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546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2929 分)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冠冕(gun) 凝望(n n) 日星隐曜(y o) 抽丝剥茧(jin) B. 积攒(zhn) 濡养(r ) 山肴野蔌(s ) 锲而不舍(q ) C. 麾下(hu) 谪守(zh ) 李代桃僵(jing) 觥筹交错(gng) D. 矗立(zh ) 阴翳(y ) 琼楼玉宇(qi ng) 伛偻提携(l)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亵读 劫掠 言不及义 疲惫不堪 B. 贸然 广袤 形消骨立 不知所错 C

2、. 腐烂 聘婷 扭捏作态 金戈铁马 D. 宽宥 汲取 附庸风雅 自吹自擂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本清末民初的线装书,每页有一幅木版插图,和所选的绝句相得益彰。 B. 在龙门石窟文物艺术珍品的倒卖中,他是丰功伟绩的操盘手。 C. 这些民居,有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有的是木质的楼阁,有的点缀着亭榭美观而宜居。 D. 40 年前恢复高考之初,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就是流行时尚,手表、皮鞋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4.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写的是元宵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重阳节。 B.

3、十二生肖中,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亥为狗。 C. “高朋满座,不吝赐教、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D.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谐音来表达一些对吉祥如意的祝愿,比如画着梅花和喜鹊,人们就称为“喜上眉梢”,蝠来借指“福”,葫芦借指“福禄”等。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你好,李焕英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6

4、.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 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 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 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 B. C. D. 7. 诗文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_。李白行路难 (其一) (2) 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

5、,_。 (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_?_”两句,宕开一笔,借景抒情,境界雄阔。 (4) 商山早行中“_,_”两句,运用有特征性的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 (5)_,_,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 (6)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_,_”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8. 综合性学习。 某校九年级(3)班开展“感受阅读之美”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活动一:做调查】下面的调查统计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写出其中一点。 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一览表 课外阅读内容 年级/类别 文学名著 科普读物 中外故事 学生人均于课外阅读时间 七年级

6、35% 19% 46% 8.5 小时/周 八年级 45% 21% 34% 6.2 小时/周 九年级 61% 25% 14% 2.2 小时/周 注:表中百分比是指阅读某类作品的学生人数占该年级学生总数的比例。 (2) 【活动二:邀评委】班级将于 11 月 15 日上午九点在本班教室举行“我的读书心得分享”主题演讲比赛,想邀请学校的李老师担任评委,作为班长,你如何在电话里邀请他? (3) 【活动三:荐名著】请你在下面几部作品中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部,推荐给大家,写出推荐理由。 (100字左右)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艾青诗选 西游记 二、阅读理解。 (二、阅读理解。 (4141 分)分) (一

7、)古诗赏析(共(一)古诗赏析(共 5 5 分)分)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完成后面小题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完成后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 诗的首联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谪的愤慨心情。 C. 诗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D. 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

8、要重新振作。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了什么哲理? (二) (二) (1313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君知名当世, 所至有

9、声, 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 因以君之官,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注】亭:这里指岘山亭。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熙宁元年:公元 1068年。熙宁,宋神宗年号。光禄卿:主管光禄寺的官员。声:指好的声誉。 11.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山故有亭 温故而知新 B. 太守谓谁 予谓菊 C. 名之者谁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D. 广而新之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2. 将选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君皆不能止也,

10、乃来以记属于予。 13. 请为下面句子断句。 (断 3 处) 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1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第二段内容。 15. 甲、乙两文中的“乐”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议论文阅读(三)议论文阅读(9 9 分)分) 成为杰出的人才究竟决定于什么 从事教育事业将近 10 年,有一个问题却始终困惑着我:成为杰出的人才,究竟决定于什么? 是高学历和高学位吗?但并不是每一个获得大学毕业文凭甚至更高学位者,都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相反的,有些没有进过大学的自学青年,也有不少人成为优秀的人才。是名校和名师吗?但并不是每一个进入重点大学的人,或是师从名家的人都能够成为杰

11、出的人才,而有些没有进入名校或从名师的青年,也有不少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经验表明,一个人能否成为杰出人才,基本上不决定于学历和学位的高低,不决定于学校和老师的名气,不决定于物质条件的优劣,只决定于他自己。 决定于他有无远大志向和执着精神。立大志者方能成大事,孜孜以求者才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决定于他是否爱读书。凡杰出人才都酷爱读书,将读书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年少时就热爱读书,四处借书抄录阅读;成名后,他依然以读书为乐,读书伴随他的一生。 决定于他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杰出人才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超强的自学能力。英国大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 华中师范

12、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舜徽就是典型例子。赫胥黎 8 岁才开始启蒙教育,只上过两年学,他完全靠自学精通了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医学,并获得过英国皇家奖章,还担任过伦敦大学的校长。张舜徽一天校门未进过,完全通过自学成为公认的一代通儒。当今大数据时代,在线学习使获取教育信息更便捷,为无师自通提供了更大空间。 决定于他是否能文理兼修。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通人在古代指的是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人;在今天则指文理兼修、博古通今的人。诺贝尔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个科学家,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学家和精通五种文字的翻译家。很多人只关注罗阿尔德霍夫曼获得

13、了诺贝尔化学奖,却没有注意到他同时还出版了多部诗歌集和散文集。文理兼修使他们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成为学术大师。因此,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子,都要走出专业化教育的误区,打好厚实的文理知识的基础。 决定一个人成为杰出人才的因素有很多, 对于莘莘学子而言, 明确并做到以上几点,是大有裨益的。 (有删改) 16. 从全文看,要成为杰出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7. 第段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8. 请为第段补写一个恰当事实论据。 (四)小说阅读(四)小说阅读(1414 分)分) 外婆的世界 李娟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

14、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我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

15、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

16、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

17、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的孤独的世界。如蚕茧般的世界。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根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19. 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0.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8、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2)将句子画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 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 21. 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条,目的有什么不同? 22. 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外婆真情告白。 (不少于 40 字) 三、 (三、 (5050 分)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气转凉时,毋亲总是会叮嘱孩子:赶紧加衣服,于万别着凉了!有三个孩子,分别是这样回复母亲的:

19、好的!妈妈,我马上加衣服。谢谢妈妈提醒! 妈妈,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 妈妈,冷暖自知,冷了我自己会加衣服的。 以上三则给妈妈的回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 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题目自拟,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2929 分)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冠冕(gun) 凝望(n n) 日星隐曜(

20、y o) 抽丝剥茧(jin) B. 积攒(zhn) 濡养(r ) 山肴野蔌(s ) 锲而不舍(q ) C. 麾下(hu) 谪守(zh ) 李代桃僵(jing) 觥筹交错(gng) D. 矗立(zh ) 阴翳(y ) 琼楼玉宇(qi ng) 伛偻提携(l) 【答案】C 【解析】 【详解】A.凝望(n n) n ng; B.积攒(zhn)zn,锲而不舍(q )qi ; D.矗立(zh )ch ; 故选 C。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亵读 劫掠 言不及义 疲惫不堪 B. 贸然 广袤 形消骨立 不知所错 C. 腐烂 聘婷 扭捏作态 金戈铁马 D. 宽宥 汲取 附庸风雅 自吹自擂

21、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亵读亵渎; B.形消骨立形销骨立,不知所错不知所措; C.聘婷娉婷; 故选 D。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本清末民初的线装书,每页有一幅木版插图,和所选的绝句相得益彰。 B. 在龙门石窟文物艺术珍品的倒卖中,他是丰功伟绩的操盘手。 C. 这些民居,有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有的是木质的楼阁,有的点缀着亭榭美观而宜居。 D. 40 年前恢复高考之初,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就是流行的时尚,手表、皮鞋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为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倒卖文物艺术珍品的操盘手

22、。故选 B。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4.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写的是元宵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重阳节。 B. 十二生肖中,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亥为狗。 C. “高朋满座,不吝赐教、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D.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谐音来表达一些

23、对吉祥如意的祝愿,比如画着梅花和喜鹊,人们就称为“喜上眉梢”,蝠来借指“福”,葫芦借指“福禄”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B“亥为狗”错误。十二生肖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故答案 B 错误。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你好,李焕英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答案】A 【解

24、析】 【详解】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C.成分赘余;删去“的跨越”; D.否定词使用不当;删去“不再”或将“防止”改为“让”; 故选 A。 6.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 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 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 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

25、者”。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 语段整体信息是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四个选项中第句或第句作为开头,第句“好诗词,如这样”作为开头太突然,无法解释“这样”的内容。因此,第句作为开头;第句“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承接第句末尾的“孤独感”, 衔接紧密;第句是时作品评析,第句开头承接了第句的末尾。最后是第句,总结语段内容,“这样”指代的内容就清晰了。因此排序为:; 故选 C。 7. 诗文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_。李白行路难 (其一) (2) 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 (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_?_”两句,宕开一笔,

26、借景抒情,境界雄阔。 (4) 商山早行中“_,_”两句,运用有特征性的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 (5)_,_,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 (6)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_,_”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答案】 . 玉盘珍羞直万钱 . 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 云横秦岭家何在 . 雪拥蓝关马不前 .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寄书长不达 . 况乃未休兵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珍羞、璧、茅

27、、驰、蜡象”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8. 综合性学习。 某校九年级(3)班开展“感受阅读之美”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活动一:做调查】下面调查统计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写出其中一点。 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一览表 课外阅读内容 年级/类别 文学名著 科普读物 中外故事 学生人均于课外阅读时间 七年级 35% 19% 46% 8.5 小时/周 八年级 45% 21% 34% 6.2 小时/周 九年级 61% 25% 14% 2.2 小时/周 注:表中百分比是指阅读某类作品的学生人数占该年级学生总数的比例。 (2) 【活动二:邀评委】班级将于 11 月 15 日上午九点在本班

28、教室举行“我的读书心得分享”主题演讲比赛,想邀请学校的李老师担任评委,作为班长,你如何在电话里邀请他? (3) 【活动三:荐名著】请你在下面几部作品中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部,推荐给大家,写出推荐理由。 (100字左右)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艾青诗选 西游记 【答案】 (1)示例:随着年级增高,人均课外阅读时间减少;随着年级增高,阅读“文学名著”和“科普读物”的学生越来越多,阅读“中外故事”的学生越来越少。 (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2)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九年级(3)班的班长,我们班准备于 11 月 15 日上午九点在本班教室举行“我的读书心得分享”主题演讲比赛,想邀请您来当评委,您看

29、可以吗? (3)写出推荐理由,符合规定字数,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1)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随着年级增高,人均课外阅读时间是减少的,但是阅读“文学名著”和“科普读物”的学生越来越多,阅读“中外故事”的学生越来越少。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口语交际。作答时要有称为和问候语,电话中要交代自己的身份和邀请李老师的原因(举行“我的读书心得分享”主题演讲比赛,想邀请您来当评委)和具体的活动时间和地点;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

30、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写推荐语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艾青诗选 西游记选择一部自己熟悉作品作答。一般来说,推荐语首先应交代作品的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作品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二、阅读理解。 (二、阅读理解。 (4141 分)分) (一)古诗赏析(共(一)古诗赏析(共 5 5 分)分)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完成后面小题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

31、席上见赠 ,完成后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 诗的首联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谪的愤慨心情。 C. 诗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D. 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振作。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了什么哲理? 【答案】9. A 10. 大江之

32、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A 项理解不正确,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和诗歌主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要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体会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33、画面: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从情感角度看,颈联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从哲理角度来看,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 (二) (二) (1313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

34、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君知名当世, 所至有声, 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 因以君之官,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注】亭:这里指岘山亭。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熙宁元年:公元 1068年。熙宁,宋神宗年号。光禄卿:主管光禄寺的官员。声:指好的声誉。 11.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山故有亭 温故而知新 B. 太守谓谁 予谓菊

35、 C. 名之者谁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D. 广而新之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2. 将选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13. 请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 3 处) 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1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第二段内容。 15. 甲、乙两文中的“乐”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1. C 12. (1)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飞鸟上上下下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 (2)史君不能阻止襄人的这种行为举动,于是他前来向我托付写亭记。 13. 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

36、使与亭相称 14. 太守史中辉重新修建岘山亭,及写这篇文章的缘由。 15. 甲文表达出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乙文表达出百姓爱戴太守,愿意与他同游的思想感情。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A.副词,本来/名词,学过的知识; B.判断词,是/动词,认为; C.都是动词,均理解为“命名”; 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1)

37、句中的“翳(遮蔽) 、去(离开) 、乐(高兴)”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皆(全,都) 、乃(于是) 、属(通嘱,嘱托)”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 本句意思是:扩大并且重新建造了这座亭,在环绕着亭子建造了壮丽的回廊后,又扩大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相称。 因此断句为: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14

3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语段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找出段落中的人物和主要事件,组织成完整的句子即可。 根据乙文“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可知,写太守史中辉重新修建岘山亭;根据“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可知,交代了写这篇文章的缘由。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通晓文意,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判断。 根据甲文“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知,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对比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对比衬托太守之乐。但太守之乐与众不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作者

39、并没有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乙文由“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可知,百姓愿意与太守同游,表达了对太守的爱戴之情。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乙】岘山上本来有亭,世上人们传说是羊叔子游历休憩之处。那里建筑屡

40、兴屡废的原因,就是后世之人敬慕他们的名声而思念他们的人很多。 熙宁元年,我的朋友史君中辉凭光禄卿的身份作襄阳长官。第二年,按照亭子的旧貌, (史君中辉)就扩大并且重新建造了这座亭,在环绕着亭子建造了壮丽的回廊后,又扩大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相称。史君辉闻名于天下,在他从政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声望。襄人安定于他的执政,乐于跟从着他,也就根据史君的官职名号,为岘山亭的后轩命名为光禄堂;他人又想在石碑上记录史君的事迹,打算用这办法让史君与羊叔子、杜元凯的名声一起流传久远。史君不能阻止襄人的这种行为举动。于是他来托付我帮忙写亭记。 (三)议论文阅读(三)议论文阅读(9 9 分)分) 成为

41、杰出的人才究竟决定于什么 从事教育事业将近 10 年,有一个问题却始终困惑着我:成为杰出的人才,究竟决定于什么? 是高学历和高学位吗?但并不是每一个获得大学毕业文凭甚至更高学位者,都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相反的,有些没有进过大学的自学青年,也有不少人成为优秀的人才。是名校和名师吗?但并不是每一个进入重点大学的人,或是师从名家的人都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而有些没有进入名校或从名师的青年,也有不少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经验表明,一个人能否成为杰出人才,基本上不决定于学历和学位的高低,不决定于学校和老师的名气,不决定于物质条件的优劣,只决定于他自己。 决定于他有无远大志向和执着精神。立大志者方能成大事,

42、孜孜以求者才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决定于他是否爱读书。凡杰出人才都酷爱读书,将读书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年少时就热爱读书,四处借书抄录阅读;成名后,他依然以读书为乐,读书伴随他的一生。 决定于他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杰出人才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超强的自学能力。英国大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舜徽就是典型例子。赫胥黎 8 岁才开始启蒙教育,只上过两年学,他完全靠自学精通了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医学,并获得过英国皇家奖章,还担任过伦敦大学的校长。张舜徽一天校门未进过,完全通过自学成为公认的一代通儒。当今大数据时代,在线学习使获取教育

43、信息更便捷,为无师自通提供了更大空间。 决定于他是否能文理兼修。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通人在古代指的是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人;在今天则指文理兼修、博古通今的人。诺贝尔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个科学家,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学家和精通五种文字的翻译家。很多人只关注罗阿尔德霍夫曼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却没有注意到他同时还出版了多部诗歌集和散文集。文理兼修使他们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成为学术大师。因此,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子,都要走出专业化教育的误区,打好厚实的文理知识的基础。 决定一个人成为杰出人才的因素有很多, 对于莘莘学子而言, 明确

44、并做到以上几点,是大有裨益的。 (有删改) 16. 从全文看,要成为杰出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7. 第段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8. 请为第段补写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 【答案】16. 立大志,有执着精神;爱读书;有自学能力;文理兼修。 17. 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先引用钱穆的话,再举诺贝尔和罗阿尔德霍夫曼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一个人要想成为杰出人才,需文理兼修的观点。 18. 示例:建筑学家吴良镛在青年时期立下“谋万人居”的远大志向,风雨数十载,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之路,最终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领军者。

45、 【解析】 【16 题详解】 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可提取第段的首句“决定于他有无远大志向和执着精神”, 第段的首句“决定于他是否爱读书”, 第段的首句“决定于他是否具有自学能力”,第段的首句“决定于他是否能文理兼修”作为答案。 【17 题详解】 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是国学大师钱穆曾所说的话,运用了道理论证。“很多人只关注罗阿尔德霍夫曼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却没有注意到他同时还出版了多部诗歌集和散文集。文理兼修使他们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成为学术大师”,列举诺贝尔和罗阿尔德霍夫曼的事

46、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第段首句“一个人要想成为杰出人才,需文理兼修”这一分论点。 【18 题详解】 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也就是所补写的事实论据必须能证明“决定于他有无远大志向和执着精神”这一分论点。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符合要求即可。 如:毛泽东同志从小就立有远大志向,最终缔造了新中国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志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张海迪身残志坚,学会了多门外语,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楷模。 (四)小

47、说阅读(四)小说阅读(1414 分)分) 外婆的世界 李娟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我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

48、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

49、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

50、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的孤独的世界。如蚕茧般的世界。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