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8054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0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2 部编三年级下册部编三年级下册第第二二单元知识单元知识盘点盘点 一、单元语文要素一、单元语文要素 寓言寓言。本单元主题是 “寓言”,全单元包括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和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引导学生读懂寓言,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明白道理。守株待兔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读完陶罐和铁罐,明白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鹿角和鹿腿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池子与河流懂得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2、,看图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二、单元课时目标和主题二、单元课时目标和主题 篇目篇目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人文主题人文主题 5.守株待兔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应的词语。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重点是结合注释,读懂故事,明白寓意。) 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6.陶罐和铁罐 学会本课生字、生词。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

3、的道理。明白本文的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重点是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默读课文,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明白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7.鹿角和鹿腿 学会本课生字、生词。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 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讲述的道理。) 8.池子与河流 学会本课生字、

4、生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人在一生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它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重点是体味诗歌的寓意。) 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懂得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口语交际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表明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 (重点是尊重别

5、人的想法。 ) 一边听一边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先认真观察图画,再把所看所想写下来。 (重点是透过人物外表想象内心,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学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语文园地 交流关于寓言的知识, 学习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写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寓言故事演变的成语。重点是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中的成语,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 交流寓言的知识。用合作探究法做好训练题。 快乐读书吧 小故事大道理:鼓励学生阅读寓言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

6、乐趣, 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在课外独立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三、字词盘点三、字词盘点 1.1.易读错字易读错字 。 宋(sng shng) 释(sh s) 冀(j j) 陶(to tio) 罐(gun gn) 骄(jio jo) 懦(nu ru) 弱(ru lu) 皱(zhu zu) 怨(yun yn) 挣(zhn zn) 逼(b p) 题例:题例: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贵妇(f f) 忙碌(l

7、 lo) 滔(to to)滔 生涯(y yi) 遵循(xn xn) 尊(zhn zn)敬 答案:答案:f l to y xn zn 解析:解析:本题考査字音。在学习时要注意并记住这些生字的声母、韵母,并正确地拼读。如,“贵妇”的“妇”读“f”,不是“f”要记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积累。 2.2.易写错字。(易写错字。(写对字形,并组词) 耕:左边“耒”中间一横短,最后一笔捺变成点。 颈:第二笔是点,第五笔是提。 塘:左边的“土”最后一笔变成提,要在“唐”的左上方。 致:左边最后一笔变成提,右边是反文旁,不要写成折文旁。 其:中间是两横,不要写成三横。 待:右上方是“土”,不要写成“士”。 题

8、例:题例:读拼音,写字词。 l( )在池 tng( )边 xn shng( )自己倒 yng( )在水中的影子。他情不自禁得赞 tn( )道:“我的身段多么 yn chn( ),我的角多么精美 bi zh( )!” 答案:答案:鹿 塘 欣赏 映 叹 匀称 别致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字音和字形。认真读句子,根据句意和拼音写出字词。 3.3.多音字多音字 折 折颈) 打折) 百折不挠) 折本) 折了) 处 和睦相处) 处罚) 处变不惊) 处处) 处所) 住处) 称 匀称) 相称) 称心如意) 称号) 称呼) 称赞) 禁 不禁) 禁得住) 弱不禁风) 禁止) 违禁品) 令行禁止) 挣 挣脱) 挣开)

9、 挣饭吃) 挣扎) 撒 撒开) 撒手) 撒泼打滚) 撒播) 撒种) 撒豆成兵) 划 划船) 划算) 划一道口子) 计划) 划分) 出谋划策) 弹 弹琴) 弹跳) 弹冠相庆) 子弹) 弹弓) 弹丸之地) 题例:题例:给句中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爸爸称(chn chng)完体重后发现自己又胖了,埋怨我这个减肥监督员不称(chn chng)职。 (2)狐狸听见狗大哥要它帮忙在地里撒(s s)种,撒(s s)腿就跑。 (3)看到有乘客将烟花爆竹等违禁(jn jn)物品带上车,他禁(jn jn)不住向驾驶员报告。 答案:答案:(1)chn chng (2)s s (3)jn jn 解析:解析:本

10、题是对多音字的考查。在学习时,注意把字的音节读准确。 4.4.词语词语积累积累 守株待兔 宋人 耕田 骄傲 谦虚 懦弱 尘土 代价 池塘 倒映 欣赏 匀称 别致 传来 狮子 叹气 题例:题例:读一读,选词填空。 相( )并( ) 和睦( )( ) 翻( )覆( ) (1)“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是词语 的意思。(填序号) (2)表示动作的四字词语是 (填序号),请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 答案:答案: 提论 相处 来去 (1) (2) 示例:夜深了,他还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补充、 积累和运用。 补充词语时,要注意字的写法,把字写正确

11、。 (1)中“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所以选择“相提并论”;(2)中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选择翻来覆去;然后用这个动词造句即可,注意把话说通顺。 5 5. .近义词近义词 奚落数落 和睦融洽 骄傲傲慢 理会理睬 荒凉荒芜 惊讶惊异 朴素朴实 谦虚谦恭 轻蔑轻视 懦弱软弱 羞耻耻辱 兴奋激动 欣赏观赏 精美精巧 匀称均匀 别致新颖 抱怨埋怨 犹豫迟疑 凶猛凶恶 疲劳疲倦 抛开抛掉 生涯生活 固然诚然 清闲安闲 推究探究 安逸舒适 尊敬尊重 题例:题例: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她正在( )一支舒缓的乐曲。 (2)( )钱塘江大潮的人络绎不绝。 (3)妹妹非常喜欢那个

12、光洁( )的瓷娃娃。 (4)包装( )的礼物让孩子们很高兴。 答案:答案:(1)欣赏(2)观赏(3)精致(4)精美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运用。弄清楚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联系具体语境来进行运用即可。如“欣赏”与“观赏”,二者都有看的意思,但“观赏”只指通过视觉的欣赏,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东西。“欣赏”除了指视觉享受之外,还可以指听觉的味觉的、嗅觉的或精神上的享受,对象不限于看得见的东西,还可以是音乐、美味、香气、美好的思想感情等。据此可以得知 1 题选欣赏,2 题选观赏。 “精美”是精致美好的意思,“精致”是精巧细致的意思,“精美”侧重于美,“精致”侧重于工艺的精巧,结合语境,3 题

13、选精致,4 题选精美。 6 6. .反义词反义词 轻蔑尊重 羞耻荣耀 傲慢谦恭 谦虚骄傲 懦弱勇敢 荒凉繁华 朴素奢华 兴奋镇静 奚落赞扬 别致普通 抱怨理解 犹豫果断 凶猛温和 机灵呆板 注意忽略 沉重轻松 蜿蜒笔直 清闲忙碌 清洁肮脏 遗忘牢记 尊敬鄙视 衰退振兴 懒惰勤快 一无所为功成名就 没精打采神采奕奕 题例:题例: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 (2)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 (3)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会逐渐磨灭。( ) 答案:答案:(1)忙碌 (2)应付 (3)突然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写反

14、义词。 做题的时候要注意:一是互为反义词的词,在意义上是互相对立,同时又互相联系的;二是构成一组反义词的词词性必须相同;三是一个多义词,它的每一个意义都可能有一个反义词,因此要根据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思写出对应的反义词,如“安闲”的反义词有“忙碌、艰辛、繁忙”等。 7 7. .词语归类词语归类 带有反义词的词语:翻来覆去 类似的词语:古往今来 舍本逐末 大惊小怪 AABB 式词语:痛痛快快 类似的词语:郁郁葱葱 严严实实 隐隐约约 AABC 式词语:层层波纹 类似的词语:亭亭玉立 依依不舍 滔滔不绝 修饰词积累:轻蔑的神气 荒凉的废墟 类似的词语:厚厚的尘土 漂亮的鹿 美丽的珊瑚 凶猛的狮子 傲

15、慢地问 谦虚地回答 惊讶地说 高兴地叫起来 机灵地支起耳朵 悄悄地逼近 动词积累:噘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类似的词语: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南辕北辙 守株待兔 题例:题例:下面的成语全部来自寓言故事的一组是( )。 A.惊弓之鸟 舍近求远 退避三舍 B.完璧归赵 草木皆兵 围魏救赵 C.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D.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成语故事的来源。A 中“舍近求远”出自孟子离娄上, “退避三舍”出自 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 , 所以 A 不是全部来自寓言故事; B 中三个

16、成语都出自历史故事;C 中三个成语都出自寓言故事;D 中三个成语都出自神话故事。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C。 四、佳句积累四、佳句积累 1.语言描写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这几句话是写陶罐受到傲慢的铁罐奚落之后的据理力争。对于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表现出谦虚克制的态度,不和质地坚硬的铁罐去碰撞,然后用“但”字一转,说这“并不是懦弱”,因为罐子“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这是罐子的职责。至于盛东西,陶罐说:“我不见得就比你差”,这是从履行职责能力上讲的。“再说”后面的省略号,略去了一些

17、别的理由,从下文许多年代以后,陶罐光洁如新,铁罐消失得无踪无影可以看得出来。 2.比喻句 (1)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这句话把池水比作镜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池水清澈的特点。 (2)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句话先用两个“多么”写出了鹿匀称的身段、精美别致的角,再把鹿角比作珊瑚,将一只漂亮的鹿展现在读者面前。 3.反问句 (1)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这句话虽然末尾是感叹号,但却是反问的语气,表现出鹿对自己的腿很不满意。 (2)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池子用反问的语气从侧面表现出了河流的忙碌与劳累。 (3)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

18、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河流用反问的语调,向人们揭示了一个自然规律: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题例:题例: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画“ ”的部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鹿认为自己的角非常 。 对句中的两个“多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鹿自豪、骄傲的心理 B.写出了鹿谦虚、低调的心理 答案:答案:比喻 鹿角 美丽的珊瑚 精美别致 A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画“ ”的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鹿角的精美别致。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上文可知这是鹿第二次自言自语,他陷

19、入了自我陶醉之中两个“多么”起强调作用,写出了鹿对自己的两只角尤其得意。 五、含义深刻的句子五、含义深刻的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跑。株:树桩。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释:放下。冀:希望。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这个农夫)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3.(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这两段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 4.(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

20、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这两段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陶罐的谦和友善。 5.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两句话是对鹿的语言描写,体现了鹿内心的自我陶醉、自我欣赏。 6.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鈹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这句话是对鹿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体现了鹿此刻对自己的腿十分不满的心理。 7.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这句话是对鹿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体现了鹿内心的后悔、 忧然大悟,他认识到腿的巨大作用,为自己刚才的抱怨而羞

21、愧。 题例:题例: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这句话写出了铁罐的下场,同时也启迪人们: 。 答案:答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认真读句子,从“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启示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五、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五、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六、主题思想。六、主题思想。 1.守株待兔选自战国末期韩非的韩非子五蠹。农夫之所以被末国人笑话是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而他却希望这个极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努力、而抱侥案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

22、,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陶罐和饫罐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 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在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鹿角和鹿腿讲了这样个故事:鹿欣赏自己美丽的角,却抱怨细长的腿难看。当凶猛的狮向他扑来时,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而难看的鹿腿却帮助他狮口逃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直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4. 池子与河流 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 表达了他们对生活、 对人生的不同的

23、态度,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题例:题例:回忆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我们认识了 、 、 的铁罐和 、 、 的陶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身边的朋友。 B.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要团结身边不同类型的人,这样才会有好的结局。 D.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答案:答案:骄傲 无礼 蛮横 谦虚 宽容 不卑不亢 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和中心的把握。认真阅读短文,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国王的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

24、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知道了这些,这道题就很简单了。 七、考试热点七、考试热点 1. 守株待兔 常常考查解释单个词语,或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文,或是考查这则寓言的寓意。 2.陶罐和铁罐常常考查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或是从中懂得的道理。 3.鹿角和鹿腿一般会考查文中出现的比喻句,或鹿的心情的变化。 4.池子与河流一般会考查学习课文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考试点睛考试点睛 区分形近字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给形近字组词。 给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小窍门小窍门 八

25、、口语交际。八、口语交际。 阐明观点 阐述理由 总结发言 题例:题例:由同学轮流担任班干部的好处是( )。 A.能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B.会让老师加深对每位同学的认识。 C.能调动全班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 D.能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答案:答案:B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査对班干部轮流制的认识。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不单单指学习方面, 所以 A 是错误的; 由同学轮流担任班干部面对的是全班, 不是大部分同学,所以 C 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D。 九、习作九、习作(看图话,写一写) 1.注意写作的顺序 确定写作顺序(从远到近、从主到次) 确定写作重点(着

26、重写哪几个人) 确定细节内容(动作、表情) 确定自己的感受(赞叹、想象)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2.列提纲的方法 3.列提纲 题例:题例:理清并确定本次习作的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点名本次习作的内容。 我想这样写: 中间:详细描写重点内容。 我想重点这样写: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情感。 我可以这样写: 答案:答案:示例:我拟定的题目:放风筝 开头:“噢,放风筝啦!”星期天的下午,马克和哥哥欢呼雀跃地来到郊外放风筝。 我想重点写的是:近处那两个小孩子放风筝的过程。 结尾:看,那一只只风筝在天空中展翅飞翔,犹如一张张笑脸,多么可爱!放风筝,真开心!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列提纲,理清课文思路的能力。

27、此题是对习作思路的训练。明确了思路,习作才会条理清晰、有内容。要想把放风筝这件事写清楚,就要写清楚记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还要表达出童真童趣。 十、背一背,写一写十、背一背,写一写 源源不断 津津有味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邯郸学步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十一、单元达标测试十一、单元达标测试(5045 分为 A;4440 分为 B;39 分一下为 C) 1.1.读拼音读拼音, ,写字词。(写字词。(6 6 分)分) 王叔叔一边在 ch tng( )边 xn shng( )着日落的美景,一边思索着今天失误的

28、原因。 不由的轻轻 tn( )了一口气, 深有 gn ch( )地说: “qin x( )使人进步,jio o( )使人落后。 2.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义。(6 6 分)分) 撒(s s)欢 忍俊不禁(jn jn) 懦(nu lu)弱 身为(wi wi) 宋国笑 称(ch ng chn)呼 称(chng chn)职 3.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 4 分)分) A.田中有株。(株:树桩。) B.因释其耒而守株。(释:解释。) C.冀复得兔。(冀:希望。) D.身为宋国笑。(笑:讥嘲。) 4.下列各句中

29、,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 4 分)分) A.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杞人忧天,自欺欺人。 B.讨论春游计划时,男生主张去郊外探险,女生主张去博物馆,双方意见南辕北辙。 C.他面红耳赤地争辩道:“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D.他怀着侥幸心理打算滥竽充数,结果被老师批评了。 5.5.读句子,完成练习。(读句子,完成练习。(1010 分)分) (1)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注意加点部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涛涛 :

30、“这道菜太难吃了!” (2)看这闹哄哄的教室,老师 :“现在请同学们安静下来,上课时间到了,不许再吵吵闹闹。(填上恰当的神态和动作,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3)你们都在忙忙碌碌的干活,难道我能袖手旁观吗?(改为陈述句)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 例: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A.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B.笋芽儿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 C.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一条长长的锦缎。 D.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6.6.本单元的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本单元的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请选一选。(请选一选。(8 8 分)分) (1)守

31、株待兔 ( ) (2)陶罐和铁罐( ) (3)鹿角和鹿腿( ) (4)池子与河流( ) A.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B.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C.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 D.不努力,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7.7.社会实践。(社会实践。(6 6 分)分) 据统计,每年全球造纸产用量达 32 亿吨,每吨纸需砍伐 4 棵树。请你据此写一则标 语,号召人们节约用纸。如果请你造纸,你会选择什么材料?请说明理由。 (1)宣传标语: (2)我选择的材料是 ,理由是 8.8.修改下面的通知。其内容是学校大队部通知各班班长于修改下面的

32、通知。其内容是学校大队部通知各班班长于 20192019 年年 1212 月月 6 6 日上午日上午 8 8 点到点到小会议室开会。小会议室开会。(6 6 分)分) 答案答案 1.池塘 欣赏 叹 感触 谦虚 骄傲 2.s jn nu wi ch ng chn 3.B 4.A 5.(1)看着碗中的猜,皱起了眉头 (2)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拍了拍桌子 (3)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通知: 请全校各班班长拿好会议记录本,到小会议室开会。 2019 年 12 月 5 日 (4)B 6.(1)D(2)A(3)B(4)C 7.(1)珍惜树木,节约用纸。(2)人们废弃的破布这样既废物利用,又保护环境。 8. 通 知 明天上午8点请全校各班班长拿好会议记录本,到小会议室开会。 学校大队部 2019 年 12 月 5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三年级下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