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8349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五校联考天津市五校联考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题学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303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 北京时间 2019 年 1 月 3 日 10:26 分,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它主要设备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以下选项,属于自然天体的是( ) A. 月球 B. 月球车 C. 陨石 D. 宇宙飞船 2. 读下图,虚线箭头表示天体的运动方向,该图共包括几级天体系统(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3.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

2、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放置了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昆虫卵、土壤、水、空气、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设备,下图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月球上适宜生物存在,主要是改变了哪一条件( ) A. 地月距离 B. 日月距离 C. 光照条件 D. 大气条件 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天气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地区使用广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四地中,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是( ) A. B. C. D. 5. 推测图中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

3、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 A. 是一个暗黑的斑点 B. 是一个增亮的斑块 C. 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通信中断 D. 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 7. 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 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 B. C. D.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 ,完成下面小题。 8.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A.

4、 生物圈 B. 水圈 C. 圈层 D. 圈层 9. 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B. 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C. 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D. 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是 P 波速度始终大于 S 波 B. 都在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 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 D. 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11. 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 A. 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 P 波

5、,而没有 S 波 B. 月球内部结构中一定有“软流层” C. 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D. 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12. 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占比最多的是氧气 B. 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C.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总称 D. 外部圈层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 13. 琥珀是一种埋藏于地下的有机化石,其形成与地质时期松脂类树木分泌的树脂及地质作用有关。缅甸北部的胡康谷地多沼泽,以洼地为主,是世界上著名的琥珀产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琥珀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

6、的是( ) A. 气候湿热,森林植被茂密 B. 处于板块的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 C. 森林中松脂类树木和昆虫广泛分布 D. 地壳稳定,利于琥珀的形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 爬行类 B. 鸟类 C. 鱼类 D. 两栖类 15.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 古生代 B. 元古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读黄河某河段河流阶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的四级阶地,形成最早的是( ) A. 一级阶地 B. 二级阶地 C. 三级阶地 D.

7、四级阶地 17. 下列因素有利于河流阶地形成的是( ) A. 水中泥沙增多 B. 气候变化使河流水量增加 C. 海平面上升 D. 构造运动使地面下降 读下图所示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塔里木盆地某地甘肃敦煌某地法国大西洋沿岸某地西藏怒江沿岸某地 18. 组成物质及起伏状态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地貌景观是( ) A. B. C. D. 19. 地貌景观属于( ) A. 风力堆积地貌 B. 风力侵蚀地貌 C. 冰川侵蚀地貌 D. 流水侵蚀地貌 20. 四幅地貌景观照片,需要拍摄者在高达 40的高温环境中拍摄的是( ) A. 图和图 B. 图和图 C. 图和图 D. 图和图 读“大气受热过程

8、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大气的削弱作用 C. 地面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22. “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 ) A. 增强减 B. 增强增强 C. 减弱增强 D. 减弱减弱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关于 B 层的叙述,错误是 A.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B. 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C. 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 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24. 小明在“朋友圈”写道:“终于开启了我的莫斯科之旅从北京起飞一个小时后,平稳飞行在万米高空,舷窗外是湛蓝的天空,机翼下是翻

9、腾的云海”。“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B. 飞机通常在此大气层飞行 C 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D. 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 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气 78.08 75.52 氧气 20.94 23.15 氩气 0.93 1.28 二氧化碳 0.03(变动) 0.05 25. 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C. 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

10、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6. 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 B. 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 C. 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 D. 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 下图为小明在学习大气水平运动之后,绘制的一幅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绘图后其分析了影响A 地风向和风速的因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作用力中对 A 地风向影响最小的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重力 28. 当图中绘制的 A 地风向为正南风时,A 地最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高空 B. 北半球近地面 C. 南半球高空 D. 南半球近地面

11、 下图为某城市 3 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公园绿地 30.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二、综合题(本题共二、综合题(本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4040 分)分) 31.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出层气温的变化特征_,层形成云雨的条件是_。 (2)层的厚度变化特点_ (3)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_,其在古登堡面以下传播的规律是_ (4)图中若地点 1A 岩层含有煤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若地点 2

12、的 B 地层含有珊瑚,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 (5)结合图,说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圈层的界线不容易画出的原因。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岸按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的不同,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中左图意山东省海岸线,右图示意各种海蚀地貌。 (1) 图左中甲处位于黄河入海口, 为泥质海岸, 形成该海岸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是_, 形成的地貌是_(答具体地貌名称) 。 (2)乙处多形成图右

13、中所示地貌,为_海岸。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崖等地貌形成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请按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_。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热力环流及小船上的旗帜飘向示意图” (1)图示时间为_(填夜晚或白天) 。 (2)在图中之间画出海洋与陆地间此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3)图示时间处气压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处气压,处气温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处气温。 (4)一般情况下,处气温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处气温,因为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 材料二下图中 A 地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 3m/s,B 地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 2.5m/s。 (5)根据材料二分析风

14、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试说明原因。 天津市五校联考天津市五校联考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题学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303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 北京时间 2019 年 1 月 3 日 10:26 分,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它主要设备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以下选项,属于自然天体的是( ) A. 月球 B. 月球车 C. 陨石 D. 宇宙飞船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均是天体

15、,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属于自然天体,A 符合题意;在月球表面运行的月球车,已经成为月球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且它是人造的,不是自然的,B 不符合题意;陨石已经成为其降落的天体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C 不符合题意;宇宙飞船是人造的,不是自然的,因此不是自然天体,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点睛】 2. 读下图,虚线箭头表示天体的运动方向,该图共包括几级天体系统(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图中天体系统有两级,一是以天体 2 为中心,天体 3 绕天体 2 运动组成的天体系统。二是以天体 1为中心,

16、天体 2 和天体 4 绕天体 1 运动组成的天体系统。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 3.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放置了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昆虫卵、土壤、水、空气、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设备,下图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月球上适宜生物存在,主要是改变了哪一条件( ) A. 地月距离 B. 日月距离 C. 光照条件 D. 大气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月球由于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地球,因此,在月球表面重力小,缺少厚厚的大气层;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是缺少生物所必需的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四个选项中只有大气

17、条件和生命存在密切相关,因此改变了月球上大气条件,就适宜生物生存,D 正确。地月距离、日月距离、光照条件不易被改变,ABC错误。故选 D。 【点睛】 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天气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地区使用广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四地中,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是( ) A. B. C. D. 5. 推测图中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答案】4. D 5. B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能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地势等。据图可

18、知,图示区域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该省级行政区东西方向狭长,由于随着距海远近不同,降水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体来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则自东向西晴天日数越来越多。晴天日数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因此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越来越丰富;结合图示信息,地年降水量小于 100mm,地年降水量小于200300mm,地年降水量小于 400500mm,降水越多,太阳能资源越贫乏,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5 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一个方面要求具有较好的太阳辐射条件,另一方面要求这个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需求量大。据图可知,到太阳辐射条件越来越差;同时可以看到地城市数目

19、少,地城市密集,因 此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B 正确。故选 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地形地势、天气、日照时数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 A. 是一个暗黑的斑点 B. 是一个增亮的斑块 C. 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通信中断 D. 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 7. 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 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

20、光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 B. C. D. 【答案】6. B 7. D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对照太阳的耀斑爆发特征及影响可知,耀斑不是一个暗黑的斑点,A 错误。图中信息表明,此次耀斑爆发释放的能量巨大,因此耀斑是一个增亮的斑块,B 正确。题中信息表明,此次耀斑发生在太阳系之外的红矮星之上,由于距离非常遥远,因此对地球没有影响,C、D 错误。故选 B。 【7 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此次耀斑爆发能量巨大,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行星表面直接受到带电粒子流的影响,可能成为不毛之地,正确;带电粒子流到达行星后,吹散了行星的大气层,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消失,因此其表面温度不一定会升

21、高,错误,AC 错误。带电粒子流与大气碰撞产生的极光在行星的白昼部分会被恒星辐射掩盖,因此不可能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错误,B 错误。如果行星上有磁场,带电粒子流会干扰磁场,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正确,D 正确。故选 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等。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 ,完成下面小题。 8.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

22、接近于( )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圈层 D. 圈层 9. 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B. 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C. 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D. 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答案】8 A 9. B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顶部,范围接近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主要在生物圈,A 正确。水圈有很多水生动植物,但人类不分布在水圈,B 错误。图中是大气圈,是岩石圈,不是人类最接近的圈层。故 CD 错误。故选 A。 【9 题详解】 生物圈

23、主要分布在图中交错地带,因此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A 正确,不符合题意。水圈在陆地上也有分布,所以水圈不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 错误,符合题意。圈层(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C 正确,不符合题意。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 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是 P 波速度始终大于 S 波 B. 都在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 在月球表

24、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 D. 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11. 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 A. 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 P 波,而没有 S 波 B. 月球内部结构中一定有“软流层” C. 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D. 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答案】10. C 11. D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1.P 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 5.57 千米/秒,S 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 3.24.0 千米/秒,由图知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C 说法错误;其他说法均正确;故选 C。 【11 题详解】 由图知在月壳中传播时,

25、地震波波速首先不断增大,在深度 50-100 千米处地震波速度突然不再增加,说明此处存在一个不连续界面,D 正确;月球表面为岩石,发生地震时可探测到 P 波和 S 波,A 错误;月球内部结构中无法确定有没有“软流层”,B 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判断月球内部分层,C 错误;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当地壳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明显改变时,代表传播介质的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可以考查地壳内部的圈层结构。 12. 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占比最多的是氧气 B. 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26、C.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总称 D. 外部圈层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占比最多的是氮气,A 错误。水圈是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B 错误。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 错误。外部圈层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D 正确。故选 D。 【点睛】 13. 琥珀是一种埋藏于地下的有机化石,其形成与地质时期松脂类树木分泌的树脂及地质作用有关。缅甸北部的胡康谷地多沼泽,以洼地为主,是世界上著名的琥珀产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琥珀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候湿热,森林植被茂密 B. 处于板块

27、的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 C. 森林中松脂类树木和昆虫广泛分布 D. 地壳稳定,利于琥珀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琥珀的形成与松脂类树木分泌的树脂有关,所以森林越茂盛,昆虫也越多,琥珀形成的概率越大,A 正确,不符合题意。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爆发时落下的火山灰等容易砸伤树枝,该地区气温高,树脂分泌多,昆虫多,树脂浸没昆虫的机会大,地壳活动导致地层下沉,使浸没了昆虫的树脂淹没在地层中矿化,因此 B、C 正确,不符合题意。反之,地壳越稳定,就越不利于琥珀的形成,D 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本题选 D。 【点睛】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

28、早的是( ) A. 爬行类 B. 鸟类 C. 鱼类 D. 两栖类 15.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 古生代 B. 元古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答案】14. C 15. C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图中显示,爬行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鸟类出现在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早期,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中后期,因此出现最早的是鱼类,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15 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表明,动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 正确。图中显示,古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物种较少,A 错误;元古代

29、爬行动物还没有出现,B 错误。 图中显示,新生代爬行动物的物种较少,D 错误。故选 C。 【点睛】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 25 亿年以前) ,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代(距今25 亿5.41 亿年) ,藻类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 5.41 亿2.5217 亿年) ,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一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 2.5217 亿0.66 亿年) ,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新生代(距 0.66 亿年至现在) ,被

30、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读黄河某河段河流阶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的四级阶地,形成最早的是( ) A. 一级阶地 B. 二级阶地 C. 三级阶地 D. 四级阶地 17. 下列因素有利于河流阶地形成的是( ) A. 水中泥沙增多 B. 气候变化使河流水量增加 C. 海平面上升 D. 构造运动使地面下降 【答案】16. D 17. B 【解析】 【分析】 【16 题详解】 据材料知,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

31、侵蚀作用而形成,随着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不断增强,河道加深;断续反复这种的过程就形成了河流阶地。据此推断,河流所在位置为下切最深的位置,说明形成年代最晚,所以阶地形成较早的,海拔越高。据图可知,材料中共出现了四级阶地,D正确。故选 D。 【17 题详解】 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河流下切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因此影响因素主要是河流下切、地壳上升。水中泥沙增多、海平面上升、地面下沉都不利于河流侵蚀,A、C、D 均错误。河水水量增加,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有利于阶地形成,B 正确。故选 B。 【点睛】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

32、,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读下图所示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塔里木盆地某地甘肃敦煌某地法国大西洋沿岸某地西藏怒江沿岸某地 18. 组成物质及起伏状态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地貌景观是( ) A. B. C. D. 19. 地貌景观属于( ) A. 风力堆积地貌 B. 风力侵蚀地貌 C. 冰川侵蚀地貌 D. 流水侵蚀地貌 20. 四幅地貌景观照片,需要拍摄者在高达 40的高温环境中拍摄的是( ) A. 图和图 B. 图和图 C. 图和图 D. 图和图 【答案】18. A 19. D

33、20. C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是风力侵蚀而形成的雅丹地貌,是大西洋沿岸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峡谷,因此属于侵蚀地貌,与的沉积地貌不同,A 符合题意,A 正确,故选 A。 【19 题详解】 由第 1 题分析可知,地貌景观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峡谷,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20 题详解】 由图示信息可知,新疆和甘肃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较小,夏季高温可达 40,风力作用显著;结合第 1 题分析可知,图和图符合题意,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湿润半湿润地

34、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大气的削弱作用 C. 地面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22. “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 ) A. 增强减 B. 增强增强 C. 减弱增强 D. 减弱减弱 【答案】21. B 22. D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由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 是太阳辐射, 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A 错误。 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B 正确。是大气逆辐射,C 错误。由地面释放出来,为地面辐射,然后被大

35、气吸收,D 错误。故选 B。 【22 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秋高气爽”的天气表示昼夜均为晴天。白天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即增强,减弱,所以白天气温高;晚上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即减弱,所以气温较低,最终导致昼夜温差较大,所以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分析, 要求学生运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等知识进行。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关于 B 层的叙述,错误是 A.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B. 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C. 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 能反射无线电短

36、波 24. 小明在“朋友圈”写道:“终于开启了我的莫斯科之旅从北京起飞一个小时后,平稳飞行在万米高空,舷窗外是湛蓝的天空,机翼下是翻腾的云海”。“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B. 飞机通常在此大气层飞行 C. 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D. 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答案】23. D 24. A 【解析】 23 题详解】 根据图示,A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紫外线分布在平流层的上部,因此平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AC对;平流层大气由于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B对;在地球大气层中,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平流层

37、不能,故 D 不对。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故答案为 D。 【24 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以看出,飞机飞行在平流层,飞机下是对流层。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A 对; 对流层天气多变, 因此飞机通常不在此大气层飞行, B不对; 能大量吸收紫外线的是臭氧,臭氧分布在平流层,C不对;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的在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D不对。 故选 A。 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 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气 78.08 75.52 氧气 20.94 23.15 氩气 0.93 1.28 二氧化碳 0.03(变动) 0.05

38、25. 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C. 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6. 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 B. 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 C. 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 D. 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 【答案】25. C 26. B 【解析】 【25 题详解】 本替考率大气的构成及作用,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增加大气的热量,使气温升高,A正确

39、;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B正确;干洁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中,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C 错误;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故选 C。 【26 题详解】 对流层集中了约 75%的大气的质量,干洁空气主要分布在对流层,A错误;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B正确;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C 错误;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D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相互作用。 下图为小明在学习大气水平运动之后,绘制的一幅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绘图后其分析了影响A 地风向和风速的因

40、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作用力中对 A 地风向影响最小的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重力 28. 当图中绘制的 A 地风向为正南风时,A 地最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高空 B. 北半球近地面 C. 南半球高空 D. 南半球近地面 【答案】27. D 28. A 【解析】 【27 题详解】 若 A 位于高空,其风向的形成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有关;若 A 位于近地面,其风向的形成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有关。不管是哪种情况,均与重力无关。所以下列作用力中对 A 地风向影响最小的是重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D。 【28 题

41、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A 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自东向西,当图中绘制的 A 地风向为正南风时,说明 A 地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发生了偏转,可知 A 地位于北半球;正南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是平行的,所以 A 地位于高空。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 【点睛】高空的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下图为某城市 3 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

42、区 D. 公园绿地 30.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9. D 30.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29 题详解】 根据城市热岛效应,中间部分是城区,两侧是郊区丙位于城市中心位置,但形成了下沉气流,最可能城市中心是湖泊或绿地公园,D 对工业区分布在郊区,远离市中心,A 错商业区、住宅区应是上升气流,B、C错 【30 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以判断,乙处温度最高,梨花最早开放B正确。 二、综合题(本题共二、综合题(本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4040 分)分) 31.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

43、图,回答问题。 (1)说出层气温的变化特征_,层形成云雨的条件是_。 (2)层的厚度变化特点_ (3)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_,其在古登堡面以下传播的规律是_ (4)图中若地点 1 的 A 岩层含有煤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若地点 2 的 B 地层含有珊瑚,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 (5)结合图,说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圈层的界线不容易画出的原因。 【答案】 (1) .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 有水汽、气温降低、有固体尘埃 (2)厚度不均,陆厚洋薄 (3) . 地震波波速的变化 . 横波消失,纵波传播速度减慢 (4) . 暖湿的陆生环境 . 温暖的浅海环境 (5)在地球表面附近,这几

44、个圈层是互相渗透、相互重叠的。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球圈层结构为背景,考查了地球生物演化的相关知识点及地球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 1 详解】 由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层为大气圈,由于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层云雨现象较多,主要是因为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有固体尘埃做为凝结核,水汽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形成云雨。 【小问 2 详解】 由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层是地壳,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度大,大洋地壳厚度薄。 【小问 3 详解

45、】 由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依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划分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在古登堡面以下,由于横波不能穿过液休,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迅速下降。 【小问 4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若地点 1 的 A 岩层含有煤炭,因为煤炭需要森林沉积形成,因此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地生态环境。若地点 2 的 B 层含有大片的珊瑚化石,因为珊瑚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由此推测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的浅海环境。 【小问 5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这三个圈层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相互重叠,所以它们之间的界线不容易画出来。 【点睛】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46、 海岸按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的不同,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中左图意山东省海岸线,右图示意各种海蚀地貌。 (1) 图左中甲处位于黄河入海口, 为泥质海岸, 形成该海岸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是_, 形成的地貌是_(答具体地貌名称) 。 (2)乙处多形成图右中所示地貌,为_海岸。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崖等地貌的形成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请按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_。 【答案】 (1) . 流水沉积作用 . 三

47、角洲 (2) . 基岩 . 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岸地貌为背景,考查了河流地貌、海岸地貌的成因及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 1 详解】 读图结合地理位置可知,甲位于黄河的入海口,主要是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故形成该海岸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三角洲。 【小问 2 详解】 读图中海蚀地貌可知,乙处多形成右图中所示地貌,岩石多为基岩海岸。海水侵蚀首先形成海蚀崖,海蚀崖不渐被侵蚀后退,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柱是比较坚硬,难以被侵蚀而耸立于海面,一般形成最

48、晚。故形成的时间先后为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 点睛】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热力环流及小船上的旗帜飘向示意图” (1)图示时间为_(填夜晚或白天) 。 (2)在图中之间画出海洋与陆地间此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3)图示时间处气压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处气压,处气温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处气温。 (4)一般情况下,处气温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处气温,因为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 材料二下图中 A 地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 3m/s,B 地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 2.5m/s。 (5)根据材料二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试说明原因。 【答案】 (1)夜

49、晚 (2)如图: (3) . 高于 . 低于 (4) . 低于 . 地面 (5)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 【解析】 【分析】本题以热力环流背景,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及海陆风的判断、气压、气温的比较等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 1 详解】 小船上的旗帜飘向海洋,说明此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原因是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50、所以图示时间为夜晚。 【小问 2 详解】 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热力环流是逆时针。 【小问 3 详解】 图示时间是夜晚,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所以图示时间,处气压高于处气压,处气温低于处气温。 【小问 4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一般情况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所以处气温低于处气温。 【小问 5 详解】 读图可知,A 地为风速较大的小区,但温度增加值较小,说明风速与升温幅度呈负相关。原因是风速越大,空气流动越快,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