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葫芦岛市连山区葫芦岛市连山区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二下第一次线上检测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下第一次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2、。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
3、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班固苏武传 ) 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围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
4、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节选自司马迁屈原列传 )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让行 B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除:殿阶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嫉妒 D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自夸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为之于未有 B人而不仁,如乐何/惶恐饮药而死 C举贤以自佐/赐钱二百万以葬 D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
5、项是( ) A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B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C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D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李陵的动之以情,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B李陵劝降最后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羞愧难当,更衬托了苏武高大的忠义形象。 C李陵以老朋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威逼利诱,劝降苏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D选文通过李陵与苏武的对比
6、,及李陵劝降前后表现的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5下列句子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组是( )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A B C D 6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 7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 B制其弊
7、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三、选择类三、选择类 8下面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分类的标准一致的一项是( ) A贾太傅 司马谏议 杜工部 韩昌黎 B范文正 欧阳文忠 左忠毅 王忠肃 C王临川 韩退之 柳柳州 贾长沙 D周公瑾 诸葛亮 苏子瞻 李太白 9下列句子的翻译,选出正确的一项( )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 (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 (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 (2)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C (1)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 (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D
8、(1)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2)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四、情景默写四、情景默写 10默写。 (1) 过秦论中“_,_”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 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后带来一片热闹景象。 (3)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 (4) 锦瑟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示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是“_,_”。 (5)贾谊对战国四公子做出高度评价的句子是“_,_,_”。 五、文学类阅读五、文学类阅读- -单文本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旗手旗手 刘建超 爷爷悄悄地回
9、到村里时,已经是半夜了。 鬼子封锁了村子,不许村民外出,怕给山里的游击队送衣送粮。 几个给游击队送粮的村民,被鬼子抓住,被吊死在村口的两棵大槐树下。 村子里阴森森的,死一般寂静,连狗都不敢叫了。 爷爷端着一碗凉水,大口嚼着菜糠窝窝说,根据上级指示,组建了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我要做一面旗子,以后集中力量打击小日本鬼子。 奶奶看看家徒四壁的屋子说,哪有可以做旗子的布料啊。 爷爷挠着头,环顾了一下,指着炕上的被子说,被面,妮子,就用这个被面做旗子吧,图样我都带来了。 奶奶赶紧把被子抱在怀里,摇摇头。这红色的丝绸被面,是奶奶的嫁妆。是奶奶的姑父千辛万苦从杭州讨回来的,路上曾遇到土匪,还差点儿搭上性命,家
10、里也就剩下这一条被子了。 爷爷搂着奶奶的肩膀,说,妮子,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保证,等打走了日本鬼子,我给你买十条比这还好看的被面,十条,妮子,你信不信? 奶奶看着爷爷坚毅的眼神和自信的神态,相信了。 那晚,爷爷用被子把窗户遮挡住,奶奶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制着旗子。爷爷兴奋地给奶奶规划着赶走小日本鬼子以后的幸福生活,奶奶就在爷爷规划的美好蓝图中,做好了这面旗子。 天已擦亮,鬼子和白狗子随时都可能来搜查。爷爷身轻如燕,爬上了院子里的槐树,把做好的旗子藏在了树上的喜鹊窝里。 等到傍晚,爷爷怀里揣着旗子,悄悄地从后山走了。可还是被鬼子的暗哨发现了。十几个鬼子、白狗子开枪扫射,穷追不舍。 爷爷身上
11、多处负伤,跑到老鹰嘴,已无路可走,下面就是万丈悬崖。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爷爷咬着牙毫不犹豫纵身跳下山崖。 等爷爷醒来时,已经是后半夜了,是浓密的树枝挂住了他。 月亮很圆很亮,山风很野很凉。伤痕遍体的爷爷,艰难地挪动着,走不动就爬,终于把浸渍着鲜血的旗子送到了游击队。 爷爷成为游击队中的一名旗手。 辽沈战役,爷爷所在部队的任务是攻城。 团长问爷爷,准备好了吗? 爷爷说,报告团长,准备好了,冲锋号一响,我保证把红旗插上城头,人在,旗在! 信号弹升起,冲锋号吹响。尖刀队、突击队、爆破组、云梯组战士们鱼跃而出,冲锋向前,呐喊声、枪炮声响成一片,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城墙上的敌军居高临下,密集的火力封锁
12、了战士们前进的道路。爆破组把城墙炸开了豁口,云梯组架上了梯子,冲锋号再次响起。 爷爷握着旗杆冲上了城头,侧面的暗堡里射来子弹,前面的几名战士倒下了。爷爷也手臂负伤,他转身把红旗贴在城墙上,用胸膛紧紧压住旗杆,高喊着,冲啊!后面的几名战士都扑在爷爷的身上,护住了红旗。 那场战役,爷爷的部队被授予“英雄团”的称号。 爷爷是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 爷爷奔赴朝鲜战场时已经是营长,那时奶奶已经怀了身孕。 爷爷对奶奶说,不管生男孩还是女孩,都叫他抗美! 爷爷和战友们打光了子弹,拼弯了刺刀,砸光了石头,硬是没有让美国鬼子爬上山头。 爷爷留给奶奶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不起妮子,我还欠你十条被面。 父亲是
13、在南疆的战场上,接过了“英雄团”的旗子。 老山的总攻即将开始,父亲带领的突击队却遇到了敌军布下的地雷阵。排雷,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父亲说,我们用双脚蹚也要为大部队蹚出一条通道。共产党员站出来!突击队全体人员都站了出来。 如同接力一般,战士们呐喊着祖国万岁、爸爸妈妈再见,举着军旗冲向雷区。 前面的战士倒下,后面的战士接过军旗继续向前冲击。 父亲被炸飞了一条腿, 失去了双眼, 被炸成筛子般的“英雄团”旗子依然牢牢地攥在父亲血迹斑斑的手中。 今天,我站在受阅部队的方阵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70 周年的大阅兵,我是一名光荣的军旗手。 爷爷,父亲,我们走来了,你们听到我们铿锵有力、排山倒海般的脚步声
14、了吗? 蓝天下,我手中的军旗格外鲜红! (原载于北方文学2021 年第 7-8 期)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爷爷半夜时悄悄地回到村子,一是不想被鬼子发现,二是不愿意让村里人知道。 B奶奶舍不得用红色被面做旗子,主要因为被面是丝绸织的,太珍贵了,还是嫁妆。 C父亲在南疆的战场上接过“英雄团”的旗子,这与他直接受到爷爷的影响、叫抗美有关。 D“我们”这一代旗手以“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显示了传承旗帜精神的坚定决心。 1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写鬼子封锁村子,残暴地杀死给游击队送粮的村民,既渲染了环境的阴森恐怖,更衬托出爷爷为了做旗子
15、而勇敢无畏的精神。 B小说多次运用铺垫,使下文相关故事情节显得真实可信,如写爷爷“身轻如燕”,他跳下山崖时被“浓密的树枝挂住”就成为可能。 C小说从大处着笔,以一家三代皆为旗手的故事来展现一个时代大主题,表面上是写红旗的接力,实则表现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主题。 D 全文按时间的顺序来叙述故事, 跨越三代人的故事, 以旗子贯穿其中, 主题集中而突出, 叙事有条不紊,语言简洁有力。 13这篇小说的段落很短小,甚至有的段落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4小说对爷爷和父亲的故事叙述详略鲜明,请简要说明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六、材料作文六、材料作文 15作文
16、。 北京时间 2022 年 3 月 21 日,中国体坛收到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在东京奥运会的男子 4100 米的比赛上,中国队原本第四名的成绩被提前,获得了铜牌的好成绩。对于这项成绩的修改,国人感到非常开心,苏炳添也完成了自己在奥运会上的突破, 国际田联最近也发出官方声明: 将为苏炳添等选手递补奥运铜牌! 作为第一个跨入男子田径 100 米 9 秒区的亚洲人,苏炳添的历史性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2012 年,当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就遇上了“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 这次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巨大的差距, 他下定了决心:过 10 秒进 9 秒区。2015 年世锦赛,他又一次和博尔特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而这一
17、次,他与博尔特仅差 0.03秒。但这一年,苏炳添已到了退役的年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什么感受或思考?请写出来吧。 字数要求:600 字左右。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D 6 (1)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 (2) (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让:让行”错误,“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的意思是“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所以“让”的意思是“责备”。 故选 A。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
18、力。 A.介词,到;介词,在。句意: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 B.表假设,如果;连词,表承接。句意: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因害怕而服毒自杀。 C.都是连词,表目的,用来。句意: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 D.连词,于是;介词,凭借。句意: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 故选 C。 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 “教使者谓单于”主语省略,“谓”是动词,“单于”作
19、宾语,结构和语意均完整,“单于”后断开,排除选项 CD; “足”是名词作主语,与“有系帛书”是主谓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 B。 故选 A。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C.“在饮酒叙谈之中威逼利诱”错误,李陵是以老朋友叙旧的方式进行的,着重于从感情上去软化苏武。 故选 C。 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本题要求选出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组。 是李陵劝说苏武之言,是李陵自愧之言。 排除。 故选 D。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素”,一向;“使”,派;“说”,劝说。 (2)“博闻强志”,省略句,省略主语“
20、(他)”,补全为“(他)博闻强志”;“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娴”,擅长。 参考译文: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 跟随皇上到雍棫阳宫, 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宫中掌
21、管车辇马匹的官争船,宫中掌管车辇马匹的官被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 降时,精神恍惚,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
22、,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无以复加!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
23、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对汉使怀有歉意的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 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节选自班固苏武传 ) 屈原做楚怀王的左徒。 (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
24、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 大家没人不知道的, 每出一道法令, 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 说: 除了我, 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 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屈原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 (节选自司马迁屈原列传 )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
25、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从”通“纵”,“衡”通“横”,横向联盟/“从”通“纵”,纵向联盟。 B.“弊”通“敝”,困敝、疲敝/没有通假字。 C.“何”通“呵”,喝问/“倔”通“崛”,突起。 D.“景”通“影”,像影子一样/“有”通“又”,用在整数和余数之间。 故选 B。 8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谏议”“工部”“太傅”为官职,“昌黎”为号。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分类标准不一致。 B“文正”“文忠”“忠毅”“忠肃”都是谥号,分类标准一致。 C“临川”“柳州”“长沙”都是因人物在此地方为官而得名,“退之”
26、,是韩愈的字。分类标准不一致。 D“周公瑾”即周瑜,“苏子瞻”即苏轼,“李太白”即李白,这三个都是人物的字;“亮”为名,“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分类标准不一致。 故选 B。 9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振”,挥舞;“策”,鞭子;“振长策”,用武力;“御”,驾驭、控制;“宇内”,天下。句意: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2)“敲扑”,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鞭笞”,奴役。句意: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故选 A。 10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
27、玉生烟 皆明智而忠信 宽厚而爱人 尊贤而重士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弩”“何”“妪”“舞”“沧”“智”“尊”。 11D 12C 13便于叙事场景的切换,适合本文三个场景中叙事,写三代人皆为旗手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头的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突出战争紧张的氛围。 14第一问:爷爷的故事写得最详细,父亲的故事比爷爷的故事简略。爷爷的故事有详略,爷爷回村让奶奶做旗子的故事写得最详细,爷爷参加辽沈战役和上甘岭战役的故事写得简略。 第二问:这样写能突出重点。因为爷爷是旗子精神的开
28、创者,父亲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者,小说主要突出爷爷一代革命者视旗如命、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解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A.“二是不愿意让村里人知道”错,小说写村民因给游击队送粮而被鬼子吊死,说明村民支持革命,爷爷也就不存在不愿意人村民知道的想法了; B.“主要因为被面是丝绸织的,太珍贵了”错,奶奶舍不得这条被面,是“姑父千辛万苦从杭州讨回来的”,姑父“还差点儿搭上性命”,“家里也就剩下这一条被子了”等原因,而不是因为“是丝绸织的,太珍贵了”; C.“这与他直接受到爷爷的影响、叫抗美有关”错,爷爷牺牲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出生,也就不可能“直接”受到爷爷的影响。
29、 故选 D。 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小说从大处着笔”错,小说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以一家三代人做旗手一事反映一个大主题。 故选 C。 1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叙事技巧的作用。 解答此题,首先应识记并积累常见的一段一句的表达效果,例如“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便于加快叙事节奏”“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等。 然后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本文围绕“旗手”讲述了三代人皆为旗手的故事,场景众多,一句一段的形式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适合本文于多场景中叙事、写人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头的效果,突出三代人尤 其是“爷爷”勇往直前的人物
30、形象。 一句一段的形式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如“那晚”“奶奶”做好了这面旗子,“天已擦亮”“爷爷”藏好了旗子,“等到傍晚”“爷爷”揣着旗子下山,最后“爷爷成为游击队中的一名旗手”,适合本文丰富、复杂的叙事内容的表现需要,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突出战争紧张的氛围。 14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内容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第一问题干中的“详略”,要求我们统观全篇,分别找出“爷爷”“父亲”的故事情节。文中“爷爷”的故事运用很多篇幅,通过环境、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展示得较为详细。其中,“爷爷”让奶奶做旗子的事情写得较为详细,如“村子里阴森森的,死一般寂静,连狗都不敢叫了”“
31、爷爷端着一碗凉水,大口嚼着菜糠窝窝说,根据上级指示,组建了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我要做一面旗子,以后集中力量打击小日本鬼子”“等到傍晚,爷爷怀里揣着旗子, 悄悄地从后山走了。 可还是被鬼子的暗哨发现了。 十几个鬼子、 白狗子开枪扫射, 穷追不舍”“终于把浸渍着鲜血的旗子送到了游击队”等等。爷爷参加辽沈战役和上甘岭战役的故事写得简略。 “父亲”的形象是通过“南疆战场”简笔勾勒的,“父亲”的故事较少,主要叙述“父亲”带领突击队冲向雷区的情节。 对第二问分析“好处”的回答, 一定要扣住人物形象与文章中心这个角度切入, 即突出爷爷老一辈革命者勇往直前大无畏精神对后人的影响。旗子最初是“爷爷”让奶奶制作的,
32、他带着这面旗子“成为游击队中的一名旗手”,后来连续参加战斗,一直是视旗如命、勇往直前,所以爷爷是旗子精神的开创者,父亲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者。小说主要突出爷爷一代革命者视旗如命、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15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两段文字。第一段用东京奥运会男子 4 100 米成绩的更改展现苏炳添在奥运会上的突破;第二段呈现了苏炳添历史性突破的过程。在长期被黑人“垄断”的百米短跑中,苏炳添是第一个跨入男子田径 100 米 9秒区的亚洲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他就遇上了强大的对手“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2015 年世锦赛,他在退役
33、的年龄成绩却与博尔特仅差 0.03 秒。从苏炳添的成绩来看,他突破了自我,超越了身体所限、伤病、年龄;从他取得突破的原因来看,他能正视自己,寻找和对手的差距,经历磨练,坚持不懈,追求理想, 追求更好的自己。由此来看,考生可以围绕“突破自我”“超越极限”思考如何才能“突破”“超越”,如正确审视自我,找准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积极进取,永不放弃。 行文构思上,可以由材料引入,概述苏炳添所取得的成绩,由此引出“突破”“超越”的话题;接着联系苏炳添的事例分析他是如何突破自身的, 如寻找和对手的差距, 以勤补“拙”; 如制定远大的目标, 并为之付出行动;同时也可以由苏炳添联系当代其他行业的青年事例。然后联系自身,谈自己从苏炳添这些青年身上得到的启示,并向当代青年发出呼吁,收束全篇,呼应开头。 立意:立意: 1.突破自我,挑战极限。 2.勇于超越自我,才有机会突破人生的“天花板”。 3.突破自我,方成大器。 4.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