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光的干涉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光的干涉 A组重基础 体现综合 1从两只相同的手电筒射出的光,当它们在某一区域叠加后,看不到干涉图样,这是因为( ) A手电筒射出的光不是单色光 B干涉图样太细小看不清楚 C周围环境的光太强 D这两束光为非相干光源 解析:选 D 两束光的频率不同,不能满足干涉产生的条件,即频率相同的要求,所以看不到干涉图样,D 正确。 2白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产生彩色条纹,若在两个缝上分别安装红色和绿色滤光片,则屏上将出现( ) A黄色干涉条纹 B红、绿相间的条纹 C黑、白相间的条纹 D无干涉条纹 解析:选 D 在两缝上分别安装红色和绿色滤光片后,到达屏上的两
2、束光分别是红光和绿光,由于红光和绿光频率不同,不是相干光,不会出现干涉条纹,选项 D 正确。 3.如图所示,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P 处为第二条暗条纹,改用频率较低的单色光重做上述实验(其他条件不变)时,则同侧第二条暗条纹的位置( ) A仍在 P 处 B在 P 点上方 C在 P 点下方 D要将屏向双缝方向移近一些才能看到 解析:选 B 由 cf可知,f 变小, 将变大。若出现第二条暗条纹,则 P 到双缝的光程差 r32,当 变大时,r 也要变大,故第二条暗条纹的位置向上移,在 P 点上方,B 正确。 4.某同学自己动手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其中,A 为单缝屏,B 为双缝屏,C
3、 为像屏。当他用一束阳光照射到 A 上时,屏 C 上并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他移走 B 后,C 上出现一窄亮斑。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 ) A单缝 S 太窄 B单缝 S 太宽 CS 到 S1和 S2距离不等 D太阳光不能作光源 解析:选 B 本实验中,单缝 S 应非常窄,才可看作“理想线光源”,也才能成功地观察到干涉现象,移走 B 屏后,在 C 上出现一窄亮斑,说明单缝 S 太宽,故 B 正确,A 错误;S 到 S1和 S2距离不等时,也能出现干涉条纹,但中央不一定是亮条纹,C 错误;太阳光可以作光源,屏上将出现彩色条纹,D 错误。 5.如图所示为单色光双缝干涉实验某一时刻的波形,实线
4、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此时刻,介质中A 点为波峰相叠加点,B 点为波谷相叠加点,A、B 连线上的 C 点为某中间状态相叠加点。如果把屏分别放在 A、B、C 三个位置,那么( ) AA、B、C 三个位置都出现亮条纹 BB 位置处出现暗条纹 CC 位置出现亮条纹或暗条纹要由其他条件决定 D以上结论都不对 解析:选 A A、B、C 三点都是振动加强的点,在屏上对应出现的都是亮条纹,故 A 正确,B、C、D错误。 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甲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乙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
5、 A当金属丝圈旋转 30 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 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 45 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 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 60 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 30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解析:选 D 金属丝圈在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时,楔形薄膜形状和各处厚度几乎不变。因此,形成的干涉条纹保持原状态不变,D 正确,A、B、C 错误。 7.(多选)用波长为 的单色光照射单缝 O, 经过双缝 M、 N 在屏上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如图所示,图中 a、b、c、d、e 为相邻亮条纹的位置,c 为中央亮条纹,则( ) AO 到达 a、b 的路程差为 0 BM、N 到达 b 的路程差为 CO 到达 a、c
6、的路程差为 4 DM、N 到达 e 的路程差为 2 解析: 选 BD 振动一致的两光源在空间发生干涉, 得到亮条纹的条件满足 xn(n0,1,2,3, )。 “路程差”是指从双缝 M、N 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与 O 位置无关,A、C 错误;b 是 n1 时的第一级亮条纹,e 是 n2 时的第二级亮条纹,故 B、D 正确。 8.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 5.30107 m,屏上 P 点距双缝 S1和 S2的路程差为 7.95107m。 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选填“亮条纹”或“暗条纹”)。 现改用波长为 6.30107 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7、_(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解析: 根据路程差 xS2PS1P7.95107 m2 3, 故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故 P 处为暗条纹。改用波长为 6.30107 m 的激光进行实验,则波长变长,条纹间距变宽。 答案:暗条纹 变宽 9.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 5107 m 的光照射,屏上 O 点是中央亮条纹,屏上 A 点为第二级亮条纹所在处。若换用 24107 m 的光照射时,屏上 O 点处是什么情况?屏上 A 点处又是什么情况? 解析:从双缝到屏上 O 点的距离分别相等,无论用何种频率的光入射,路程差总是 0。所以 O 点仍然是亮条纹。 从双缝到屏上 A 点的路程差
8、dS2AS1A,用 1光入射时为第二级亮条纹,即 d21, 代入数据解得 d10107 m,路程差 10107 m 是波长 2的 2.5 倍, 即为半波长的奇数倍,A 处为暗条纹 由于 d(2k1)2(k0, 1, 2,) 故 10107 m(2k1)41072 m,即 k2, 当 k0 时为第一级暗条纹,所以当 k2 时应为第三级暗条纹。 答案:亮条纹 第三级暗条纹 B组重应用 体现创新 10如图甲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乙图为用绿光进行实验时在屏上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为中央条纹,丙图为换用另一颜色的单色光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为中央亮条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图可能
9、为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丙图可能为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丙图可能为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丙图可能为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解析:选 A 根据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入射光的波长越长,同一装置产生的双缝干涉图样中条纹的间距就越大,由本题的条件可确定另一种颜色的单色光比绿光波长长,因此选项 B、C、D 错误,A 正确。 11.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 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 (也称频率宽度)。如图所示,让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 a,一部分光从前表面反射回来,
10、这部分光称为甲光,其余的光进入薄膜内部,其中一小部分光从薄膜后表面 b 反射回来,再从前表面折射出,这部分光称为乙光。当甲、乙两部分光相遇后叠加而发生干涉,成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光相比,要在薄膜中多传播一小段时间 t。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t 的最大值 tm与 的乘积近似等于 1,即只有满足:tm1,才会观察到明显稳定的干涉现象。已知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频率为 4.321014 Hz,它的频率宽度为 8.0109 Hz,让这束激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为 n 2的薄膜表面,入射时与薄膜表面成 45 ,如图所示。 (1)求从 O 点射入薄膜的光的传播速度; (2)估算在题图所示的情况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薄膜的最大厚度。 解析:(1)光在薄膜中的传播速度 vcn2.12108 m/s。 (2)设从 O 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折射角为 r,根据折射定律有 nsin 45sin r,所以折射角为 rarcsinsin 45narcsin1230 。 乙光在薄膜中经过的路程 s2dcos r,乙光通过薄膜所用时间 tsv2dvcos r。 当 t 取最大值 tm时,对应的薄膜厚度最大。 又因为 tm1,所以2dmvcos r1 解出 dmvcos r21.15102 m。 答案:(1)2.12108 m/s (2)1.1510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