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 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 (课内阅读拓展课内阅读拓展) ) 一一、阅读选段,完成练习。、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划分的依据是( )(3 分) A.先总体写除夕的特点,再具体叙述除夕的活动。 B.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边做事的人回家吃团圆饭。 2
2、.填空。(3 分) 这段话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是从_的角度描写的;“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是从_的角度描写的;“鞭炮声日夜不绝”是从_的角度描写的。 3.这段话具体介绍了除夕的哪些活动?(3 分) _ 4.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如:_,_。(2 分) 二、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二、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选段一】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 恰好是明月当空。 大年初一是体面的, 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 人们穿着新衣裳,可
3、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选段二】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段一着力描写灯的_多、_多,为的是突出_。 (3分) 2.在这两个选段中, 作者写了元
4、宵节的哪些风俗习惯?其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3 分) (1)选段一中加点的词语都有“全部”的意思,这样写既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又使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 ( ) (2) 选段一将元宵节与大年初一作对比, 目的是突出元宵节隆重、 体面和美丽的特点。 ( ) (3)从选段二中的“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可以看出,作者十分喜爱北京的元宵节,读这句话时要表现出愉悦、幸福。 ( ) 三、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三、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
5、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 ”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给选段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并写出你选择的理由。 (3 分) A与父相见 B.被捕后 C审判 我选_(填序号) ,理由:_ 2选段中画“_”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与_描写,从“平静而慈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父亲_。 (3 分) 3. 读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5 分) (1)句子中表
6、示“看”的意思的字是“_” 。请再写出三个类似的字:_、_、_。 (2 分) (2)这三句话是对父亲的_的描写,从他在法庭上的表现,我想起了几个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_、_、_。 (2 分) (3) “一种伟大的力量”在选段中是指_(1 分) 4.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3 分) _ 四、四、课内课内语段对比语段对比阅读。阅读。 【文段一】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
7、产品展览会。 北京的春节老舍 【文段二】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腊八粥沈从文 1. 文段二中,作者提到了“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对此,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这三个词语都在写孩子,所以语义重复,可进行删减。 B. 这三个词语替代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腊八粥老少咸宜的特
8、点。 C. 这三个词语用得既风趣俏皮,又亲切可爱,表现出老老少少对腊八粥的喜爱,使读者倍感生活的温馨。 2. 比较阅读这两个文段,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两个文段都在写腊八粥。 文段一主要是从食材的角度进行介绍的; 文段二则从食材、香味、口感等方面进行描写。 B. 两个文段都表达出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文段一融喜爱于平和之中;文段二则加入了饱满的感情,将喜爱之情表露无遗。 C. 两个文段的语言都特色鲜明。文段一的语言是感情充沛的;文段二的语言是平实自然的。 3. 文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作者都将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融入其中,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 分) 我更喜欢第_句
9、,因为_ _ _ 五、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五、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联系全文可知, “受尽折磨的处境”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2 分) A.孤身一人,流落荒岛。 B.没有衣服穿,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抵抗人或野兽的侵袭。 C.“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 D.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 。 2.“我”认为“值得宽慰的东西”有哪些?在说法正确的括号里打“” 。 (4 分)
10、 (1) “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 ) (2) “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奄待毙。 ( ) (3)这里环境极其安静,而且“我”有足够的时间干活。 ( ) (4)没衣服穿也没关系,因为“我”正好身处热带。 ( ) 3.下列对选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在不幸的处境中,想到曾经美好的事物,也不足以宽慰自己失落的心。 B.因为坏事更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更加坚强,所以坏事经历得越多越好。 C.在困境中,再坏的事情最终都能变成好事,总会给人带来安慰。 D.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能使自己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而
11、使内心得到宽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六、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六、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 分) 2.关于作者描写燕子、杨柳和桃花的用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用一组排比句描绘春景的画面,为后文的转折作铺垫。 B.燕子、杨柳、桃花的循环往复,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对比。 C.突出了时间的宝贵。 D.目的是真实地描写大自
12、然的自然现象。 3.仿照第一句话写句子。 (3 分) _, 有_的时候; _, 有_的时候; _, 有_的时候。 4.选段中画“ ”的句子与画“ ”的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简要分析。 (2 分) 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1.A 2.嗅觉 视觉 听觉 3.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4.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二、1.数量 种类 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2.作者写了元宵节时看花灯、放花炮和吃元宵这三种风俗习惯。其中详写了看花灯,略写了放花炮和吃元宵。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用看花灯这一元宵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生动地展现了老
13、北京春节独特的习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1) (2) (3 三、1.示例:A 选段主要描写了“我们”在法庭上与父亲见面时的情景,以及父亲的外貌和神态。因此用“与父相见”作为标题最恰当。 2.外貌 神态 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安定沉着、坚贞不屈,以及他对家人的爱 3.(1)瞅 示例:盯 瞄 瞟 (2)动作和神态 示例:视死如归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3)父亲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坚信革命会成功,所以在法庭上没有因亲人的哭喊声而忧伤,也没有因死亡而畏惧。另一方面,他想用“安定” “沉着”来影响亲人,使他们化 四、1. A 2. C 3. 示例一: 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腊八粥食材丰富的特点。 示例二: 第句不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而且语言风趣俏皮,感情充沛。 五、1.C 2.(1) (2) (4) 3.D 六、1.枯 青 谢 开 2.D 3.示例:太阳落了 再升 春天走了 再来 4.画“ ”的句子是对画“_”句子的回答,同时又包含着诸多新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