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环境,既适应又影响,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容回顾,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 2.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体会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判断以下描述是否是生态系统?一片树林( ) 一块农田( )一群人 ( ) 一个湖泊( )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X,X,一、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定义:,新课讲解,?,阳光、空气、水、 土壤、无机盐等,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 ,绿色植物,细菌、真菌,动物,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树林,农田,草原,湖泊,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消费者,分解者,生
2、产者,生态系统,生产者,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主要为植物,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主要为动物,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分解者,真菌,主要为细菌和真菌,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分解者,真菌,主要为细菌和真菌,细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P21页,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图,被取食,被捕食,被分解,被分解,被分解,分解后的产物被吸收,练一练,1、左图中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2、右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为什么?,树是生产者,昆虫幼虫和啄木鸟都是消费者,会,因为树桩主要的有机物会被细菌、真菌分解成无机盐
3、、水和二氧化碳。,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定义)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 整体,二、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第1课时小结,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2课时,第1课时内容回顾,在一定地域内, _与 _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 ,动物是_ ,真菌和细菌是_。 非生物部分包括 _。,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阳光、空气、水等,环境,水族箱也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请你说出其中的非生物部分包括什么?生物部分包括什么?,非生物部分:阳光、水
4、、空气、沙土,生产者:水草、藻类、荷花,消费者:鱼、螃蟹、螺,分解者:细菌,真菌,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新课讲解,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_。生态系统中的_就是沿着_流动的。,吃与被吃,食物网,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食物网,请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食物链。,树叶,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 + 消费者,食物链的写法: (1)箭头指向捕食者 (2)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注意啦,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
5、和食物网流动的。,注意箭头方向:生产者 消费者,草,P23页讨论: 1、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2、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生物 富集 作用,富集1、3万倍,富集17万倍,富集66万倍,富集833万倍,资料:日本的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 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
6、毒,日本的水俣病患者,可见人类的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草,兔,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长得十分繁茂,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兔的数量急剧增加。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地增加呢?,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荒漠,草原,过度放牧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但是这种调节能力_。,有一定限度的,数量和所占比例,自动调节能力,自学检测,练一练,1.下列生物中, 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兔子 B. 蘑菇 C.绿藻 D. 草履虫,C,2.下列哪种现象能反映出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关系( ) 羊吃草 B. 羊饮水 C. 蛇吃鼠 D. 狐吃兔,A,3.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野鸭 B. 一条河流 C. 一片森林D. 一个池塘,A,4. 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 A.大米 鼠 蛇 人 B. 阳光 青草 蛇 人 C. 青草 鼠 蛇 鹰 D. 营养物质 鼠 蛇 鹰,C,5. 假定在一个由草原、兔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狼杀绝,兔的数量将会( )A.迅速上升B. 缓慢上升C. 保持相对稳定D. 上升后又下降,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