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7198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七年级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七年级上上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 (2)杨花落尽子规啼,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3)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 (4)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5)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 (6) ,江春入旧年。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7) 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8) 论语中强调不仅能学习人家的优点,也能学习人家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 。 2下列句

2、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影少年的你的热映,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极大关注。 B我国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明年在故宫博物院公开展出。 C王大爷种植的大苹果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春天,江南的雨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烟笼寒水月笼纱”的 甲 (A.迷蒙 B.迷茫)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婉约,引人无限 xi(A.暇 B.遐)思。夏季一来,就到了他肆意展现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时候。他像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浑身充满了蓬 (A.png B.png)勃新生的力量,很是有些野蛮

3、。 炎热的午后, _有股奇怪又特别的味道, 眼前只见白茫茫一片, 顿时整个世界沉浸在 乙 (A.不着边际 B.漫无边际)的大雨中。 (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汉字,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 处 处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处 乙处 (3)以下是文中空白横线部分的内容,正确排列顺序应是 几滴小雨象征性预告后 隐隐几声雷鸣 豆大的雨点便老实不客气地劈头盖脸地倾倒下来 晒了一天的灼热的马路顿时腾起一股白色的热气 万里晴空倏尔乌云密布 A. B. C. D. 二、阅读。二、阅读。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4、,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诗人登高远眺,只看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 B.第三句写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 C.第四句写“征人”听到芦笛声后,不由的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D.从整首诗看,月色皎洁,笛声悠扬,流露出诗人淡淡的欢欣。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似雪” “如霜”两词的表达效果?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

5、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 (乙)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 “儿曹何自远来?”对曰: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 “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当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节选自后汉书 ,略有改动) (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

6、在文中的意思。 尊君在不 不: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去: 须期乃入 期: 遂止于野亭 止: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B.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C.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D.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 “使君何日当还?” (4)读了甲乙两文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进一步到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看法。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我家的三头牛 朱山坡 小时候最喜欢牛,希望有一头属于我家的牛。 我六七岁的时候,家里十分贫苦,我妈向生产队提

7、出替队里养一头牛以赚点工分。生产队给我家分了一头公牛,它年轻气盛,脾气暴躁,牛角往前弯曲,尖利而坚硬,面相吓人,队里没几个人能驾驭它。有几次我看见壮汉驾驭它犁地时被它就地造反,把犁具从身上抖掉,并掉头对壮汉怒目而视,甚至挺起牛角攻击,吓得壮汉狼狈而逃。把这头牛分配给我家养,我妈很无奈。 我第一次放它,把它牵到田埂上去吃刚长出来的嫩草。它却偏偏不正经吃草,时不时把嘴伸向水稻,把稻苗吃了。我抖抖牛绳,警告它,它就发飙,鼻子喷水,牛眼圆睁,凶狠狠地挺起牛角向我冲过来。我吓得大哭,弃绳仓皇而逃,它竟一直追杀过来,大人持扁担才为我解了围。 不久,分田到户了。队里给我家重新分配了一头老母牛,走路、犁田都慢

8、吞吞的,但它性情温顺、慈祥、听话,只顾埋头吃草,不挑食,从不偷吃庄稼,也不乱跑,不用指引也记得回家的路。我喜欢跟它呆在一起,它能听懂我说的话。家里有一头牛,似乎多了一个亲人。我们给它最好的照料,牛栏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牛的身子也洗拭得皮毛光亮。每天父亲都要检查母牛是否吃饱,如果未吃饱,父亲会给母牛吃宵夜红薯粥或青菜粥。最令我回忆的阅读时光是少年放牛时。必须是春天的下午,最好是雨后,凉快、恬静。云在青天,牛在吃草,我在读书,互不干扰,心照不宣。书读完,牛吃饱,昏鸟归巢,饭香袭来,兴尽归去。夜里,牛在反刍,我在消化。它咀嚼的是草香,我回味的是书香。在草坪上,在山涧里,我对牛朗读唐诗,经常是王维的

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它肯定听懂了,要不然,它吃草时发出的声音、摇尾巴的频率,不会那么有节奏、温婉,有贵族风范,站在一群牛中间,它显得鹤立鸡群,浑身上下散发着饱读经书、学富五车才有的儒雅。对牛弹琴未必有用,但对牛读书肯定是有效的。有时候,当我背诵卡壳时,它会抬头看我一眼,似乎是在笑话我,我赶紧努力往下背诵。直到现在,每当我捧起书本的时候,总会想起对面站着一头满腹经纶的老母牛的情形,立马使我对阅读肃然起敬,不敢马虎、轻浮。 农忙时节,老母牛要耕耙很多的田地,父亲舍不得用鞭子打它,或大声吆喝,实在忍受不了它的缓慢才轻轻地咳一声,它便会走快一点,但很快又慢了下来。它体力不支,有时候累得倒在田

10、里。每天早晚,父亲总是把母鸡刚生下来的蛋,三只、五只,喂给老母牛吃。那一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老母牛突然“轰”一声倒在田里,再也爬不起来,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我为老母牛的死痛哭流涕。 过了两个月,父亲买回来一头小牛犊,满身稚气,调皮,好动,脾气倔,无事欢奔,难以管教。有一天,我在山里放牛,突然乌云压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暴雨如注。身边放牛的伙伴已经各自驱牛回家,而我家的牛犊却跑得无影无踪。我要把牛找回来。然而,雷电轰鸣,山洪滚滚,我心惊胆战,在山腰上放声大哭。待雨过天晴,我翻越两座山才找到惊惶的牛犊。我把它拴在树上用树枝将它痛打一顿,它满眼委屈,仿佛在告诉我,它很害怕,它要去找它的母亲。我到镇上去

11、读书后,放牛的责任落到了弟弟的身上。一年后,父亲将它卖给了牛贩子。后来想想,我很懊悔,我觉得自己错怪了那头小牛犊,它毕竟才 3 岁, 比我的年纪小得多, 是我欺负了它。 我一直希望能在某时某地偶遇它, 向它说声对不起。 多年过去了,老母牛的形象一直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涌现春天里它吃草、我看书的美好画面。老母牛的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隐忍奋力,我一直引以为榜样。几年前,我在家具店里看到一尊母牛木雕,形神特别像小时候我家的老母牛,我毫不犹豫地买回来,摆在书房最重要的位置。 (摘编自天津日报2021 年 2 月 18 日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小时候家里十分

12、贫苦,所以母亲向生产队要求分配一头牛给我家养。 B.第段写我回忆少年放牛的阅读时光,表现了我对读书生活的向往。 C.虽经我家精心照料,但风烛残年的老母牛依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D.本文精彩的细节描写以及长短句结合的语言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三头牛的不同情感。 公牛 老母牛 小牛犊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我毫不犹豫地买回来,摆在书房最重要的位置。 (赏析加点词语) 家里有一头牛,似乎多了一个亲人。 (赏析句子) (4)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文中三头牛的特点。 (5)作者在塑造老母牛的同时,刻画了公牛和小牛犊,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的意图。 7阅读下面的

13、文章,完成问题。 冷身运动 入秋时节秋高气爽,是运动的好时节,很多市民朋友也加入到了运动健身的行列,我们都知道在运动之前要做一些热身运动,避免损伤关节、肌肉等,运动专家介绍,热身运动很重要,冷身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医生特别提醒,如果剧烈运动突然停止,人体出现眩晕、恶心、筋疲力尽的感觉,严重者会出现头晕目眩,甚至晕倒等情况,这都是由于运动后做不正确的放松导致的。在运动时,一定不能忽略“冷 身运动”的重要性! 那么何为“冷身运动”呢?大家都知道,运动前要做“热身运动” ,让身体从静止的状态逐渐进入到运动状态。通过热身运动,可以使全身血运增加,携氧能力增强,从而更好地满足身体接下来的运动需求。同样

14、, “冷身运动”顾名思义就是使身体从运动的状态转化为静止状态的适应过程。冷身运动可以避免运动者血压下降过快,影响健康。 医生指出,即使人不能享受生命的永恒,但正确的体育锻炼却能延长生命之时钟。 “冷身运动”就是身体的保护伞,对身体适应环境有很大好处。首先,冷身运动能使脉搏的高速跳动频率减缓至安全水平;其次,冷身运动能使大量的血液返回心脏从而避免其滞留在腿部,以保证大脑的血供;此外,冷身运动还有助于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及时放松肌肉,尽快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还可以减少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冷身运动”的目的是使身体从动逐渐过渡为静的状态,推荐了以下几个适合作为“冷身”的运动项目,如慢跑、行走、牵

15、拉等,在冷身运动中,还需逐渐减慢动作,至身体恢复平静(心率降至 120次/分以下)即可。虽然动作简单,但是对身体的养护是很必要的。 “冷身运动”结束,肌体并没有完全恢复平静。 “冷身运动”只是为机体提供一个平缓过渡期,弱化身体的不良反应。历时 510 分钟,使身体平缓度过不良反应“危险期” 。但是身体完全恢复静息状态也需要时间的,通常为 1 小时。也就是说在 1 小时内,尽量不要吃饭、睡觉、洗澡等,避免全身血运集中在某个部位,而导致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出现不良反应。 运动过程中消耗能量较多,为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跑步时可随身携带补充能量的运动型饮料,或者饼干、巧克力等零食,随时补充体能,锻炼出好

16、身体。 (1)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热身运动”让身体从运动的状态逐渐进入到静止状态; “冷身运动”顾名思义使身体从静止的状态转化为运动状态的适应过程。 B.通过热身运动,可以使全身血运增加,携氧能力增强,从而完全满足身体接下来的运动需求。 C.选文中“生命之时钟” “身体的保护伞”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心率降至 120 次/分以下”中“以下”一词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D.跑步时随身携带补充能量的运动型饮料,能消除低血糖症状。 (2) “冷身运动”对身体适应环境有哪些好处? (3)小明每次长跑后总感觉头晕目眩,读了这篇文章,请你告诉他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避免运动后

17、的不适?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问 题。 【材料一】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不例外。考场失意、友谊翻船、父母唠叨都有可能使你陷入挫败、 沮丧、 愤怒、 厌烦等负面情绪当中。 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有可能爆发。如果长期郁积于心,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下面介绍几种能够帮助大家调控情绪 的方法。 (1)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只有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才能积极正视并加以修正,从而冷静看待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这样才容易摆脱负面情绪。 (2)肯定现在的自己。要适时恰当地肯定自己,意识到自己虽然不完美或身处困境,但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情绪就会基于稳定。 (

18、3)记下自己的情绪。无法向别人倾诉时,可以通过记录情绪的方式,梳理让自己感到快乐或难过的事情,逐一分析,这也是缓解负面情绪的一种好方法。 (4)向正能量的人靠拢。多关注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常和积极向上的人一起进步,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充满正能量。同时,多做对自己或别人有意义的事,在成就感中体验积极能量带来的幸福与愉悦。 (选自和田秀树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 ,有删改) 【材料二】 苏轼一生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却不曾被负面情绪击倒。他被排挤出京,做杭州通判时,与佛印结为好友。佛印心胸开阔,为人豁达,二人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后被贬黄州,做了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他写了不少诗文来排遣心中的苦闷。被贬惠州后,

19、苏轼利用空闲时间,探索岭南风光,亲自尝试酿酒,生活丰富多彩。被贬儋州后,他采草药,兴学堂,造福乡民,把儋州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 【材料三】 疫情期间,同学们严格遵守防疫要求进行线上学习。还不到半个月,林杨同学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很快收到大家的回复。 (1)下列对【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负面情绪让人情感体验不舒服,影响人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伤害身心健康,应及时疏导。 B.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使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C.“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只需要我们找出自己性格的缺点就可以

20、了。 D.远离消极悲观的人,不作悲观情绪的垃圾桶,是培养积极心理情绪,调控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2) 【材料二】中苏轼面对人生坎坷所采用的调控情绪的方法,与【材料一】中哪些方法相吻合?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 (3)你认为【材料三】中的留言对林杨赶走“憋闷”情绪是否有帮助?请选择两条做评价。 9名著阅读。 1926 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 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 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朝花夕拾中,鲁

21、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名著,说说鲁迅为什么认为“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 三、写作。三、写作。 11成长是什么?有人说:成长就是把哭声调成静音状态;还有人说:成长

22、就是和世界讲和其实,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 请以“成长中的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如果写诗歌,不少于 20 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 (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3)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

23、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5)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 (6)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7) 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 (8) 论语中强调不仅能学习人家的优点,也能学习人家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

24、)东临碣石(重点字:碣)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潮平两岸阔 (4)断肠人在天涯 (5)学而不思则罔(重点字:罔) (6)海日生残夜 (7)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重点字:善)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影少年的你的热映,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极大关注。 B我国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

25、明年在故宫博物院公开展出。 C王大爷种植的大苹果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解答此题要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随着” ; B.正确; C.有误,语义矛盾,应删去“基本上”或“全部” ; D.有误,一面对两面,应把“成败”改成“成功” 。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

26、,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 ,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春天,江南的雨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烟笼寒水月笼纱”的 甲 (A.迷蒙 B.迷茫)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婉约,引人无限 xi(A.暇 B.遐

27、)思。夏季一来,就到了他肆意展现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时候。他像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浑身充满了蓬 (A.png B.png)勃新生的力量,很是有些野蛮。 炎热的午后, _有股奇怪又特别的味道, 眼前只见白茫茫一片, 顿时整个世界沉浸在 乙 (A.不着边际 B.漫无边际)的大雨中。 (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汉字,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 处 B 处 A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处 A 乙处 B (3)以下是文中空白横线部分的内容,正确排列顺序应是 D 几滴小雨象征性预告后 隐隐几声雷鸣 豆大的雨点便老实不客气地劈头盖脸地倾倒下来 晒了一天的

28、灼热的马路顿时腾起一股白色的热气 万里晴空倏尔乌云密布 A. B. C. D. 【分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遐思:指悠远地思索或想象;也指深长的思念。 故选:B。 蓬勃:繁荣而旺盛的样子。读作“png b” 。 故选:A。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甲处“迷蒙”形容烟雾迷漫,景物模糊;而“迷茫”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结合上下文,可知“迷蒙”符合语境。 故选:A。 不着边际:形容言论空泛,不切实际。 漫无边际: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根据“大雨”的提示,选“漫无边际”恰当。 故选:B。 (3)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要按照下雨时的发生发展过程排列。首先根据“象征性预告”以及下文

29、主 要描绘的大雨来临的现象可知,是预兆,排在最前面;下文主要写下大雨的过程,根据“倏尔”可知首先是由晴转为乌云密布;乌云满天隐隐会有雷声;接着大雨倾盆而至,最后才会出现的景象。所以顺序为。 故选:D。 【解答】答案: (1)B;A (2)A;B (3)D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二、阅读。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

30、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一、二句写诗人登高远眺,只看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 B.第三句写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 C.第四句写“征人”听到芦笛声后,不由的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D.从整首诗看,月色皎洁,笛声悠扬,流露出诗人淡淡的欢欣。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似雪” “如霜”两词的表达效果? 【分析】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在这

31、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解答】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内涵。 ABC.正确。 D.有误,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笛声在扩散,愁思在蔓延,在这样一个凄清的夜晚,集体的失眠也不可避免。并非写流露出诗人淡淡的欢欣。 故选:D。 (2)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前两句的意思是: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比喻修辞手法,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结合诗歌

32、内容,可知“似雪” “如霜”两词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答案: (1)D (2)比喻,把沙漠、冷月比喻为“似雪” “如霜” ,描绘出了苍凉旷远的意境。 参考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点评】解答筛选信息时,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范围;第二步,比较分析各种相关信息,并准确整合信息。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

33、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 (乙)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 “儿曹何自远来?”对 曰: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 “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当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节选自后汉书 ,略有改动) (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加

34、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尊君在不 不: 同“否” ,吗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去: 离开 须期乃入 期: 约定 遂止于野亭 止: 停宿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B.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C.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D.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 “使君何日当还?” (4)读了甲乙两文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进一步到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看法。 【分析】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

35、再等候他而离开了, 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 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 “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路旁拜迎。郭伋问: “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 “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

36、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 “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郭级叫部下官吏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歌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句意: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 ,吗; 句意: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去:离开; 句意: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期:约定; 句意:于是在野外亭中歌宿。止:停宿。 (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

37、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故断为:童 子 作 虎 啸 声/果 自 林 中 出。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中重点词语有:惭,感到惭愧;引,拉。句意为: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中重点词语有:及,等到;讫,完。句意为: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 “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诫人

38、们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否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第二篇文章,通过郭伋的故事,说明他是守信之人,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使三军信服。两篇文章谈论的问题都与“守信”有关,解答这个题目时,能结合段落内容,围绕“守信”展开即可。 答案: (1)同“否” ,吗;离开;约定;停宿。 (2)B (3)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 “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 (4)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用自己的话组

39、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我家的三头牛 朱山坡 小时候最喜欢牛,希望有一头属于我家的牛。 我六七岁的时候,家里十分贫苦,我妈向生产队提出替队里养一头牛以赚点工分。生产队给我家分了一头公牛,它年轻气盛,脾气暴躁,牛角往前弯曲,尖利而坚硬,面相吓人,队里没几个人能驾驭它。有几次我看见壮汉驾驭它犁地时被它就地造反,把犁具从身上抖掉,并掉头对壮汉怒目而视,甚至挺起牛角攻击,吓得壮汉狼狈而逃。把这头牛分配给我家养,我妈很无奈。 我第一次放它,把它牵到田埂上去吃刚长出来的嫩草。它却偏偏不正经吃草,时不时把嘴伸向水稻,把稻苗吃了。我抖

40、抖牛绳,警告它,它就发飙,鼻子喷水,牛眼圆睁,凶狠狠地挺起牛角向我冲过来。我吓得大哭,弃绳仓皇而逃,它竟一直追杀过来,大人持扁担才为我解了围。 不久,分田到户了。队里给我家重新分配了一头老母牛,走路、犁田都慢吞吞的,但它性情温顺、慈祥、听话,只顾埋头吃草,不挑食,从不偷吃庄稼,也不乱跑,不用指引也记得回家的路。我喜欢跟它呆在一起,它能听懂我说的话。家里有一头牛,似乎多了一个亲人。我们给它最好的照料,牛栏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牛的身子也洗拭得皮毛光亮。每天父亲都要检查母牛是否吃饱,如果未吃饱,父亲会给母牛吃宵夜红薯粥或青菜粥。最令我回忆的阅读时光是少年放牛时。必须是春天的下午,最好是雨后,凉快、

41、恬静。云在青天,牛在吃草,我在读书,互不干扰,心照不宣。书读完,牛吃饱,昏鸟归巢,饭香袭来,兴尽归去。夜里,牛在反刍,我在消化。它咀嚼的是草香,我回味的是书香。在草坪上,在山涧里,我对牛朗读唐诗,经常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它肯定听懂了,要不然,它吃草时发出的声音、摇尾巴的频率,不会那么有节奏、温婉,有贵族风范,站在一群牛中间,它显得鹤立鸡群,浑身上下散发着饱读经书、学富五车才有的儒雅。对牛弹琴未必有用,但对牛读书肯定是有效的。有时候,当我背诵卡壳时,它会抬头看我一眼,似乎是在笑话我,我赶紧努力往下背诵。直到现在,每当我捧起书本的时候,总会想起对面站着一头满腹经纶的老母牛的情形,

42、立马使我对阅读肃然起敬,不敢马虎、轻浮。 农忙时节,老母牛要耕耙很多的田地,父亲舍不得用鞭子打它,或大声吆喝,实在忍受不了它的缓慢才轻轻地咳一声,它便会走快一点,但很快又慢了下来。它体力不支,有时候累得倒在田里。每天早晚,父亲总是把母鸡刚生下来的蛋,三只、五只,喂给老母牛吃。那一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老母牛突然“轰”一声倒在田里,再也爬不起来,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我为老母牛的死痛哭流涕。 过了两个月,父亲买回来一头小牛犊,满身稚气,调皮,好动,脾气倔,无事欢奔,难以管教。有一天,我在山里放牛,突然乌云压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暴雨如注。身边放牛的伙伴已经各自驱牛回家,而我家的牛犊却跑得无影无踪。我要

43、把牛找回来。然而,雷电轰鸣,山洪滚滚,我心惊胆战,在山腰上放声大哭。待雨过天晴,我翻越两座山才找到惊惶的牛犊。我把它拴在树上用树枝将它痛打一顿,它满眼委屈,仿佛在告诉我,它很害怕,它要去找它的母亲。我到镇上去读书后,放牛的责任落到了弟弟的身上。一年后,父亲将它卖给了牛贩子。后来想想,我很懊悔,我觉得自己错怪了那头小牛犊,它毕竟才 3 岁, 比我的年纪小得多, 是我欺负了它。 我一直希望能在某时某地偶遇它, 向它说声对不起。 多年过去了,老母牛的形象一直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涌现春天里它吃草、我看书的美好画面。老母牛的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隐忍奋力,我一直引以为榜样。几年前,我在家具店里看到一

44、尊母牛木雕,形神特别像小时候我家的老母牛,我毫不犹豫地买回来,摆在书房最重要的位置。 (摘编自天津日报2021 年 2 月 18 日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因为我小时候家里十分贫苦,所以母亲向生产队要求分配一头牛给我家养。 B.第段写我回忆少年放牛的阅读时光,表现了我对读书生活的向往。 C.虽经我家精心照料,但风烛残年的老母牛依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D.本文精彩的细节描写以及长短句结合的语言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三头牛的不同情感。 公牛 畏惧它 老母牛 喜欢它,敬重它 小牛犊 不喜欢它,但对它心存愧疚 (3)结合语境,按

45、照要求赏析。 我毫不犹豫地买回来,摆在书房最重要的位置。 (赏析加点词语) 家里有一头牛,似乎多了一个亲人。 (赏析句子) (4)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文中三头牛的特点。 (5)作者在塑造老母牛的同时,刻画了公牛和小牛犊,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的意图。 【分析】 本文记叙了 “我” 对家中三头牛的回忆, 略写了 “我” 与公牛和小牛犊的相处时光, 详写了 “我”与老母牛相处的美好时光,表现老母牛的温顺、善良、体贴主人的性格,表达了“我”对粗暴凶狠的公牛的恐惧和讨厌,不理解小牛而冤枉并暴打小牛行为的愧疚,对老母牛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隐忍奋力精神的赞美。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46、。 A.有误,“因为我小时候家里十分贫苦” 表述有误, 根据 “我妈向生产队提出替队里养一头牛以赚点工分”可知,母亲向生产队要求分配一头牛是为了赚取工分。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根据“它年轻气盛,脾气暴躁” “它却偏偏不正经吃草,时不时把嘴伸向水稻,把稻苗吃了” “我吓得大哭,弃绳仓皇而逃,它竟一直追杀过来”可知,公牛年轻气盛,脾气暴躁,不听指挥,不愿干活,会攻击人, “我”畏惧它。根据“它性情温顺、慈祥、听话,只顾埋头吃草,不挑食,从不偷吃庄稼,也不乱跑,不用指引也记得回家的路” “它体力不支,有时候累得倒在田里” “我为老母牛的死痛哭流涕” “老母牛的

47、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隐忍奋力,我一直引以为榜样”可知,老母牛情温顺,善解人意,默默耕耘, “我”喜欢它,敬重它。根据“满身稚气,调皮,好动,脾气倔,无事欢奔,难以管教” “我一直希望能在某时某地偶遇它,向它说声对不起”可知,小牛犊调皮,好动,脾气倔,“我”不喜欢它,但对它心存愧疚。 (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毫不犹豫”原指,当机立断,一点也不迟疑。结合“几年前,我在家具店里看到一尊母牛木雕,形神特别像小时候我家的老母牛”分析,这里指几年前, “我”在家具店里看到一尊母牛木雕,形神特别像小时候“我”家的老母牛, “我”一点也没迟疑地买了回来,表达了“我”对老母牛的喜爱之情。 本句可选择从情感的

48、角度进行赏析。 “家里有一头牛,似乎多了一个亲人” ,把牛当作亲人,可见“我”对这头牛的喜欢,对它有着亲人般的情感。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根据“它年轻气盛,脾气暴躁” “它却偏偏不正经吃草,时不时把嘴伸向水稻,把稻苗吃了”可知,公牛年轻气盛,脾气暴躁,不听指挥,不愿干活,会攻击人。根据“它性情 温顺、慈祥、听话,只顾埋头吃草,不挑食,从不偷吃庄稼,也不乱跑,不用指引也记得回家的路” “它体力不支,有时候累得倒在田里”可知,老母牛情温顺,善解人意,默默耕耘。根据“满身稚气,调皮,好动,脾气倔,无事欢奔,难以管教”可知,小牛犊调皮,好动,脾气倔。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三头公牛

49、分别是年老体弱、年轻气盛、年少调皮的老中幼牛,年龄不同,体质不同,个性鲜明,公牛粗暴,老牛温顺,小牛调皮,形象鲜明,真实可感,让读者如见其牛,也寄托了作者对三头牛的不同情感。表现老母牛的温顺、善良、体贴主人的性格,表达了“我”对粗暴凶狠的公牛的恐惧和讨厌,不理解小牛而冤枉并暴打小牛行为的愧疚,采用对比烘托的写法,对老母牛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隐忍奋力精神的赞美。 答案: (1)A (2)畏惧它;喜欢它,敬重它;不喜欢它,但对它心存愧疚。 (4)公牛年轻气盛,脾气暴躁,不听指挥,不愿干活,会攻击人。母牛性情温顺,善解人意,默默耕耘。小牛犊调皮,好动,脾气倔。 (3)“毫不犹豫”这里指“我”在家具店

50、里看到一尊特别像小时候“我”家的老母牛的木雕,一点也没迟疑地买了回来,表达了“我”对老母牛的喜爱之情。 表现了“我”家对老母牛十分喜欢,对老母牛有着亲人般的情感,给它以亲人一样的精心照料。 (4)公牛年轻气盛,脾气暴躁,不听指挥,不愿干活,会攻击人;老母牛情温顺,善解人意,默默耕耘;小牛犊调皮,好动,脾气倔。 (5) 本文使用了对比烘托的写法, 用公牛的粗暴凶狠偷懒和小牛犊的调皮好动不好管教来衬托老母牛的温顺、慈善、听话、善解人意,表现了老母牛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隐忍奋力的精神。 【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 再将选项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