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219453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010* * 精精神的三间小屋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我们的生活启示。 2.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积极构建个体的精神空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精神内涵。 2.难点:学习本文多方设喻的写作方法,把握每一间小屋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引导,读: (出示课件 1、2) 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动力;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 “我自横刀向天

2、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不都是在爱国情感的驱使下完成宏图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吗?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为了真理而献出生命的布鲁诺,不都开辟了自己的精神圣地,让自己的精神小屋金光闪闪而彪炳千古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毕淑敏一起走进精神的三间小屋,看一看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打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 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出示课件 3)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3、(1)走近作者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了解这课的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教师指正: (出示课件 5) 毕淑敏,1952 年生于新疆。1969 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地区部队任卫生员、军医。从医 20 多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 昆仑殇 预约死亡 ,散文集素面朝天 提醒幸福 保持惊奇 ,长篇小说红处方 血玲珑等。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本课背景的课件,讲解本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 预设: (出示课件 6) 本文选自毕淑敏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有改动。我们常把人的心灵比喻为天空、大海,以形容它的广阔。这篇文章选择的比喻

4、则更贴近日常生活经验:一般家庭,住上三居室,就算小康了,这里指的是身体运动的空间。那我们心灵活动的空间,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在精神上,我们是否也需要有三间小屋,可以盛得下情感、事业和我们自身呢?文章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3)文体知识 预设: (出示课件 7) 议论性散文 本文是议论文单元的最后一课,但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就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 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以议论、记叙、抒情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某个观点的文章。它的特点是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 2

5、.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出示课件 8、9) 教师提示:注意“觑” “赘”的读音。 (2)分一分多音字。 (出示课件 10) (3)辨一辨形近字。 (出示课件 11) (4)解一解词语。 (出示课件 12-15) 教师点拨: “间不容发”即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事及其危及。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回答: 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了哪三间小屋?每间小屋的特点是什么?(出示课件 16) 学生甲回答: 学生乙回答: 学生丙回答: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间小屋。 教师:要求学

6、生仔细读课文,讨论思考后回答问题。 1.再读课文,概括第 1-6 段主要内容,这部分与后文写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出示课件17) 预设:文章开始从名言写起,引出本文要论述的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为下文写三间小屋作铺垫。 2.结合文章第 7、8 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第一间精神小屋的?(出示课件 18) 教师:师生讨论,学生抢答。 学生 1 抢答: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 学生 2 抢答:其次又运用了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憎交织的经历。 学生 3 抢答:最后用两个假设句形成对比,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 3. 第一间精

7、神小屋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作者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构建第一间精神小屋? (出示课件19) 教师:同学们朗读这部分文字,然后分析回答。 学生:作者告诉我们:在第一间精神的小屋中,爱应该比恨多。因为“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 。 教师补充:所以,在布置我们精神空间时,要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会光明温暖;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会凄风苦雨,愁云惨淡,我们的精神也会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二)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间小屋。 1.根据分析第一间小屋的方法,说说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二间小屋的。 (出示课件 20) 教师:同

8、学们,你们认真阅读描述第二间小屋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预设:作者首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于事业的时间概念,告诉我们: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然后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2.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小屋,它的“要诀”是什么?(出示课件 21) 教师:同学们,阅读课文,在课本中勾画回答。 预设: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小屋,它的“要诀”是“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 (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间小屋。 1.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三间小屋的?(出示课件

9、 22) (师生共同讨论,然后回答。 ) 预设 1: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 预设 2: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 预设 3:最后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2.第三间小屋中的“自身”有怎样的内涵?(出示课件 23) 教师: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 教师点拨: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意见”。 教师补充:简言之,要有一个独立的自我。 3.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说的 “在我们的小屋里, 住

10、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 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 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讨论分析,再回答。 (出示课件 24) 教师点拨: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 (四) 同学们,上面我们读了毕淑敏的作品,让人激动,令人深思。文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为我们构建了精神的三间小屋,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的具体鲜明。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品一品。 (出示课件 25)

11、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句子展示: (出示课件 26)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 预设:这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具体交代第一间精神小屋内存放的情感。表明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情感丰富的精神世界。 句子展示: (出示课件 27) 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

12、呼应,铮铮作响。 预设: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一生比作“古老乐器” ,生动形象地说明爱和恨都会在小屋中留下历史的印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句子展示: (出示课件 28)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有爱的小屋比作“金色池塘”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爱比恨多的精神小屋的美好。 2.“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针芒在身。 ”这两个“假如”领起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 29) (阅读文章,然后分析回答。 ) 预设:两个“假如”领起的句子

13、,分别描绘了从事“喜欢的工作”和“不喜欢的工作”的两 种不同的人生境况,运用了对比论证,突出了事业(工作)对一个人精神的巨大影响。 3.请大家仿照示例,再读第二间精神小屋部分圈点勾画,做批注。 句子展示: (出示课件 30) 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预设: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挟持” “人质”说明事业对人的精神濡养或腐蚀的作用。 句子展示: (出示课件 31)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预设: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明确了我们对事业应

14、有的态度。 五、深度阅读,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及彼此间的关系。 (出示课件 32、33、34) (要求学生认知阅读文章,在讨论思考回答。 ) 预设 1: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即安放精神世界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其内涵侧重人之常情,这是精神世界最普遍、同时也是最基础性的情感。 预设 2: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即规划事业生涯,寻找并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精神的小屋”装的不是精神类的东西,而是“事业” 。在作者看来,事业对精神有“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 ,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能使精神愉悦,同时也能使精神世界在事业的“濡养”下充沛、富有生命力。但是

15、这个事业很难一下子找到,往往需要消耗半生,等人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剥去金钱、地位这些附着于事业上的光环,才能追寻得到。所以,第二间小屋盛放事业,指向的是个体精神的纯粹和充沛,可以说从精神的层次来看,这比第一间小屋的喜怒哀乐之情,有了较大的提高。 预设 3:第三间小屋, “安放我们自身” ,既要第一间小屋的喜怒哀乐之情,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三间小屋, “安放我们自身” ,既要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指向自我精神的健全、独立,这又是一个提升。三间小屋的精神内涵,各有侧重,从情感到理性的构建,逐步提高,共同构建了作者心目中的精神大厦。 2.精神的小屋“三间”足矣,房屋的空间,虽“小”足矣。可作者在文章开头却说

16、“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 “有一颗大心” ,这里的“小屋”与“大心”矛盾吗?而文章结尾又说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就能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这又该如何理解呢?(出示课件 35) (师生共同讨论。 ) 预设: 人类的情感丰富多彩, 事业五色斑斓, 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 房屋虽 “小” ,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渐渐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精神大厦! (出示课件 36)

17、3.文章结尾“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 ,你打算在精神大厦里安放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37) 点拨:这个问题属于课本内容拓展题目,我们可以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去思考回答。 预设:如:宽容,理想,希望,坚强,友爱,谦逊,勇敢,勤劳,善良,正义,无私,豁达,开朗,感恩,奉献,亲情,爱情,友谊等,都放进我们的精神大厦,那么我们精神的宇宙,该是多么的辽阔啊! 六、 课堂小结 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 (出示课件 38)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 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 阐述了精

18、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 激励我们要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只有拥有“健康” “庄严” “努力” “真诚” ,我们才能拥有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教师指正:精神生活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所不可缺少的。作为当代中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心灵适当的存放空间;对于我们在课内课外获得的信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断;要经常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出示课件 39) 3.我们一起明晰一下这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 1:构思新颖独特。 (出示课件 40) 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

19、借助感性的形象和感性的手段,把“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 ,表达出深刻而撼动人心的思想: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 预设 2:对比手法,论述充分。 (出示课件 41、42) 如文章第 8 段“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使用的就是对比的手法,将“精神的屋” “爱比恨多”与“恨比爱多”时的不同情状拿来对比,前者“

20、光明温暖” ,后者“凄风苦雨,愁云惨雾” ,很自然地让读者接受了“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的观点。 预设 3:用语形象,修辞巧妙。 (出示课件 43) 如“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使用了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事业”喻作“挟持者” ,将 “人”喻作“人质” ,阐述了事业对人的濡养或腐蚀作用,使论证显得形象生动。 七、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 45-47)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 八、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阅读

21、毕淑敏语录,积累写作材料。 (出示课件 48-49) 九、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 50-53) 1.抄写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2.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试以“我的精神小屋”为话题,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文章。 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 44) 【教学反思】 本文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对作者优美语言及意境的品味上。采取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这样能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在于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的讲解及学生回答造成了束缚,因为我的预设答案,使得课堂师生互动不够自然。 【课后预习】 1. 预习写作 观点要明确 ,为学习这课作准备。 2. 文章中如何明确自己的观点? 3.寻找 2-3 篇观点明确的议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