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课)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9114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 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理解植物各器官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后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搭建“脚手架” 。 本单元共 8 课,大致分为 3 个部分。 第 12 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和“种植凤仙花”,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在实际种植中体会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 第 37 课“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

2、了”“果实和种子”与“种子的传播”,追随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 按照植物长出新器官的顺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认识植物根、 茎、 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第 8 课“凤仙花的一生”,是对凤仙花一生生长变化的总结,也是对整个单元学生亲历的科学实践过程的总结。 植物会长高、长大,许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开花结果,这样一些事实,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 但还不曾去深入地探究。 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学生本身就对植物世界充满好奇,美丽的凤仙花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大多数学生的种植经验不足,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

3、的困难和挑战,教师要给予关注和指导,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种植成就感,为接下来对植物的研究奠定基础。 1.根据教情,与其他单元的教学交叉进行。凤仙花的生长受气温、降雨、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师在进行“种植凤仙花”探究活动的教学时,需要根据季节特点调整教学进程;另外一方面,凤仙花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教师可按具体生长情况做适当调整,如把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穿插到第二、三单元中间,以保证合理、有序地完成本学期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2.根据学情,督促、帮辅、激励等适时跟进。凤仙花生长周期约为 150240 天,周期较长,学生在观察凤仙花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教学间隔

4、过长,学生遗忘作业;意外状况频出,学生难以坚持;作业本身难度高,学生易受挫;评价、激励不当,学生无动力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提醒、督促学生观察凤仙花;鼓励学生出现意外状况时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不要轻易放弃; 作业按照难度分层布置, 为学生进步提供“脚手架”;前置激励计划,适时跟进。 2 第第 1 1 课课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植物的种子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的种子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 2.知道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3.知道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幼苗是由胚发育来的,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

5、殖后代。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 3.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4.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种子内部结构产生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植物的种子,知道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难点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知道种子内部每部分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 学生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

6、子、花生等其他植物种子、放大镜、镊子、白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种子萌发的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提问: (教学提示: 出示蚕豆、 花生、 玉米等不同植物种子的图片。 )这些是什么? (预设:蚕豆、花生、玉米) 2.讲解:大家的回答都正确,科学上我们把它们叫作种子。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提问:在春天,把这些种子播种到土里会怎么样?(预设:会发芽;会长大;会慢慢长成一棵新的植物;) 4.揭题:小小的种子为什么可以发育成全新的植物?这和它的形态与结构有怎样的关系呢?3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种子的奥秘。 (板书: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设计意

7、图认识种子之前,首先让学生知道种子属于植物体的器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种子与新植物体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种子结构特征的欲望。种子:种子植物所特有的器官,由雌蕊子房内的胚珠发育形成,包括种皮和胚。有的种子内部有胚乳。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 1.提问:这些种子都一样吗?(预设:不一样。 )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这些种子的外部形态呢?(预设: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 2.活动:给学生分组发放蚕豆、花生、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用眼、鼻、手等感觉器官从颜色、形状、大小、气味、表面光滑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3.追问:蚕豆种子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预设:棕褐色或青绿

8、色,肾形,表面光滑且硬。)花生种子呢?(预设:浅红色,椭圆形,光滑且硬。)凤仙花种子呢?(预设:黑褐色,椭圆形,粗糙且硬。) 4.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探索二: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1.过渡: 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植物, 它们的内部结构有什么奥秘吗? 2.活动:引导学生猜测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将自己的猜测以简图形式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3.提问:大家的猜测各不相同,那种子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教学提示:给每个小组发一粒干蚕豆、一粒用水浸泡至膨胀的蚕豆、一张白纸和一个放大镜。 )大家认为怎样观察能更方便地比较这两粒蚕豆呢?(预设:将白纸对折,把两粒蚕豆分别放

9、在对折线两侧进行观察。 ) 4.追问: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它们外面都有“皮”包裹着;“皮”上都有一块像伤疤一样的斑痕;浸泡过的蚕豆膨胀了;) 5.讲解:大家观察到的种子外层的皮叫作种皮,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疤痕样的部分叫作种脐。 6.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7.交流:组织学生分组汇报各组的观察记录,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 8.讲解:蚕豆种子里有两片“豆瓣”,叫作子叶,其内部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为种子萌发提供所需的养分。子叶的连接处上面尖尖的结构叫作胚根,会发育成植物的根;下面小齿状的结构叫作胚芽,会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叫作胚轴。胚根、胚

10、芽、胚轴和子叶共同组成了植物的胚。 探索三:观察更多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1.过渡:我们刚才观察的是蚕豆种子,那么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会是怎样的呢?(教学提示:4 出示玉米、花生等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图。 ) 2.提问: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花生种子和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相似, 都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这些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3.小结: 虽然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内部结构都基本相同,一般都有种皮和胚的结构。 通过猜测、绘图、解剖等途径,观察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初步理解胚可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研讨汇报 种皮:种子外层的皮,一般由胚珠的珠被发育形成,具有保护

11、胚的作用。 三、拓展与小结 1.小结: 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种皮保护种子, 胚能发育成新植株, 其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提供营养。 2.拓展: 种子除了能发育成新的植株, 还能用于艺术创作呢! (教学提示: 课件出示种子贴画,并播放制作视频。 )你们学会了吗?请在课后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创作一幅种子贴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身边更多的植物种子,做种子贴画是将科学学习拓展.到艺术领域,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激发学生收集更多植物种子的兴趣,丰富学生对种子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后记】 第第 2 2 课课 种植凤仙花种植凤仙花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

12、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 5 2.能利用种植杯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3.能制订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种子萌发过程产生探究的兴趣。 2.乐于运用长期观察记录的方法完成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保护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知道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难点制订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并进行长期观察和记录。 【教学准备】 学生种植材料(花盆、土壤、凤仙花种子、水、小铲子、小石头) 、透明杯、卫生纸、蚕豆(或黄豆

13、)种子、大白纸。 教师播种活动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提问:我们上节课认识了很多植物的种子,谁能说说植物种子都有哪些结构?(预设:种皮和胚;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种子的哪一部分能发育成植物?(预设:胚。) 2.追问: (教学提示: 出示本课首页的幼苗图片。 )你们认为种子是如何发育成一株幼苗的呢?(预设:先种到土里,再浇水、晒太阳。 )那所有的种子都能萌发、长成新植物吗?(预设:不一定,有的种子可能坏了,还可能没有合适的生长条件。 ) 3.揭题: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播种后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从本次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种植凤仙花,并观察它

14、是如何生长变化的。(板书:种植凤仙花)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幼苗图片来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播种:又称撒种,指将植物的种子种入土壤中,是栽培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方式。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种植凤仙花(选种、播种) 1.提问: 大家知道播种时放多少土、 种子埋多深才能使种子更容易成活吗? (预设: 不知道。 ) 2.过渡:为了让种子的成活率更高,我们先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学习如何正确播种吧! 3.演示:播放播种活动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4.活动:发放凤仙花种子和播种材料,指导学生动手播种凤仙花种子。 6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 引导学生掌握选种

15、标准, 学习播种方法, 提高学生播种的成功率,为后续的观察活动打好基础。 探索二:设计制作种植杯 1.过渡:刚才各个小组都将凤仙花的种子种入了土壤中,也就是说大家都完成了凤仙花种子的播种。 种子在土壤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预设: 会长出根; 会发芽; 会变大膨胀; ) 2.讲解:种子在土壤中吸水后,种皮会膨胀软化,胚的体积增大并突破种皮,胚根先开始发育成根,胚芽再发育成茎和叶,这个过程叫作种子萌发。 3.提问:那我们要怎样才能观察到种子萌发呢?(预设:将种子种在透明的花盆里。 ) 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制作种植杯。 5.提问: 种子种到土壤里就一定会萌发吗?(预设: 不一定。 )你们

16、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吗?(预设: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6.讲解:种子从萌发到长成一棵完整的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长条件,其中,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不需要阳光。 通过制作种植杯,使学生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引导学生根据种植活动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探索三:制订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 1.过渡: 植物的生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我们种下去的凤仙花种子成活变成幼苗了,它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预设:会长高;会长出叶子;会开花、结果。 ) 2.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录?(预设:拍照、文字、绘画等。 ) 3.追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

17、要观察植物的变化了,为了能让同学们在种植过程中更方便记录获取的信息,请大家分组合作,制订一份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大家认为,计划表中应该包含哪些观察内容呢?(预设:植株高度、植物的颜色、生长情况等。 ) 4.活动:出示计划表雏形,引导学生讨论并完善计划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思考并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明确怎样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学会制订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养成坚持观察的良好习惯。 研讨汇报 三、拓展与小结 1.过渡:本次课,我们选择了凤仙花和蚕豆进行种植活动,它们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植物能用自己的根、茎或叶来繁殖后代,如土

18、豆、红薯、天竺葵等。 (教学提示:出示土豆、红薯、天竺葵繁殖图片。 ) 2.布置任务: 请大家回家后, 选择一些带芽眼的土豆块、 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7 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3.小结:植物的世界还有更多丰富的知识和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坚持观察和记录!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关于植物繁殖方式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除种子繁殖之外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 【教学后记】 第第 3 3 课课 种子长出了根种子长出了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最后长成幼苗,根总是向下生长。 2.知道根能够吸收水分、无机盐以及固定植物,维持植物生存。 3.知道生

19、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基于观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 2.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 3.能以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为依据说明根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环境影响植物生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记录,知道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验证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8 【教学准备】 学生大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水、红墨水、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种子萌发过程视频、教

20、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播种,大家种在种植杯中的蚕豆种子和种在花盆中的凤仙花种子萌发得怎么样了呢?(预设:种子发芽了,还长出了根;种子发芽了,但是没能成活;种子没有发芽。) 2.揭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有的种子没有萌发或萌发后没有成活呢?萌发了的种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种子长出的根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根的作用。 (板书:种子长出了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的认知,并将话题聚焦到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1.提问:许多同学种下的种子都

21、发芽了,你们观察到了它们发芽的过程了吗?(预设:观察到了。 )种子萌发先长出什么?后长出什么?(预设:先长出根,后长茎和叶。 ) 2.追问:根生长的方向是怎样的?(预设:总是向下生长。 )茎生长的方向又是怎样的?(预设:总是向上生长。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种子萌发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 (教学提示:播放种子萌发过程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 3.小结: (教学提示:出示教材 P8 四幅种植杯中种子发芽的图片。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出一个小芽,这个小芽叫作根芽。根芽先向下生长,逐渐长大形成根;然后另一端向上生长,逐渐形成茎并长出叶。无论种脐朝向哪个方向,最后根总是向下生长、茎总是向

22、上生长,并且根生长的速度很快。 4.过渡:你们知道根是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成的吗?(预设:胚根。 )那么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在自己的种植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并出示种子萌发的过程图,为学生理解土壤中的种子萌发提供“脚手架” 。 探索二:推测并证明根的作用 1.提问: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预设: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总是先向下长出根, 下方有什么呢? (预设: 有浇过的水。 ) 由此, 你们推测根有什么作用? (预设: 吸收水分。 ) 2.布置任务:你们打算怎么证明自己的推测呢?请大家分组讨论证明各自推测的实验方法。 9 3.活

23、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8 实验方法,分发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4.提问: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预设:在不断下降。 )每天变化了多少?(预设:每天下降 0.3 厘米左右。 )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 5.小结: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生长在土壤里的植物,土壤中除了有水分,还有无机盐等养料,因此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养料,以此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设计意图基于种子萌发先长出根, 并且根总是向下生长这一现象, 引导学生推测根的作用,培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提出假设的能力。再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推测,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

24、般程序和方法。 研讨汇报 芽:植物的幼体,可以发育成茎、叶或花的部分。 三、拓展与小结 1.提问: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教学提示:出示教材 P9 六种植物的图片。 )大家都见过这些植物吗?(预设:都见过;没见过胡杨。 )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的根,能发现有什么不同吗?(预设:凤仙花的根有一个较粗较长的主根,葱和仙人球的根像胡须,浮萍的根短而小,榕树和胡杨的根粗而长。 ) 2.讲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根的形态和特征有所不同。像凤仙花的根这样,由明显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像葱的根这样,主根和侧根区别不明显,呈胡须状的根系叫须根系。一般来说,高大的植物往往比矮小的植物根系发

25、达,木本植物往往比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干旱缺水的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根系更发达。 3.提问: (教学提示:出示红薯和萝卜的图片。 )这两种植物大家肯定都见过或者吃过,你们知道它们是植物的什么部分吗?(预设:它们都是植物的根。 ) 4.讲解:没错,像红薯和萝卜这样,有些植物的根发生变态,具有储存养分的作用,有的还能用于繁殖,这样的根叫变态根。 5.小结:种子萌发先长根,根总是向下生长;再长茎和叶,茎总是向上生长,逐渐发育成幼苗。根能够吸收水分、无机盐以及固定植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根的形态和特征有所不同,这是植物维持自身生存需要所致。 设计意图认识更多植物的根,帮助学生了解植物根的多样性,认识到

26、植物根的形态与其生活环境相关联。 【教学后记】 10 第第 4 4 课课 茎和叶茎和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茎和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不同环境中植物的茎、叶外部形态不同。 2.知道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3.知道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分,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规律。 2.能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与叶的功能。 3.能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1.对茎与叶的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尊重事实,能依据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27、意识到环境会影响植物生长,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物茎和叶的作用。 难点用横切和纵切的实验方法探究茎的作用,通过观察探究,推测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凤仙花、浸泡过红墨水的凤仙花的茎、小刀、软尺(或卷尺) 、小盘子(或垫板) 、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课前一周用黑色纸遮住一片叶子的凤仙花植株、课前一天用干燥的塑料袋套住一片叶子的叶片较大的植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出示一组呈现凤仙花生长过程的照片(或播放一段凤仙花幼苗生长的视频)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2.提问:凤仙花种子萌发后,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茎长高长粗了;长出了很多叶子。

28、) 3.追问:茎和叶分别是什么样的呢?(预设:茎是直直的、圆柱形的;叶长在茎的上面,叶11 是细长的。 ) 4.揭题:现在凤仙花的茎到底有多高?茎上又有多少叶?茎和叶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茎和叶。(板书:茎和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茎和叶的观察结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交流,为后面关于茎和叶的研究奠定基础。茎:植物的营养器官,连接根与叶、花和果实,有运送水分、无机盐、养分及支持植物体的作用。有些植物的茎具有储存养分、繁殖后代的作用。 叶:植物制造营养的重要器官,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1.过渡: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茎和叶?(

29、预设:茎的高度;叶片数量;叶是怎样长在茎上的;茎的粗细;)大家说的这些都正确。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主要观察植物的高度、叶片的数量及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 2.活动:给每组分发凤仙花植株,指导学生按要求观察并记录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3.提问:通过观察,大家发现凤仙花的茎有怎样的生长变化?(预设:茎长高了、长粗了。 )它的叶在茎上是如何分布的? (预设: 是交错分布的。 ) 你们猜猜这样分布的好处是什么? (预设:这样分布叶子不会相互遮挡,都能晒到阳光。 ) 4.小结:随着凤仙花茎的长高,叶也越来越多。凤仙花的叶在茎上的生长方式是互生,从上往下看,每一层叶子交叉排列,这样的生长方式有利于叶最大面积地接

30、受阳光照射。 探索二:探究茎的作用 1.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凤仙花的茎不断长高、长粗,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教学提示: 出示将带叶的凤仙花的茎放入盛有红色水的锥形瓶中几个小时后与放入之前的对比图片。 ) 2.提问:通过对比图片,大家发现凤仙花的茎和叶有什么变化?(预设:都变成了红色。 )为什么会变红呢?(预设:可能是茎将水分输送给了 叶片。)茎里可能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可能有许多像管子一样的结构。)让我们将风仙花的茎分别纵切和横切开来看看。 3.活动:分发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讲解: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证实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除此之外,茎同时也运输养分给植物的各个部分

31、,还能起到支撑植物的作用。 探索三:探究叶的作用 1.过渡:前面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凤仙花的叶在茎上的生长方式是互生,我们推测这样生长的好处是可以让叶片最大面积地接受阳光的照射。如果不让叶片接受阳光的照射会怎样呢? 2.演示:出示课前一周用黑色纸遮住一片叶子的凤仙花植株,将黑色纸取下,引导学生仔细12 观察这片叶子。 3.提问:这片被遮住的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被遮住的叶子变黄了。 )为什么会变黄呢?(预设:没有阳光,叶子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叶还会有其他作用吗? 4.演示:出示课前一天用干燥的塑料袋套住一片叶子的叶片较大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塑料袋内的变化。 5.提问:塑料袋内发生了什么变

32、化?(预设:里面有很多小水珠。 )你们认为这些水珠是怎么来的呢?(预设: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被叶片散发出来了。 ) 6.小结:植物的茎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茎中有管状结构,将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给茎本身和叶、花等利用或通过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植物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也通过茎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使用或贮藏。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掌握观察和测量的方法,再引导学生对茎和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并交流结果,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对茎和叶的作用进行推测,培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已有经验进行推理的能力,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纵切:在植物解剖中,沿着物体长度的方向进行切割的方式。 横切:在植物解剖中,沿着物体宽度的方向进行切割的方式。 蒸腾(作用):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开闭完成。蒸腾作用一方面拉动水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流动,确保植物各部分的需要;另一方面能调节植物体温,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三、拓展与小结 1.过渡:出示浮萍、香蕉树、仙人掌和胡杨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2.布置任务:你们认为这些植物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呢?请大家分组讨论,表述自己推测的理由。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具有与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典型特征?(预设:生长在干旱缺水、气温严寒环

34、境中的松树,它的叶退化成了细长的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体温。 ) 4.过渡:不同环境中的植物,不仅根和叶具有不同的形态,它们的茎也会有不同的形态。 (教学提示:出示向日葵、矮牵牛、土豆、西瓜和葡萄的茎的图片。 ) 5.讲解:向日葵等大多数植物的茎垂直于地面直立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矮牵牛等植物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等植物的茎靠吸盘和卷须攀爬在其他物体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西瓜等植物的茎平卧地面,沿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土豆等植物的茎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茎叫变态茎。 6.拓展:请大家课后收集更多奇特的茎和叶的图片,了解这些植物分别

35、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13 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更多植物的茎和叶,进一步理解不同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其茎和叶等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建构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相联系的认识。 【教学后记】 第第 5 5 课课 凤仙花开花了凤仙花开花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会开花。 2.知道植物的花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3.知道完全花一般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 4.知道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5.知道雄蕊上有花粉,受精后雌蕊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解剖的方法由外到内有序地观察花的结构。 2.能通过观察比较概括花

36、的共同特征。 3.能根据花各部分的结构特征及花开花谢的现象推测花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植物花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探究兴趣。 2.能以事实为依据描述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的外形特征与环境相关,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工具观察、测量并记录数据,通过解剖活动认识凤仙花各部分的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根据花各部分的结构特征及花开花谢的现象推测花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14 【教学准备】 学生开花的凤仙花植株、桃花、雄性南瓜花、雌性南瓜花、百合花、镊子、双面胶、白色A4 纸、放大镜、棉签、花的结构观察记录表。 教师解剖花的视频、昆虫

37、和风力传粉的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 大家种的凤仙花都开花了吗? (预设: 开花了。 ) 凤仙花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呢? (预设:红色;粉色;紫色;)凤仙花开花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2.活动:指导学生交流这段时间观察到的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情况,描述观察到的凤仙花开花的过程。 3.揭题:大家都有注意到自己种的凤仙花开花了,但是你们知道凤仙花具体是什么样的吗?它经历了怎样的花开花谢过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花的结构及花开花谢的过程。 (板书:凤仙花开花了)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花上,聚焦花的结构。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花的结构 1.提问: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凤仙

38、花,看看它有哪些结构?(预设:有花瓣和花蕊,花瓣外面还有几片小小的叶子。 ) 2.过渡:大家观察得比较仔细,但是花里面还有一些结构我们不方便观察。接下来,让我们用解剖的方法来观察花的每个结构。如何正确解剖呢?让我们通过视频学习一下。 (教学提示:播放解剖花的视频。 ) 3.提问:大家学会了吗?你们说一说解剖花的过程要注意什么。(预设: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用镊子夹住花各部分的基部,小心地撕下来。) 4.活动:分发花的结构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分组合作,解剖凤仙花。 5.交流:凤仙花的每一部分有什么特点?可能有什么作用呢?(教学提示:学生一边描述结构特点、猜想作用,教师一边引出结构的名称。 ) 6.小

39、结:一朵凤仙花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一朵花所有萼片的总称叫花萼,花萼有保护花蕾的作用;花瓣的颜色大多鲜艳绚丽,可以吸引昆虫为其传粉;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植株后代的繁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解剖凤仙花,使学生深刻且清晰地认识花的结构,理解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探索二:观察其他植物的花,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15 1.过渡:凤仙花有这样的结构,那么其他植物的花是不是也由这四部分组成呢?让我们继续观察。 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百合花、两种南瓜花和桃花,指导学生观察这些花的结构,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 3.提问:比较这些花的结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40、?(预设:不同之处是百合花没有花萼,南瓜花 1 号没有雌蕊,南瓜花 2 号没有雄蕊,桃花各部分结构都有;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有花瓣和花蕊。 ) 4.小结:像桃花这样,有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结构的花叫作完全花;而像百合花这样没有花萼,甚至没有花瓣,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作不完全花。花一定有花蕊,大部分植物的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这样的花叫作两性花;而有些植物的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样的花叫作单性花。单性花可以分为雄性花和雌性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更多植物的花,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使学生知道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丰富学生对花的多样性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

41、、比较、分类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 探索三: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花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花蕊,而且雌蕊和雄蕊都被花瓣包裹在最里面。你们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预设:雌蕊和雄蕊是花的重要部分,所以要保护起来。 ) 2.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花的雌蕊和雄蕊各有什么特点,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就选择花蕊比较大的百合花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 3.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百合花的雄蕊和雌蕊。 4.小结:花的雄蕊由顶端的花药和下面的花丝组成,花药中有花粉;雌蕊由顶端的柱头、中间的花柱和底部膨胀的子房组成,柱头上有

42、黏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使学生认识到在花的各部分结构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花瓣:花的一部分,位于花萼内,具有保护花内部的功能。一朵花中花瓣的总称叫花冠。 雄蕊:植物的雄性繁殖器官,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内有花粉囊,花粉囊中有花粉。 雌蕊:植物的雌性繁殖器官,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子房内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 三、拓展与小结 1.过渡:我们知道花的雌蕊会发育成果实,但是花必须完成传粉才能发育成果实。那么自然界中的传粉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呢? 2.活动:播放昆虫和风力传粉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16 3.提问: 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

43、传粉了吗? (预设: 雄蕊的花粉粘到了雌蕊的柱头上。 ) 接下来,我们试着给花进行人工授粉,体验传粉的过程。 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为凤仙花进行人工授粉。 5.小结: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传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设计意图了解多种传粉方式,并开展人工授粉活动,提升学生继续探究花的兴趣。 【教学后记】 第第 6 6 课课 果实和种子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植物生长过程,花凋谢后会结出果实。 2.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3.知道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繁衍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观察获得的信

44、息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2.能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果实的结构。 3.能基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及已有认知,分析果实和种子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能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2.尊重事实,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植物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明白果皮的作用在于保护和传播种子。 17 难点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预测植物下一阶段的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 学生已结果的凤仙花植株、桃、西瓜、豌豆荚、花生、苹果、莲蓬、小托盘、小刀、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凤仙花果实生长变

45、化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提前让学生将自己种的凤仙花带到学校。)请大家将自己种的凤仙花摆到课桌上,前后互相观察,看看不同凤仙花的状态。 2.提问:大家种植的凤仙花这段时间有什么新的变化?(预设:凤仙花有的开得很茂盛,有的正在慢慢凋谢;有的花已经凋谢了,留下了刚长出来的果实;有的果实已经裂开了。 ) 3.揭题: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那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果实和种子。 (板书:果实和种子) 设计意图对果实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果实的作用进行提问来聚焦话题,引导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并

46、研究生物体。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植物受精后,由雌蕊的子房发育形成果实; 子房壁发育形成果皮, 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1.提问:请大家在自己的凤仙花植株上找一朵凋谢了的花,用镊子轻轻挑开,观察里面有什么。 (预设:雌蕊下端的子房膨胀了。 )这就是果实的雏形。由此,可以说明什么?(预设: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来的。 ) 2.追问: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预设:形状是椭圆形,颜色是嫩绿色的;果实的表面有小刺毛。 ) 3.布置任务:刚刚大家看到的是新结出来的果实,接下来,请大家在你们的凤仙花植株上找出处于不同生

47、长阶段的果实, 仔细观察它们的特点, 并根据时间顺序总结出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教学提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陈述自己的发现。 ) 4.小结:刚结出的凤仙花果实的果皮鲜嫩呈绿色,之后会长大至成熟并变黄变干,然后会自己开裂,将里面的种子弹出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花变果实的部分,帮助学生找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来的证据;再引导学生观察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果实,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果实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 探索二:观察凤仙花果实的结构 1.过渡: (教学提示:出示一颗成熟的凤仙花果实。 )这么饱满的身体里,藏着什么呢?让我18 们将它打开看一看。 2.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凤仙花植株上

48、摘下成熟的果实并打开观察。 3.提问:凤仙花果实的结构有哪些?(预设:果皮和种子。 )这些果皮有什么作用?(预设:果皮可以保护种子, 避免受到外界的敌害; 果皮被其他动物吃了以后, 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 4.追问:一颗凤仙花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预设:18 粒;16 粒;17 粒;)一株凤仙花一共有多少粒种子呢?(教学提示:指导学生先选 5 个果实,数出其中的种子数,然后估算每个果实中平均有多少粒种子。再数一数整株凤仙花上的果实数,最后估算出一株凤仙花上结出的种子数。 ) 5.小结:凤仙花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皮可以保护种子,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一颗凤仙花果实中大约有十几粒种子

49、,种子呈黑褐色的椭圆形。 设计意图通过解剖,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和总结凤仙花果实的结构;指导学生数并计算种子的数量,用数据让学生真实感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含义,体会开花、结果对于植物繁殖后代的意义。 探索三: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1.过渡:除了凤仙花,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会结出果实,长出种子呢?(预设:苹果、油菜花、桃)不同的果实,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桃、西瓜、豌豆、莲蓬、花生和苹果,指导学生采用解剖的方法进行观察,比较不同果实的相同与不同。 3.小结: 不同植物的果实在形状、 颜色、 大小等外部形态上各不相同, 但内部结构大致相同,都有果皮和

50、种子两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果实,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建构生物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果皮:由子房壁的组织分化、发育而成的果实部分。成熟的果皮一般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生活中常说的果皮一般指的是果实的外果皮。 三、拓展与小结 1.过渡: 我们经常吃的食物哪些是果实, 哪些是种子呢? (教学提示: 出示常吃的食物种类。 ) 2.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哪些食物食用的是果实,哪些食用的是种子。 3.小结:常见的食物中,水果类食用的部分通常是果实(的果皮) ,豆类、坚果类和粮食类食用的部分通常是种子,蔬菜类食用的部分通常是果实(的果皮)和叶。 设计意图基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四年级下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