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1)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173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1)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1)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1)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1)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2 河南省河南省中考中考语文语文适应性测试卷适应性测试卷(1)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 4 分)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宋词的 转隽永,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芝、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人们的书写 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 、韵味了。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

2、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z i ju n h n B. zi jun hn C. z i j n h n D. zi jn hn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宛 潦 采 B. 婉 缭 彩 C. 宛 缭 彩 D. 婉 潦 采 2. 古诗文默写。 (8 分) 很多时候,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处境,但能改变自己的心境。遭遇挫折,不如学学李白“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乘风破浪(行路难(其一);住的破旧不要紧,刘禹锡“斯是陋室, ”(陋室 铭 ) 表 明 了 只 要 自 己 品 德 高 尚 , 便 不 觉 得 居 室 简 陋 ; 环 境 喧 嚣 又 何 妨

3、 ? 陶 渊 明“ , ”(饮酒)告诉我们只要精神超凡脱俗,无论身处何处也能心灵宁静;友人分别勿伤感,王勃用“ , ”告诉我们只要心在一起,友谊便可跨越万水千山;与家人分离尽管悲伤,但苏轼用“ , ”(水调歌头)来展现自己不为离愁而痛苦的豁达乐观,更表达对天下离人深深地祝福。 3. 名著阅读。 (4 分) 国庆节前夕,某校“名著讲堂”将举办“读中外名著,育家国情怀”专题讲座,在宣传海报上推荐了下面三部名著。请你任选其中两部名著,结合作品中相关内容解读一下该作品是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 朝花夕拾 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 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4、】 (3 分) 20 世纪 30 年代末在上海,有一位诗人见到艾青时,激动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 !” 。 , ! 。 那么,它的永不枯竭的源头,就是“大堰河”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 但是,如果我们把拥有半个多世纪创作历程并在国内外获得崇高声誉的艾青的诗歌,比喻为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 尔后许多年中,也有一些人把“大堰河”误解为一条河流 它的情愫,它的主题,它的美,都可以从这个源头找到答案 A. B. C. D. 5. 学校组织开展“青少年睡眠”研究活动,阅读以下三则搜集到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共 9 分) 材料一材料一 2021 年初,教育部密集出台五个加

5、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文件,文件指出,“五项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徳树人的重大举措。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9 月 1 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有关官员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 年,我们将“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和“五项管理”(即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督导作为“一号程”,从监督角度不断发、推动落实。 材料二材料二 现代科学表明:对于孩子来说,睡眠

6、是身体发育的重要基础之一,青少年在睡眠的过程中会分泌生长激素,睡眠不足会影响其的身体发育,尤其是身高。除此之外,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孩子记忆差、情绪低落,并在上课时打瞌睡,降低学习效率。 材料三材料三 睡眠时长随年级变化趋势的年级比较统计表(下图) (1)你从材料三中发现 2009 年到 2020 年间青少年睡眠时间有哪些变化?(3 分) (2)综合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 分) (3) 小刚父母要求小刚学习到晚上 10 点半之后乃至更晚,你作为小刚的朋友, 想和小刚的父母说些什么?(3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一)阅读下文,完成 6-9 题。 (共题。

7、 (共 16 分)分) 少 年 钓 我儿时,田鸡还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可随意捕捉。有那么几年,有人高价收购,钓田鸡卖便成了村中少年们乐此不疲的事。 天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一个村,每天一起上学,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深厚友谊。他是钓田鸡的高手,放学后便去钓田鸡。有空时,我也会跟天生去钓田鸡,卖换成钱,买些糖果存在家里,一颗颗地慢慢吃。 很快,附近水域里的田鸡都被钓光了,只能去更远处。 暑假里的一天,天生约我去几十公里外的老虎山,说山腰上有个山潭,里面有大田鸡,保证我能大有所获。 次日,朝阳初醒,我们便出发了,天生还带了一把防御野兽的护身砍刀。山路逼仄曲折,我们艰难地在杂草灌木边前行。我还三番五次被突然蹿

8、出来的蛇、兔子和野猪吓得不轻,连连想打“退堂鼓”。天生则不断劝阻我,说,富贵险中求,把你当亲兄弟,才让你一起来“发财”的,你可不能不够朋友呀。我便不好意思当“逃兵”了。 正午时分,我们终于走到了半山腰,天生对我说:“你在这歇下,我一会儿就回来。”说完,他把砍刀留给了我,提着钓竿和蛇皮袋,拔腿便走了,让我倍感疑惑。 独自待在山中,我提心吊胆,担心“神出鬼没”的野兽来袭。 左等右等了好久,天生总算回来了,他说:“怪了,山潭里的田鸡竟然很少,只有两只,被我刚才钓了,要不我们再去别处?” 看着他身后又鼓又沉的蛇皮袋,我知道里面的田鸡,远不止两只! 我如梦初醒:自己被忽悠了,天生只不过是想让我陪他走山路

9、,给他做伴而已, 他“独吞”了,压根没想与我分享潭中田鸡。 “友谊的小船”瞬间翻了,我愤怒地一脚踢开砍刀,果断与他绝交、分开。被糊弄后的怒火中烧,让我完全忘了独行山路的危险。 路上,我在心里琢磨,就这么被耍回去,少不了被人取笑,我得要钓上几只。 我决定去另一处更为隐蔽,依稀记得的山潭看看。被朋友欺骗的愤怒和强烈的自尊心,已经让我顾忌不了山中的潜在危险了。经过一番苦苦找寻,那山潭终于出现在面前:一方碧潭清波,像是遗落山间的一枚翡翠。潭心天光云影,潭边水草丰茂。 我一眼便看到水草旁浮着一只田鸡,块头不小,我激动地抛出鱼钩,让诱饵在它面前“跳跃”。 那田鸡见状,立即扑了上来,显然没人来钓过,它毫无戒

10、备心,一下就被钓了上来。接下来,又陆续有田鸡上钩入袋。最后一只该是“潭中之王”了,它格外聪明,几次吃掉诱饵后均能成功逃钩。直到天快黑时,才被“智高一筹”的我钓获了。 可将它握在手中,看着它双眼圆瞪,肚皮鼓胀,一副不认输的样子,我心一软,竟将其放生回潭中。转身,又看见之前钓获的田鸡,在蛇皮袋里拼命地跳跃,锲而不舍地用头顶,用脚踹,试图重回风清水净的潭中。我的心更软了,索性打开蛇皮袋,放了它们,眼见它们一一跃入潭心,我知道,自己放了的还有甜美的糖果。 我和天生,此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暑假很快过去了,天生觉得钓田鸡能挣钱,索性辍学,专门钓起了田鸡他父亲的矽肺病越来越严重,已无法干活了,每天要喝几

11、大碗中药,母亲又绝望地离家出走,天生钓田鸡卖钱,给父亲买药治病。 看着天生拿着鱼竿,去越来越远的地方,好几天才能回到村里,人被风吹日晒地发黑,我竟心疼起了他,对他的怨 恨也消解了。 我上高一那年冬天,天生的父亲去世了。之后,他便去了南方打工,多年不归。 大学毕业后,我定居省城,有一年回家过年,碰到了十多年未见的天生,请他吃了顿饭。酒过三巡,天生提起少年钓的往事,他醉意深沉地对我说,兄弟,对不起呀,当年老虎山上的那些田鸡,我本来真是想和你一起钓的,但中途动了歪念,觉得它们对你来说,只是一颗颗糖果,而对我来说,却是父亲的保命钱啊,“我得要救我爸呀!所以才撇开了你。” 随后,他泪流满面,哽咽着对我说

12、:“你可能不知道,那次分开后,我一直偷跟在你身后,生怕你在山里出事,你放归的那些田鸡,我一只也没钓过。” 6.请按照时间顺序,以田鸡为线索,梳理“我”和天生之间关系的变化,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4分) “我”和天生是好友,常会跟天生去钓田鸡; ; ; “我”看着天生辍学钓田鸡给父亲治病,对他的怨恨消解了。 7.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经过一番苦苦找寻,那山潭终于出现在面前:一方碧潭清波,像是遗落山间的一枚翡翠。潭心天光云影,潭边水草丰茂。 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 分) 9.本文的主要人物, 有人认为是天生, 有人认为是“我”, 有人认为是天生和“我”两

13、个人。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 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 10-12 题。 (共 12 分) 【文本一】 小时候听老师说:“读书是最合算的事,不用本钱,便有收益。”这个比喻至今记忆犹新,但在数十年读书生涯中,也渐渐感到老师这话未必尽然。读书其实是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去与书中的内容建立联系,从而加以理解、吸取的过程。这种情况倒有点像“将本求利”,而并非“不用本钱”。 比如最近偶然检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看到其中一条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这种感受当然深刻;但仔细想想,一个读者要得到这样的感受,他自己也还是要有一些“本

14、钱”的。例如他必能看出“西风”二字不能换成“东风”“南风”或“北风”。因为“东风”“南风”给人以阳和之感,不能与“残照”相配;“北风”则嫌其凄厉,不如“西风”的萧飒更利于全景统一。这种感受来自生活体验、 文化素养乃至较为细致的语感,这些便是读者的“本钱”。再如“汉家陵阙”四字,假如换成“秦家陵阙”或“隋家陵阙”,原词的“气象”就不免减色;而对“气象”的感受,还可能要更多的“本钱”,即对秦、汉、隋三朝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有较多的印象积累,能形成某种“完形感”,才会觉出此处只有用“汉家陵阙”最好。此外,读者还须读过一些登临怀古之作,并有意无意地在心里与李白此词相比,才能理解王国维何以把这二句视为登

15、临的绝唱。 读者的“本钱”从何处积累呢?看来主要是从生活中和书本上得来。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已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本。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两手空空而想在学术上成为“暴发户”,恐怕是不可能的。因为学问的增长自有其规律,必须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文化积累去吸取新知,乃至创新立说。所以人们在看书学习中必须致力于消化与吸收,使新知新说和自己原有的修养融合在一起,使之真正化为己有,甚至打上学术个性的印记。(节选自金开诚读书也要有“本钱”) 【文本二】 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

16、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举例说,只读过红楼梦本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有读过红楼梦本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 。读红楼梦也不能只读“脂批”,不看本文。所以红楼梦就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 如果这种看法还有点道理,我们就可以依此类推。举例说,若要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所有写古书的人,或说古代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的书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那些必读书的作者都是没有前人书可读的,准确些说是他们读的书我们无法知道。这样

17、的书就是:易 诗书 春秋左传 礼记 论语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这是从汉代以来的小孩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的,一直背诵到上一世纪末。这十部书若不知道,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阳明)的书都无法读,连镜花缘 红楼梦 西厢记 牡丹亭里许多地方的词句和用意也难于体会 依此类推,若想知道某一国的书本文化,例如印度、日本,也可以先读其本国人历来幼年受教育时的必读书,却不一定要读学校中为考试用的课本。孩子们和青少年看得快,“正课”别压得太重,考试莫逼得太紧,给点“业余”时间,让他们照这样多少了解一点中外一百年前的书本文化的大意并非难事。 有这些作基础,和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配合起

18、来,就不是“空谈无根”,心中无把握了,也可以说是学到诸葛亮的“观其大略”的“法门”了。花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也可以就一般人说是“文史足用”了。 (节选自金克木读书,必须从经典原著读起) 【注释注释】这两句词出自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 。全词为: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脂批,即脂砚斋对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的批语,是学者公认的红楼梦最早的评点。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文本一第段通过老师的说法和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的主要论点。 B.文本二第段举出

19、红楼梦的例子,论证了“红楼梦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的观点。 C.文本一思路符合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 D.文本一中画线的“这种感受”和“这样的感受”指代内容是不同的;文本二中两个“以此类推”中的“此”指代内容是一样的。 E.文本一和文本二论证方法基本一样,都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1.联系全文看,文本一中的“本钱”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列出。(4 分) 12.上面两个文本,都谈了关于读书的问题,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回答。(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3-16 题。题。 (共 10

20、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二) 入峡十余丈, 有两瀑布各出一岩顶, 相对飞下。 嵌根有盘石承之, 激为飞雨,溅沫满峡, 舟过其前,衣皆沾洒透湿。又数丈,半岩有圆龛,去水可二丈,以木梯升之,即龙洞也。峡中绀碧无底

21、,石寒水清,非复人世。舟行数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急回掉。舟人云:“前去更奇。”以雨大作,加飞瀑沾濡,暑肌起栗,骨惊神,凛乎其不可以久留也。 (节选自范成大吴船录) 【注释注释】峡:即龙门峡,距巫峡县城约三公里,巫山小三峡之一。嵌根:崖岸底部。盘石:即磐石,厚而大的石头。绀(g n)碧:天青色。回掉:驾船返回。栗:皮肤上因寒冷而起鸡皮疙瘩。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略无阙处:没有一点。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 C.属引凄异:连续不断。 D.以雨大作:因为。 14.把选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2、15.作者在描写夏季和春冬之际的水时,运用了正侧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赏析其妙处。(4 分) 16.语段一引用渔歌和语段二引用舟人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2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7-18 题。题。 (共 4 分)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7. 请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情景。 (2 分) 18. 从修辞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分) 四、作文(50 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

23、据要求作文。 (50 分) 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我们感受过太多的“变”:强烈的自尊,让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令人赞叹;沉重的生活,让杜小康的认知得到升华,令人欣喜;深沉的思考,让保尔实现人生的蝶变,令人感慨;执着的付出,让牧羊人植树的梦想成为现实,令人动容一路行来一路变,生活因“变”而斑斓多姿,人生因“变”而美丽丰饶,社会因“变”而不断进步,敢于求“变”才能拥抱美好的未来。 请围绕“变”这一主题,在下面 A、B、C 中任选一个任务,完成写作任务。 任务 A:讲述“变”的经历,诉说“变”给你带来的感受,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 B:以“变”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注意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 任务

24、 C:展望未来,想象一年后你的变化,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注意书信格式。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 600 字; 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分) 1.(1)A(2 分) (2)D(2 分) (共 4 分)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惟吾德馨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 8 分) 3.示例: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文记述作者在讲堂看电影,因为受“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的刺激,从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历; 狗 猫 鼠

25、二十四孝图等篇中对旧社会和旧道德进行的辛辣讽刺和批判,都表现了作者的一片赤诚爱国之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为了人民的生活和国家建设坚持不懈地奋斗,甚至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投身革命,身患重疾也不改初衷,都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强烈的热爱。红星照耀中国中周恩来在南开大学就读,领导学生运动中被逮捕。后来在法国留学,组建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又加入共产党。北伐战争开始,他受命发动起义,多次领导工人罢工。他的人生经历处处体现着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片赤诚之心。(任选两部名著,结合相关情节或人物分析即可。情节或人物不局限于示例所列部分,分析其他情节或人物合理也可。一部名著 2 分,共 4 分) 4.C(3 分) 5

26、. (1)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幅度超过高中阶段减少幅度;初三以及高中阶段周末平均睡眠时长比小学和初一初二阶段的周末平均睡眠时长减少更多。 (一点 1 分,共 3 分) (2)我国青少年睡眠时长连年减少,现状不容乐观;青少年睡眠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身体发育和学习效率;政府已经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改变不利局面。 (一点 1分,共 3 分) (3)叔叔阿姨:我理解你们想让小刚的学习更上层楼的心情,可是我不建议你们让他学到更晚才睡。一方面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发育,还会导致记忆差、情绪低落,降低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国家也已出台文件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27、;更何况,保障睡眠充足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您说是吗?(文明得体 1 分,结合材料谈出充分理由 2 分,共 3 分) (共 9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分) (一)(共 16 分) 6.“我”和天生去老虎山钓田鸡, 天生却骗了“我”, “独吞”了田鸡, “我”与天生绝交 “我”为了自尊心,独自去山潭钓田鸡,天生偷偷跟在我身后,我却不知道,从此和天生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每空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7.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写出了山潭环境美好、水草丰茂的特点,渲染幽静美好的氛围,烘托我终于找到山潭时愉悦的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4 分。答出第

28、点 1 分,后面 4 点答出一点得 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8. 点明天生当时骗“我”,事出有因,突出人物当时的矛盾心理和善良品格,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突出人性的善良与美好的主题。这一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刺激,使小说更具震撼力。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4 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一: 是天生。 文章主要写的是天生钓田鸡给父亲治病的事。 天生的身上表现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凸现主题。天生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人物。天生的行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示例二:是“我”。故事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我”理解了天生的不容易,体现了“我”的善良,凸显主题。“我”是贯

29、穿全文的线索人物。因为“我”请天生吃饭,天生内心的愧疚、善良与孝顺的美好品质才得以展现出来。 示例三:是天生和“我”两个人。天生和“我”都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人物。天生和“我”关系的转变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天生和“我”都在钓田鸡的过程中获得了成长,表现了少年经受磨砺才能成长,丰富了文章主题。他们的身上都体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凸现主题。 (4 分。意思对即可) (二) (共 12 分)10.BD(选对一项得 2 分,共 4 分) 11.一定的生活体验、文化素养和较为细致的语感;对某些历史面貌、文化特色具有一定的印象积累,能形成某种“完形感”;读过一些同类的作品,并能作出比较。 (答出一点得 2 分,

30、两点得 3 分,三点得 4分) 12.文本一写给有一定阅读经验、做学问的人,让他们重视从生活中和书本上积累知识经验,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文化积累去吸取新知,乃至创新立说;文本二写给需要选书指导的青少年的,让他们选择打基础的必读书去读。 (从读者对象、文章观点两方面回答,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分) (一) (共 10 分)13.B(2 分) 14.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2 分) 15.文中写夏水能漫上丘陵、阻断水路,从正面写出夏天三峡水的水势大。用船行速度之快从侧面烘托夏水湍急,水流迅疾的特点。 (2 分)文中展现

31、春冬之际三峡的清幽秀美时,用绿色的潭水、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等各种形态的水, 正面写出了水清。 而水中的各种景物的倒影, 侧面烘托水的清澈。 (2 分) (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16.语段一引用渔歌,再次表现“峡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侧面表现出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1 分)语段二引用舟人的话,强调景色的奇特,照应结尾“不可以久留也”。 (二) (共 4 分)17.秋风阵阵,飒飒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2 分。意思对即可) 18.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要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2 分。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50 分) 19.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适应性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