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9293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基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选择题。 (15 题) 1、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 b 有催化剂参与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为 C. 加入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 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1+ E2 2、反应2222H (g)O (g)2H 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0H B.2H为该反应的反应热 C.132HHH D.表示2H (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32H (g)O (g)2H O(l)H 3、太阳能是理想的能源,通过 Zn 和 ZnO 的热

2、化学循环可以利用太阳能,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n 与 H2O 或者 CO2反应时作氧化剂 B该过程对于降低环境中 CO2的含量无影响 C利用该过程可以生产氢能源,实现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D该过程需要不断补充 Zn 才能持续进行 4、(双选)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 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 H2=-1 160 kJ mol-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CH4(g)+2NO2(

3、g)N2(g)+CO2(g)+2H2O(g) H=-867 kJ mol-1 B.CH4(g)+4NO2(g)4NO(g)+CO2(g)+2H2O(l) H3H2 CH3H1H2 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6、依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241.8H 1kJ mol B2 mol 2Hg与 1 mol 2O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 2 mol 2H O g 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C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22H O l2HgOg 571.6H 1kJ mol D 2H O g生成 2H O l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7、已知:S(s)+O2(g)

4、SO2(g) H-297.23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 AS(g)+O2(g)SO2(g)H=-QkJ/mol;Q 的值等于 297.23 BS(g)+O2(g)SO2(g)H=-QkJ/mol;Q 的值小于 297.23 C1molSO2(g)的能量总和大于 1molS(s)和 1molO2(g)的能量总和 D1molSO2(g)的能量总和小于 1molS(s)和 1molO2(g)的能量总和 8、已知反应 X + Y = M +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能量 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 破坏反应

5、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 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9、已知:1221H (g)Cl (g)2HCl(g)184.6kJ molH,则HCl(g)2211H (g)Cl (g)22的反应热2H是( ) A.192.3kJ mol B.192.3kJ mol C.1kJ+184.6mol D. 1369.2kJ mol 10、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过程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B待温度计读数不再变化时记录读数 C酸与碱混合时越慢越好 D环形玻璃搅拌棒搅

6、拌时应上下轻轻拉动 11、已知:H2O(g)H2O(l) H1 C6H12O6(g)C6H12O6(s) H2 C6H12O6(s)+6O2(g)6H2O(g)+6CO2(g) H3 C6H12O6(g)+6O2(g)6H2O(l)+6CO2(g) 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10,H20,H3H1的是( ) A2H2(g)+O2(g)=2H2O(g)H1 2H2(g)+O2(g)=2H2O(l) H2 BS(g)+O2(g)=SO2(g) H1 S(s)+O2(g)=SO2(g) H2 CC(s)+12O2(g)=CO(g) H1 C(s)+O2(g)=CO2(g) H2 D2HCl

7、(g)= H2(g)+Cl2(g) H1 12H2(g)+ 12Cl2(g)=HCl(g) H2 1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 CO2的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Ba(OH)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 15、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kJ mol-1 2H2S(g)+O2(g)=2S(s)+2H2O(l) H-Q2kJ mol-1 2H2S(g)+O2(g)=2S(s)+2H2O(g) H-Q3kJ mol-1 判断 Q1、Q2、Q3

8、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二、非选择题。 (4 题) 16、有以下几个化学反应, 属于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填序号) 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 _ 镁与盐酸反应 _ 焦炭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 _ 向烧碱中加入硫酸 _ 17、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 (1)合成氨原料气由天然气在高温下与水和空气反应而得。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CH4(g)+H2O(g)=CO(g)+3H2(g) II.2CH4(g)+O2(g)=2CO(g)+4H2(g) III.CO(g)+H2O(g)=H2(g)+CO2

9、(g) 假设反应产生的 CO 全部转化为 CO2,CO2被碱液完全吸收,剩余的 H2O 通过冷凝干燥除去。进入合成氨反应塔的原料气为纯净的 N2和 H2。 为使原料气中 N2和 H2的体积比为 13,推出起始气体中 CH4和空气的比例为_(设空气中 O2和 N2的体积比为 14,所有气体均按理想气体处理)。 已知:IV.C(s)+2H2(g)=CH4(g) H4=-74.8kJ mol-1 V.C(s)+1/2O2(g)=CO(g) H5=-110.5kJ mol-1 计算反应 II 的反应热_。 (2)合成氨原料中的 H2可用 CO 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已知在 25、101kPa 下:

10、 I.2C(石墨,s)+O2(g)=2CO(g) H1=-222kJ/mol II.2H2(g)+O2(g)=2H2O(g) H2=-242kJ/mol III.C(石墨,s)+O2(g)=CO2(g) H3=-394kJ/mol 25、101kPa 下 CO 与水蒸气反应转化为 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根据反应 I、II、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选项字母)。 a.由反应 II 可以推知:2H2(g)+O2(g)=2H2O(l) H4,则 H4小于 H2 b.反应 III的反应热等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CO2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的差 c.下图可表示反应 I

11、 的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 。 18、X、Y、Z、W、R、P、Q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W R P Q 原子半径/nm 0.154 0.074 0.099 0.075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5 +3 其他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1)R 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 35 和 37 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_。 (2)Z 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R 与 Q 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Y 与 R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 ,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

12、论的是_(填字母序号) 。 a.常温下 Y 的单质呈固态,R 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 XRYX4 c.Y 与 R 形成的化合物中 Y 呈正价 (4)写出工业制取 Y 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 (5)反应 3X2(g)+P2(g)2PX3(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放热”); 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原因是_(从能量说明)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6 年 6 月 25 日,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七号”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其工作效率提高了 20%,推力提高了 60%。液氧的沸点为-183,存储液

13、氧的贮箱, 经过特殊加工而更加轻质化、环保无污染。点火一瞬间之后,零下 100 多摄氏度的燃料变成3000 多摄氏度的热焰,瞬间经历“冰火两重天”。因为燃料不同,喷出的火焰颜色与以往不同,喷囗燃气的温度也比以往火箭高得多,使得发射平台瞬间接近 3000。这个温度足以熔化绝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因此在发射平台和火箭助推器、芯级上,均喷有防热涂层,还贴有柔性隔热毡,它能进一步提升隔热效果。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煤油燃烧是放热反应。_ (2)液氧的贮存温度是由液氧的沸点决定的。_ (3)“长征七号”喷出的火焰颜色和喷口燃气的温度与以往相同。_ (4)“

14、长征七号”使用的燃料、材料、涂层等,都彰显出化学科学的巨大贡献。_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选择题。 (15 题) 1、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 b 有催化剂参与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为 C. 加入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 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1+ E2 【答案】D 2、反应2222H (g)O (g)2H 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0H B.2H为该反应的反应热 C.132HHH D.表示2H (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32H (g)O

15、 (g)2H O(l)H 【答案】C 3、太阳能是理想的能源,通过 Zn 和 ZnO 的热化学循环可以利用太阳能,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n 与 H2O 或者 CO2反应时作氧化剂 B该过程对于降低环境中 CO2的含量无影响 C利用该过程可以生产氢能源,实现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D该过程需要不断补充 Zn 才能持续进行 【答案】C 4、(双选)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 mol-1,CH4(g)+4NO(g)2N2(g)+CO2(g)+2H2

16、O(g) H2=-1 160 kJ mol-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 mol-1 B.CH4(g)+4NO2(g)4NO(g)+CO2(g)+2H2O(l) H3H2 CH3H1H2 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D 6、依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241.8H 1kJ mol B2 mol 2Hg与 1 mol 2O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 2 mol 2H O g 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C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22H O l2HgOg 571.6H 1k

17、J mol D 2H O g生成 2H O l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答案】C 7、已知:S(s)+O2(g)SO2(g) H-297.23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 AS(g)+O2(g)SO2(g)H=-QkJ/mol;Q 的值等于 297.23 BS(g)+O2(g)SO2(g)H=-QkJ/mol;Q 的值小于 297.23 C1molSO2(g)的能量总和大于 1molS(s)和 1molO2(g)的能量总和 D1molSO2(g)的能量总和小于 1molS(s)和 1molO2(g)的能量总和 【答案】D 8、已知反应 X + Y = M + N 为吸热反应,对这

18、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能量 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 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答案】D 9、已知:1221H (g)Cl (g)2HCl(g)184.6kJ molH,则HCl(g)2211H (g)Cl (g)22的反应热2H是( ) A.192.3kJ mol B.192.3kJ mol C.1kJ+184.6mol D. 1369.2kJ mol 【答案】A 10、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过程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

19、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B待温度计读数不再变化时记录读数 C酸与碱混合时越慢越好 D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时应上下轻轻拉动 【答案】D 11、已知:H2O(g)H2O(l) H1 C6H12O6(g)C6H12O6(s) H2 C6H12O6(s)+6O2(g)6H2O(g)+6CO2(g) H3 C6H12O6(g)+6O2(g)6H2O(l)+6CO2(g) 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10,H20,H3H1的是( ) A2H2(g)+O2(g)=2H2O(g)H1 2H2(g)+O2(g)=2H2O(l) H2 BS(g)

20、+O2(g)=SO2(g) H1 S(s)+O2(g)=SO2(g) H2 CC(s)+12O2(g)=CO(g) H1 C(s)+O2(g)=CO2(g) H2 D2HCl(g)= H2(g)+Cl2(g) H1 12H2(g)+ 12Cl2(g)=HCl(g) H2 【答案】B 1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 CO2的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Ba(OH)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 【答案】B 15、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kJ

21、mol-1 2H2S(g)+O2(g)=2S(s)+2H2O(l) H-Q2kJ mol-1 2H2S(g)+O2(g)=2S(s)+2H2O(g) H-Q3kJ mol-1 判断 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4 题) 16、有以下几个化学反应, 属于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填序号) 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 _ 镁与盐酸反应 _ 焦炭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 _ 向烧碱中加入硫酸 _ 【答案】 17、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 (1)合成氨原料气由天然气在

22、高温下与水和空气反应而得。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CH4(g)+H2O(g)=CO(g)+3H2(g) II.2CH4(g)+O2(g)=2CO(g)+4H2(g) III.CO(g)+H2O(g)=H2(g)+CO2(g) 假设反应产生的 CO 全部转化为 CO2,CO2被碱液完全吸收,剩余的 H2O 通过冷凝干燥除去。进入合成氨反应塔的原料气为纯净的 N2和 H2。 为使原料气中 N2和 H2的体积比为 13,推出起始气体中 CH4和空气的比例为_(设空气中 O2和 N2的体积比为 14,所有气体均按理想气体处理)。 已知:IV.C(s)+2H2(g)=CH4(g) H4=-74.8kJ

23、 mol-1 V.C(s)+1/2O2(g)=CO(g) H5=-110.5kJ mol-1 计算反应 II 的反应热_。 (2)合成氨原料中的 H2可用 CO 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已知在 25、101kPa 下: I.2C(石墨,s)+O2(g)=2CO(g) H1=-222kJ/mol II.2H2(g)+O2(g)=2H2O(g) H2=-242kJ/mol III.C(石墨,s)+O2(g)=CO2(g) H3=-394kJ/mol 25、101kPa 下 CO 与水蒸气反应转化为 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根据反应 I、II、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选项字母)。 a.由反

24、应 II 可以推知:2H2(g)+O2(g)=2H2O(l) H4,则 H4小于 H2 b.反应 III的反应热等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CO2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的差 c.下图可表示反应 I 的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 。 【答案】 (1)3.55 -71.4kJ mol-1 (2)CO(g)+H2O(g)=CO2(g)+H2(g) H=-162kJ/mol a 18、X、Y、Z、W、R、P、Q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W R P Q 原子半径/nm 0.154 0.074 0.099 0.075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25、-1,+7 -3,+5 +3 其他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1)R 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 35 和 37 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_。 (2)Z 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R 与 Q 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Y 与 R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 ,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填字母序号) 。 a.常温下 Y 的单质呈固态,R 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 XRYX4 c.Y 与 R 形成的化合物中 Y 呈正价 (4)写出工业制取 Y 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 (5)反应 3X2(g)+P2(g)2PX3(

26、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放热”); 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原因是_(从能量说明) 【答案】同位素 2Na+2H2O=2NaOH+H2 3H+Al(OH)3=Al3+3H2O Cl b、c SiO2+2CSi+2CO 放热 不影响 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6 年 6 月 25 日,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七号”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其工作效率提高了 20%,推力提高了 60%。液氧的沸点为-183,存储液氧的贮箱,经过特殊加工而更加轻质化、环保无污染。点火一瞬间之后,零

27、下 100 多摄氏度的燃料变成3000 多摄氏度的热焰,瞬间经历“冰火两重天”。因为燃料不同,喷出的火焰颜色与以往不同,喷囗燃气的温度也比以往火箭高得多,使得发射平台瞬间接近 3000。这个温度足以熔化绝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因此在发射平台和火箭助推器、芯级上,均喷有防热涂层,还贴有柔性隔热毡,它能进一步提升隔热效果。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煤油燃烧是放热反应。_ (2)液氧的贮存温度是由液氧的沸点决定的。_ (3)“长征七号”喷出的火焰颜色和喷口燃气的温度与以往相同。_ (4)“长征七号”使用的燃料、材料、涂层等,都彰显出化学科学的巨大贡献。_ 【答案】对 对 错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