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全解全析 第 1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安徽安徽省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省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 (10 分) (1)问君何能尔?_。 (陶渊明饮酒 ) (2)人生自古谁无死,_。 (文天祥过零丁洋 ) (3)野芳发而幽香,_。 (欧阳修醉翁亭记 ) (4)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 (5)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 描绘词人盛装出猎, 随行者云集, 场面极为壮观的句子: “_,_。” (6)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中“_,_。”十分
2、相似。 (7)因为疫情的缘故,小王在国外读书的姐姐不能回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就想寄明信片给姐姐。他在明信片上写了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词句“_,_”,借此表达对姐姐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5)题。 (12 分) 大家对你的欣赏,妈妈一边念信一边直淌眼泪。你瞧,孩子,你的成功给我们多大的欢乐!而你的自我批评更使我们喜悦得无可形容。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 jin( ) ;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
3、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做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有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 似( )的 听腻( ) 起了 jin( )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总” “都” “完全”三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B “直淌眼泪” “那么希望” “家庭背景”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C “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
4、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 ”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D “无动于衷”的近义词是“麻木不仁” 。 (3)选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 (1 分) (4)选段出自傅雷家书 ,这是一部_(填体裁)作品集, “你”是_(填姓名) 。 (2 分) (5)傅雷希望他的孩子成为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自觉地 语文全解全析 第 2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渗透了“六艺”中的哪两种技能的培养?结合资料卡的内容,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 ) (3 分) 资料卡: “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礼节) 、乐
5、(音乐) 、射(军事射箭技术) 、御(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 、书(书法、识字) 、数(算术或术数) 。古代儒家的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六种基本技能。 A礼和书 B乐和射 C礼和乐 D书和数 3某学校开展“我的双减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3 分) (1)小李同学将在班级的“我的双减生活”交流会上分享自己对“双减”的认识、理解与建议,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当教育“内卷”“卷”得我们心力交瘁时,当升学“魔咒”念得我们心惊胆战时,“双减”政策如天降神兵!我们再也不用天天对着作业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再也不用为了学习与父母闹得【甲】 、 了。 但是,“双减”下
6、的生活真的是放飞自我、游戏人生的吗?【乙】关了太久的鸟笼里飞出的鸟儿,真的能顺利冲向蓝天吗?思虑良久,我发现,过好双减下的生活,还必须学会做好“加法”:加读书,增涉猎;加劳动,增技能;加锻炼,增体质。 我还想对父母说: ;我还想对老师说: 。 这样的“双减”生活,便谱上了明亮而欢快的旋律,真正把时间归还给成长;把天地归还给童年了。 请结合语境,在【甲】处再写两个成语。 (2 分) 【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2 分) 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程清同学的建议,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 (2 分) (2)班级宣传小组在做“我的双减生活”宣传画报,有同学提供了下边的漫画,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7、。 请你给这幅漫画命名,要切合活动主题与漫画内容。 (不超过 10 个字) (2 分) 请对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并进行简单评论。 (5 分) 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 (22 分) 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 我们一家住在湖南农业大学,紧挨着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天气好的时候,常可以在附近的田 语文全解全析 第 3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间地头见到袁隆平院士的身影,感觉与袁隆平一家就像左邻右舍一样亲近。每每有亲戚朋友聊起袁隆平院士,我们一家都会因为住在袁院士的隔壁而感到特别自豪。 2018 年上半年,我决定采写一篇袁隆平院
8、士在安江农业学校教书育人的故事。女儿听说我要去见袁老师,很是惊讶,像倒豆子一般地问我:“袁隆平爷爷真的就住在我们隔壁吗?他真的会见你吗?他是不是很老了?我也好想去!”在女儿的心里,袁院士这么大的科学家,怎么可能会近在咫尺! 2018 年 5 月 16 日大清早,我就带着女儿提前来到了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楼前坪,父女俩心情都是无比激动。在杨秘书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袁院士的办公室。袁院士见了我们,马上起立和我们打招呼,并与我们一一热情握手,当他把手伸向我女儿时,女儿( )了一下才伸出手,并礼貌地问袁爷爷好。握了手,袁院士慈祥地问女儿:“小朋友,读几年级了?”“五年级。”女儿显得有些( ) ,第
9、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科学家,她还真有些蒙了。 袁院士见我女儿身材单薄,就关心地对她说:“现在咱们国家粮食年年大丰收,不像以前了,你要多吃一点米饭,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女儿频频点头,阳光透过薄薄的纱窗,洒满整个房间,正好映照在她的脸上,整个房间溢满了阳光的味道。 当我们间起袁院士在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的经历时, 袁院士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他告诉我们,他教书时就是一个爱“鼓捣”的教书匠。当年党号召向科学进军,他就决定在教学之余,真正搞点研究。在他的组织下,安江农业学校成立了第一个科研小组,他们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希望得到新型的瓜种,嫁接的作物成活了,长势也不错,
10、讲起在安江农业学校的往事,袁院士兴致特别好,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临别时,我和女儿提出和袁院士照一张合影,我们自觉地站在了袁院士的两侧。袁院士见状,笑呵呵地对我说:“小朋友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应该站在中间。”说完,就把我女儿往中间的位置拉,一张袁院士站在后排,小朋友居中的照片就这样定格了。从那以后,女儿只要看到有关袁爷爷的新闻就会格外关注,俨然成了袁院士的“铁粉”。 2021 年 5 月 22 日,我参加完全省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活动,中午赶回家陪女儿吃饭,刚一开门,女儿就哭着问我:“网上说袁爷爷去世了,是真的吗?”我见女儿哭得稀里哗啦,就安慰她:“袁爷爷身体很好。
11、”女儿见我说得很坚决,这才擦了擦眼泪说:“袁爷爷身体这么好,肯定可以活过 100 岁。”在女儿的心里像袁爷爷这样的科学家应该永远活着才对!让人悲痛欲绝的是:下午一点多,官网还是发布了袁院士离开我们的消息。那一刻,女儿正在书房学习,我知道,她很快就会得到消息,我不忍心将这一切告诉女儿,于是找了个借口,匆匆下了楼。 回到家里,女儿异常的( ) ,我在她的书桌上看见她正在写一篇短文,写的正是她敬爱的袁爷爷,题目是一面 ,就在这瞬间,我感觉到女儿长大了! 我常想,我和女儿之所以将袁院士视为自己的亲人和学习的榜样,一定是因为在 2018 年 5 月 16 日的这一天。这一天,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真
12、善美的种子。我相信这一粒种子,就如同袁老师研究的杂交水稻种子一样,已经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语文全解全析 第 4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疑惑 拘谨 冷静 B迟疑 拘谨 平静 C迟疑 激动 冷静 D疑惑 激动 平静 5第段中说“我感觉到女儿长大了!”理由是什么?(3 分) 6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1)阳光透过薄薄的纱窗,洒满整个房间,正好映照在她的脸上,整个房间溢满了阳光的味道。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3 分)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笑呵呵”和“拉”的表达效果。 (3 分) 7文章标题有何
13、妙处?(4 分) 8袁隆平院士曾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请为他写几句颁奖词。 (100 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6 分) 【二】 (17 分) 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 【材料一】 2021 年中国数字阅读人群分布特征 【材料二】 2021 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人均接触量与平均阅读时长 语文全解全析 第 5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三】 毫无疑问,在网络智能时代, 依托于新媒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数字阅读, 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既扩充了阅读的内容,也让阅读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化。它以碎片化的特性在拓展读者视野的同时,也以其交互性的特性深化了
14、读者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 这种由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的结构性转变也深刻地改变了阅读的逻辑路径, “文本泛滥,信息过载和无用积累的话语,这是数字化时代读者面对的情境。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把阅读学习简单化,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平和及宝贵的冥想”,于是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 (节选自杨嫌均网络智能时代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模式跃迁的裂陷与弥合 ) 【材料四】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
15、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没有阅读,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甚至还不如更早以前的历史阶段。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
16、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节选自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从 2021 年的调查图表显示,中国数字阅读的人群中,30-39 周岁的人群占比最大。 B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把阅读学习简单化,从而使人们容易产生焦虑。 C朱永新认为,通过阅读可以跨越时间的限制,与历代先贤进行思想交流。 D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
17、息、广告和娱乐内容,所以很难从中获得洞察力。 10通过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图表分析,你发现在当前国民中存在怎样的阅读现象? (4 分) 11在 2022 年 4 月 23 日这个世界读书日里,学校在校宣传栏上张贴了“纸质书香”海报,请你结合上述资料说说学校此举的原因。 (5 分) 12“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题目中藏着奧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5 分) 【三】 (16 分) 【甲】 语文全解全析 第 6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18、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
19、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 【注】 :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探究、考查。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勉:勤勉,努力。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_ (2)援疑质理 援:_ (3)或遇其叱咄 或:_ (4)若既不出户 户:_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15请对甲文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2 分) 16 【甲】 【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有
20、何异同?(4 分) 三、写作(55 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你进入中考的考场时,是否会想起;为了这场考试,生活本来的轨迹被改变了多少或许你摒弃了你的某个爱好, 或许你违背了一个约定, 或许你放弃了一本好书、 一场电影当你走出中考考场之后,你想做些什么呢?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 并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讲述你在两天后跨出中考考场后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分享你不一样的成长感悟。 【提示和要求】 (1)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4)不少于 600 字。 语文全解全析 第 7 页(共 13 页)
21、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答案解参考答案解析析 1.【答案】 (1)心远地自偏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佳木秀而繁阴 (4)黄发垂髫 (5)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是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汗青、繁阴、髫、罔、殆、婵娟”等字词容易写错。 2 【答案】 (1)sh n 茧 (2)B (3)比喻 (4)书信体(书信) 傅聪 (5) C 【解析】 (1)似的(sh de) :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
22、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 听腻(tng n) :听得厌烦。 起了茧(q le jin) :是指体表承受重压或摩擦而生成硬皮。 (2)本题考查语法和词义。 B.“直淌眼泪”是动宾短语, “那么希望” “家庭背景”是偏正短语,因此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不完全相同; 故选 B。 (3)“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 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具备、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把儿子成为“艺术家”比作种子开花结果,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4) 傅雷家书的“家书”意思是“家信” 。根据文中的“大家对你的欣赏,妈妈一边念信一边直淌眼泪”“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可知“你”指的是傅聪。 傅
23、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主要收录了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傅雷是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儿子傅聪是世界闻名的钢琴家。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5)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根据文段中“哪个人教有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 ,可知傅雷教育傅聪,主要有两方法的内容,一是艺术,因此傅聪是钢琴家,因此主要是音乐;二是道德,包括做人的礼节等方面。即“六艺”中“乐”和“礼”的技能; 故选 C。 3 【答案】 (1)示例:剑拔弩张
24、 势同水火 语文全解全析 第 8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关了太久的鸟笼里”前加上“从”。 示例:爸爸妈妈,请你们也增加一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时间吧!老师,请为我们增加一些丰富有趣的集体活动吧! (2) 示例一:妈妈们的“双减”之虑 示例二:妈妈们的“双减”难题 示例三:“双减”生活之家庭篇 “双减”来临,有的妈妈担心别的孩子在偷偷学习,于是对孩子的学习抓得更紧;有的妈妈则开始调整家庭教育,关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我觉得“双减”之下,家长们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学习更科学的育儿知识。 【解析】 (1)考查成语运用。 根据前文“我们再也不用天天对着作业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再也
25、不用为了学习与父母闹得”可知,所填词汇可以是体现曾经自己与家长因为作业闹得不愉快的成语, 亦可以是体现两者关系紧张的成语; 如不可开交、水火不容、兵戎相见等。 考查病句修改。 病因:缺少介词;修改建议:可在“关了太久”前添加“从”字。 考查建议及语言表达。 根据前文“思虑良久,我发现,过好双减下的生活,还必须学会做好加法:加读书,增涉猎;加劳动,增技能;加锻炼,增体质”可知,自己想对父母、老师说的话应该是自己想要“加”的内容,合理表述即可。如对父母可以说“爸爸妈妈,请你们增加与我交谈的时间吧,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可以对老师说“老师,请为我们增加一些拓展类的活动吧,让我们见识更广”等。 (2)
26、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本题可围绕漫画的内容、寓意、反映的问题为漫画命名。 漫画的左侧一位母亲紧紧拉住孩子,内心想着“目前是自由接受托管,总觉得有人在偷偷学习,我得抓紧不能放松”;漫画的右侧一位母亲想让孩子在兼顾读书的同时,也加强锻炼,进行健身,也会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想着“家庭教育也要重新考虑了”。联系题干可知,此幅漫画是“我的双减生活”宣传画报,可见漫画反映的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妈妈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据此可拟写题目为:妈妈们的“双减”之变;意对即可。 本题考查对漫画的理解及看法。 “双减”政策切实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担心其他孩子在偷偷学习,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落下,对孩子的学习抓的
27、更紧了;有的家长认识到“双减”的意义,重新思考家庭教育,不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还关注到了孩子的健康、劳动等方面,关注到孩子的各个方面。我认为“双减”之下,家长们应该重新审视对孩子的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学习更科学的教育知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答案】 语文全解全析 第 9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B 5女儿异常的平静,没有哭闹,行为上长大了。女儿写下短文一面怀念她敬爱的袁爷爷,化悲痛为动力,默默地在心里种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种子,变得懂事,心理上长大了。 6 (1)环境描写。渲染了温暖、光明的氛围,表现了当时“我”和女儿感受到袁隆平院士关心
28、时的喜悦和温暖。 (2)“笑呵呵”和“拉”分别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院士的和蔼 可亲,表明他对祖国下一代的关爱以及谦虚,表达了我和女儿的感动和喜悦之情。 7修辞上:题目运用了双关和比喻,既指袁隆平自己像一粒种子,也指袁隆平在孕育杂交水稻种子和在自己及孩子身上播下的真善美的种子,生动形象。主旨上:点明主旨,表达了对袁隆平院士的赞美和钦佩之情,也表现出自己和女儿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影响,也在追求真善美,报效国家,献身事业。表达效果上: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8示例: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
29、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解析】 4第一空:疑惑:指心里不明白,因不敢相信而猜测;迟疑: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当袁院士“把手伸向我女儿”时,女儿有些犹豫才伸出手,故用“迟疑”。 第二空:拘谨:言行拘束,过分谨慎;激动:感情剧烈冲动。女儿在回答袁院士时有些拘束,故用“拘谨”。 第三空:冷静:沉着稳重而不凭感情用事;平静: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女儿不哭了,在写关于袁院士的文章,心情没有不安,故用“平静”。 故选 B。 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要整体理解文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提炼关键语句分析作答。 第段女儿因听说袁院士去世
30、而“哭得稀里哗啦”,而第段写女儿“异常平静”,不再痛哭,这表明女儿在行为上变得理智了,所以说“女儿长大了”。 第段“我在她的书桌上看见她正在写一篇短文,写的正是她敬爱的袁爷爷,题目是一面”表明,女儿开始将悲痛的心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要通过写文章来寄托哀思,表达对袁爷爷的敬爱与怀念,心中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心理变成熟了,可见“女儿长大了”。 6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句。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抓住重点词和手法等赏析其表达效果。 (1)从描写的角度看,此句抓住阳光、纱窗等景物景象描写,属于环境描写;画线句中 “阳光”是温暖、明亮的景物,阳光洒满房间,渲染了温暖、光明的氛围;结合第段“袁院士见
31、我女儿身材单薄,就关心地对她说:现在咱们国家粮食年年大丰收,不像以前了,你要多吃一点米饭,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可知,在听到袁隆平院士对女儿的关心后,“我”和女儿感觉阳光洒满房间体现了“我”和女儿当时的心情:因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关心而感到无比激动、喜悦和温暖。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笑呵呵”写出袁院士对女儿说话时的神态;“拉”是袁院士要让女儿站中间时的 语文全解全析 第 10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动作;这两个词语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袁隆平院士的和蔼可亲,形象生动;再结合袁院士的语言“小朋友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可以看出,袁老对祖国下一
32、代的关爱以及谦虚品格,同时表达了我和女儿的感动和喜悦之情。 7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文章标题通常有概括主要内容、点明中心、作为行文线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作用,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即可。 标题“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的中心词“种子”一语双关,既指袁隆平自己像一粒种子,也指袁隆平在孕育杂交水稻种子;再结合修饰语“孕育真善美”可知,标题还指袁隆平对“我”及孩子的影响,相当于给我们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比喻新颖形象,生动感人。 根据第段“将袁院士视为自己的亲人和学习的榜样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可知,本文主旨是表达对袁院士的赞美和钦佩,表现自己和女儿因受到
33、袁老的影响不断追求真善美,爱岗敬业,报效国家。标题正是对这一主旨的高度概括。 标题中“孕育真善美”与“种子”表面看来有些搭配不当, 让人产生疑问“种子怎么能孕育真善美呢?”, 使标题具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表达效果。 8本题考查拟写颁奖词。根据文中对袁隆平院士的描述及自己对袁老精神品质的了解来拟写,表达出对他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语言精练,符合题干对字数、修辞的要求即可。 示例: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捻起稻谷心系苍生。您是敢于创新的科学家,面对世界难题,您义无反顾;面对质疑挑衅,您坚定了脚步。您是质朴的科学家,面对荣誉,您只是淡然接受,因为您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答案】 9B 10示例:
34、目前,数字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智能时代大部分国民的阅读形态(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阅读活动) ;其中五十周岁以下的人群是主力军。 11示例:因为现在青年学生阅读的重心从纸质阅读偏移到数字阅读;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但人的精神成长源自纸质阅读,所以学校在阅读日张贴纸质阅读的海报。 12示例:用问句形式,询问读者有没有阅读,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引起读者对自己阅读情况的关注;“感到”一词说明事实未必就是这样,引发读者思考数字阅读是否符合阅读的真正意义,从而突出了
35、纸质阅读的重要性。 【解析】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B.材料三第一段中原文为“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既扩充了阅读的内容,也让阅读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化”,第二段中原文为“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可见数字阅读的便捷化与人们的焦虑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因此本项说法错误; 语文全解全析 第 11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 B。 10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 根据材料一图中各类年龄段数字阅读人群的所占比例,可以看出 50 周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仅为 23%,而 50周岁以下人群占到了 77%,可见数字阅读人群中以 50 周岁以下
36、为主; 根据材料二中的柱状图,可知三种阅读方式中,电子阅读的人均阅读量和平均单次阅读时长最高。有声阅读也属于数字阅读,二都相加,人均阅读量和平均单次阅读时长远大于纸质阅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数字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智能时代大部分国民的阅读形态,或: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阅读活动。 11本题考查材料的阅读运用。 学校在校宣传栏上张贴“纸质书香”海报, 是为了向人们宣传阅读纸质书的好处, 其原因可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现在青年学生阅读的重心从纸质阅读偏移到数字阅读; 材料三第二段中“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
37、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是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四第三段“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可概括原因为:人的精神成长源自纸质阅读。 综合以上几点,即可作为学校在阅读日张贴纸质阅读的海报的目的和原因。 12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赏析。 “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是一个问句,让读者看到题目就能引发思考,自己是不在在阅读?因此,题目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到”是自我感受,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的意思。因为本文对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进行了分析比较,读者可能更多的是数字阅读,到底算不算真正的“阅读”呢?能“感到”和纸质阅读的不同吗?因此能引起读者对于数字阅读的思
38、考,从而突出了传统的纸质阅读的重要意义。 【答案】 13 苦于、担心 提出 有时 大门 14 (1) (我)曾经赶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也仍要广泛的学习并详细考究,这样可以与古人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 15甲文第二段画线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同舍生的衣着光鲜和自己的缊袍敝衣作对比,突出了自己专注与学习的品质。 16相同点:都告诉人们读书要虚心求教。不同点:甲文突出了虚心求教;乙文还强调了与别人共同讨论的必要。 【解析】 1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
39、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1)句意: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患:苦于、担心。 (2)句意: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提出。 语文全解全析 第 12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句意:有时遭到他的训斥。 或:有时。 (4)句意:如果又不出门去。户:大门。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1)尝,曾经。趋:快步走。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执,拿;叩问,请教。 (2)审:详细。审问:详细考究。稽:探究,考察。以:以便。是非:
40、正确与错误。 15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甲文中,“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是对比手法,描写了作者在穿戴上与同学的巨大差异,通过对比,表现了宋濂读书的清贫艰苦,和以读书为乐、专注学习的高尚情操。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 共同之处有:从【甲】文中的“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和【乙】文中的“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及“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可知,两篇文章都提到了要勤奋好学、
41、虚心求教; 不同之处:从【甲】文“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以看出这是从求学的艰难和老师的严厉角度来谈如何面对求学的问题,突出了虚心求教;从【乙】文“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可知,求学必须天天进步,勤思考,做学问还要多与人研讨交流不断进步。 【参考译文】 : 【甲】 : 到了成年时, 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 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
42、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乙】 :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
43、,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 (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出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 语文全解全析 第 13 页(共 1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
44、以此勉励自己吗? 17.【答案】例文: 再回母校 中考考完已经两天了,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听着轻松的音乐,我把所有书籍都整理了一遍。不经意间,看到了我们的毕业照。照片上一张张笑脸,又回想起我们在一起奋斗的日子,回想起母校。突然就有了想去看看的念头 从拥挤的 17 路公交车上挤下来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有所谓解放的感觉,那一刻,心胸豁然开朗。 我一步步向校门口行进时,心里五味杂陈,所有回忆涌上心头。 记得半年前,我还和一众好友在这条路上闲聊;还和他们嬉戏打闹;还和她们一起啃着老冰棍计划着未来。而现在,那条路还在,只是我们都不在了,我能做的,也只是在心中默默地为它起了个爱称:我们的回家路。尽管这个名字
45、略显土气,但我还是很爱它。 校门口转眼便近在咫尺了,还是那个我所熟悉的爬满红绣的铁门;还是那个充当军训教官的保安;还是那个操场。只不过打着篮球的不再是那个让我们心有所动的少年;只不过扔实心球的不再是那个形体傲人的霸王花;只不过跳远的也不再是那聒噪的同学;只不过 我打着看老师的旗号,堂而皇之的闯进了曾经属于我们的教室:仿佛那黑板右上角还清晰地用彩色粉笔写着,倒计时 7 小时;仿佛那教室后的角落还藏着我们开玩笑时强脱下来的倒霉孩子的臭鞋;仿佛那靠窗的座位还是被同学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个个哈着气,往窗户上按出了一个个脚丫印可转眼望向那一双双陌生的眼睛,我的心还是没来由的一怔。好吧,那不是曾经,我接受
46、这现实。 然后我知道了,有些事,有些人,在你拥有时,你并没有太多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们都忘了,感情,任何感情都是起于微处,在你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可当你失去它时,却又疼的死去活来,然后你会发现,它已筑巢在你的心房,不肯离去。 【解析】 本题是一篇情境想象类作文。 一、审题。当你走出中考考场之后,你想做些什么呢?会发生什么事?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或许你摒弃了你的某个爱好,或许你违背了一个约定,或许你放弃了一本好书、一场电影”提示语提示我们,考完后可以重拾爱好,可以读一本好书,可以看一场经典的电影考完后两天的情形,还可以是:感觉一身轻松,中考的压力全没了;看到几个同学,走在路上,恍惚还在校园拼命刷题;坚持自己一直锻炼的好习惯;和几个好友约好要一起去爬山放松自己;和一直陪伴守候的老师来一个拥抱;开始计划着未来,让自己的人生多一次选择;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聚餐;开始社会实践考试前没有时间做的事情,考试后都可以写。但要注意主题应积极向上,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二、注意,“两天后跨出中考考场”的时间在未来,要展开想象,讲述自己在两天后跨出中考考场后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分享不一样的成长感悟。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是抒情类散文,不适合写议论文。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来表现考试结束后的表现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