患了非常可怕的肺水肿。 但他不肯休息, 坚持上山作业, 结果昏倒在山上。同小组的战友们把他抬下了山。他在帐篷里醒来,恢复知觉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内疚。他想我是个共产党员,还是个作业组长,怎么能没完成任务就倒下了呢? 于是为了弥补自

13、己的过错 ,他一刻也没休息,就开始整理当天的资料和图纸。当他终于完成工作想要休息时,才感到自己呼吸十分困难,以至于根本无法入睡。他想,反正躺着也睡不着,不如去站岗,让能睡的同志去睡。他就走出帐篷,换下了站岗的战士。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 6 月 22 日这天早上。杜永红看天色微亮,叫醒炊事员后他就去睡了。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到早上的。 第二位内疚的,就是被替下岗来睡觉的哨兵。事后回想起来他不停地自责道:我为什么要让他替我站岗呢?是的,他是组长,可他也是病人啊!是的,那天我也很累,我的身体也有气无力,可他病得更厉害啊!哨兵因为这样的自责痛哭不已。 早饭做好后,炊事员把大家叫起来吃饭,叫到杜永红时

14、他有些犹豫了,他知道他天亮才睡下,还知道他在生病。于是他绕过了他。 吃完饭要出发了,杜永红还在睡,一个老同志说,今天咱们就别让组长上山了,让他在家歇一天吧。大家一致同意。他就嘱咐炊事员,千万不要惊醒他,让他好好睡一觉,到中午 11 点时再叫他起来吃饭,免得他又硬撑着上山。炊事员点头答应。 一个上午,帐篷里都静悄悄的。炊事员在准备午饭时十分小心,轻手轻脚的,生怕惊了组长的梦。他知道只要组长醒来,就会不顾一切地上山去。总算到了 11 点,炊事员走到帐篷门口,侧耳听了听,里面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他想组长实在是睡得太香了,他已经很久没这样睡过了。他决定让他再多睡半个小时。 到了 11 点半,太阳老高了,

15、而且暖洋洋的,炊事员想,这下可以叫组长起来了,吃碗热乎乎的面条,再好好晒晒太阳。他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他走进去,叫他的组长,叫那个叫杜永红的人。但杜永红一动不动,他大声叫,他不动,他用力拍他,他也不动。他预感不好,掀开被子,才发觉他们的组长,他们的战友杜永红,早已僵硬。 这第三位内疚的便是炊事员。他想自己为什么要自作主张地晚叫他半小时呢,也许早叫半小时还会有救的。尽管后来医生说,杜永红的死亡时间是在早上,他还是内疚不已,他想我竟让他的遗体那么孤孤单单地在帐篷里呆了一上午。我该去陪陪他的啊。 炊事员抽噎着说不出话来。组里那位老同志劝慰他说,你不要这样自责,如果怪应该怪我才是,是我叫你不要叫醒他

16、的,是我说让他好好睡一觉的。如果我知道,我一定不会让他去睡的。哪怕我们轮流给他唱歌,哪怕我们轮流给他讲笑话,哪怕我们再让他去站岗,去工作,我们也坚决不会让他睡的。 但所有的后悔都已无济于事。杜永红毕竟永远地睡去了。老同志成了第四个内疚的人。他默默地淌着眼泪,领着组里的同志把杜永红仔细地包裹好,放在担架上,抬到岗巴他们的总部去。 抬到半路时,见一匹马卷着尘土飞奔而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大队医生。医生一见担架就想下马抢救,但所有的目光都在告诉他,已经晚了。医生扑在担架上就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我来晚了,我该再快一些的!我该昨天晚上就出发的!我就知道是你!我对不起你啊! 原来,杜永红病倒后,就给大队医生

17、写了封信,他说小组里有人病了,希望医生方便的时候过来看一下。他没说是谁病了,也没说是什么病。他知道医生很忙,进藏后生病的人太多了。医生一大早就骑马往这边赶,没想到竟在路上与他的遗体相遇了。 医生怎能不放声大哭? 讲到这里,医生已经是第五个感到内疚的人了。 但故事还没有完。杜永红牺牲的消息传到了阿里。当时在那里工作的另一个测绘小组的组长,是杜永红的好友,名叫王玉琨。从拉萨出发前,杜永红曾跟他说,他的未婚妻,最近写信来要和他分手。原因很简单,她总也不能见到他,总也不能和他谈恋爱。杜永红有些难过,他跟王玉琨说,他想好好和他聊聊,还想给他看看他未婚妻的信,让他分析一下还有没有挽回的可能。 但他们没有谈

18、成。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太多,时间实在是不够用。分别时王玉琨对杜永红说,等我们完成了这次任务,一定找机会好好聊聊。 可没等完成任务,杜永红就牺牲在了岗位上。 王玉琨说,我真是非常后悔,当时无论如何该和他谈谈的,哪怕不睡觉,不吃饭,也该和他谈谈的,让他说说心里的委屈,吐吐感情上的烦恼。我是他最好的朋友啊,可我却让他带着心事走了,他永远也没机会向人诉说了! 王玉琨讲到这里时,眼圈红了。 往事在 38 年之后依然折磨着他的心。 如今他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他说杜永红如果活着,也该年过花甲了。早已离开了部队的他,依然忘不了当年丈量世界屋脊的那些日子,那些艰苦而又光荣的岁月。他把它们写成了一篇日记体的报

19、告文学,让我看。而前面这个小故事,是在他讲述中不经意提起的。但恰是这个小故事,像根针一样一下子刺进了我心里了。我知道我若不把它拔出来,心就一直会汩汩流血。 王玉琨是那个日子的第六个内疚者,也是这个故事的讲述者。 写到他,故事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我却忽然想到,这世上还应该有一个为那天感到内疚的人,虽然她和西藏相隔遥远,虽然她对那天一无所知。她应该是第七个内疚的人,她就是杜永红当年的未婚妻。 尽管同为女人,我十分理解她无法承受的孤单和寂寞,但仍是同为女人,我推断她一定会为自己在他临死前提出的分手而深感内疚。一句分手,让杜永红赴黄泉路时是那么孤单。 王玉琨告诉我,杜永红死后并没有被授予什么称号。因为在

20、他们测绘队,因劳累艰苦而牺牲在岗位上的人很多。但我想,有这样一些为他感到内疚的人,就足以让他不死了,他永远活在他们的内疚里。而内疚,也是一种思念。 【注】1950 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没有地图,120 万平方公里基本是无图区(只有外国人测的局部图,很不准确) 。1962 年,成都军区正式成立第一测绘大队,专门负责测绘西藏地图。经过 20 年的努力,历经千难万险,1981 年,终于完成西藏第一代完整地图。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是指 1964 年 6 月 22 日,杜永红牺牲的日子,文章以点代面,集中塑造了成都军区第

21、一测绘大队的英雄群像。 B.文中刻画了七位心存内疚的人,除了远在他方的“未婚妻”的内疚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其余几位都为杜永红的牺牲而真诚地内疚。 C.王玉琨是故事的讲述者,时隔 38 年仍内疚于未能在好友离世前和他好好谈谈,致使好友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增加了本文的情感力量。 D.杜永红牺牲后却并没有被授予什么称号,王玉琨对其原因的解释令人震撼,从中展现出测绘大队英雄群体的默默奉献和牺牲精神。 14.关于文中众人心怀内疚的记叙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哨兵内疚, 是他自责于自己只考虑了自己的劳累于是听从了组长换岗的命令, 没有体恤组长抱病的事实。 B.炊事员内疚,在于他

22、认为是自己导致组长错过了抢救的时间,内疚自己使组长死后在帐篷里孤孤单单。 C.医生的内疚,在于他知道生病的人是组长,但是却没有连夜赶来,以至于错过了抢救的最后机会。 D.作者认为“未婚妻”也应内疚,内疚于阴差阳错地她在杜永红牺牲之前提出了分手,使英雄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 15.1982 年,中央军委命名成都军区第一测绘大队为“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 ,杜永红正是这一英雄群体的典型代表。请谈谈文中是如何塑造杜永红这一英雄形象的。 (6 分) 16.本文充分体现了作者裘山山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的细腻、感性的特点,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6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23、(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2010 年,段浩杰大学毕业进入某带钢公司轧制作业区,他_,每天泡在车间里,研究设备、学习工艺、提升技能,很快成长为业务尖兵。2016 年,以段浩杰为核心成员的中国宝武太钢集团手撕钢研发团队成立,15 名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 30 岁。 手撕钢 学名叫作 不锈钢精密箔材 , 这种不锈钢厚度因仅有报纸的七分之一且易用手撕开而得名,它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在炼钢人眼里,0.05 毫米厚度是我国这一领域生产技术的天花板,突破 0.02 毫米厚度,确是难如登天。这一厚度的技术工艺难度高,长期被国外垄断。 0.0

24、2 毫米厚度的轧制程序是核心工艺技术点,也是技术的难点, 段浩杰介绍_ 手撕钢轧制过程就像山西人制作手擀面,把钢带通过轧辊擀薄,但和擀面不同的是,制作手撕钢的轧机有20 根轧辊,排列组合有 2 万种。 两年多时间里, 段浩杰_, 带领团队克服了 175 个设备难题, 452 个工艺难题、 历经 700 多次试验,终于在 2018 年底成功研发出厚度 0.02 毫米、宽度 600 毫米的宽幅手撕钢 。如今, 手撕钢已被广泛应用在_仪器的制造和折叠手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高技术领域。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处填“夙兴夜寐”比“任劳任怨”好,处填“惨淡经营”比“苦心孤

25、诣”好。 B.处的标点用逗号比用句号好,前后句连接紧密。 C.加点词语“天花板” ,本义是“室内的天棚” ,材料中的意思是“到了顶了,几乎不能被超越” 。 D.包含语素“精”的词语“家族”有精巧、精细、精密、精确等,处填写“精密”最合适。 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 分) 19.最后一段多用数字,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 从海口出发,沿西线高速疾驰一小时许,便到了儋州。 6 月的海南岛, 椰风海韵。 脚下这条路,

26、 景色宜人、 畅达舒心。 而脑际那条年代久远的路, 却颠沛辗转、山水迢遥 公元 1097 年, 由广东惠州过滕州、 雷州, 渡琼州海峡,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历时二月余、 行程数千里,终于抵达这号称海天之外的儋州。他,就是第三次遭到贬谪、赴任琼州别驾的苏轼。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东坡诗作,与记者同行的工作人员符红姜信手拈来。不过,小符却有几分疑惑: _?太难以想象了! 那副样子 ,_,如东坡的与程秀才书中: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真是一片蛮荒啊。 这儿以前是一片荒滩, _! 洋浦社区原党支部书记陈乾昌回忆道,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于 1992年,国务院批准海南建

27、设洋浦经济开发区,让洋浦站到改革开放最前沿啊! 20.选段中画横线句与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为何都列举了大量的地名?请分别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 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长得漂亮又做事干练,本应有一个令人艳美的人生,可事实却正相反,她的结局很悲惨: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曹雪芹在聪明累里将王熙风的悲惨结局归结于聪明 ,说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28、 聪明不好吗?聪明好,但若不能上升为智慧,则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是一种能力,智慧是一种格局。聪明人看眼前,智者看长远;聪明人看局部,智者看整体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答案】C【解析】 “意在表达对艰苦环境的慨叹”错。 “铁马”两句化用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 生动地描绘出金兵南犯和宋军抗御的惊心动魄场景, 抒发了词人征战沙场的豪情。 2 【答案】C【解析】A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出

29、自唐代温庭筠的酒泉子花映柳条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词人。 女主人公池上凭栏闲望, 百无聊赖, 描写的是闺中女子的生活情态, 符合花间派的特点。 B“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出自酒泉子其二唐末宋初张泌,张泌是花间词派词人,词风香软缠绵,符合花间派的特点。C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出自唐代杜甫的登楼这首诗。意思是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与花间词派的“艳丽香软的词风”不符。D “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出自唐代诗词名家毛文锡的西溪子 ,描写的是闺中女子的生活情态,符合花间派的特点

30、。 3 【答案】C【解析】颈联写商人白昼睡觉不经商和夜里百姓饥饿难耐都是侧面来写雨“久”的特点,并非将二者进行对比。 4 【参考答案】纯用侧面描写。借天空、河水、羲和、河伯来写雨之久,无一字正面写雨,却处处表现雨下得久。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以“煤炱”喻乌云,写天色浓黑,下雨之广。 “无寸空”以夸张手法极写雨久。运用想象。想象羲和难以出行、河伯想把高山作为自己宫殿,来表现雨之久。运用典故。以“羲和”的典故写太阳出不来,以此表现天阴雨大。 (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满分) 5 【答案】A【解析】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分析错误。这首诗虽然开篇写前往连州路途遥远艰难,但之后的主要内容一反传

31、统送别诗、贬谪诗的伤感愤懑,语调清新明快,表达了诗人对刘禹锡的宽慰之情。 6 【参考答案】刘禹锡曾在同属江南西道的朗州生活十年,两地风土相似,去连州如同归家。连州物产丰富,有梅香可入梦,有荔枝可品尝,还可四处行走,寻幽访胜。身居连州没有太多世俗纷争,可体会隐居的趣味,春雨时节耕作读书,其乐无穷。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7 【答案】B【解析】句意:背靠太行山,临黄河,距离敖仓不过百里地,而青州、冀州逃亡的难民数以万计,叛匪却不懂得打开敖仓招揽民众,抢劫武库中的兵器,据守成皋,斩断天下的右臂,这说明他们不值得忧虑。 8 【答案】B【解析】两个“捐”含义相同,均为“舍弃”的

32、意思。 9 【答案】C【解析】 “毅然请求赴任朝歌长”错。 10 (1)我没有考虑到这些,如果没有您这番话,恐怕要败坏了国家大事! (得分点: “意” ,考虑; “微” ,如果没有; “庶几” ,恐怕,或许。各 1 分,句意 1 分) (2)不遇到盘根错节(或弯曲的树根、交错的枝节) ,就无法鉴别刀刃(是否锋利) ,这正是我建功立业的时机。 (得分点: “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别” ,鉴别; “秋” ,时机。各 1 分,句意 1 分) 11观点:坚决反对放弃凉州。 (1 分) 分析:虞诩反对议者以补衣作喻的说法,认为放弃凉州就像疮毒侵蚀肌体后就会不停地蔓延一样,将会失去屏障,丢掉更多的

33、国土。 (2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大将军邓骘打算放弃凉州,让边疆各郡无法生存的百姓迁徙到京城及附近地区居住,然后集中力量应对北方的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商议,说: 这就好比是破旧的衣裳,拿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都保不住了。 公卿都认为很正确。郎中虞诩对太尉张禹说: 大将军的计策不可行,凉州民风剽悍刚猛,百姓惯于从军作战,如今羌人、胡人才不敢占据三辅作乱。而凉州的百姓之所以手执锋利的兵器,在军阵中冒着流矢飞石(冲锋) ,而没有后退之心,是由于他们归属于汉朝。假如现在推开凉州而舍弃它,割让出去而抛弃它,人民安于乡土而不愿迁徙,必然伸长脖子远望,怨恨说朝廷

34、把我们丢给了夷狄! 假如突然有人起事,强横勇武之人聚集起来,席卷东进,那么函谷关以西、历代帝陵和旧京长安将不再归汉朝所有。倡议者用补破衣做比喻,认为还可以保全一件,而我担心局势正如毒疮,会不断侵蚀肉体而没有止境! 张禹说: 我没有考虑到这些,如果没有你这番话,恐怕要坏了国家大事! 于是再次召集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等一起商议,众人一致同意虞诩的意见。邓骘因为这件事对虞诩怀恨在心,打算借法令陷害他。恰好朝歌县叛匪数千人造反,他们杀死长官,州郡官府无法镇压,于是便任命虞诩为朝歌长。虞诩的故人旧友都为他深感忧虑(都安慰他) ,虞诩却笑着说: 做事不避艰难,是臣子的职分。不遇到盘根错节,就无法鉴别刀

35、刃(是否锋利) ,这正是我建功立业的时机。 他一到任,便去拜见河内太守马稜。马稜说: 您是一位儒生,应当在朝廷上出谋划策,如今竟然到了朝歌,我很是替您担忧。 虞诩说: 朝歌的这群叛匪,只是像狗群羊群那样聚在一起,以寻求温饱罢了,请您不要为之担忧。 马稜问: 为什么这样讲?虞诩说: 朝歌,背靠太行山,临黄河,离敖仓不过百里地,而青州、冀州逃亡的难民数以万计,叛匪却不懂得打开敖仓招揽民众,抢劫武库中的兵器,据守成皋,斩断天下的右臂,这说明他们不值得忧虑。 等到上任以后,虞诩设定了三个等级来招募勇士,命令自掾史以下的官员各自就所了解的人进行保举,行凶抢劫的属上等,打架伤人、偷盗财物的属中等,不经营家

36、业、不从事生产的属下等,共收罗了一百多人。虞诩设宴招待他们,将他们的罪行一律赦免,让他们混入匪帮,诱使叛匪进行抢劫,官府则设下伏兵等候他们,于是杀死叛匪数百人。虞诩又秘密派遣会缝纫的贫民做佣工,为叛匪制作服装,这些人用彩线缝制裙衣(或衣襟) ,有叛匪穿上后在集市街巷露面,官吏就抓获他们。叛匪因此惊骇四散,都说有神灵在帮助官府,于是朝歌县境内全部平定。 12.(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4)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13.【答案】B【解析】杜永红是第一位内疚的人,他是为自己被抬下山耽误了工作而内疚,并非为自己会牺牲内疚。 1

37、4.【答案】C【解析】医生是推测生病的人是杜永红,他说“我就知道是你”是强烈愧疚悔恨之下的愤激之语,并非叙述事实。 15.【参考答案】通过人物的具体行为塑造形象。文章记叙了杜永红带领团队坚守艰苦的高原,抱病坚持工作,抱病替战士站岗等行为,展现了他公而忘私、勇毅坚韧的英雄形象;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塑造形象。文中写了了杜永红醒来后以及睡不着时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战友的友爱无私;通过侧面烘托(衬托)塑造形象。通过记叙哨兵、炊事员、老同志、医生、王玉琨等人对杜永红牺牲的悲痛和内疚,侧面展现了他团结战友、兢兢业业、大公无私的崇高人格。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38、 16.【参考答案】选材上以小见大。作者从王玉琨讲述中“不经意提起”的“小故事”里敏锐发现了大题材。巧妙地以杜永红牺牲的时间为切入点,塑造了成都军区第一测绘大队的英雄群像,赞扬了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完成西藏地图测绘的英雄壮举。心理描写细腻真切。文中有大量细腻的心理刻画,真切感人。如对杜永红的心理描写,既展现其英勇坚韧的品质,也关注到他爱情的困境,形象丰满、鲜活生动。对女性心理深刻洞察。文中作者从女性的角度对“未婚妻”的“内疚”进行推测想象,充分体现了对女性心理的把握和体谅, 也强化了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和感染力。 (每点 2 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17.【答案】A【解析】A.“

39、处填惨淡经营比苦心孤诣好”错误。惨淡经营,指苦费心力地经营筹划(突出过程的艰难,是行动上的)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突出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煞费苦心, 是心思上的) 。 已经为科研团队费尽心思钻研技术, 应是 “苦心孤诣”更恰当。 18 【参考答案】这种不锈钢因厚度仅有报纸的七分之一且易用手撕开而得名,它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每处语病修改正确 2 分) 19 【参考答案】多处使用数字,突出了历程之艰难,产品之精密, (2 分)表达了对这种迎难而上、精益求精科研精神的敬佩之情。 (2 分) (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0 【参考答案】杜甫诗句

40、列举大量地名,用地名的快速转换反映舟轻水快,表达作者听闻祸乱平定后想象归乡的巨大喜悦。选段中列举大量地名,交代苏轼被贬行程,路途遥远艰辛,不仅表达同情,更能与现在的快捷做对比,突出改革开放发展变化之大。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21 【参考答案】当时的儋州真是那副样子见诸东坡的诗词现在却是一座宝岛(宝库) (写出一句得 1分,两句 3 分,三句 5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2.【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思辨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共两句话。第一句简述王熙凤的为人和结局带来的反差。第二句是归因,说明凤姐悲惨结局是被其“聪明”所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

41、命! ”第二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反问,承上启下。第二句推出观点,此处有两重意思:一是“聪明好,但不及智慧” ,二是聪明若不能上升为智慧,则容易带来祸患。此处体现了思辨性。三四句既是对“聪明好,但若不能上升为智慧,则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的原因分析,又是明确“聪明”和“智慧”这一组核心概念的区别,其主要区别体现在“能力与格局” “眼前与长远” “局部与整体”这三个方面。 由此可见,材料的核心词是一组,即“聪明和智慧” 。写作的范围是对“聪明和智慧”这一组概念进行思辨。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如何从“能力与格局” “眼前与长远” “局部与整体”这些角度切入,对核心概念“聪明和智慧”进行思辨,但是行文时这三个角度不一定要写全。写作时,不能抛开“聪明与智慧”这一组核心概念进行写作,否则视为偏题。 【参考立意】 大智慧真格局,小聪明反被累。 清醒自知乃人生大智慧。 聪明人自以为是,智慧者目光长远。 聪明人爱张扬,智慧者不露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