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扬州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2018.10(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2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卓越(zhu) 百舸(g) 摇曳(y) 眷属(jun)B追溯(s) 独处(ch) 肴馔(zhun) 跬誉(gu)C蜿蜒(wn) 脊骨(j) 蠕动(r) 给予(j)D瞭望(lio) 遏制() 轻蔑(m) 惆怅(ch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2 分)A9 月 3 日,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公布了军训方阵比赛获得全市一等奖的消息,全校同学欢呼雀跃,一片哗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B
2、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C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省运会在扬州召开,我在电视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庄严的国歌响起,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D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里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3下列文化常识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学不可以已”是他的作品师说中的名句。B苏轼,字子由,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有苏东坡集。在党争等政治斗争中,曾被诬
3、入狱,屡遭贬谪,直至远贬海南。赤壁赋是其谪居黄州期间所作。C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河东先生集。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的第二篇。D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祐集。他的名篇六国论,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同“曝”,晒干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C举匏樽以相属属:同“嘱” ,嘱托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运数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青,
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其皆出于此乎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6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B外与天际,四望如一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顺流而东也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而今安在哉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为其然也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水为之而寒于水8下列关于呐喊的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B鲁
5、迅在端午节里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玄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C白光中的陈士成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是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致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D药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茶客们谈论“药” 。9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常有个性化语言。请写出下面个性化语言塑造的人物形象(3 分)(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2)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3)这
6、真是一代不如一代!(1)(2)(3)10“我的母亲是素来很不以我的虐待猫为然的,现在大约疑心我要替小兔抱不平,下什么辣手,便起来探问了。而我在全家的口碑上,却的确算一个猫敌。我曾经害过猫,平时也常打猫,尤其是在他们配合的时候。但我之所以打的原因并非因为他们配合,是因为他们嚷,嚷到使我睡不着,我以为配合是不必这样大嚷而特嚷的。”(兔和猫)结合兔与猫全文内容,试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作者借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什么观点?(4 分)二、文言文阅读(21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7、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
8、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1选出下列加点词“顾”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2 分)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C四顾寂寥 D道士顾笑12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 分)A归而谋诸妇 诸:之于的合音B履巉岩,披蒙茸 披:动词,拨开,分开C掠予舟而西也 西:作状语,向西D揖予而言曰 揖:动词,向拱手作揖13选出对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 分)A将归于临皋 复游于赤壁之
9、下B予亦悄然而悲 飞鸣而过我者C状如松江之鲈 我知之矣D听其所止而休焉 不见其处14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 (15 分)(1)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3 分)(2)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3 分)(3)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3 分)(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分)(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 分)三、古诗词鉴赏(10 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5简述景物描写
10、在诗歌中的作用。(5 分)16请结合全诗,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作简要赏析。(5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 分)17.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格 1 分,共 10 分)(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书生意气,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韩愈师说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 )(6),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7)盈虚者如彼, 。 (苏轼赤壁赋 )(8), ,薪不尽,火不灭。 (苏洵六国论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4 分)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0 题。朗读与呐喊莫言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
12、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新课是青蛙 ,老师带领我们朗读:“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呱!呱!呱!”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
13、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
14、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 (高密普通话) 。我先是小声读,读着读
15、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我: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我也颇为得意。三十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去年秋天,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
16、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快。但我知道,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 (有删改)1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方快执意叫“我”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则是他当年曾凭着朗读而无比辉煌, “我”也曾是他的追随者之一。B文中的语文老师很了不起,他不仅有着在乡里人嘲笑中坚持自我的勇气,也有着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C文章善用加强语势的方法传情达意,如连用三个“成了”表现方快出名后
17、的得意,连用三个“全不顾”表现“我”朗读时的投入。D方快与“我” ,一个因历史原因而寂寂无闻,一个因抓住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借此表达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19.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6 分)20.文章题目是“朗读与呐喊” ,结尾却写“吟唱”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 分)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123 题。徐志摩的另一面1897 年 1 月 15 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
18、。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 1918 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 年 8 月 14 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 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 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1919 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
19、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 ,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 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 1920 年 9 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 “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 。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
20、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21 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 ”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1922 年 10 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 1921 年年初在北
21、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 7 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 1923 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 年 11 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
22、正寝。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 、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相关链接: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 )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
23、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 (谢冕云游 )2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B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C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24、。D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 20 世纪 20 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2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A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B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 的重要阶段。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的高度评价。D胡适和徐志摩,一为新月社的领袖,一为新月社的灵魂,对于新月社而言,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
25、E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23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七、作文(60 分)24请以“座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 800 字。月考试卷答案1.A (B 跬誉 ku;C 脊骨 j;D 轻蔑 mi)2B(A 一片哗然:许多人吵吵嚷嚷,表示对听到的或看到的事物反感不满。B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C 感同身受: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D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它的陈述对象是“技艺” ,这里用来陈述“听” ,陈述对象用错。 )3.D(A
26、“学不可以已”出自劝学;B 苏轼字子瞻;C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4C(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5C(A 取独/宾前标志;B 对于/从;C 连词,表转折;D 助词,表推测/代词,那)6D(A 形容词用作名词;B 数词用作名词;C 名词作状语;D 名词用作动词。 )7B(A 定语后置句;B 宾语前置句;C 被动句;D 状语后置句)8D双线结构,明线是华家,暗线是革命者夏家。9.(1)阿 Q(2)孔乙己(3)九斤老太10.“母亲”是一个恕敌、修善的驯良百姓形象。(2 分)鲁迅借母亲的形象针砭社会现状。旧中国,这样的百姓太多太多了。正是这样驯良的百姓,才助长了统治者的凶恶气焰,使得凶暴
27、者更加凶暴,软弱者更加软弱。(1 分)鲁迅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弱小的百姓,革命者必须呐喊;只有呐喊,才有可能唤醒沉睡的人们,换取渴望中的平等和自由。(1 分)11B 12C 13C14 (1)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2)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3)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4)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5)如果以偌大的天下,而采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15.上阕写的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 “缺月挂疏桐,漏断
28、人初静” (1 分)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 (1 分)为“幽人” 、 “孤鸿”的出场作铺垫;(1 分)下阕“寂寞沙洲冷”寓情于景, (1 分)宁愿选择求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也透露出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1 分)16本词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拟人化) ,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 (作者自己) ,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也可认为是“良禽择木而栖” ,故无枝可栖) ,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从而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
29、流的心境。 (手法 1 分,对于该句的解释分析2 分,作者心境 2 分) 17.(1)怅寥廓(2)挥斥方遒(3)君子生非异也(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君子不齿(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7)而卒莫消长也(8)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18.D19.(1)朗读内容画面逼真,饶有趣味。富有画面感(让人如闻其声) ,映衬出童心的天真可爱。(2)朗读内容与(朗读)情境构成重合,意韵丰富。老青蛙带满塘的蛙鸣唱,象征语文老师带动学生、方快带动其他人朗读,意蕴丰富。(3)朗读情境与现实情境形成反差。一本正经的朗读与后文教室里的混乱相映照,使文章有了波澜。(4)运用拟人修辞和拟声词,描摹池塘黄昏时
30、分青蛙齐鸣的充满生机的景象,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一点2 分,三点6 分)20.(1)为了深化文章主题。 “吟唱”表现“我”心态的成熟, “我”更认可用自己腔调来吟唱,也不害怕登台放腔,比以往更加勇敢自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2)为了丰富文章内容。 “吟唱”是对前面的“朗诵与呐喊”的有效补充,反映“我”由追随他人到迎难而上、再到勇敢自信的成长历程,丰富文章的内涵。(3)为了让文章笔法灵活,跌宕起伏。 “吟唱”宕开一笔,却又与前文意脉贯通;以“朗诵与呐喊”之外的“吟唱”收结全文,看似闲笔,却巧妙回应文章主旨,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妙处。 (每点2 分,共6分)21D(“就创作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
31、新月社”于文无据)22AD(A“最重要的转折”依据不足;D“二者的地位与作用同等重要”错(答对一项 2 分,答对两项给 4 分)23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主编新月杂志,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 (以上 4 点,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