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范进中举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21945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5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范进中举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23课范进中举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23课范进中举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23课范进中举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 23 3 范进中举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联系全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对古典小说的赏析能力。 3.结合时代背景,探究故事发生的原因,探究小说表达的主题。 4.学习小说运用对比、夸张、讽刺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5.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3.品味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体会讽刺小说的特点。 4.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把握作品主题。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预

2、习字词,自读课文进行预习。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先看一副对联。 (投影展示以下对联)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看罢这副对联,我们都知道上联写穷书生一贫如洗无人帮;下联写一旦侥幸中举,就会飞黄腾达,相贺之人纷至沓来,锦上添花。这副对联,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带来的腐朽的社会风气。范进就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范进中举 。 二、

3、预习检查二、预习检查 (下列各题,采用 PPT 的形式,括号内的内容,待学生回答完毕时,稍后显示。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中举(zhn) 作揖(y) 商酌(zhu) 拙病(zhu) 相公(xin) 带挈(qi) 名讳(hu) 桑梓(z) 啐在脸上(cu) 倒运(do) 绾发(wn) 攥紧(zun) 解元(ji) 腆着(tin) 不省人事(xn)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帖 妥帖(ti) 请帖(ti) 字帖(ti) 挣 挣扎(zhn) 挣钱(zhn) 宿 星宿(xi) 宿舍(s) 一宿(xi) 哄 哄堂大笑(hng) 一哄而散(hng) 哄骗(hng) 3.解释下列词语。 (1)唯唯连声:

4、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2)拙病:难治的病。 (3)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指不懂人情世故。 (4)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5)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 ,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一级考试) ,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举人。 (6)烂忠厚:过分忠厚。 (7)体统:规矩。 (8)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 。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 (9)权变:随机应变。 (10)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 (11)作揖:拱手行礼。 (12)桑梓:家乡。 (13)见教:指

5、教(我) 。 (14)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像在对方头上喷了狗血一样。 (15)商酌:商量斟酌。 三、整体感知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 ,字敏轩,号粒民,全椒(今属安徽)人,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 , 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 2.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题目是编者加的。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大约成书于 1750 年以前。当时正值雍正、乾隆年

6、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步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又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热衷功名利禄的风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 3.知识链接 (1)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被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

7、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小说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明清科举制度 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童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 ,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相公,还叫进学入泮、游泮,这是获得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考试时间在秋季,又称秋闱,亦称大比。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乡试后

8、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又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4.默读课文,找出小说的三要素。 明确:主要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 情节: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不同的态度。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四、合作探究四、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结构,梳理故事情节。 明确:全文根据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可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段) :

9、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一层(1 段) :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 段) :写范进为去省城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缠,反遭辱骂,他不甘心,瞒着丈人前往应试。 第二部分(311 段) :写范进中举后的情景。 第一层(3、4 段) :写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前的情节。 第二层(59 段) :写范进知晓中举后喜极而疯以及胡屠户治疯的情节。 第三层(10、11 段) :写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 2019 年浙江金华有这样一道中考题: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

10、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王冕 B.牛浦郎 (示例一)我选A。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他有远见,向朱元璋献策,让其以仁义服人,平定天下;他不慕名利,朱元璋征召他做官,他为躲避入仕归隐会稽山。可见他是一个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 (示例二) 我选 B。 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

11、。 他偷了牛布衣的诗稿, 盗用了牛布衣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做牛玉圃的孙子,媚态毕现。可见牛浦郎是一个追名逐利、自甘下流的小人。 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学的范进中举中的“范进” “胡屠户”就是众多人物形象的代表。它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范进中举的文章结构,梳理了全文的故事情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

12、性格特征。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一)把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形象 1.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可谓是截然不同的,请同学们制作一张表格,分析范进中举前后众人的态度变化,并说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 (表格示例) 人物态度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中举前 骂范进现世宝、癞虾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高高在上并嫌弃女婿 不闻不问 不理不睬 中举后 拿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慰问;夸范进才学高,品貌好,是天上的星宿;不敢打骂;称“贤婿老爷” ;低头扯后襟 奔走效力 殷勤送礼 拿蛋送酒 背米捉鸡 搬桌拿椅 送银送房 称兄道弟 明确: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各色人物嫌贫爱富、趋

13、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跃然纸上。他们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白眼相加。由此可见,读书人中举后便可享富贵,受尊敬,不中举就会被人看不起。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2.简要说说范进在中举前后有哪些变化。 明确:中举前,每日少饭食,乡试无盘缠,家贫不得已要卖鸡换米煮粥;畏惧岳父大人,对胡屠户唯唯诺诺。中举后,高兴发疯,清醒后,对张乡绅奉迎自如,打起官腔,对胡屠户则势利虚伪。 (二)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1.分别找出在范进中举前后有关胡屠户语言、行为描写的语句。 明确: (示例)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 “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

14、中举后, “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 “大着胆子打了一下” ,居然“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 2.胡屠户可笑在哪里?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并归类。 明确:对范进的称呼: “现世宝”“贤婿老爷” 。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 “尖嘴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 贺礼: “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 动作: “腆着肚子去了” “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 “那手早颤起来” “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 对女儿婚姻的态度: “倒运” “累了我多少” “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的

15、,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 3.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课文用什么手法写出了这些变化?表明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小说运用对比手法,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 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4.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范进的语句,指出这些语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 (1)中举之前 面对胡屠户的教训,他“唯唯连声” ,还说“岳父见教的是” 。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他的反应只是“摸

16、门不着”“自心里想”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性格:已习惯于对人低声下气,对来自周围的轻蔑、嘲笑甚至侮辱都默默承受,不敢有丝毫反抗,卑怯屈辱到了极点。 (2)中举之后 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动作描写) (写出了范进未中举前穷困潦倒的程度,说明科考已让他家徒四壁。) 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动作描写) (写出了范进不敢相信自己中举的心理,这曲折地反映了他自 20 岁开始应考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在他心头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

17、关咬紧,不省人事。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好!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小说高潮部分的描写,反复写范进拍手、大笑,且口中反复说着“噫!好!我中了! ”活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 范进道: “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 ”(语言描写) 范进道: “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语言描写) “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语言描写)

18、性格:世故圆滑 点拨:典型意义:通过范进这一典型形象的刻画,小说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入木三分。原因: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摧残,摧残到人不像人的样子,摧残到丧失了人格的地步。 5.中举前后范进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各是怎样的?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原句来。 明确: 中举前: 经济状况非常恶劣, 住的是 “茅草棚” ; 吃的是 “小菜饭” , “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 ;参加完乡试回家后, “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 社会地位非常低下, 胡屠户骂他 “现世宝” , 他还 “唯唯连声” ;被胡屠户“啐”唾沫,骂“癞虾蟆” “尖嘴猴腮” ,被骂得“摸门不着” 。 中举后:经济状况明显好转:邻居

19、“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 ;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银赠房。社会地位也有显著提高:邻居都来帮忙,称之为“范老爷” ;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 “贤婿老爷” ;张乡绅与 之称兄道弟。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呈现出世人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势利虚伪的丑态。 6.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性格上有了怎样的改变? 明确:由极度不自信、自卑到喜极而疯,但从中可以看出范进本质的善良,更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以及科举制度的罪恶之大。 7.借鉴前面分析胡屠户的方法,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学生交流,回答,教

20、师提示) 明确: (示例)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 “才把银子收下” 。可张乡绅刚走,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 ,可见推辞是假意。 教师总结:范进是一个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人。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三、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明确: (1)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害,这是根本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

21、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在思想上,范进认定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跳过龙门,彻底改变现状。但是,屡试屡败的打击使他原本脆弱的心更加脆弱;又因为读的是死书,丧失了许多谋生能力,生计的窘迫更坚定了他依靠科举改变命运的观念,心理压力就更重了。 (2)社会环境的压力。科举考试不仅毒害了读书人,也毒害了广大群众。中举与不中举成了人们评价读书人的标准。范进屡试不第,自然就成了人们冷嘲热讽的对象。世人的势利、冷漠、白眼甚至愚弄,促使范进逐渐走向思想崩溃的边缘。 (3)范进的个人因素。范进 20 岁开始应试,前后经过十几场科举考试,考了 30 多年,直到 54 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

22、,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2.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 明确: (示例一)范进喜极而疯是喜剧。理由:写范进发疯、胡屠户打嘴巴治疯用的是夸张手法;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示例二)范进喜极而疯是悲剧。理由: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的框架内,扼杀他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

23、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五、作业布置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一、二、三题。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范进等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所体现的性格。这节课,我们先来分析课文中张乡绅以及众乡邻的形象,然后分析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些人物形象的,以及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一)分析张乡绅、众乡邻的形象及社会意义 1.张乡绅(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一个次要人物,范进中举后,张乡绅为什么来拜会,又送银又送房? 明确:他结交新贵,为的是攀附范进的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 2.张乡绅对待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明确

24、: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互相舞弊的事实。 3.众乡邻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麻木冷漠: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出榜那天早晨范家断粮,只好去集上卖鸡。在范家如此困难的关头,没有一位乡邻前来过问) 。 趋炎附势:在范进外出参加科举考试家中断粮之时,众乡邻没有帮忙,范进中举后,众邻居却出人、出力、出场,从中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世态炎凉和众乡邻的趋炎附势。 4.中举前,范进的生活非常穷苦,但课文中并没有出现众乡邻、张乡绅的身影,当范进中举的消息传出后,众乡邻有拿鸡蛋的,也有拿酒、拿米到他家的,张乡绅还直接送银攀亲,当范进发疯时,大家都很着急,并且积极地想方

25、设法,这些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当时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的世风。 (二)研读文本,探究文本的讽刺艺术 1.文中有很多情节,看似非常可笑,请试着勾画出来,并想一想,可笑的背后隐含了什么? 明确: (示例)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丑态。 (2)挨了一个巴掌之后,范进才从疯态中清醒过来。 (3)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丑态。 明确:这些情节在可笑的背后是对人物丑恶灵魂的无情嘲讽。用可笑的方式去表现人物的可悲之处,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这就叫作讽刺。 2.结合下面几句话,说说课文是如何达到这种讽刺的效果的。 (1)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好!我中了! ”笑着

26、,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明确:将范进中举后的疯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表现出文人半生蹉跎只为求取功名的悲哀,疯是“喜极而疯” ,而作者正是用这喜极的状态表现当时士人的悲哀。 (2) “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 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 胡屠户道: “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

27、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 明确:作者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前写胡屠户的刻薄,后写胡屠户的谄媚,前后嘴脸截然不同,表现出世风之庸俗。 (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 “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 “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明确: “攥在手里紧紧的” “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表现了胡屠户不是真的想要归还银子,这一细节就与他的退银之辞形成对比,构成矛盾,引人发笑,从而达到讽刺效果。 3.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的? 明确:范进喜极发疯的过

28、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用“看” “念” “拍” “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说“好了”是因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便滚滚而来。 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 “拍着手大笑” “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态。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踹在塘里的丑态, “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用“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4.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试作赏析。 明确:

29、 (示例) (1)白描式的细节描写。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扯衣襟的细节描写,以漫画式的写法,充分表现出胡屠户对范进的奉承和逢迎,讽刺了胡屠户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丑态。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 “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揭示了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2)前后对比的细节描写,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时“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

30、家则是“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中举前后,胡屠户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举前,胡屠户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中举后,胡屠户没有了以往趾高气扬的神态,而是“低着头” “千恩万谢” ,而且一副见钱眼开的丑态。这样,就刻画出了胡屠户前倨后恭、见钱眼开的嘴脸。 (3)夸张性的细节描写,如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后,手掌弯不过来。勾画出胡屠户庸俗势利的市 侩小人嘴脸。 (4)对范进的细节描写,卖鸡时和发疯时的表现,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 三、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 范进式悲剧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明确:本文通过对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变化的描写,

31、深刻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之心,对各类市侩小人也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讽刺。 范进跟科举制度下无数读书人一样,将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沉湎在不断地追逐和拼搏乃至一次次落第的惨痛之中,科举成为他生活的唯一目标,融入他的生命之中,这样几乎疯狂的执着,必然带来悲剧性的结果。 作者塑造了范进这个典型形象,让人们思考,在科举制度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读书人是怎样一年又一年地跋涉在科举的漫漫长途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人格又是怎样受到巨大的扭曲的。 四、写法探究四、写法探究 文中有多处描写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用了什么艺术手

32、法? 明确: (1)夸张手法。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从 20 岁开始应试,考了 30 多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受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2)对比手法。 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嗜钱如命、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 (3)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例如,写范进的疯态: 他爬将起来,

33、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好!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所有的人宣告自己的夙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满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 儒林外史中还有哪些儒生和范进同类?这类儒生的存在反映了什么? 明确: (示例)如周进,薛家集的老塾

34、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常受他人的轻蔑、侮辱。在他别无 出路不得不与商人为伍之时,一见到贡院号板,便满腹委屈,当着众商人的面,撞头痛哭,遍地打滚, “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听到几个商人要凑钱为他捐个监生,他就爬在地上磕头: “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牛变马也要报效! ”他与范进均是大半生穷困潦倒,受尽冷遇和歧视,最终爬了上去。而且一个喜疯,一个哭到吐血,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类人的大批存在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作者对此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表现了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绝的态度,

35、作者深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这样的人物形象的价值在于反映了如下的社会现实: 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穷困潦倒,使及第者飞黄腾达。 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 封建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腐败,读书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便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 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 小说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进行了对比刻画,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和他周围的人,尤其是对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和范进“中举后”的不同表现的刻画,反映了当时的世态和人心,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七、随堂检测七、随

36、堂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伸)过来。 B.张乡绅先攀谈道: “世先生同在桑梓(家乡) ,一向有失亲近。 ” C.我又不同你顽(顽皮) ,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 D.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挺)肚子去了。 2.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有人说“范进中举”是一部喜剧。当然,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地笑,再加上最后大团圆的结局,就更证明了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喜剧!但大笑之后,却也不得不去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更深奥的意味。范进在中举之后就疯了,口中还不时地说着: “噫!好了!我中了!好!

37、我中了! ”他独自跑到一个破庙中,在路上又摔了一跤,沾了一身黄泥,甚至把头发摔散了,蓬头垢面的。然而这时也不忘说: “中了!中了! ”从这一点看来,他又是那么可悲,可悲的不是那让人不堪入目的外表,而是他早就失去了的灵魂。 A.文中画线句中“范进中举”的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B. “从这一点看来, 他又是那么可悲, 可悲的不是那让人不堪入目的外表, 而是他早就失去了的灵魂。 ”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C.“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地笑”这句话有语病,应删掉“地笑” 。 D.“喜剧” “滑稽”和“挖掘”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动词。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及其揭示的人物性格。 (1)屠户横披了衣

38、服,腆着肚子去了。 _ (2) “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 _ (3)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_ 4.有人学过范进中举后作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完成下联和横批。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看今朝,_。 横批:_ 5.阅读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 【乙】范进看了众人,说道

39、: “我怎么坐在这里?”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1)选文是如何刻画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填写下表。 中举前 中举后 称 呼 长 相 学 问 动 作 (2)文中写道: “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 _ 【参考答案】 1.C 解析:C 项“顽”同“玩” ,嬉闹,玩笑。 2.B 解析:B.“不是而是”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3.(1)动作描写。写出胡屠户倨傲的性格特点。 (2)语言描写。写出胡屠户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很深,非常势利粗俗。 (3)心理描写。写出范进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如痴如醉。 4.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世态炎凉 (或:趋炎附势) 5.(1)称呼:现世宝、癞虾蟆贤婿老爷、文曲星。长相:尖嘴猴腮体面的相貌。学问:不是 文章好,而是宗师不过意而舍与的才学又高。动作:横披、腆着、啐、骂上前、跟、低着头。 (2)刻画了邻居的趋炎附势,揭示了范进悲剧命运产生的社会原因。 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 九、作业布置九、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四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