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561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一、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要塞(si) 镌刻(jun) 锐不可当(dng) B.遁形(dn) 凌空(lng) 振聋发聩(ku) C.轻盈(yn) 彰显(zhng) 屏息敛声(lin) D.翘首(qio) 篡改(cun) 殚精竭虑(d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纷纷馈退。

2、B.在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尾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舰迹。 C.浩翰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D.德国的贝林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术。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突破警方的层层封锁,犯罪分子殚精竭虑,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B.北京世园会共展示 1200 种植物,许多是只听过名字没见过“真身”的植物,让人眼花缭乱。 C.鲁迅先生的文笔简洁而又有力度,气势连贯,振聋发聩,使人读起来如醍醐灌顶,心潮澎湃。 D.社会中没有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

3、家群体更是引人注目。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孟晚舟女士归国是今年新闻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B.成渝两地联合举办的“爱成都迎大运”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 C.近日成都市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餐桌上。 D.惊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二、二、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5-8 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4、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

5、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绝 绝:极 C.负势竞上 上:上面 D.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春冬之时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B.又数刀毙之 C.何陋之有 D.实是欲界之仙都 7.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A.虽然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B.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C.虽然乘机奔跑,驾着疾风,也没有

6、这么快。 D.即使乘机奔跑,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8.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峡通过描写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与朱元思书反映出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同时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 B.与朱元思书是一篇用骈文写成的简练精彩的山水游记,文章以四句为主,多用对偶句,注重形式美;三峡句式骈散结合,多用四字句,间有五、六、七言,错落有致。 C.两篇文章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D.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 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生机勃勃, 与

7、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凄凉。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7676 分)分) 三、积累与运用(共三、积累与运用(共 6 6 分)分) 9.默写古诗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者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馨香盈怀袖,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请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和颈联或者王维使至塞上颔联和颈联。在答题卡上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4 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四、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12 题。 绝 唱 严 阵

8、 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不知为什么, 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 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它粉粉的,淡淡的, 文文的, 雅雅的, 仿

9、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 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 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

10、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绝美的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 吗?不, 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 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

11、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 它是满地枯梗败叶,但它却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何况,它还有散落满地的莲子呢!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 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 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它用生命宣告: 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

12、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10.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为什么作者说“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3 分) 1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 分) 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12. 请简要分析文章段的作用。(4 分) 五、五、作文(作文(6060 分)分) 长征取得成功的背后是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 渡江战役成功的背后是百万雄狮所向披靡的坚不可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华夏儿女坚韧不拔的理想信念一切繁复的现象背后总有本质。 请以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要有真情

13、实感;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不少于 600 字; 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第卷卷 B B 卷(共卷(共 5050 分)分) 一、诗歌赏析(4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 题。 夜泛西湖五绝(其四)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诗歌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 分) 2.后两句中“渐”与“更”用得精彩,请赏析二词的妙处?(2 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35 题。 西湖游记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

14、,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1。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2。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3数为余言:“傅金吾4园中梅,张功甫5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自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6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7,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15、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1 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2 夕岚:傍晚的山光。 3 石篑:一个人的号。 4 傅金吾:傅姓的锦衣卫官员。5 张功甫:人名。 6 设色:着色,用颜料渲染,形成各种美丽的颜色。 7 夕舂(chng):夕阳。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为寒所勒 勒:抑制 B.尤为奇观 尤:特别 C.止午、未、申三时 止:停止 D.游客受用 受用:享受 4.将文中画线句了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1)自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2)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5. 本文和

16、记承天寺夜游都写了月景,请赏析两文赏月景的异同? (从内容、写法、情感分析,任答两点即满分) 三、名著阅读与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一)名著阅读(名著阅读(4 4 分)分) 6.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下列问题。 在南开期间(我从他的一位同学那里了解到)他在学校的戏剧表演中经常饰演旦角。我在百家坪见到的这个留着胡须的冷峻的硬汉,身上却没有丝毫柔弱的气息,但是他确有一种魅力这种魅力和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共同造就了红色中国的头号外交家。 以上文段中描述的“他”是谁?“他”留给作者斯诺的印象是什么?(2 分) 7.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

17、部文笔优美的报道性作品,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D.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

18、面文章,完成 811 题。 木鱼馄饨 林清玄 冬季里的一天,天空中飘着无力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使人觉得格外空灵,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所在。 那木鱼声敲得十分沉重有力,从满天的雨丝里飞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地,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 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 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 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小灯,随着道路的起伏,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

19、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一走近, 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 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敲奏木鱼,他的回答竟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于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大众生活的工具。 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于是我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

20、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时候,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声,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继续我未完的工作。 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做为卖馄饨的信号是别具匠心的。 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的人们的工具,而且在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一样大声叫嚷,他觉得有失尊严。最后他选择了木鱼既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卖声,又不至于打断熟睡者的美梦。木鱼就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仍旧有它的可爱之处,即使是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

21、和他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中尽人皆知的人物,他显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里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叫卖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对他,对吃馄饨的人来说,都已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 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于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未睡者的心灵。 8.文章作者回忆了多年与卖

22、馄饨的老人的交往经历, 请在括号内把文章情节补充完整。 (4 分) 夜读金刚经时,“我”偶遇木鱼声后寻觅声源并与老人相识。 熟识后,“我”了解到老人以木鱼声作讯号的真正原因不由心生感动。 9.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赏析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冬季里的一天,天空中飘着无力的小雨”。(4 分) 10.请结合文章分析标题“木鱼馄饨”的好处(4 分) 11.文章结尾说 “一直到很远了, 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 温暖着未睡者的心灵。 ”可见这位老人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人,这与我们学过的杨绛笔下的老王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 分) 四、语言运用(共四、语言运用(共 1 12 2 分)分) 12.阅

23、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成都自古具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川剧、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成都的一大特色。为了深入了解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台山中学初二一班的同学正在开展走进非遗的相关活动, 请你帮助初二一班的同学完成以下任务。 (1)请阅读下列这则新闻,为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20 字)(4 分) 成都日报 2020 年 7 月 30 日电 昨天上午,一场主题为“蜀韵溢彩”的 2020 年川剧蜀绣进校园社区传承活动在望江路街道新生路社区举行。观看川剧表演、领略蜀绣技艺、学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居民献上艺术盛宴, 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到川剧和蜀绣的文化魅力。 本次活动中,川剧表演艺术家、

24、两度梅花奖获得者刘芸莅临现场,为大家讲解了川剧蜀绣异曲同工之美,她认为川剧和蜀绣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在川剧着装中,蜀绣是最常见的,比如包公袍服下摆上的潮水,就是最典型的蜀绣绣品。”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川剧表演、 川剧蜀绣展示、 配乐诗朗诵等, 精彩的节目让观众大饱眼福。 据了解,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文明办主办,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传承发展天府文化,通过优秀剧目演出和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感知爱国主义精神。接下来,活动还将继续走进社区和校园,以川剧和蜀绣为载体,用戏曲讲好成都故事,传播成都声音。 (2)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技艺传承人郝淑萍拟接受

25、初 2020 级 1班的小记者采访,请你根据采访提纲,拟定两个恰当的采访问题。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0 月 9 日下午 郝淑萍蜀绣工作室 采访对象采访对象 蜀绣技艺传承人郝淑萍 采访内容采访内容 了解郝淑萍与蜀绣的故事 采访方式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器材采访器材 纸、笔、照相机 采访问题采访问题 答:问题_ 问题_ (3)同学们通过采访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艺人和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不被重视,为此,初二一班的同学们利用主题班会课开展了一次有关“传统艺术该不该保留”的辩论赛,请你根据反方的辩词,陈述正方的观点。(4 分) 反方:我方认为传统艺术不该保留。随着时代的发展,

26、现代社会是一个工业化的社会,传统艺术没有办法为社会实现产业的生产和管理,传统艺术在社会上没有太大的需求;并且随着民间工匠的老去, 没有太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传统的民间艺术, 所以传统艺术保留下来的意义不大。 正方: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 A 卷(共卷(共 100 分)分) 1. C 2. B 3. A 4. D 5. C 6. D 7. B 8. D D.D.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 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生机勃勃, 与朱元思书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 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生机勃勃,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凄凉。(两文说反了,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与朱元则通过猿鸣表

27、现了环境的凄凉。(两文说反了,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9.略 10. 答:一池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图案让人感到走进了一个神奇绝美的世界。 历尽凄风苦雨的枯梗败叶蕴藏着自信和孤高,展现着生命最后的凄美,更是一种永远无法摧毁的力量和精神的象征,远胜于红红绿绿的俗美。 散落满池的莲子蕴含着新的生命和希望。 (一点 1 分,围绕残荷、枯梗败叶、莲子来回答) 11. 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8、(1 分),将莲蓬当成人来写;写莲蓬被风雨摧折后依然守着自己的根,生动形象地写出残荷历尽风雨却无法被摧毁的坚毅形象;(答出莲蓬的特点形象得 1分)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崇敬之情。(1 分) 12. 答:写作者对荷花的绿叶红花是“最美”的看法,经历了从认同到否定的认识变化过程,为下文写残荷作铺垫(2 分),对红花绿叶的描写与下文对残荷的描写也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能突出残荷的精神之美和作者的赞美之情。(2 分) B B 卷(共卷(共 5050 分)分) 1.答: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月落之后静谧阔朗的湖光山色图;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花夜开,清香扑鼻,月夜泛舟于这样的荷花丛中,令人更加陶醉。 (评分细则:描绘

29、画面答出“静谧”“安宁”得 1 分;诗中写景句子翻译得 1 分) 2. 答:“渐”一点一点地露了出来,写出夜景一点点地清晰起来。“更”,更加,写出了夜色渐浓,人随船移,慢慢赏景的动态。写出了作者充满期盼和惊喜的情感。 (评分细则:“渐”“更”字 1 分,所包含的期待和惊喜的情感 1 分) 3. C C.C.止止午、未、申三时午、未、申三时 止:停止止:停止 (只)(只) 4.(1)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 (2) 其实, 湖光染绿、 暮烟凝聚在山间的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 夕阳还未落山之际, (有了它们)才把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 5.明确:明确: 内容上

30、:袁宏道是独赏西湖之月,而苏轼是与朋友一起共赏。 写法上: 两文作者都惜墨如金, 并未大肆渲染, 仅用寥寥几字, 留给读者无穷无尽的想像空间;两文都用了虚实结合、侧面描写。 情感上:袁文写西湖之月景虽美,但并非人人能享受。作为趣味高雅的士大夫,作者颇以能探幽寻胜,受用此乐而得意,含蓄流露出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对追名逐利的庸俗之人的鄙视与嘲讽。 而而 记承天寺夜游 表达了苏轼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旷达的人生态度。 【译文】从武林门朝西,望着保叔塔高耸地直立在山崖上,我的心就早已飞到西湖上了。中午进入昭庆寺,喝完了茶,就划着小船进入湖里。山色像眉毛的青黛色,桃花艳丽像少

31、女的面颊,和风像酒一样令人陶醉,波纹像丝绸一样细软平滑,刚一抬头观看,不知不觉眼睛和心都醉了。这时要想用一个词来描绘也不可能了,这种情形大约像曹植梦中初次遇见洛神一样。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的。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这一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难得的景观。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声和器乐声,年轻的女子们香汗淋漓,衣着

32、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多得像堤边的春草,真是美丽妖艳到极点。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其实,湖光染绿、暮烟凝聚在山间的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讲给那些俗人听呢? 6. 答案:“他”是周恩来。他头脑冷静,富于逻辑,讲究实际经验。 7. A 8. 夜读金刚经时,“我”偶遇木鱼声后寻觅声源并与老人相识。 后来,我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 熟识后,“我”了解到老人以木鱼声作讯号的真正原因不由心生感动。 迁居后,我流露出对买木

33、鱼馄饨老人的怀念 9.答:交代了文章的背景,即时间“冬天的一天”和天气“下雨”; 渲染了凄冷的环境氛围; 烘托了我当时的孤寂、低沉、心绪不宁的心情; 为下文听到空灵的木鱼声并去寻找声音,遇到馄饨老人做铺垫。 (答到一点给一分) 10.答:(1)“木鱼”是佛门之物,“馄饨”是平常之物,“木鱼馄饨”将表面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反映出卖馄饨老人的特别之处;(含义) (2)全文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写了作者对木鱼声神秘的玄想,寻觅声源,与老人相识,相识后的感动以及乔迁后对老人的怀念;(线索、内容) (3)表明了文章的中心:借清越的木鱼声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真诚、朴实、有尊严、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的赞美

34、;(中心) (4)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引起兴趣) (一点一分) 11.答:相同。他们两人有相同点,都是普通平凡的人,都很善良。(1 分) 卖木鱼馄饨的老人生活贫苦, 读经用的木鱼, 成为老人卖馄饨的信号, 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使平凡的生活充满了朴实的人性美。(2 分) 老王生活贫穷, 但又是善良的:免费送钱先生去医院、 临死前送香油鸡蛋给钱先生一家表示感恩等等,都说明了老王内心善良和温暖。(2 分) 所以卖木鱼馄饨的老人和老王都是平凡又不平凡的人。(1 分) 得分标准:(表明观点 1 分。能分别指出老王与卖木鱼馄饨老人的相同之处,言之成理,语句通顺,4 分。总结提炼 1 分。共 6 分。若回答不相同、理由充分不超过 2 分。只表明现点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12. (1) 答案:川剧蜀绣进校园社区传承活动圆满举行。 (2)略 (3)言之成理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