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4711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2021- -20222022 学年中图版(学年中图版(2019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第一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1.1.1 1.1.1 宇宙、太阳系和地球宇宙、太阳系和地球 一、宇宙 1概念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总称。 2天体 (1)概念:组成宇宙不同形态的物质。 (2)常见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 (3)基本天体:星云和恒星。 3天体系统 (1)概念: 邻近的天体相互吸引, 形成了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 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2)层次:A 表示可观测

2、宇宙,B 表示银河系,C 表示太阳系,D 表示地月系。 二、太阳系 1组成:由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2中心天体:太阳。 3八颗行星 (1)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 (2)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 (3)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三、地球 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就体积和质量而言,在太阳系中并不突出。 2存在生命的行星 (1)地球的特殊性: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2)两大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有液态水

3、 1.1.2 1.1.2 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 (1)形状:巨大的炽热气体球。 (2)主要成分:氢和氦。 (3)表面温度:约 6 000 K。 (4)太阳的大气层:图中 A 层是日冕层,B 层是色球层,C 层是光球层。 2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特点: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 50%。 3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2)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如煤炭、石油资源等。

4、(3)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生物和人类活动提供动力。 (4)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概念:太阳大气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总称。 2主要标志 标志 特征 关系 太阳 黑子 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的温度比周围低;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 黑子变多、变大的时候,耀斑也频繁爆发;耀斑出现多的区域,也是黑子比较集中的区域 耀斑 色球层上有些区域会突然增亮的斑块; 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变化周期:约为 11 年。 4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凡是黑子活

5、动的峰年和谷年,地球上出现异常气候的概率就明显地增加。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会强烈地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导致短波通信、卫星通信、短波广播、航天航空等信号质量下降甚至中断。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太阳风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南、北极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 1.2 1.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 划分依据: 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其中,A 为横波,B 为纵波。 项目 内容 概念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 分 纵波(P)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类 横波(

6、S)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传播 共性 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特性 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地质学家利用这一规律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 2圈层界线:C 为莫霍面,D 为古登堡面。 3内部圈层 (1)H 层为地壳,指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由岩石组成,厚度不均,平均厚度为 17 千米,大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 (2)G 层为地幔,指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其中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岩石圈。 (3)EF 层为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地核

7、(F)和内地核(E),其中外地核可能呈熔融状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概念:指环绕地球的气体层,其下部的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 (2)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 (3)大气上界:2 0003 000 千米的高空。 2水圈 (1)概念: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的不规则圈层。 (2)组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3)主体:海洋咸水。 (4)淡水主要储存:南北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中。 3生物圈 (1)广义: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圈层。 (2)狭义:指生物本身。 (3)范围:存在于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1.3 1.3 地球的演化过程地球的演化

8、过程 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1地球的诞生 (1)时间:形成于 46 亿年前。 (2)特点:地球上大部分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 2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形成 (1)地壳的形成:随着陨石撞击的不断减少,地球逐渐冷却。地球表层冷却形成了原始的地壳。 (2)原始大气的形成: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圈。 (3)原始海洋的形成:火山喷发时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厚厚的云层。云层不断凝结致雨向地表倾泻,地表的雨水汇聚到低洼地带,原始海洋开始形成。 二、地质年代表 1地层与化石 (1)地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 (2)化石:岩石形成过

9、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3)意义: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2地质年代表 (1)地层单位: 地质学家们通常根据地层顺序和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把地层划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单位,称为地层单位。 (2)地质时代单位:各个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间称为地质时代单位。 (3)地质年代表:按时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 三、地球的演化史 1太古代 (1)时间:距今 25 亿年以前。 (2)环境变迁:岩浆喷溢活动相当频繁,构造运动剧烈。火山活动强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地表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不大。到太古代晚期,某些地区开始形成小规模的陆地。 (3)成矿情况:是地质

10、历史上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 (4)生命的出现:太古代早期,地球上还没有生命现象。大约经过十几亿年,地球上才出现了原始的生命,主要是原始细菌。大约 31 亿年前,蓝绿藻类已开始繁殖。 2元古代 (1)时间:距今 25 亿5.41 亿年。 (2)环境变迁: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太古代小规模陆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元古代末期,已经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 (3)成矿情况:地层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 (4)生命的演化:藻类日益繁盛,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3古生代 (1)时间:距今 5.41 亿2.521 7 亿年。 (2)环境变迁: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变迁,形成联合古陆。北方有

11、劳亚古陆,南方有冈瓦纳古陆。 (3)演化过程 阶段 生物进化 成矿情况 早古生代 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 泥盆二叠纪演化为两栖类;晚古生代时期,蕨类植物繁茂,形成广阔森林 石炭二叠纪成为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时代 晚古生代 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4中生代 (1)时间:距今 2.521 7 亿0.66 亿年。 (2)环境变迁:发生燕山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劳亚古陆面积扩大,冈瓦纳古陆发生解体并逐渐分离,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 (3)生物进化:裸子植物迅速发展,爬行动物极度繁盛,其中最占优势的一类就是恐龙。 (4)物

12、种灭绝:中生代末期,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5)成矿情况:侏罗纪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代。 5新生代 (1)时间:距今 0.66 亿年至现在。 (2)环境变迁:发生喜马拉雅运动,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 (3)地质矿产:煤、油页岩、石油、石膏和岩盐等矿产。 (4)生物演化植物: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 时代”动物:哺乳动物极为繁盛,被称为“哺乳 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5)气候演化:第四纪北半球出现大冰期,气候寒冷。 第二章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2.1.1 2.1.1 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 一、地貌 1概念: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

13、称。 2分类:按成因分,地貌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 二、流水地貌 1概念:由于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包括沟谷地貌和河流地貌等。 2沟谷地貌 (1)形成:沟谷流水作用形成。 (2)特征:横剖面呈 V 型。 (3)洪积扇(冲积扇):当沟谷水流流出沟口时,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 3河流地貌 (1)成因: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了河谷、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河流地貌。 (2)河谷:由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组成。 谷底:包括河床及河漫滩。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部分,河床两侧为高起的河

14、漫滩,在洪水泛滥时会被淹没。 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高出河漫滩。因河流在谷底下切,形成河流阶地。阶地是谷坡的一部分。 (3)冲积平原:是在河流中下游由河流带来的大量冲积物沉积而成的,坡度较缓,地势较为平坦。 (4)河口三角洲:由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形状各种各样。 三、海岸地貌 1分布: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 1020 米,宽度在数千米至数十千米范围内。 2分类 (1)海蚀地貌 成因:主要是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 主要地貌: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穴等。 (2)海积地貌 成因:海浪、河水等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 主要地貌:海滩、沙嘴等。 2.1.2 2.1.

15、2 风沙地貌和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和喀斯特地貌 一、风沙地貌 A风蚀蘑菇 B新月形沙丘 1风沙地貌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又称风成地貌,是因风力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地貌。 (2)分类:按其形态和成因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如图 A 属于风蚀地貌,图 B 属于风积地貌。 2风沙地貌的成因及特征 (1)风蚀地貌:是风沙对地表吹蚀、磨蚀而形成的地貌。其主要类型有石窝、风蚀蘑菇、风蚀柱和雅丹地貌等。 (2)风积地貌:是指被风力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形成的沙丘地貌。 沙丘因其形态的差异有新月形沙丘、长垄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如图 B 中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而呈凸形,背风坡陡而微凹

16、。 二、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是水对岩石的化学溶蚀作用和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沉淀作用的总和。 2喀斯特地貌:在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3分类 (1)地表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孤峰、溶沟、落水洞和喀斯特漏斗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和地下河。溶洞里的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2.2 2.2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 2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3水汽 (1)水汽含量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2)水汽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17、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层 气温特点 大气运动状况 与人类关系 A 对流层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十分显著 最为密切,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 平流层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水平运动为主 适合飞机飞行 C 高层大气 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存在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2.3.1 2.3.1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削弱作用的成因或特性 代号 削弱作用 成因或特性 反射作用 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将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到宇宙空间去。云层的反射作用尤为显著 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过程中遇到空气分子、尘粒、

18、云滴等,就会改变辐射方向,向四面八方发生散射 吸收作用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其中一小部分会被大气吸收。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红外线 (2)太阳辐射分布不均: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地区递减。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增温的原因:吸收 A 地面辐射。 (2)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 2.3.2 2.3.2 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1热力环流 (1)概念: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

19、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 A 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区;D 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压区。 B、C 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区;E、F 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区。 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的形成过程 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 风 (2)风形成的原因 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以北半球为例)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20、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3大气运动的意义输送热量和水汽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和气候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2.4 2.4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一、水循环 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区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

21、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3成因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2.5.1 2.5.1 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性质的含义及分布特征 (1)含义:主要指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 (2)分布特征 水平方向:表层大致沿纬向呈带状分布,即东西方向上的变化小,而在经向,即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十分显著。 垂直方向:基本呈层状分布,且随深度

22、的增加,水平方向上的差异逐渐缩小。 2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 (1)概念:每 1 000 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克数,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 35。 (2)影响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入海径流等。 (3)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分布特征: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 (4)极值海区 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 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 3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 (1)主要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热量支出:以海水蒸发为主。 (2)时空分布特征 分布 特点 空间 水平 方向上 表层海水温度表现为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垂直 方向上 从表层向海底,海水温度呈

23、递减趋势;大致在 1 000 m 以下,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 南北半球 分布上 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而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等温线的 疏密上 不同温度性质的海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梯度最大,等温线特别密集 时间 一年中,同一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夏季高于冬季;一天中,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 1416 时 4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 (1)概念: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 (3)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垂直分布:海水密度的总趋势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2.5.2 2.5.2 海水的运动对人

24、类活动的影响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波浪 1形成:大多数波浪是在风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给水体时形成的。 2特点:风越大,波浪也就越大。 3影响 (1)海啸破坏力极大。 (2)在海岸附近进行着侵蚀和堆积作用。 (3)利用波浪开展体育项目、发电等。 二、潮汐 1概念: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2影响 (1)塑造海岸的主要动力。 (2)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3)潮汐发电。 三、洋流 1概念:指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 2分类:暖流: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寒流:洋流的水温比到达

25、海区的水温低 北半球暖流 南半球暖流 北半球寒流 南半球寒流 3影响 (1)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很大,暖流对沿岸的气候有增温加湿的作用, 而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4对人类活动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 (2)影响海洋航运。 (3)影响海洋污染物。扩大了污染的范围,但也能加快净化速度。 2.6 2.6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2厚度:一般为数十厘米到两米。 3组成:

26、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土壤生物等组成。 二、土壤剖面 1概念: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切面。 2剖面 剖面 特征 有机质层 一般出现在土壤表层。依据有机质的集聚状态,分为凋落物层、腐殖质层和泥炭层 淋溶层 因淋溶作用而使土壤物质发生迁移和损失的土层 淀积层 土壤物质积累的地方,往往和淋溶层相伴存在 母质层和 母岩层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称为成土母质,简称母质。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 三、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的特性决定了土壤的性质。 2生物 (1)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 (2)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形

27、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气候 (1)影响土壤形成的基本因素。 (2)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 (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 4地形 (1)可以通过控制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和特性产生强烈的间接影响。 (2)影响因素:高度、坡度和坡向。 5时间: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强。 6人类活动 (1)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某一种成土因素或各因素间的关系,来改变和控制土壤发育和演化的方向。 (2)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是双向的。 2.7 2.7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植被概述 1植被的

28、形成 2植被的分类: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二、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类型 分布 特点 热带雨林 南北纬 10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 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四季常绿 热带稀树草原(萨瓦纳) 热带较干燥地区 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 多分枝,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典型植物为猴面包树 2亚热带植被 类型 分布 特点 常绿阔叶林 亚欧大陆东岸 森林植被,四季常绿 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区 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亚热带荒漠草原 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 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3温带植被

29、类型 分布 特点 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春夏季长叶、冬季落叶, 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针叶林(又叫泰加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通常由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简单 温带草原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4寒带植被 (1)典型植被类型: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2)分类极地苔原:位于极地地区高山苔原:位于寒温带、温带山地 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影响区域的水热状况从而对植被产生影响。 (1)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

30、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减少, 形成不同的温度带, 由此形成了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2)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 (3)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导致的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布。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影响大气: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的含量增加,从而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2)影响土壤: 植物根系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 植物的残落体变成土壤腐殖质,从而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影响区域环境: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

31、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第三章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3.1.1 3.1.1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一、自然灾害概述 1概念: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条件 (1)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分类:我国在自然灾害成因分类基础上,根据灾害特点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的不同,将其分为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地震 (1)概念:地壳

32、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 (2)分布: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特点: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 (4)类型: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70 千米以内)、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70300 千米)、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300700 千米)。 (5)危害 2滑坡 (1)形成原因: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破碎,地势起伏大的地区。 (3)危害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

33、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物 三、海洋灾害 1灾害性海浪 (1)形成原因: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浪。 (2)危害: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给海上航行、施工、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等带来危害。 2风暴潮 (1)形成原因: 由强烈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使附近海域的潮位远远偏离正常潮位的现象。 (2)分类热带气旋风暴潮:由热带气旋引起温带气旋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 (3)我国的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多集中在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温带气旋风暴潮时间:多发在春秋季,夏季也时有发生空间:渤海和黄海沿岸 3海啸 (1)概念: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

34、2)危害:岸堤决裂、船舶倾覆、建筑物倒塌、人员严重伤亡,损失巨大。 四、生物灾害 1分类:虫害和鼠害。 2虫害 (1)概念:害虫造成的灾害。 (2)常见的害虫 常见的农作物害虫:蝗虫、水稻螟虫、黏虫、棉铃虫等。 常见的森林害虫:松材线虫、松毛虫、天牛等。 3.1.2 3.1.2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1旱灾 (1)概念:指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 (2)危害:不仅导致农业受灾,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3)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

35、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4)我国的干旱灾害 特点: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 时空分布 a四个旱灾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b时间:多为春旱,夏秋旱次之,连旱现象也较明显。 2台风 (1)概念:指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低纬度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 12 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 (2)影响 危害 有利:带来充沛的降水,成为当地重要的水源。 (3)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海南、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沿海受灾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 3洪涝灾害 (1)概念 洪灾:指因大雨或融雪引发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涝灾:包括涝害和内涝

36、,涝害指因降水过多而淹没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灾害;内涝指由于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灾害。 (2)形成因素:大雨、融雪、凌汛、海啸和风暴潮等。 (3)特点:危害面积广、损失重。 (4)分布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 地形因素:多发生在江河的两岸,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5)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是我国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大。 3.2 3.2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

37、和防御 1灾害监测 (1)目的:提供数据和信息,从而进行预警和预报,直至据此直接转入应急的抗灾救灾行动。 (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预警、灾时跟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 2灾害防御 (1)概念: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或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2)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工程性防御措施 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直接接触,提高财物的抗灾性能等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 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 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1

38、救灾准备 (1)涉及方面 救灾物资:救助灾害的物质基础。 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了救灾物资的到达时间。 (2)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 救灾物资分类:生活、救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 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共 10 个。 2灾中救援 (1)措施:灾害发生后,相关救灾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抢修。 (2)目的: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灾后恢复 (1)目的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增强抵抗未来灾害的能力 (2)救助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三、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

39、法 1地震灾害的避防 (1)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 (2)震前准备 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个应急包和一张应急卡片。 经常清理物品,不要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杂物,以保持通道通畅。 (3)避震措施 门口或平房窗口附近:跑到室外的空旷区。 楼房:卫生间和厨房承重墙性能较好,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安全地方。 户外:向开阔的地方转移。 (4)震后自救被埋压在废墟下 短时间 保持呼吸畅通,稳定和扩大生存空间,然后设法脱离险境;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长时间 尽量寻找食物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2滑坡灾害的避防 (1)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到安全地带。

40、(2)无法继续逃离时,应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3)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 (4)滑坡发生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完全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 3旱灾的避防 (1)扩大抗旱作物的种植面积,旱后及时改种或补种。 (2)选育抗旱作物,选择早熟的品种,避开干旱的危害。 (3)采用稻草、麦秆、 树枝、树叶、地膜等覆盖物, 盖在地上, 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防旱的作用。 4台风的避防 (1)台风到达前:应当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应给予加固。 (2)台风来临时不要到海滩游泳不要驾船出海海上船只尽快靠岸 (3)台风来袭时 出门在外 尽快回到住处 身居室内 切勿靠

41、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窗户 5洪涝灾害的避防 (1)防洪准备 基础设施建设把房屋建在高处修建防护堤疏通水道 自身准备关注天气预报注意自身技能的培训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 (2)洪水中的自救 避洪 尽快撤到较高的地方 自救 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下沉 警惕 被毒蛇、害虫咬伤,防触电或被电线缠住 (3)洪水中的互救 采用抛救生圈、救生衣或划船、游泳等方法,把落水人员抢救上岸。 对溺水人员采用正确控水和人工呼吸等救助方法。 6风暴潮的避防 (1)关注天气和海浪预报信息。 (2)低洼地区、海边的人员要及时安全撤离。 (3)及时关闭海滨旅游项目。 (4)船舶在航行中遭遇风暴潮的袭击时,要

42、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将船只驶入避风港。 7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清除田间的杂草、合理排灌水、选用抗虫品种等 (2)人工防治:人工杀虫,包括食物诱杀和灯光诱杀。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生物天敌。 (4)化学防治:喷洒农药等。 第四章第四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4.1 4.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1)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或地点有关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或图片。 (2)实习底图的准备:地形图为野外实习的必备基础地图。 2 装备准备: 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 并根据季

43、节的变化准备帽子、 雨衣、 防晒霜等生活用品。 3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1)观察点的选择: 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 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地点。 (2)观察线路选择的基本原则 能穿过实习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 能观察到尽量多的自然地理要素。 能穿过典型的地质剖面、植被类型等。 能到达实习区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山顶、谷底等。 注意沿地貌走向进行观察线路的选择。 进行观察线路调查,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野外情况复杂,选择观察线路要注意安全。 二、野外实习的方法 1实地观察 (1)概念: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工具,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现

44、象进行考察的研究方法。 (2)要求:腿要勤、眼要勤、手要勤、脑要勤、口要勤。 2综合分析 (1)野外实习的特点:综合性。 (2)注意: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记录,及时归纳总结。 3野外方向的识别 (1)利用罗盘仪定方向:打开罗盘仪盒盖,使磁针自由摆动,然后水平放置,最后转动刻度盘,使磁针黑色一端与“北”字中心重合。中心点与目标物的连线同黑色磁针的夹角,便是目标物所在的方位角。 (2)利用太阳定方向 一年中不同时间的日出日落方位(北半球): 要素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日出方位 正东 东北 正东 东南 日落方位 正西 西北 正西 西南

45、正午太阳的方位: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总是在正南方天空。此时面对太阳,左东右西,背后是北,或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北。 白天其他时间可以根据太阳和手表来定方向。其方法为:将手表表面放平,使时针正对太阳,则时针(时针所示方向为当地地方时)与表面数字“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 三、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1野外工作笔记 (1)实习记录的内容:沿途观察和观察点观察。 (2)观察点观察:观察点描述、观察点周围自然景观的描述内容、观察点的位置记录。 2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 (1)绘制地图 内容: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 常见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

46、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2)填图:在地理底图上填绘专题内容。 四、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实习报告的内容:名称、类型、目的、仪器、观察线路和观察点、实习内容、方法和手段、实习成果。 4.2 4.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面空间的任何地点,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的导航定位系统。 2类型: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 3主要功能:定位、导航等。 4应用:森林普查与规划、海洋调查与监测、

47、气象及地质灾害的监测与救援等。 二、遥感及其应用 1概念:即“遥远的感知” (1)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2)狭义: 应用探测仪器, 不与探测目标近距离接触, 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的特征和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工作流程 3遥感影像 (1)概念: 是各种传感器所获信息的产物, 是遥感探测目标的信息载体, 主要包括航空像片和卫星影像。 (2)分类:黑白影像和彩色影像。 4遥感的应用 自然地理研究的应用领域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的调查和监测 环境和灾害监测方面 快速准确地获取区域的环境和灾害信息,及时发现环境和灾害的变化,预测将要出现的问题 三、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2功能:遍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的全部过程。 3流程 信息输入 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查询)可视化表达(地图、三维视图、多媒体等) 4解决的问题:位置分析、趋势研究、模式研究和模拟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中图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