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672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邓州市邓州市九年级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 5 分) 河南卫视 2022 年的 “中国节日” 系列 中秋奇妙游 、 重阳奇妙游 再上热搜。 主创团队郑重其 ( )地进行了很多原创尝试,通过古今交融、中外结合的形式,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新视角。晚会的立意, 恪守着想让当下人能够追溯到古人过中秋、 重阳节时所有的仪式感。 利用艺术形式一点也不 ( )揉造作地复原一些当时景象,将观众带回到那个时代,去寻找中华文化中应该发扬留存的部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积()与传承,让更多观众在每一

2、次恰逢中国节日时观看晚会,油然而()由内而外的文化自信。 (1)给文段中、处加点的字注音。(2 分) (2)依次补写文段中括号里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事 娇 淀 升 B、事 矫 淀 生 C、实 娇 淀 生 D、实 矫 垫 升 2.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艾宾浩斯认为 , 。 , _,我们需要及时的重复,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人们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死记硬背的材料 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

3、,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 A. B. C. D. 3.古诗文默写。(8 分) 祖国的一山一水一物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展现着不同的风姿,也寄予着作者不同的情感。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的“大雪三日,_。”一句,我们会感受到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相似的意境。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_,_。”运用动静结合总写雪景,展现北国风光和诗人豪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_,”写出了树木成荫禽鸟鸣叫的动静之景,欢愉之情。 李白的 行路难 中“_ 。 ”借川、 山凸显了诗人的“行路难, 行路难, ,今安在?”苦闷之情溢于言表。 4. 在“经典名著大家读”的活动中,小文想为同学们展示下面两部名著的书评,但是还没有完全

4、理解书评A、 B 分别对应哪部名著, 请你从以下两本名著中任选一本, 结合相应书评和名著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4 分) 水浒传 艾青诗选 书评 A他的作品,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牛汉 书评 B作者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来观察、批评这个社会的,最有鲜明的倾向性。通 过艺术形象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封建社会的本质。浦江清 5.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 分) “2022 年您的生日愿望是什么?”“好好活着,活一天就工作一天。”这是我国眼科学界泰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102 岁的张效房老人的

5、答案。1945 年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至今,77 年来,在他心中,“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直未改。2015 年那一年,95 岁高龄的他仍坚持坐诊、查房,感动了无数人,获评当年“全国十大最美医生”。不管到了多大年纪,身体状况如何,张效房一如那个刚刚工作的 20 多岁青年,天天“泡”在医院,只想为患者造福,为人民服务,成为眼科诊区延续了近 80 年的一道风景。最近这两年,张效房逐渐停下了门诊、查房的脚步,把工作重心放在他参与创办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论文投稿的修改上。作为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102 岁的张效房见证了中国眼科事业从起步到飞跃的历程,并以一位老

6、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证明在这个年纪,依然可以做很多事。 (1)上面是小敏同学搜集并讲述的一则“自强不息人物”故事,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2 分) (2)班级小记者想对张效房教授进行采访,假设安排你事先给他打电话联系活动事宜,你应该怎么说(3分) (3)小彦准备以“青少年应怎样书写自强人生”为主题进行演讲,请你帮他从三个方面拟定演讲的主要内容。(3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6-9 题。(16 分) 号 魂 刘家坳的老刘家有一件传家宝,是老刘从部队带回的一杆军号。军号早已没有了耀眼的金黄色,略带沧桑的古铜色里透着厚重与庄严,一

7、眼望去,就知道它承载了太多的故事。 军号的故事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老刘当时还是个不到二十的小伙子,村里人都叫他刘娃子。他本是承了祖业,吹了唢呐刘家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唢呐世家。他爱吹唢呐,尤其是婚嫁迎娶的时候,他的唢呐吹得格外地热闹,他说他就喜欢日子像唢呐声一样热闹闹地过着。 但他的美好愿望很快被入侵的日本鬼子破灭了。日本鬼子闯进了村,烧杀抢掠。刚从邻村吹完唢呐的刘娃子,站在犄角岭,远远地就看见了村里的熊熊大火,听见了乡亲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握紧手中的唢呐,抹干了眼泪,一跺脚,加入了八路军。 八路军连长知道了他唢呐吹得好, 就让他当了吹号兵。 连长嘱咐刘娃子, 人在号在, 号在阵地在。冲锋的

8、时候,你要把军号吹得响亮响亮的,吹出咱们的气势,吹出咱们的威风!” 刘娃子郑重地接过军号,记住了连长说的话。第一次战斗刚打响时,他心里还有一丝慌乱,但当吹起冲锋号时,嘹亮的号声一下激发了他内心的情绪,他仿佛看到了村子里燃烧的熊熊大火,仿佛听到了大 火中乡亲们的阵阵哭喊。他把满腔的悲情化成了一股力量,把冲锋号吹得格外地响亮,格外地高昂。 后来,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就发生在刘家坳。那次,八路军连长奉命率队在刘家坳阻击敌人,几场恶仗下来,全连只剩下了十几号人。受伤的连长将刘娃子喊到身边,说“敌人再来,你就吹冲锋号,咱们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路上!”傍晚,敌人又发起了进攻。那时,残阳如血,染红半边天空。刘娃

9、子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在高昂的号声中上好刺刀,跃出战壕,猛扑向敌人,犹如猛虎下山,又仿佛长剑出鞘冲在最前的连长倒下了,后面的战士马上顶上去,每个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冲锋,冲锋,永不停息! 增援的部队及时赶到,击退了敌人。他们在死人堆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刘娃子,他失去了一条腿,但他怀里,仍然死死护着那杆军号 新中国成立后,刘娃子放弃了到老干所疗养,安着假肢、拄着拐杖回到了故乡刘家坳。从此,他再也没有走出过大山,带回的那一大包军功章尘封在了床头柜里,在厅房显眼的墙壁上,挂着的是他当初离开部队时特地申请带回的那杆军号。 “把冲锋号吹起来,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信心在,胜利就在!当年那不可一世的小鬼子都被

10、我们打回老家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回到家乡担任了大队党支书的刘娃子,在家乡那座荒山上摆开战场,再次吹响了军号,这号声就像指挥着千军万马的战旗,就像永不言败的勇士曲,透着坚毅,有股拼劲,与开荒机器的轰鸣声、劳作时的吆喝声汇成一曲欢歌。久了,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刘,也觉得他与那一杆军号融为一体了。 一代代的刘家坳人,就这样听着老刘的故事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有的外出打拼,但老刘的故事仍时刻滋养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磨砺意志,战胜困难,一个个成为行业的翘楚。老刘的儿子大柱,是第一批走出山坳的人,在省城里,大柱有了自已的企业,成了刘家坳引以自豪的成功人士。 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刘,再也爬不上村

11、子对面的特角岭了,也很少再吹军号,只经常长时间地凝望着那杆军号。儿子刘大柱见了,悄悄地处置了省城的企业,带着资金回到了家乡,吹响了新时代脱贫致富的军号。一批走出刘家坳的青年回乡办起了乡村合作企业,大柱说,唤他们回来的是那军号的声音,在他们心里,军号是有灵魂的!(根据经典小说选刊相关篇目改编) “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这句话在刘家坳口口相传,已经成为这里的精神名 片。 6.请从“原因结果”的角度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4 分) 因为刘娃子看见了日本鬼子闯进刘家坳烧杀抢掠,听见了乡亲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所以他加入了八路军当了吹号兵。_ 因为刘娃子心中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所以他放弃了到老干所疗养回到刘

12、家坳担任大队党支书带领乡亲们再次吹响了建设家乡的军号。_ 7.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中划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猛的? (4分) 那时,残阳如血,染红半边天空。刘娃子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在高昂的号声中上好刺刀,跃出战壕,猛扑向敌人,犹如猛虎下山,又仿佛长剑出鞘 8.作者在小说中设计“八路军连长”这个形象有什么用意?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3 分) 9.在班级组织的“小说故事会上”,语文课代表向大家推荐这篇小说,理由是“主题思 想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 分)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 10-13 题。(12 分)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把我们自己

13、的事情做好” 踏上新征程,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答卷,就要聚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问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开拓发展进步新境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这是一条“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创造人民美

14、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人民是促成我们事业大发展的力量源泉。“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应对一切风云变幻的最大定力。要确保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必须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

15、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切惊涛骇浪都会战胜。 科技自立自强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一个国家的科技命脉握在别人手中,就等于被扼住命运的咽喉。今天,我们正走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量子通信、人工智能、5G 等取得世界领先,到“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中国创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亮丽名片。但我们必须保持足够清醒,面对西方在专利上的壁垒、 尖端技术上的打压, 必须在劣势领域补足短板、 优势领域打造长板、 瞄准未来需求

16、布局 “创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中国人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决心、秉承独立自主的顽强意志,破除西方编织的科技铁幕、打破境外不断加码的技术封锁,积极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逐步跨越疆域局限和人为藩篱。 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以无我之境服务人民、报效祖国。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时强调,“希望大家首先要搞好自身建设,在这个关键时期,要特别注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不要有失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对普通党员干部而言,首要的就是各司其职,努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

17、落后的问题,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 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自己的本领。为此,要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做事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面对未来。 在百年来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征程中,在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坚如磐石的定力、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敢打必胜的信心,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区分轻重,听从党的召唤,时刻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摘自

18、光明日报2022 年 08 月 19 日) 10.从全文看,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 分) 1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 分) 13.请你为文章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 分) 三、古诗文阅读(1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7 题。(共 10 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

19、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20、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仲淹遭母忧。服除,至京师,上宰相书,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顷之,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不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 (节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 【注释】母忧母亲的丧事。服除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14. 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薄暮冥冥”的“冥冥”是昏暗的意思,写出了阴雨天时傍晚天色昏暗阴沉的样子。

21、 B. “浮光跃金”中的“跃”是跳动的意思,写出了阳光照耀下的水波给人以灵动之感。 C.“微斯人”中的“微”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现在“微”常用的意思“细小”,如“相差甚微”。 D.“晏殊大惧”中的“惧”是害怕、恐惧的意思,以“大”修饰,极言晏殊内心的恐惧感。15.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6.本文的语言富有文采和诗意,除了运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之外,本文的语词也很有特点,请你选一个方面简要分析。(2 分) 17.康熙曾为范仲淹题写“济世良相”的匾额,其实无论官任何职,范仲淹都始终怀抱济世之志,请你具体分析文段乙中他的“济世”体

22、现在哪些地方。(4 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 1819 题。(共 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 毛诗序中提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即诗歌是人心

23、意的表达,请你结合诗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心意”的。(2 分) 19. 有人认为, 以上两首诗词在感情基调上的前后变化如出一辙。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出理由。 (2 分) 四、作文(50 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对于“感动中国 2021 年度人物”江梦南来说,人生的每一步仿佛都是“困难模式”,被上天夺走听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她,敢于直面命运的挑战,在父母的陪伴下 20多年如一日地坚持用眼睛去“听”,最终学有所成并圆梦清华。在身体上,她是有缺陷的,但在精神上,她却是无比强大的。可以说,凭借着惊人

24、的毅力,顽强地跨过人生中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山峰,一路逆袭的江梦南正是用她的经历告诉了人们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1)请以“_,我成长的催化剂”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江梦南的事迹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按文体要求作文,不少于 600 字。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1)k s(2)答案:B 2.答案:C 3.湖中人鸟声俱绝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多歧路 4.示例一:A 是艾青诗选的书评,根据书评 A 中“强烈鲜明的意象”

25、可知是对艾青诗选的评价,在艾青的诗歌中,常常可以见到“黎明”“太阳”“火把”“土地”等意象。艾青对黑暗旧社会的痛恨,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渴求,都蕴含在这些意象中,而这些简单的意象,也使得他更容易将热爱和诗情献给所有人民,从而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结合具体内容) 示例二:B 是水浒传的书评。根据书评中“人民的立场”“封建社会的本质”可知是对水浒传的评价,作者施耐庵写众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5. (1)示例一:“最美医生”张效房用医术和道德守护“光明” 示例二:张效房主任为眼科事业奉献终生。 示例三:张孝芳

26、主任 102 岁了,依然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能概括出人物事迹精神即可) (2)张教授,您好,我是学校九年级(1)班小记者。我们正在开展“君子自强不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媒体上了解到了您自强不息的可贵事迹,我们班小记者团打算到您的家中对您作一次采访,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呢? (3)理想,自强的航标。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并为人生的理想执着追求,矢志不渝地奋斗,直到成功。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不放任自我。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言之有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6. 因为刘娃子明白并牢记连长“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的嘱咐,所以他在一次次

27、的战斗中誓死守护军号。(2 分)因为爬不上犄角岭吹号经常长时间凝望那杆军号,儿子看到后回乡创业,一代代的刘家坳人吹响了新时代脱贫致富的军号。(意思对即可)(2 分) 7.通过“上好”“跃出”“猛扑”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了战士们出战壕扑向敌人的状态,体现了战士们作战时的勇猛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通过如血残阳染红半边天空的环境描写,渲 染了紧张惨烈的气氛,侧面表现了战斗的激烈和战士们作战时的勇猛无畏、视死如归。“猛虎下山” “长剑出鞘”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跃出战壕扑向敌人的勇猛无畏、视死如归。(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

28、可) 8.八路军连长让刘娃子当了吹号兵,并嘱咐激励刘娃子誓死吹号护号,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刘娃子是在连长的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增强了小说内容的丰富性和真实性。连长是无数八路军指战员的代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军人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意思对即可,每点 1 分,共 3 分) 9.表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奋勇杀敌、守护阵地的精神;体现了战士们热爱祖国的精神;体现了乡亲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坚毅、拼搏的品质;肯定了号魂精神是激励着一代代刘家坳人磨砺意志、战胜困难、成家立业的精神信念;弘扬了刘家坳的青年回乡建设美丽家长,带领家乡人脱贫攻坚的精神。(此题分层赋分。理解角度单一

29、,答出表层理解,如条的给 12 分;理解角度多样,思维较深入,如给 23 分;思维全面,理解有深度,能关联多个层面,如给 45 分,答出给 5 分) 10.答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答卷,(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集中力量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11.举例论证,列举“量子通信” “人工智能”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等新时代中国的亮丽名片,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科技自立自强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的观点,使论证更有力。 12.首先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答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答卷,就要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然后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是促成我们事业大发展的力量源泉、科技自立自强是攀登世界科技

30、高峰的必由之路和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以无我之境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最后呼吁人们听从党的召唤,时刻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3.答案示例:(1)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两弹一星” 最高功勋荣誉奖章。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钱学森带领中国人研制出来“两弹一星”,使中国人民从此再也不怕国外敌对势力的战争威胁,为祖国建设创造了安全条件。 (2)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以占世界不到 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多的人口,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其他论据言之有理亦可) 三、古诗文阅读 14.B

31、(2 分)【解析】B 项中“浮光跃金”的意思是“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描写的是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15.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意思对即可。2 分) 16.大量使用双声叠韵词。如“潇湘”“隐曜”“满目”“远山”“长江”“万千”等,收到了金声玉振、回环往复的共鸣效果,形成了极强的视听冲击。 大量使用同义词,如衔-吞、际-涯、通-极、隐-潜等,使表意更加精细准确,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 大量使用反义词,如废-兴、朝-夕、宠-辱等,在对比和衬托中,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答出一点,简要 分析即可) 17.范仲淹守孝期满,立即上书陈述朝廷政令的得失以及民间

32、利弊。对于礼官想要讨好章献太后的做法,他敢于上奏,直言不可,履行自己作为臣子的职责,以保政治清明。(意思对即可。一点 2 分,共 4 分) 【参考译文】【乙】范仲淹遭逢母亲的丧事。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回到京城,向宰相上书,陈述朝廷政令的得失以及民间利弊,总共一万多字,(宰相)王曾看了后很称赞他。不久,(为了庆祝)冬至设立仪仗,主管礼仪的官员们商定意见想讨好章献太后,奏请天子率领大臣们在大殿上给太后献礼祝寿,范仲淹上奏认为不可以(这样)。晏殊很害怕(得罪太后),召来范仲淹,愤怒地责备他,认为他太狂傲。范仲淹端正脸色反驳说:“仲淹受到您错误的赏识,常害怕不称职,不知道羞耻,没想到今天却因为正确的言

33、论而得罪您。”晏殊惭愧,没有(什么话能)用来回应 18.诗人开篇即用“巴山楚水”“二十三年”来点明被贬之地的荒凉和被贬时间之长,借助“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富有感情色彩词语的渲染,表达自己的无限辛酸和不平之意。 19.同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伤感低沉,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水调歌头 这首词也是由开始的忧愁到后来的达观, 两者的感情基调如出一辙。(意思对即可。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情感基调的比较与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郁中见豪放。开头两句写了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表

34、达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紧接着的颈联,诗人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水调歌头全词表现了词人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达到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的心路历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者的感情基调是如出一辙的。 四、作文 20.参考 2022 年河南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一等 二等二等 三等三等 四等四等 五等五等 分值 2125 1620 1115 610 05 记 叙 文 要求 表 达 意图明确, 内容 具 体 充实;有真情实感, 能表 达 自 己的 思 考 和体悟;情感 态 度 价 表 达 意图较明确,

35、内 容 较 具体充实; 有 自 己 的思 考 和 体悟 , 不 空洞 , 不 虚假;情感 表 达 意图 基 本 明确, 内容不够充实:缺 少 情 感体 脸 和 思考体悟;情 感 态 度价 值 观 基 表达意图不明确,内容空洞; 情 感 态度 价 值 观不够健康。 内 容 与题目无关; 抄 袭 比例80% 以上;随意拼凑, 不知所云;价值观错误。 主题与内主题与内容容 (2525 分)分) 值观健康。 与 度 价 值观健康。 本健康。 议 论 文 要求 观 点 明确:论据恰当, 论证有 一 定 说服力;情感 态 度 价值观健康。 观 点 基本明确;论 据 比 校恰当, 论证合理:情感 态 度 价

36、值观健康。 观 点 不太明确:论 据 和 论点有关, 论证 基 本 合理; 情感态 度 价 值观 基 本 健康。 观 点 不明确;论据 不 能 证明观点;情 感 态 度价 值 观 不够健康。 观 点 与写 作 任 务无关; 抄袭比例 80%以上;随意拼凑, 不知所云;价 值 观 错误。 结构与表结构与表达达 (2020 分)分) 分值 1720 1316 912 58 04 记 叙 文 要求 叙 事 完整, 重点突出; 描 写 具体, 语言准确、生动。 叙 事 基本完整,重 点 基本突出; 语 言 流畅, 有一些具体描写。 叙 事 基本完整,能 注 意详略; 语 句 基本通顺, 病句较少 叙

37、事 不完整, 主次不分; 语 句 不通顺, 病句较多。 结 构 非常 混 乱或 字 数不足100; 病句多,词不达意。 议 论 文 要求 思 路 清晰, 能恰当使 用 论 证方法; 语言准确、 简明, 有逻辑性。 思 路 无明显问题,能 使 用 常见 论 证 方法; 表达无 明 显 逻辑问题。 思 路 基本清晰, 论证 方 法 使用 不 太 恰当; 语句基本通顺,病句较少。 思 路 不清晰, 层次混乱; 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 结 构 非常 混 乱或 字 数不足100; 病句多,词不达意。 书 写 与 标书 写 与 标点点 (5 5 分)分) 分值 5 4 3 2 1 要求 书 写 规范, 卷

38、面整洁, 标 点 使用正确。 书 写 基本规范, 卷 面 基 本整洁, 标 点 使 书 写 较潦草, 字迹能辨认; 标 点 使 用有 一 些 错 书 写 非常潦草; 不 会 使 用标点。 书 写 非常潦草; 不 会 使 用标点。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分项分等打分,不同项目可跨等级打分。 3. 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 5 左右。 4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 14 分,加到满分 50 分为止 (l)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自然、社会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记叙文构思巧妙,议论文论证严密。 (4)记叙文有文采,议论文语言简洁有力。 5没写题目扣 2 分。 6. 错别字每三个扣 1 分,重复错误不计,最高扣 3 分。 用 基 本 正确。 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