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知识梳理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10572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知识梳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窦娥冤窦娥冤 一、生字 窦(du)娥:剧中主人公名。 哥哥行(hng)哥哥那边。 罪愆(qin):罪过。 错勘(kn):判断。 盗跖(zh):统治者诬称奴隶起义领袖。 前合后偃(yn):前仆后继。偃,仰面倒下。 瀽(jin)半碗:泼,倒。 苌(chng)弘化碧。 暑气暄(xun):指炎热。 湛(zhn)湛青天:清明。 顺水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亢旱:大旱。亢,极。 二、词语辨析 1怨气冤气 二者都表示心中有不满之气。不同的是, “怨气”指怨恨之气, “冤气”指因受冤枉而产生的冤枉气。 2分辨分辩 “分辨”指

2、分清辨明,如“分辨香花和毒草”。 “分辩”指用语言辩白,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三、文学常识 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一生写了60 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 10 余本。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为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 戏剧角色有生、旦、净、末、丑, 形式上有说、念、唱、打,元杂剧叫科、唱、白, 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

3、、作品与主角 窦娥冤窦娥 西厢记崔莺莺、红娘 牡丹亭柳梦梅、杜丽娘、春香 桃花扇李香君、侯方域 长生殿李隆基、杨玉环 3、文学典故 苌弘化碧:苌弘,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三年后,他的血变成碧(青色的美玉)。 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的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六月飞霜:邹衍,战国时人。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起来。他人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比喻冤案。 东海孝妇:传说汉朝东海有个年轻寡妇,对婆婆很孝顺。后来婆婆自缢身死,寡妇被诬告为杀害婆婆的凶手。官吏就把她杀死以

4、偿命。她死后,东海一带大旱三年。 望夫石:古代神话,有一妇人天天到山上望夫归来,竟变成了石头,人称“望夫石”。 雷雨(节选)雷雨(节选) 高中语文(id:gzyw11) 一、字词整理 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形容天色阴沉。 昧心:违背良心。昧 mi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 惊愕:吃惊而发愣。 沉吟 chnyn 无锡 x 窟窿 klong 江堤 d 混账 hn zhng 二、词语辨析 1工夫功夫 “工夫”主要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本领、造诣等,如“抄完这篇文章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工夫”。 “功夫”指本领、造诣等,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意

5、气义气 “意气” 指意志和气概,如“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斗志高昂”; 也指志趣和性格,如“他们两个意气相投”;还可以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这几天,他正在闹意气”。 “义气” 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名词,如“这人很讲义气”; 也指有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形容词,如“你看他多么义气”。 三、文学常识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

6、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 一、字音 傀儡 kuli 觊觎 j y 吮 shn 舐 sh 害臊 hi so 缔结 d 厮守 s 郁郁寡欢 貂皮 dio 砧(zhn)石 同衾(qn) 觊觎(jy) 蜥蜴(xy) 二、词语解释 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 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 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三、文学常识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1590 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1623 年,莎士比亚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当代有名

7、的戏剧家本琼斯题词,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强调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主要作品: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如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8、高中语文(id:gzyw11) 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词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柳永词两首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id:gzyw11) 柳永(约 987约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

9、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1、 望海潮 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 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

10、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 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

11、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其三,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苏轼词两首苏轼词两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 64 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 6 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

12、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 开辟了豪放词风, 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诗歌上,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

13、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赤壁”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痛感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有苦闷消极的愁绪,但是作者渗透更多的是特有的豪放旷达的精神。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情调 首先表现在描写赤壁景物上。词作开篇“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奔腾的气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景思人,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思维开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和壮阔景象,用词刚劲,笔墨雄健。其次,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小乔初

14、嫁了”,表现了周瑜青春年少、春风得意。“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英姿飒爽的形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了周瑜从容淡定,沉着应战的儒将风采。最后,表现在对与感情的抒发上。收笔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慨叹,流露了消极苍凉的思绪,也有祭洒江天的豪放旷达的一面。 3定风波的象征手法 作者借记叙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自己洒脱旷达的个性,更以此表现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而无所畏惧的愤懑和故作旷达的思想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隐喻遭贬后泰然自若的情绪;“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隐喻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因而晚境或尚平坦有望的社会人生感受;

15、“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宠辱偕忘的超然心境 辛弃疾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 高中语文(id:gzyw11)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有 稼轩长短句 本课文所选辛弃疾的两首词,主题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是雄健、豪放。都大量使用了历史典故,借古讽今。 永遇乐是晚期作品,辛

16、弃疾当时以 65 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他本以为可以积极备战,积蓄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于是,作者有了更多的悲愤。可见,他早期的作品多些昂扬、激奋;晚期作品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同为豪放派的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风格也同中有异。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李清照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1084约 1155)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

17、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 卷。 1醉花阴三处意境赏析 其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以“薄雾”“浓云”两意象开头,勾画出了暗淡阴沉的天气, 烘托出沉郁的气氛, 在这样的气氛里, 独守空闺, 备觉无聊, 度日如年, 所以说“永昼”,这“愁”的情绪就自然带出。愁绪难以排解,只好点燃香炉中的瑞脑,来消磨难熬的时光。至此,虽然没有言明

18、,作者思念夫君的感情,借助环境已经表现出来。 其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选用“玉枕”“纱厨”两意象,表明深秋长夜难耐,孤枕难眠。“半夜”直接点明就寝时间和辗转反侧的的情状。着一“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凄冷。 其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销魂”二字是直言夫妻伤别之愁,是主旨流露处。接着,转而作含蓄形象的描写。西风卷动珠帘,帘内闪现一位愁思缠绵的少妇,她玉肌消减,身段柔弱,比起帘外秋风里振颤的菊花,更为弱不禁风了。作者以菊自比,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雅,另一方面,暗示在别离后的憔悴和期待。可谓和婉清雅,新颖别致。 2声声慢两处叠音词赏析 其一:“寻寻

19、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首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寻寻觅觅”,反映了作者心中有所失落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派遣,无所依托,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般。“冷冷清清”,这既是作者所处的环境使然,也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凄凄惨惨戚戚”,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寻觅”句重点写行为,“冷清”句重点写环境,“凄惨”句重点写心境,三个层次的内容依次递进,内心的伤痛之情逐一揭示,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其二:“梧桐更

20、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可以想像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确又像打在作者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地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高中语文(id:gzyw11) 本单元有三篇文章,杂文一篇、随笔两篇。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评论文章,有着丰富的文学性和形象性。其余两篇是随笔,与散文的特点相似,但更注重于说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主要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短文三篇节选了蒙田、帕斯卡尔、福尔

21、格姆等作家对人、社会等方面的理解。 本单元是杂文、随笔单元,从应用的角度说,都是议论文。所以,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议论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时常常用得到的。从审美的角度说,这些课文都具有文学性、形象性,都具有哲理美、语言美,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探究的角度说,这些课文阐述的社会、人生问题都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值得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去分析、评判这些问题。 这里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一篇是杂文,三篇是随笔。杂文是鲁迅的拿来主义。这是一篇传统课文,阐述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虽然这篇杂文写于上世纪 30 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

22、和现实意义,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因为 70 年来,被这篇战斗檄文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鄙夷为“废物”的人仍不断冒出来。这篇课文精巧的构思,精彩的比喻,严密的论证,辛辣的讽刺,也值得学生好好学习。 随笔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一文,其实是说明文。按照现在的文体分类法,可以归入学术文化随笔。它的主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在不断发展,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人类的语言生活还在更快地前进,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这篇文章的写法很有特点。条理清楚,语言是精炼的口语。这篇文章不仅供看,而且供听,类似广播稿,人

23、们一听就懂,它是“文体口语化”的范例。 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文章。过去教科书选用的议论文,大都是政论、思想评论和时事评论,关于母爱、父爱之类的议论文章,似乎从来没有进过课本。选用这篇文章就算开了一个先例。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学生从小学起已经读了不少关于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和一般记叙文,现在读这篇议论文章,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是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西方思维方式,他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一文,是典型的随笔。它是一段哲人语录,朴素

24、而又深刻。它告诉读者,生活是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样,“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人们如果能够充分地享用生命所赋予的所有快乐,就不会留意死亡的降临。针对现在中学生中浪费生命、漠视生命、戕害生命的现象,学习这篇热爱生命,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只是几个片段,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这几个片段大致有序,并且它的含义深刻而丰富,足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它告诉人们,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人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能囊括吞没人的宇宙。道德的原则要求人“努力好好地思想”。学习这篇

25、课文,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要维护人的尊严,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信条看似浅显或绝对,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原因就是他牢记并实践了在幼儿园就学过的那些信条。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去实践。希望在学生身上,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一、字词 礼 shng 尚往来 自 x 诩 k 磕头 残 gng 羹冷 zh 炙 冠 min 冕堂皇 mdng 摩登 lns 吝啬 脑 su 髓 p 譬如 cn 孱头 b 勃然大怒 bi 蹩进 xinm 羡慕 存 go 膏 xunx 玄虚 国 cu 粹 dn

26、 诞生 一 ch 刹那 tng 烫人 ssu 撕碎 孤立无 yun 援 依 li 赖 幼 zh 稚 休 q 戚相关 ji 节外生 zh 枝 归根结 d 蒂 jin 鉴于 zh 秩序 l 履行 g 辜负 罪 ni 孽 chng 惩罚 hung 惶恐不安 dudu 咄咄逼人 f 赋予 消 m 磨 光 yn 阴 风 h 和日丽 称 sng 颂 chum 垂暮之年 厚 c 赐 枯 zo 燥 zo 躁动 wn 惋惜 shozngjsh 稍纵即逝 弥 m 补 fngyng 丰盈饱满 chsheng 畜牲 wi 苇草 nng 囊括 智 hu 慧 jng 茎叶 guju 规矩 推 yn 衍 老 lin 练 清

27、 x 晰 一 tn 摊子 拿来主义拿来主义 礼尚往来:礼:礼节;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短文三篇短文三篇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囊括:全包罗在里面。 推衍:推论衍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孤立无援: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得不到外力援助。 休戚相关:“休”,喜悦。“戚”,悲哀。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节

28、外生枝: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不足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渊源:比喻事物的本原。 二、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第一部)、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爱的艺术,作者是美国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 热爱生命作者是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作者是

29、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著有思想录。 信条作者是美国作家富尔格姆,选自我需要知道的一切。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id:gzyw11) 文学常识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共3000 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

30、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

31、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1、于 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见 徒见欺(介词,被,受) 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3、舍 舍相

32、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4、负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5、使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6、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7、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8、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而君

33、幸于赵王(被.宠幸) 则幸得脱矣(侥幸) 9、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译为“把”,后省略“之”) 10、顾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顾吾念之(只是) 顾野有麦场(狼)(四周看)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11、必 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王必无人(如果) 12、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13、乃 今君乃亡赵走燕

34、,燕畏赵(竟然)乃前曰(于是,就)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三)古今异义: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2、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3、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5、 布衣之交 (布衣: 古义指平民。 今义指麻布衣服)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7、传以示美人(美人:姬

35、妾。今义:美女) 8、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明年)9、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指以前)10、窃计欲亡走燕(窃:古义私下里。今义指偷东西走:古义指逃走。今义指走路)11、不如因而厚遇之(厚遇:古义好好招待。今义优厚的待遇) 1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得罪:古义:得到惩处。今义:冒犯)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怀其璧(怀,怀揣着)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 赵王鼓瑟(鼓:弹奏) b.名词作状语: 而相

36、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堂上) c.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毕礼而归之(毕,使完毕;归,使回去)以绝秦望(绝,使断绝)归璧与赵(归:使归) 以勇气闻于诸侯(闻:使听闻) d.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e.形容词作动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不知将军宽之至

37、此也(宽,宽容) 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使急) f.形容词作名词: 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宁许以负秦曲(曲,理亏之责) g.动词作名词: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为刎颈之交(交:动作名,朋友)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常见句型:者也,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何者?严大国之以修敬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8、见”字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表被动) 使不辱于诸侯(“于”字表被动) c.倒装句: 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 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 状语后置: 1、拜送书于庭(于庭拜送书)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4、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6、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于境上会) 7、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8、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 9、得罪于大王(于大王得罪) d.省略句 1、传(之

39、)以(之)示美人及左右。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秦王会(于)渑池。4、因厚遇之,使(之)归赵 5、既归,赵王以(之)为贤大夫 6 宁许(之)以负秦曲。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价值连城 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渑池之会:形容一次危险的赴会。 怒发冲冠(gun):形容极端愤怒。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白璧微瑕: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苏武传知识点苏武传知识点 高中语文(id:gzyw11)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

40、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