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133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40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20 分) (1)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感慨晚景凄凉,国家由繁盛转为衰落的句子是:,。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完整地默写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根据拼音写词语。(4 分) (1)百草园似乎 qu zo(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 rn shng dng fi( )。 (3)我的手指 cu nin(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

2、的花朵。 (4)突然间,我 hung rn d w(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 1:1. B. 湘西凤凰,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在这里长年酝酿。 C.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 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经过班长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删掉“经

3、过”或“使”)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删掉“不足”和“不当”) C.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 极端气候状况频发,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保护环境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删掉“眼下的”) D.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 5.下列句子中,判别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能是表示动作的可能、意愿的动词) B.他们下午开会,请你们马上作好准备。(下午是一个表示时间的名词) C.在乡间的小路上,她慢慢地走着。(应把慢慢地改为

4、慢慢的) D.他为人高调,锋芒毕露,常常招致别人的不满和批评。(锋芒毕露是一个贬义词)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 分) 紫荆花,原产于中国。性喜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早春开放,无论枝、干布满紫色花朵,艳丽可爱。叶片心形,圆整而有光泽。光影相互掩映,常常被种植于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边缘。其树皮、花梗还可入药,有解毒消肿之功效;种子可制农药,有驱杀害虫之功效。紫荆花还是家庭和美、故园乡亲的象征。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2 分) (2)根据材料内容,以“紫荆花”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2 分) 二、阅读(60 分

5、)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8 分)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6 分) (1)不亦说乎 说:_ (2)人不知而不愠 愠:_ (3)吾日三省吾身 省:_ (

6、4)不逾矩 逾:_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6 分) A“吾日三省吾身”指的是对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心力、跟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这三个方面的反省。 B本文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认为“思”是“学”的先决条件,先思后学符合认知规律。 C“五十而知天命”中的“知天命”不能等同于宿命论,应该理解为对社会、道德、人生等有一定的体察和认识,能够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了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7、这一道理。 (二)课外文言文(二)课外文言文(18 分) 子路见孔子子路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以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而羽之括而羽之镞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镞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注释:檠:矫正弓弩的器具。括:扎,束。镞:箭头。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6 分) (1) 岂 可 及乎 ( ) ( 2) 学 岂 有 益哉 ( ) (3) 以 子之

8、能 ( ) ( 4) 斩 而 用 之( ) 11.请用“/”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6 分) 括 而 羽 之 镞 而 厉 之 其 入 不 益 深 乎 12.孔子认为学习的好处的是什么?孔子运用什么方法劝服了子路?(6 分) (三)擦星星的人(三)擦星星的人(24 分) 王伟锋 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 500 字的书面检查。 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

9、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过了一会儿,潘老师回来了,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儿窗外的星空。 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他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

10、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潘老师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

11、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 50 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

12、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13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6 分) “我”_ 潘老师“我”_ 潘老师“我”_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14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概括回答。(6 分) _ 15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6 分) (1

13、)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_ (2)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 _ _ 16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6 分) _ 三、附加题(10 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谓的“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现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着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

14、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文段选自鲁迅

15、的作品: 中的 (篇目)。(2 分) 2请结合选文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3根据选文,请你简要分析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4 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基础 1.默写诗歌: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4)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1)确凿(2)人声鼎沸(3)搓捻(4)恍然大悟 3.C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与句中语境不符。 4.D解析:句式杂糅,为了使“之所以”与下文“是因为”配套使用,应去掉“的重要原因”。 5. C 6.(1)紫

16、荆花性喜光耐寒,艳丽动人,有观赏和药用价值,是家庭和美的象征。 (2)示例:团团簇簇的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贡献给人们。 二、阅读 (一)论语十二章 7.(1)同悦,愉快(2)生气,恼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 8.(1)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2)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 以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9. B(学和思是是辩证关系。) (二)课外文言文 10(1)比得上(2)好处(3)你(4)代词,它 11.括 而 羽 之 /镞 而 厉 之 /其 入 不 益

17、深 乎 12提升人的知识与能力,让人变得更强大。孔子运用比喻说理劝服了子路。 参考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孔子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您的指

18、教。” (三)擦星星的人 13. 惧怕 亲近 心疼 14. 外表严肃,实则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细致;对工作认真负责,辛勤敬业。 15. (1)这一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淋雨后忍着寒冷为学生上课的潘老师的外貌和动作,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从不耽误一节课,又流露出“我”心疼潘老师的情感。 (2) 运用了心理活动的描写, 写出来我对老师的担心, 突出了我对了老师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关心老师。 16. 交代了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潘老师;蕴含着对潘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点明文章主旨;标题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标题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拨:本题采用 标题作用分析法作答。回答标题的作用,要考虑交代写作对象、点明文章主旨、点明行文线索等,还要考虑象征义、比喻义、引发读者思考等。 三附加题 1.朝花夕拾五猖会 2.体现了父亲刻板、严格、权威的特点,这从父亲要求儿子看书的情节中可以看出。 3.作品不是简单的对童年的回忆,而是在回忆中有更多的批判色彩。所以,文中经常是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有时清新舒展,有时又较为沉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